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封闭的城乡结构已经被逐步打破,壁垒森严的户籍制度已无法阻挡农村人涌入城市的潮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老一代民工正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出现了。“新生代农民工”,即我们所言之的80后、90后出生的,并进入城市打工或经商的农村人口。相对而言,他们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都已经有点陌生感,且受教育程度、职业期望值、物质和精神享受普遍都提高了。在当前社会转型、体制转换、机制转轨过程中,他们在时代潮流中接受了教育、从事着社会工作,在与城市文明接触机会更多的同时,也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诸多问题,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皆与老一代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是游走在城市和农村的“双重边缘人”。r
这一代人较之父辈而言,极其缺乏务农经验,对农村的感情较少,到城市务工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更向往所谓的城市生活。他们缺乏稳定性,深陷矛盾状态,摇摆在城乡之间,是个“半城市化”的“双重边缘人”。这种不确定性的因素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婚恋问题尤为突出。当前的社会政策并不够完善,他们无法像城市居民那样享受像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基本的保障,想要成家立业那就难上加难了。他们处于无根、无序和无助的心里矛盾状态,一方面渴望像城市人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另一方面又担心遇人不淑,一辈子幸福被葬送了,但又很艰难接受离婚的事实,那种纠结和恐惧只有当事人切身领会了。这些边缘人距离背井离乡,距离乡土甚远,尽管置身城市,也没感觉距离城市有多近。不知不觉到了适婚的年龄,残酷的现实却让他们无所适从了。于是“闪婚”就成为了这些人的普遍现象了。利用回家短暂的时间,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奉送上几千或几万的“彩礼”,美其名曰谓之为:婚约保证金,迅速确立恋爱关系,以最快的速度举行婚礼,这种态势正逐步成为农村的新“乡俗”了。r
“闪婚”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彼此了解不多,结婚仓促,长期分居,缺乏交流,矛盾随之而来,遭遇一些无法调和的矛盾,只有“闪离”的份了。由于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对未成家的子女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数年来,门当户对、注重地位和财产及家族势力,一直是婚姻构成的□□概念,父母会让子女根据自己之命,媒约之言,操作子女的婚姻大事。这里面有一套繁杂的结婚程序,而且价格不菲,依靠新生代自己的力量,已渐渐成为一个遥远的梦想。但新生代对幸福的理解却是“衣食无忧,生活安逸”,这区别于老一代进入城市之初已经拥有家室,可不是同日而语。在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城市里,寻找着爱情的甜蜜,但这种向往却被现实打击的支离破碎了。面对物质和精神不可调和的矛盾纠结中,在物欲横流的都市中沉浮,品尝着苦涩艰辛,期待着爱情,憧憬着婚姻,犹如萤火虫一样,在偌大的夜昼里不见一丝影迹了。r
当他们被社会添上“流动的、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固定住所、非本市户口”的标签,这些标签就像一堵不可逾越的高墙横亘在心间了,直接影响着这些年轻人的婚恋观了。一拖再拖,于是就产生了所谓的“剩女”、“剩男”,“闪婚”和“闪离”也就不足为奇了。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是哪个人的错,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无需杞人忧天,社会在进步,人类文明在发展,身处其中的人只能在社会的进步中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强大自己,而后让自己的梦想在合适的时机得以实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