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的时候,我22周岁,媳妇27周岁,孩子就在我们那个时候出生,现在老婆是43周岁,孩子已经是16周岁了,无可非议的是,儿子的叛逆期和老婆的更年期狭路相逢了,处在心理动荡期的母子碰撞在一起,那真是一番“火星撞地球”的庞大局面了。r
孩子自小习武,自理意识很强,习武的直接结果是功课的落下,为了收复儿子的野性,我取缔了持续送武校的念想,让他的妈妈做了“孟母”,远离我这边繁忙的物流节奏,专门照料孩子的饮食起居。自结束孩子的习武生涯,儿子的叛逆期就来势汹汹了,就像一场强热带风暴,席卷弥漫着生活的时时刻刻。过早独立,以往的那个文静顺和,还偶尔带一丝绅士风度的儿子不见了,自以为是,放荡不羁,打架逃课是生活的主题,顶嘴上网甚至早恋是家常便饭。r
老婆一直伴随我在外摸爬打拼,即将独挡一面了,突然放弃了紧迫的生活节奏,进入相夫教子的安逸生活模式。经过了前期的失落无聊,而后安心照料孩子的饮食起居,随年龄的增长,莫名的心悸陡然而生。失眠多梦,记忆力衰退,疲乏无力,易爆易怒,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都不甘心,性格反复无常,在初期阶段,我只是听闻更年期的的症状,没曾想无意识融入其中。经常无意识的在懵懂中遭遇电话暴风雨的洗礼,甚至萌生了离婚的念想,后来我改变思路,予以妥协,我是没事了,儿子那边又开始了,就这样“火星无意遭遇地球”了。r
自惨烈局面爆发的时刻,那就是我的灭顶之灾了。儿子的累累劣行激怒了老婆,儿子是母亲心头的肉,儿子再怎么滴,理论来说母亲也是没招的,然后就是迁怒于我了。在那非常时刻,我的所有特长都已荡然无存,儿子的种种劣迹表现都是来自父亲的遗传基因,没心没肺,没有人性,性格暴躁,反复无常都成为我这个做父亲的专利了。美其名曰:种不好,收成能好的了吗?究其原因,原来祸根在我身上,我也是有口难辨,任其宰割了。让老婆雷霆大怒之后,我在心平气和的安慰,随后就貌似啥事也没发生一样。儿子呢?在与他妈妈激烈的交锋过后,拿起电话给我打通,“阿爹,你听听,妈妈又哭了”然后给我絮叨,“赶紧让妈妈去牛场吧,要不到青岛,我跟爷爷奶奶;妈妈在青岛气你,现在好了,在家气我,要不你们离婚吧!”晕,我只有苦口婆心的再说道儿子,“儿子啊,那可是你的亲妈妈,你是男子汉大丈夫了,别给女人一般见识,好好哄哄你妈妈,别让她伤心”,然后我再絮絮叨叨说一通,也不能多说,说多了儿子就直接挂电话了。看把我累的!r
夫妻都没有隔夜的仇,就别提和孩子之间了。吵过闹过发泄过,很快就烟消云散了,貌似没发生一样。其实话又说回来,叛逆期遭遇更年期,是一场对双方都有益的战斗。叛逆期的孩子,本能地和父母或家庭中其他最亲密的人发生冲突,从众获得在未来社会的竞争力,这也是孩子人生获得竞争力的第一场演习,也是最安全的演习了,毕竟对手都是最亲近的人。在这场演习中,如果恰值家长的更年期来临,那孩子的对手也是非常强悍的,要是在这场战争中赢了,那孩子受益也颇多的。更年期的家长和叛逆期的孩子遭遇,也是一件幸事,孩子一反常态不再听话服从了,给家长予以强烈的刺激,让家长意识到,孩子是“小大人”了,不再是父母的附属品了。孩子的叛逆,促使家长必须洗刷掉陈旧的“孩子”的观念,,学会重新审视孩子,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来尊重,并赋予孩子的话语权,这对家长的成长也一样是一种磨砺,形成家庭民主和平等的意识。r
由此可见,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辩证的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存在即是合理的,没有假设假如如果之类的概念。作为当局之人,就是好好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换位思考,坦然面对,淡定处之,为和谐温馨的生活去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