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师父李白是仙尊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104章 封陵匿冢 建村守墓

第1卷 第104章 封陵匿冢 建村守墓


  武将山里陵墓的修建在通宵达旦的赶工中接近尾声,若非李白不负重托“安抚”了这山中妖兽,怕是无法如期完工。

  武将山南麓直下两里路,近千亩的空旷浩浩荡荡数百人正平地而起的修葺着屋苑。一个临时用圆木为柱樑,茅草作屋顶的亭子里一位老者正悠闲自得的坐在板凳上喝着小酒吃着小菜。时不时指手画脚对路过的工人吆喝几句。这就是被李白从千里迢迢之外的邺城“骗”过来当监工的张旭。

  桌上摊了些宣纸和笔墨是张旭带来的。他今生除了喝酒就是写字,有这两样死而无憾。这闻名遐迩的狂草便是酒兴浓时,挥毫而创。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张旭喝了点小酒略上了些头,趁着酒意兴浓提笔就是行云流水的潇洒墨毫。不知何时到来的李白站他身旁悄无声息,不去打扰。怕坏了他这一气呵成的笔落诗成。

  “老李啊!老李!你总算来了!这些天可把我憋坏了。我还以为你又耍我,留我一个人在这众人皆忙我独醉,无人作陪空樽杯!”一见面就是发牢骚吐苦水是张旭与李白间独有的招呼寒暄。

  “我看你一个人过得挺逍遥自在,自得其乐。喝着酒吃着菜,闲来写上几张,没事吟上一首。”李白捻过桌上张旭新墨刚书的诗作欣赏悦目起来。

  “那可不自在快活?天天无聊得死,只能用这山景秀色来说服自己留下咯。”

  张旭方才那诗绘的是山中美景,说的是山中留客,这客写的便是自己。要不是这里风景宜人,青山秀美得让人心旷神怡。再配上点酒诗来锦上添花,怕是早就甩脸丢摊子走人了。

  “你过来,过来,坐!”张旭一把抢过李白手中刚诗作一首的宣纸,把他扯到身旁一把摁在凳子上坐下。

  “我说老李啊!你是不是修道修糊涂了?那老皇帝都退位让贤,这江山也易主了。你怎么还把这摊子事往自个身上揽?闲得无聊?”张旭心中疑惑不解多时早就想问,趁着李白自动送上门便敞开话匣子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老皇帝虽然退下来,可新皇帝不也是他儿子吗?这江山不还是姓唐?张兄你以为我想揽这事吗?一道敕旨下来我又能如何?”李白道着身不由己的苦衷,言尽一心为国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屁话!你现在的道行当今天下又有几人奈何得了你?”张旭提壶豪饮,闻言差点没把自己呛死。手中的酒壶往桌上重重一跺洒出酒溅一桌。

  “张兄!当初我们饮中八仙聚首长安,信誓旦旦许下的豪言壮志你是真忘了还是装糊涂?”李白提醒道。

  “永世唐盛......”张旭支支吾吾说出四字。

  李白一心向道,为求长生不死就是希望将大唐的江山能够绵延流长千秋万载。直到现在壮志未改,雄心未泯。只是见张旭似过眼云烟把几人当日的誓约抛诸脑后,心中难免有些对壮志未酬心先死的他一番惆怅与无奈。愁绪涌上端起酒壶饮尽方休。千言万语化作酒入愁肠欲醉惆怅。

  “老李啊!天道有法,顺其自然吧!人生在世皆有定数,逆天改命便是逆天道而行,这是何苦呢?”看出李白的愁,他的执着让张旭有些于心不忍。这兄弟一心为江山社稷,在他看来只是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只是好说歹说他是如何都听不进想不明,钻在牛角尖里庸人自扰。

  先前用心良苦赠《草书心经》就是希望可以让他参悟经中放下执念立地成佛,顺自然而一切皆自然的道理。张旭多想告诉他穷尽毕生鞠躬尽瘁的为大唐布置一盘妄图不败不灭的棋局,殊不知自己是当局者迷成了居心叵测的他人手中的棋子一枚。

  “算了,我来可不是和你吵架的。来来来!喝酒喝酒。还好这世上有酒这好东西,要不然多少人怕是要愁死!”张旭从旁边端上大大一坛子还没开封的陈酿似要一醉方休,不醉不归。

  明月高悬在武将山之上,照得山脊一道银蛇蜿蜒的起伏连绵。李白张旭二人还在月下亭中把酒当歌须尽欢,今朝有酒今朝醉。远处渐近的马蹄声来自快马加鞭奔驰而来的官将来报。

  “学士,陵墓如期完工,还请您前去验收。”难抑制的兴奋在前来将士脸上难掩的生动。情有可原,连续几个月的通宵达旦就是为了皇陵的修建能如期完工,要知道误了工期可就是杀头的大罪。所以小命得保,还有工钱领,心里悬着的大石一块总算落地。

  李白是千杯不醉,清醒得很。与张旭知会了一声便随着将士回陵墓做最后的验收。

  不负众望,这个烂摊子总算是完美收尾,李白将墓冢里的所有墓工支开,差他们先行离开在洞外待命,自己唤出妖兽一番由衷的肺腑感谢与辞别,便依次启了机关封了墓门数道行出墓外。

  不作停留,领着已是疲惫不堪,力乏身困的墓工几百赶回村中休息。

  陵墓完工,就差这村落的修葺。先前修墓的墓工如今全部加入到建村的队伍里自然是事半功倍,不出半月从无到有,从雏到整,一片如隐山野的世外桃源浑然天成在武将山中一洗先前的杳无人烟,成了这千人群居的一方热闹。而这千人将定居在此香火绵延的世世代代奉诏守这建陵。

  “老李,又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不管你爱不爱听作为老哥还是奉劝一句,且不说这永世唐盛的大计,只是现在这皇帝实在是个孙子,自己给自己封了个帝,是完全不把他老子放眼里。这江山迟早毁在他手中。如果是我,即便介怀于老皇帝的恩泽,也不会帮他儿子。老哥的话就说到这,你自己想想吧!今朝醉醉今朝,聚有时散有时,保重!”辞别前张旭少不了一番苦口婆心,喋喋不休的唠叨奉劝。话毕,一个扬鞭甩马屁股,一溜烟的扬长而去。

  望着渐行渐远的老友,回味那番肺腑的真言几句,李白虽然置若罔闻表面不当回事,心中可是若有所思已在深思熟虑。

  “张兄!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