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巨鹿人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带着两个兄弟张宝,张梁于巨鹿起义,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信众数十万,遍布各州,朝廷腐败,不能抵挡,灵帝下令各地官员自行招兵抵御,并派卢植,朱儁,皇甫嵩三人率军对战,战争各有胜负,军民死伤无数。
.....
“报大人,县外有黄巾贼寇来袭,观测不下万人,已经将中牟县围的水泄不通,贼寇马上就要开始攻城了。”
“这么快!传令各军上城抵御,我已经有办法了,待晚上在出动,一举击破贼寇。目前且死守城池。”
“遵命!”
忽然又有一个兵卒来报:“禀大人,公子,罗士信不顾阻挡,一个人出北门迎敌去了!”
“什么!这个莽汉子,难道好战到性命都不要了吗?俊儿,你速率所部兵马,将罗士信救回来。”
“儿遵命!”说完后陈俊穿上铠甲战袍,取了一柄长枪,骑马出城去了。至于陈俊为什么会骑马,大概是原来的陈俊自小便会,现在由陈俊继承了这个身体能力的关系吧。
战场上.....
罗士信身穿铠甲,骑匹黑色战马,手中拿着自己百余斤的铁枪,嘴里念叨着:“切,什么鸟黄巾,竟然不敢出战,看小爷我怎么教训这帮贼寇。”
领头的黄巾将领道:“呔!哪里来的匹夫,你知道我们有多少人吗,整整两万人马,你只身一人就敢出战,不要命了吗?”
“嘿嘿,有本事的来跟小爷比试比试,怕你的我就是你孙子。”
“何人敢出战,给我拿下这匹夫。”
队列中一头裹黄巾,手持大刀的小将道:“看末将斩他,取头来献。”说完纵马持刀杀了出来。
看到这一幕的陈俊停下了马,在脑海里查询数据。小将名叫张伯,领头的叫梁仲宁,还有三个将领,分别是孙轻,王当,杜长。
数据查询结果:
“张伯,武力49,智力20,政治10,魅力30。
梁仲宁,武力52,智力25,政治12,魅力50。
孙轻,武力51,智力34,政治18,魅力46。
王当,武力54,智力30,政治20,魅力43。
杜长,武力49,智力50,政治32,魅力33。
看到这些数据,陈俊没有丝毫波动,甚至有些想笑,就这些歪瓜裂枣,一起上也不是罗士信的对手。论单挑的话,随便哪个都是连我都打得过的。
只见张伯冲过来,还没到攻击距离,罗士信一枪挥来,张伯拿刀竖挡在胸前,不想刀柄与自己的胸骨一起断裂了,张伯顿时从口中喷出一口鲜血,大叫一声,飞出了数米,当场死亡,只剩下一匹棕色战马和一把断裂的大刀。见到这一幕的陈俊和陈宫都默默喝彩。
“黄巾军就这点儿本事?我看你们还是回去种地睡觉吧!哈哈哈哈哈!”
随着大喝一声:“还有哪个不怕死的想来试试,小爷等着呢!”
杜长挺枪出马大叫道:“匹夫休狂!看我杜长斩汝头颅。”
罗士信也挺枪冲了过去。
“贼寇吃小爷一枪!”
“匹夫看枪!”
只一个回合,杜长中枪落马,气绝身亡。看到这一幕的梁仲宁,气不打一处来,正欲持刀亲战罗士信,孙轻,王当劝道:
“渠帅,这厮只有一个人和后方的几百接应人马,我们不可再与他拼将,只要我们将这一万兄弟一起派出去,一定能乱刀砍死这厮。”
“嗯,有理,兄弟们齐上,砍死这厮,攻下中牟,回去向波才渠帅报功求赏啊!”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黄巾贼寇听到有赏,骑马的骑马,步行的步行,刀枪如林,一齐向罗士信围来,不一时就将罗士信围在垓心。
罗士信奋力杀敌,每一枪使出去都有数十人死亡,几个时辰后,罗士信已经杀了上千人,但也渐渐气力不加,杀出重围,大叫道:
“好小子,一个一个并不过我就叫人围攻,小爷肚子饿了,改日在战吧!小爷去了”说完后又刺死了几个挡路的,向中牟县冲来,后面贼寇还是紧追不放,陈俊见到后传令所部五百余人放箭,阻挡追兵。霎时五百余支箭矢飞来,贼寇只得退后。经此一战,梁仲宁损失两千余人,损失两名大将,小将十余员,不曾杀得一个县兵,只好传令孙轻率一万人继续围攻,剩下的千余人由王当,梁仲宁分别统领,退后十里下寨。当晚月黑风高,梁仲宁不知自己马上就有大难临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