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杀了张豹,张明对一对干父子。消息传到京师张让那个阉党耳里,他因为屡次给陈俊升官,陈俊却一分钱也不给他,心中记恨,加上陈俊又大胜数次黄巾,有了自己的威望,害怕大将军何进命陈俊进入京师,谋害自己在内的十常侍,于是命小黄门将其他几个常侍叫过来商议对策,都是一筹莫展,忽然赵忠说道:“现任陈留太守张邈忠于汉室,又与曹操,袁绍有旧,他也不曾给我们一分钱财,现位居一郡太守,拥兵不下五万。不如我们矫诏改命陈俊为陈留太守,如果他接旨,张邈一定会以为陈俊是要以陈留为中心,起兵造反,我们就可派张邈讨伐陈俊,如果陈俊不接旨,那就是违抗圣旨,我们就可将他召进京来处死。”
张让点头道:“好计策,汝等赶紧矫诏,我去奏明陛下。”赵忠等赶紧矫诏,灵帝也同意了,命中常侍宋典为天使,携带圣旨前往中牟宣读。宋典走了几天后进入中牟,在县衙大堂上宣读诏书,陈俊正与刘基,郭嘉,戏志才,刘晔等人商议以后应当如何,罗士信立于一旁保护,忽然宋典前来宣读诏书,陈俊等人都跪于阶下,宋典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陈俊平定汝南,宛城,颍川黄巾有功,又多次帮助朱儁,皇甫嵩立下不世功勋。今特封陈俊为陈留太守,命陈俊带领人马即刻前往陈留上任,中牟县由陈宫为县令。不得有误,钦此!”陈俊领旨谢恩,宋典自上马回京复命。陈俊想到《三国演义》中张邈与曹操,袁绍从小交好,朝廷命自己去陈留当太守,无非是要自己讨伐张邈,或让张邈讨伐自己。刘基,刘晔道:“去陈留太过危险,不如上表称病,去到东郡,听说现任东郡太守与老主公一起作战过,一定会收留我们。”
郭嘉,戏志才却说:“这个太守一定要去当,而且还要从张邈手中夺过来。陈留地广人多,物资丰富,可比十个中牟。张邈虽是朝廷命官,但并没有多大才能,陈留在他手上可能只是一个赏赐,而在我们手上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地方,想要逐鹿中原,一定要取得陈留。”
陈俊对郭嘉,戏志才的看法表示了认同,进后堂告诉陈宫,陈宫听后也表示了赞同,于是陈俊在校场上聚集兵将,对他们说道:“此次,我们名义上是去陈留当太守,实际上是要夺取陈留,太守张邈比我们多出数万兵马,但是他的文臣武将都是些庸人,自己也没什么谋略,我相信此次我们必胜,大家有没有信心!”
众人都大喊:“必胜!必胜!”声音响彻云霄。陈俊披挂上马,率领四万人马望陈留赶来。
另一方面,张邈正在太守府享乐,忽然军士来报陈俊率四万人马望陈留赶来,张邈急忙唤众将前来商议。张邈将报表扔到地上,怒道:“陈俊小儿一定是受了那些阉党命令,来讨伐我,夺取陈留,你们说说如何是好。”
一个谋士说道:“陈俊部队作战勇猛,一个可以挡五个,又有了威望,兵锋正锐,不如我们降了吧。”
张邈大怒:“我是正宗的,朝廷任命的陈留太守,他一个由阉党下令来当太守的,我还要降他,你定是与陈俊小儿私通,想要图谋不轨,来啊!将这厮拖下去斩了。”
武士将那谋士拖下去,霎那间脖子上多了道碗口大的疤。
武将行列中,张邈的弟弟张超出列道:“兄长不必担心,陈俊远道而来,兵马疲乏,今夜我可率兵去劫陈俊营寨,这样我军必胜。”
张邈道:“超弟,只要你能成功,包括兄长在内,城中兵将任你调度。”
张超道:“兵贵在精不在多,我只需兄长的两万近卫营足矣。”
张邈将自己近卫营的兵符交给张超,其中有一人,姓典名韦,陈留己吾人,使两把镔铁双戟,也就是后来加入曹操,在葛坡大战许褚百余合不分胜负,最后为掩护曹操撤退,死在宛城的典韦,曹操的贴身侍卫。现在只是张邈手下一个小兵,后来打死了人,害怕吃官司带着老母上山避难,这一次夜袭将投降陈俊,这是下一回的内容,这回且不提。
话说张超于陈留西门百里之外步下营寨,准备袭击陈俊营寨,忽然一阵大风吹断营外大旗,陈俊想起《三国演义》中有这种情况发生,主夜晚有兵马来袭营,陈俊急忙唤刘基进帐,一问果然是有兵袭营,陈俊马上调兵遣将布防,命罗士信领兵五千埋伏在中军大帐左边,鱼俱罗领兵五千埋伏在右边,吴班,吴懿,文聘,李靖各率五千兵埋伏在大帐四周,见敌兵准备撤退时一齐杀出,阻断退路。又命牛皋带领一万兵马,领周仓,廖化寻小路去劫张超营寨。自己一个人端坐在中军大帐,寨中只令几十人继续训逻。
战争谁会获胜还未可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