这里曾经有满山遍野的金莲花,还有各种属于草原上的野花盛开。最是那一地盛爱的,莫过于黄到天际的油菜花。这些美丽的画面,仿佛只能留存在记忆的影像中。
一阵山风吹来,撷来轻纱,给连绵起伏的山峦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瞬息万变的高原气候常常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妙景象,密林深处整齐挺拔的树干在白雾的映衬下若隐若现,青草泛着油嫩的光泽,鲜花越发的娇艳欲滴,幽静的林间小道淹没在远处的雾霭中,用诗情画意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如果说秋天的白桦林是一个个妩媚妖娆的少妇,那么夏天的白桦林就像是一个个青涩害羞的少女,婷婷玉立的树干上闪烁着无数双含情脉脉的眼睛,青翠欲滴的树叶洒落了一地的斑驳,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花白的树干犹如片片雪花飘落。
不知道什么时候,坝上开始为世人所认识。我认为,坝上是因为摄影师们的照片而走向世人的。照片不但吸引了新一批的摄影者,而且也带来了一批批游客。旅游大巴车像一条长龙挤满了草原,垃圾成堆,草枯竭得快荒荑,失去了它应有的色彩。曾经种油菜的人,不再为草原披上这身美丽的黄袍,改种经济作物——土豆,虽然土豆是我的最爱,但我更希望七月能在草原上看到大片盛开的油菜花。或许哀伤就是对某件事物怀揣着太多的美好和梦想之后,又眼睁睁地看着现实把它摧毁,仿佛看到自己的心,被撕裂般痛疼。
这个七月,我在坝上,心却在远方。若可即,若不离,是我曾经始终怀有的想念。
唐克,黄河九曲第一弯的日落
我的心丢给了草原,从那年的七月起。
一路辗转,一路向西,一路带着梦想飞越。
在走过那么多个草原之后,川西草原是另一个不得不去的草原。而唐克黄河九曲第一弯的落日,在多年前看到网上的一幅日落九曲的图片,似乎在那一刻便把我的心勾走了。
九曲黄河第一弯作为黄河大草原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它以一种大度的姿态、平和的心态表现了黄河精神“宁静致远”的阴柔之美。黄河,中国的母亲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卡拉山自西向东,迂回曲折,在四川若尔盖县唐克乡与白河汇合,便形成了壮美的九曲黄河第一大转弯。九曲黄河第一弯与甘肃省相望,是黄河四川唯一一段。登高远眺,但见黄、白二河争流,风姿绰约,款款而来,蜿蜒而去。奔腾的黄河穿行与晋陕大峡谷之间,舞出一道美丽的弧线,黄河流经延川县境内仅有68千米,却是弯道最多、最大、最有气势最赋有诗意的一段,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黄河在这里书写出四个壮丽的大“S”。形成著名的黄河九曲第一弯。
唐克小镇坐落在白河岸边。说是小镇,却没有正规的街道,街道就是两条经过小镇交叉的公路。真正使小镇出名的,是黄河九曲十八弯。滔滔黄河水从青海巴颜喀拉山流出,一路穿过甘肃流到这里,又折向西北流回甘肃,绕了个180°的大弯,而唐克正处于这个大弯的顶端之上。
黄河之水犹如仙女的飘带自天边缓缓飘来,在广阔的草原上蜿蜒迂回,发出夺目的光彩。欣赏黄河第一弯最好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登上路边的高坡,向远方望去,S形的黄河在夕阳下就像一条血红的彩带,色彩浓重,与满天的红霞相互映衬,美丽至极。黄河边上还有一座唐克寺和一个藏族村寨,在这里可以领略到藏族的民俗风情。河岸边还竖有成片的经幡,给美丽的九曲黄河第一弯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氛。
唐克是藏语“唐妃”音译。当地藏族百姓习惯于用口语称唐克为“嫣唐热娥妃”,意为“唐母发展的地方”。相传很久以前,若尔盖境内的辖曼部落土官向曼因弟弟马扎西昂好强任性,不服管教,便分出一部分人和牲畜给马扎西昂,令其另找地方生存。马扎西昂虽然好强任性,但离开部落和亲人独立生存时,却困难重重。后来在部落老人的指点下,他率领自己分到的人畜到黄河对岸(今甘肃省碌曲县)的草原上放牧,进而结识了当地大土官唐热。马扎西昂年轻英俊,聪明机灵,很得唐热的赏识。唐热便将爱女许配给他,招赘为婿。从此,马扎西昂就在黄河第一弯的草滩上立寨创业,他有横霸一方的大土官作靠山,妻子又贤慧,他们的寨子一天天扩大,牛羊一天天兴旺,逐渐成为了黄河草原的大部落。于是,人们便尊称马扎西昂的妻子为“克”(藏语“妃”的意思),她又是唐热家的女儿,所以就将其称做“唐克”。时间一长,人们就习惯把这个部落和这个部落的地名也称做“唐克”了。唐克这个名字便一直沿用至今。
据说位于若尔盖唐克乡的白河原来是一位身姿绰约、有闭月羞花之貌的姑娘。美丽的白河姑娘在唐克大草原上蜿蜒徘徊,期望等待一位如意郎君出现。而生长在青海冰峰雪山中的黄河则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英俊男子。他早就慕名白河女的美丽善良,不远万里来迎娶白河。在若尔盖唐克大草原的索克藏寺旁,黄河终于遇见了心仪已久的白河姑娘。他俩一见钟情后情不自禁地手牵手一同向黄河的故乡青海奔流而去。
古人总是对美好的事物加以神话,当我们驱车100多公里,向地处草原腹心地带的若尔盖县唐克乡的黄河九曲第一弯进发时,已是夏末的午后。天边的云若有若无的在眼前飘荡,仿佛草原上那些流放的羊群。唐克属于一个开发比较完善的旅游景点,游客相当的多,门票需要48元。
进了大门,我背着那笨重的相机从海拔3000米的山脉一路往海拔4000米的山顶冲刺,只为了能站在最高的地方,看到草原上最美的日落。耗了精力,历时两个多小时的烈日下行走,凄厉的风呼呼从我脸颊刮过,除了广袤还有一丝荒凉的味道。让我感觉为了拍摄每一张图片,竟是如此这般不易。因是女儿身,能扛这么笨重的家伙上山的人恐怕没有几个。所以有时,我不免心里有点小兴奋和激越,进而就不觉得累、不觉得苦了。
到了山顶,就是静谧地等待一场绚丽的落日晚霞。眼前是纵横交错的水域、辽远的天空和无垠的草原,弯弯曲曲蜿蜒到天边的九曲黄河在阳光下平静地闪着蓝光,平坦而宽广的河水静静地流动着,听不到惊涛拍岸,也看不到浊浪滔天,却呈现出一种巨大的感染力和至上的气派。“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气势磅礴的古诗用在这里也许更为恰当。至静至柔,却蕴藏着一种巨大的力量。
要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这就是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黄河,印象中它是狂暴的、躁动不安的,蕴藏着无限能量,却也给它的子民带来无数灾难。可此刻,它就在我眼前,平静安详,像一条从天而降的蓝色素练,蜿蜒在草地里,宁静、清澈,如此美好。
唐克属“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也是“喀哈尔乔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地段,水量充沛,是中国三大名马——河曲马的主要产地。盛产于唐克一带的河曲马,在中国农业文明时期为历代朝廷贡马。河曲马体型俊美,四肢强劲有力,以耐力好著称于世。唐代诗人杜甫曾诗赞河曲马“竹披双耳俊,风如四蹄轻”。可以说,是天然丰茂的牧草养育了河曲马健壮的体格,辽阔的草原和黄河九曲第一弯造就了河曲马的非凡气度。
此时,夕阳还没有来得及隐去,如诗如画的九曲黄河第一弯就猝不及防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晚霞把美丽的村庄和河洲映照得格外美丽,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同,九曲黄河第一弯并不是险峻的高山峡谷和浑浊的惊涛骇浪。
河岸边星星点点的彩色藏包,无数河洲、岛屿与唐克乡半坡上的白塔古寺,近处的索克藏寺院一起沐浴在金色的晚霞里。依山而建的藏寨、五颜六色迎风招展的经幡和古老的转经筒都让人觉得新奇无比。
我站在夕阳映照下的唐克白塔古寺的山坡手搭凉棚上,双眼眺望着远处弯弯曲曲拐了九道弯的九曲黄河,一股思古之情油然而生,一首首被我早已遗忘了的古诗词一句句地从我的脑海里蹦出来,李白《将进酒》里面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仿佛看见一位正在河心滩上摘野菜的“窈窕淑女”站在远处的河洲之上,在痴痴地等待那个令她朝思暮想,与她“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如意郎君出现,晚霞把九曲黄河映红了,我被她美丽的容颜深深地震慑了……看着太阳从天地尽头缓缓落下,蜿蜒而来的黄河变成一条金色之河,这一刻,静静面对这份壮美,感受着一个人的地老天荒。
下山的途中,我忍不住又停下来凝望着暮色中的黄河。没有了天空蓝色的倒影,没有了夕阳金色的装扮,这一刻的黄河显得更加沉寂,静静地蜿蜒在暮色中,亘古未变。远处黑颈鹤与白天鹅的叫声浑厚而凄婉,把人的情绪叫得有些怅然。天地悠悠,过客匆匆,相对于这条河而言,我,只是一个过客。
瓦切塔林,舞动的经幡
没有哪一处的经幡,可以像瓦切塔林的这样壮阔,让我滑落在相见恨晚的自责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