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都市言情 > 生命的呐喊全文阅读 > 寻找出路的岁月(1999年)

寻找出路的岁月(1999年)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过去了,孩子的事情也尘埃落定,就开始心思究竟做什么好呢?r

当时父母仍然在单位门口做早餐的,主营油炸饼、稀饭、茶蛋,父亲就业的那个工厂,因单位排出的废水污染,一直被下游上告着,企业又投入巨大的资本建设了污水处理设备,也扩大了规模,但据说资金链断了,内忧外患,随时有倒闭破产清算的可能。就近的几个企业却风声鹊起,蒸蒸日上的建设发展着,那时候很多外来的民工都在他们那里就餐,他们单位的门口每到早餐时间,俨然一个小集市,后来不久的一天,午餐也形成规模了,父母又上了蒸炉,包包子。那时候,父亲对单位的收入已经感觉不屑一顾了,更多的时间是和母亲一起去售卖早餐午餐了。在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我也经常去帮忙,慢慢也了解了早餐的制作流程了。r

于是我决定在县城那个街面开始也做早餐,父亲也支持,毕竟这个东西,投入少,见效快,还没有什么风险的。再者我一无技术,二没特长,唯一的优势就是不怕吃苦,貌似还有点“不要脸”。我们租赁的街面向北不远就是县城的第一重点中学,向南300米就是一个市场,从市场向西不远就是我曾经就读的中学,我在那里生活了6年。也就是说只要我能拉下脸来,这三个地方我都可以去卖早饭的。r

在停下的那近半个月,曾经的梦想破灭了,我又回到无业的状态,无业了我就跑去父母那里帮忙,闲也闲着,最起码去帮忙了还混口饭吃,吃的也心安理得。r

在某一天,老家的一个大伯到了父母家。这个大伯和父亲一个辈分,他们是儿时的伙伴,都是一个村的。在我童年时代他可是个风云叱咤的人物,不过现在落魄了,穷困潦倒了,尝尽了人情冷暖。当初,最早生产大集体的时候,懵懂的记忆他就染过布,炸过油条,后来收生猪贩送,在我初中的时候,他就已经带着他的两个儿子转战大江南北了。他个头一米八的样子,魁梧的很,小时候他就是我的偶像。随着岁月的递增,后来我离开家乡到县城就读,据听说他不但贩卖生猪,还自己在县城租赁个民房做皮鞋。再到后来就是听说他因生猪的价格暴跌,破产了,皮鞋厂也关门了。再听说的就是他负债累累,欠了我们乡镇信用社上百万,已经无力偿还了,他的儿子还被抓进去呆了一个礼拜又放出来了,此时见他就是他最落魄的时候,躲躲藏藏的过日子吧。一切只是道听途说,在幼小的心灵已经种下崇拜的种子,我仍然很尊重他。r

中午吃饭的聊天过程中,知晓了他现在也处于茫然的寻求出路中,但毕竟年龄大了,有点力不从心了,当时他好像近60岁了吧。酒过三巡后,我有些冲动了,同是天涯沦落人,我也是无所事事,也在谋求出路。我们一拍即合,我们当即决定两人一起去连云港去开发市场,售卖洗洁剂。踏入社会以来,我接触最多的就是洗洁剂,当时去批发的那个生产单位因为缺人,我曾把我的姨弟和舅家的表弟介绍过去了。长期接触生产的制作工艺流程,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曾叮嘱过他们记录一下生产需要的原料类别,每种原料的用量配比。后来微机班倪也在他们那里搞到了配方,我也曾试验过,问题不是太大。对于熟悉的行业,那是轻车熟路,信手拈来的。我们先去了连云港,在新浦区一个靠近市区的村子租赁了一间平房,安顿好住的地方。然后我驾驶摩托车去临沂化工原料市场购买了几种必需的原料:苯磺酸钠、6501、碱、盐、香精等相关材料,又购买了酸碱P试纸便于测验酸碱度。购买不多,一个带不了,一个也没那么多钱。就这样,当我把几种原料带到连云港我们租赁的小平房里了。当夜我们爷俩奢侈的购买了几样小菜,一瓶酒,对酒当歌,畅谈理想,未来无限美好。r

经过几次的实验,终于搞的差不多了。本来化工产品就相对简单,只要根据比例加水勾兑,差不多就有那么回事了。第二天,我就带着100斤五桶洗洁剂开始了再次之旅。经过一上午的奔波,我销售了4桶,赚了四五十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把连云港转了个遍。我大致熟悉了连云港的地形概况。从新浦经新墟一级路经过猴嘴到达墟沟,再延伸下去就是连云区了,那里的房子煞是壮观,都是层叠在山腰上的;海州区都是木制建筑,那些工商局、税务局这个所那个所的也都是木制建筑,第一次真是新鲜,就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海州区向东走距离东海就不远了,二三十公里的样子,东海是中国的水晶之乡,那里据说地里长那种石头,可以打磨成晶莹剔透的水晶石;自连云港向北沿204国道大约四五十公里的样子,经过墩上镇再有15公里就到了赣榆县城.....那段时间,我就是亡命的奔波在各个街区,熟悉了太多的路,那个大伯呢?他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年龄又大了,忙活一上午有时候连一桶都卖不掉。随着时间的延续,我们根本就没有资本去操作,星星点点的去临沂购买点原材料,做不了多少就被我卖掉了,更多的时间是穷窜....这样大约一个来月的样子,大伯气馁了,毕竟他的年龄也太大了,他也没这个经历接着耗下去,反正我就是窜来窜去的命,怎么着都行,就这样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又夭折了,当然最后核算一下,赔了也不算多,三千两千的样子吧,我年轻我就揽过来了。r

对于所将从事的盒饭,我熟悉县城的各个角落,当然盒饭针对的是那些商场,那里有很多人因看管摊位而无法回家吃午饭的。我幻想着随规模的扩大就雇佣更多的人手,人多就不愁没银子赚的。次日,我就怀着美好的心情,发动我的摩托车,去了临沂餐具批发市场,购买了保温桶,餐具盒,一次性筷子等必备品。又筹备了相关东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r

每个人在入驻一个新行业前,都是抱着美好的期望,干劲也是高昂的。刚开始的那几天,并不理想的,首先看父母炸的挺有视觉感的,但我们炸出来的却一点生机都没有,直接让人没胃口。熟练了几天,浪费了部分粮食,看起来也像那么回事了。试验期间,做出来的东西是没法叫卖的,那时候我们不能浪费,天天吃那些油腻的死了吧唧的面食。当找到炸好的感觉的时候,售卖就成了我的问题了。到哪里卖呢?在比较集中的街市的那一头,我尝试着卖了几天早晨,结果不是很理想。就近的还有我曾经读了六年的中学,那是我初中和高中呆了六年的地方,那里有我熟悉的老师,也有很多我熟悉的面孔,但为了生存,为了能卖出更多,我咬牙骑着三轮车去了。当时内心是非常纠结的,也非常的难为情,但面对现实我没有选择。当我骑着三轮车努力挪移的时候,我的心在向自己呐喊:“我淌着自己的汗,吃着自己的饭,我不丢人”!同时内心也在努力挣扎,佯装高安起头颅:“我现在没有颜面,任何人都可以践踏我,俯视我,但早晚有一天会仰视我的”。到了学校门口,的确也曾遇到过熟悉的面孔,熟悉的老师,但我仍佯装洒脱,主动给他们打着招呼。经过几天的售卖,仍然销量不行,我有点气馁了。早餐油炸饼基本熟悉了,我又开始了中午盒饭的操作。把购买的青菜择净,炒出几个样式,蒸好米饭,然后即将到中午的时候,我们把饭盒盛上米饭放几样菜,搭配一下,然后我就去到商场或商城推销了。中午毕竟短暂,而且一般就餐的时间比较集中,我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的,后来在工厂工作的哥哥也加入了免费送盒饭的行列。经过近两个月的亡命奔波,收效甚微,通算下来,就赚个吃,赚个穷忙活。早餐起早摸黑的忙,连基本的成本都搞不回来,午餐盒饭,除了我一中午能卖三四十份,他们才卖10份,有时候更少,我那时候不是走,都是跑的,穿梭在县城的主要几个商场,上下楼梯基本是两步蹦下去的,我抢的是时间,但他们没有我这个节奏。不论我的节奏有多快,但县城的消费水平在那里,很多商场都是承包出去的,看着偌大的一个商场,其实很多人也都是在赔钱,很多人中午都不吃饭,能省的就尽量省了,连午餐也省了。r

面对现状,信念开始动摇,我们都气馁了,不过投入倒不多,2000元的样子,最后血本无归了。餐盒还有一大些,一次性筷子放置了一大箱,最后在经过两个月的实验彻底放弃,这些东西也搁置在了阴暗的角落里了。我的出路呢?我苦思冥想着......r

连云港之旅再次宣告破产,我去年小赚了点再加上儿子的贺喜钱,经过近三个月的折腾,不但没还一分钱,也被我耗的差不多了。租赁的门面房租200元,尽管不多,但对没有进项的我,估计等再次交房租的时候,就好被人家扫地出门了。r

于是在我就读的那个小学的附近的一个村子,物色了一个带院子的房子。房东在县城居住,已经好多年没回家了,一直闲置着,就近就住着我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同学,并且这个房子房东的女儿当初也是我小学的同学,就这样轻松的搬到这个地方了,房租才100元。尽管我对钱的感觉不敏感,但实际上100元也够孩子买零食吃了。r

高中毕业的一个同学,大学毕业后也分配到父亲所在的单位,不经意间我和她的老公走的很近,她的老公比我长好多岁,也是社会磨砺出来的人。前几个月在县城居住的时候,他也在那条街上居住,天天有个面包车接送他,据说他在莒南包了一个工程。经过两个月后,又据说他欠了那个面包车的租赁费,人家不持续包给他了,那时候他也是落魄的,也是无所事事的。就这样两个无所事事的人走到一起了。在我去连云港销售洗洁剂的时候,他当时就没事了,也接连在我那里拿了些许,驾驶摩托车出去销售,他跑的路线是莒南县城或下属的乡镇路边的饭店,和我一个德行,别说利,本也花没了。我们没有多少资本,有一打没一打的干着,他干过装修,在那时节,不知道谁介绍的让他给装修结婚的房子,我没事也跟着去做了小工,每天30元的样子,还管吃还自由,断断续续跟他做了一个来月。我们所谓的装修就是吊顶,把农村那个梁顶上穿过细钢丝勒紧,然后垂直下去的钢丝悬空拉着木条,两边的墙壁固定着木条,还有一些铝条装饰其中,便于置放石膏板,混吃混喝还有零花赚。但慢慢也感觉不是长久之计,业务经常衔接不上,衔接不上的时候,我就去看看曾经送过的酒店是否缺少洗洁剂了。东方不亮西方亮,反正手里是没有,也没缺着花,就是没有积蓄还外欠。r

那种生活是自由散漫的,有一打没一打的。媳妇看管孩子,反正有的吃,也不管我怎么折腾,反正我天天有梦想,天天在忙活,也不知道究竟忙活什么的?到现在我都怀疑,当初我是怎么活的呢?好像还活的貌似挺潇洒的昂,天天驾驶摩托车到处窜,给个真事似的。临沭距离连云港75公里的样子,我沿327国道一直向西南方向出发,出了山东就到了江苏赣榆的欢墩镇,然后一直向东就到了沙河,再持续走就到了墩上了,一般我带了货物不到连云港就把货物销没了,那时候每桶能赚近20元,一趟下来也能赚个五六十甚至七八十元的,估计那时候的开支都是从这些零星收入得来的了。记得有一次,在即将夏天了吧,我带着四桶一路驰骋,过了欢墩镇,突然感觉是如此的困乏,疲劳驾驶是非常危险的了,我实在是熬不住了,我就把摩托车放置在路边的一个渠道边,也不管阳光如何照耀了,倒头就睡,休息一个小时,养点精神接着出发.....r

也就在那时候,我感觉洗洁剂还是不错的,还是有潜力可挖的,当时我的摩托车载量不多,我幻想着如果有个小货车拉一车,那就可观了,一次装载二三十捅,一桶赚10元,一次还好几百呢?晚上回来经常在媳妇面前提这些事,媳妇也知道洗洁剂其中的利润,感觉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在8月的某一天,我们又借款购买了一部黑豹农用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