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都市言情 > 生命的呐喊全文阅读 > 业务高速膨胀的三个月

业务高速膨胀的三个月


小连襟走后没两天吧,我第一个月开发有意向的几个韩国客户,好像不约而同的都开始安排我快递业务了。r

当时我做的属于同城快递,主要在市区给他们送件取件,或者是接发和下游加工厂的往返快件。这几个客户的性质都是属于贸易类,老板都是韩国人,他们在青岛租赁了地方办公,然后从国外接来订单,因为当时的中国劳动力极其便宜,所以把订单放到中国的服装加工厂生产了。开始所谓的快件就是样板了,服装样品了。一件服装的组成有很多工序的,例如布料的选择甄别,钮扣或拉链的配置,水洗前后的视觉或手感,是否刺绣,等服装成型后再按规定送到检品公司予以检验,然后对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送达场站进行出口了。这里面层层叠加的工序,前期都有样品的验证,这无形就增加了巨大的快递业务量了。当时所有的同城快递,百分之七八十的业务都来自服装类别的。r

托运部是我发展的起源地,那是我永远不会放弃的肥肉了。每天早晨我仍如从前按时到达,甄选自己所能选择的快件。很多已经固定了的客户轻车熟路,比开始已经节约了很多的时间,等派送完托运部的快件一般在上午10点左右。贸易公司一般是9点上班,说是5点下班,其实就没有下班时间,随着竞争的加剧,业务量的增大,每个身在工作岗位的人都疯狂工作,就差夜以继日了。跟随他们的节奏,我一样疯狂劳作。大约在上班后,我就开始不间断接到业务电话了,有安排接车的,有安排发件的,有安排送件的....当时我的记忆出奇的好,都能一一铭记在心,并有条不紊的逐步操作。并且在起初,业务不是一下全部到位,对我的协调变通能力也是一个考验的机会。我疯狂的完成着一笔又一笔的纷至沓来的业务......r

在操作客户安排业务的时候,除了早晨的时间,我到托运部的时间就减少了。那期间正好哥哥那边的业务不是很多,我叮嘱他表现勤快些,因为我们的特殊关系,他到我所在的托运部也比较容易被人接受。但具体与人接触的艺术需要他自己去做了,毕竟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在装卸工面前多帮帮他们,他们就会感觉心里温暖。在登记人员适度调侃,并辅以小恩小惠,那样于己也方便,对老板安排的很多事情马上去做,要不计报酬,还不要留有缺陷。做人真的是一门艺术,我一直崇尚的观点就是:先做人,再做事,后赚钱。随着我收入的递增,我又借钱给他,让他购买了一部二手摩托车。r

那一个月里,我疯狂的忙碌着,每天基本是早5点左右到达托运部,晚上11点还经常在长途站,接客户安排的到达快件。吃饭都没有时间那是真实的,白天经常在接件期间,等候车辆的时候买两个火烧,或一根廉价的火腿肠,囫囵吞枣就搞定了,就这样我做了一个月的时间,月底我统计了一年收入,是5500元,那时候我就又开始给小连襟去电话了,我说业务上来了,赶快来吧......r

本以为我告知小连襟后,拾掇拾掇两天就来了,但两天后没听到返回的动静。我每天都是处于亡命的奔波中,随着业务的增多,临时还能熬的住,我又去一遍电话催促。r

过了三天,小连襟没到,媳妇倒是抱着孩子又来了。原来是我曾经不定性的工作,媳妇娘家人已经对我说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了。媳妇观察了一个礼拜的样子,知晓我说的是真的了。大约在那个月我已经亡命奔窜20天的时候,小连襟驾驶他的摩托车来到了,我真真切切的从内心感觉到了轻松。根据发展的势头,我已经有把握让他可以长期做下去了。当时的手机还是挺贵的,我一直都是花费七八百购买的二手手机,信号还不大好。等小连襟再次归来,第二天我就带他一起,到了当时的人民路花费3000元,购买了两步诺基亚手机,一人一部,当时的号码我到现在都清晰的记得:1306130998613061301183。购买手机的目的一个是便于通信的畅通,一个是极大调动他的积极性,换言之告诉他,我现在已经开始逐步有实力了,放心大胆的干吧。当然工资除去所有费用也上涨到每月500元了。r

小连襟的到来,的确给我缓解了太多的压力,毕竟他已经在这里跟随我做了一个月,任何行业都是越做越熟悉的。在那个月,也就是春节后的第三个月,我统计了下,合计业绩是6600元,这个月小连襟干了还不到10天。我预计在两个人的操作下,下一个月业绩将更高的。事实上也是,到了次月的月底我统计出了数目,是7700元。r

伴随着客户业务的增多,其实在春节后针对客户已经实行月结了。日常所有的费用都是签字记录,到月底统一核算了。我是野路子出身,没有运单,也没有固定电话,就是到文具店购买了随手记录的那样的小本子,做了什么活让客户签字注明。尽管月底统计收入不少,但手头真正说起来是紧张的,也是空白的。也就在那时候,我又开始进入了资金衔接断续的问题了。随着客户的普及,垫付的费用也越来越多,偶尔我还会出现连接车费10元都没有的时候,现在想想当初也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了。毕竟和托运部的特殊关系,我也不好借钱,只是在实在无法垫付接件的时候,我才会借几十元,不过也是当天马上就归还了。不过当时的业务还是飞速向前的.....r

那个时代正是农村人蜂拥到城市打工的年代,各个城市都是蜂拥而至的打工大军。在小连襟到来的没一天,小姨子也从老家上来了,大约呆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就开始和她的姐姐,我的媳妇开始去四方长途站附近的,内蒙古劳务市场寻觅工作去了。我的孩子当时随媳妇的到来,没几天就送当地民办的幼儿园了,有的是时间.....r

那段时间是2001年五一劳动节之前的近一个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