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都市言情 > 生命的呐喊全文阅读 > 如鱼得水的日子(一)

如鱼得水的日子(一)


在2000年到2008年间,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国内经济发展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对外贸易出口得以空前的发展,大小订单纷至沓来,现实生活节奏的紧迫感,在那时代是空前的,也是史无前例的。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大河无水小河干,大河有水小河满。置身这样的氛围,经过重重挫折和压抑,如今我终于找到一个适合我的行业,并逐步熟谙了其中的游戏规则,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的曙光来临了......r

在第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早晨我都是早早到达托运部,和装卸工一起卸载货物,在卸载过程中,我已经物色好了哪些是否该送的物品,逐步和登记的人也慢慢熟悉,签字注明就是举手之劳的事了。那时候的快递好像刚刚由萌芽处于发展时期了,国内的,国际的,同城的,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第一个月的时间,我偶尔按常规出牌,先通知得到人家许可再予以送货。一个月后,我发现我这样做毫无优势可言。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熟悉的快递公司,在为其服务,而且他们结算不像我,送到了就要现金,人家都是月底统一结算,很多公司还需要开具发票。当时托运部每小件提货费是2元,市场快递费是10元,人家公司委托自己使用的快递公司合计费用是12元。我从开始就养成了习惯,我每票不论送货费多少,我就抽其中的10元是我的。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互赢。但我开始养成的惯例就是每送一票要15元,其中5元是给托运部的。这样我的劣势就出来了。经过一个月习惯的养成,我自掘坟墓了。第一个月,我按部就班的做,我自己得到了不到1800元,当然相对跟人家做是不少了,但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了。r

第二个月,还有一个月就到春节了,我也开始不按常规出牌了。我也知道来卸货的这些车辆,开始也不是心甘情愿到这里卸货,都是在起初的威逼利诱下养成了习惯。我把这个态度转移到我送快递上了。我把一些能送的快件统统找个袋子绑到我的摩托车上了,一次带十几件,也不事前通知了,通知的时候就已经到人家楼下了。要件就拿15元,有收据车票,没发票,爱要不要。不要到托运部提,拿双倍钱。这样做在起初真震慑了一批懵懂的人,中国人都不想惹事,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因为三元两元去叫个真,也没那个时间,再说了快到春节了,也没那个心思。真遇到那个一根筋较真的,我也不想去戳弄。就这样在第二个月的时间里,我连蒙带诈,还真拉了不少业务。这些业务都局限在托运部来的物品。不过当时那时候,的确也有我送不掉的,回到托运部他们再提货交了双倍的钱的,反正交了双倍我一分不要,就是给客户胡搅蛮缠而已。r

在那一定时期,我就成了胡搅蛮缠的因子,经常人家公司急需的快件安排人员提不到,估计当时很多做同城快递的心里得狠狠的骂我不中。来了白来,一查登记是被个姓汪的签字拿走了,人家就没安排姓汪的拿,都搞的莫名其妙的。估计就和我当初来送快件的感觉是一样的,云中遨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