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都市言情 > 生命的呐喊全文阅读 > 那时节  为什么送孩子回家上学?

那时节  为什么送孩子回家上学?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过程,不论家庭状况如何,孩子基本都是每个家庭的主角。再者,从法律角度上说,抚养子女长大成人,也是父母无可推卸的责任,那是确凿无疑的应尽义务。r

尽管我的儿子没有成为留守儿童的一员,但因我们长期漂泊在外,居无定所的摸爬滚打,其实质是怠慢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环境的。为了孩子能茁壮成长,其实更为了我们能够省心,我们的抉择是过早把他送往私立学校习武。这样的结果导致孩子在我们身边的时间屈指可少了,当时我们没有想到,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同样也缺少了更多的关爱和体贴,在陌生的生活环境,人的自然本性滋滋生长,也就是变相的野性也与日增长了。r

由半年时间的在四方区南丰路小学就读,而后转学到临沂罗庄武校习武,再而后辗转千里之遥到河南登封少林武校习武,随着岁月的递增,空间距离的加大,孩子也由童年开始递增到青少年时代了。因长期习武,在武校里主要以习武为主,习文为辅的教育模式,孩子变的桀骜不驯,放荡不羁,且叛逆情结越来越严重,攻击性也开始越来越强了。终于在2011年的春节之际,把和我同处一个物流院子的另一家货站的孩子,打伤入院了。解决完毕后,我也有点惧怕持续送武校的思想了,感觉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的孩子,人性有泯灭的倾向了,亡羊补牢吧,还是老实放身边逐步引导熏陶吧。开始的时候,在我去北京之前,基本安顿好了孩子的去向,但真待我离开青岛到达北京后,其实孩子一直也没正经去上学,待我回来后不久,孩子打算就读的美欧实验学校在某一天告知我们,还是让孩子转到其他学校吧。仔细询问得知,原来我的孩子自小习武,反应速度快,出拳力度大,日常在和同学嬉笑的时候,好多他的同学也受不了,感觉好像是打架一样,并为此类的误会导致玩笑升级变成打架了。当时美欧学校还有一些国外的孩子,娇生惯养的,在这个“小皇帝”的时代,学校不敢因为这么一个学生而去提心吊胆的了。就这样,孩子就读不到3个月就撤离开了这个学校了。r

孩子还小,初中都没上完,必须还得物色学校就读。孩子学习成绩并不好,再容易惹是生非,想找个合适学校也不容易,城市节奏快,大多孩子学习成绩都相对可以,在“宁当将头,不当帅尾”的心里驱使下,当他妈妈彻底打算安心照顾他的时候,又通过大连襟在他们那边的中学通过熟悉的关系,临时先把孩子安顿下再说。当一切筹备安排就妥的时候,孩子报到的第一天还没有进入教室的时候,就在楼梯入口处,和一个孩子打架了。自然而然的这个计划又告破产了。后来从儿子口中得知,原来只是人家多看了几眼,他感觉人家在挑衅他,为了便于日后能在学校立足,给了人家个下马威,他就根本没考虑其他结果。我真是给打败了,我也是从孩提时代过来的,我怎么就没那么多思想,老老实实走好自己的路,动那些心思干嘛?还是自己的孩子,还得想办法了。r

我在老家县城购买的房子正在装修过程中,也快接近尾声了。当时对孩子的感觉也没其他好办法了,还是送到知根知底的我们县城就读算了。我在那里生活了好多年,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那里度过,环境熟悉,同学也多,最后通过电话联系,终于确定还是把孩子送到县城就读吧,由他妈妈亲自作陪,反正房子装修马上接近尾声,生活各个方面也都方便,就这样,在那时节的某一天,正好我房子也装修完毕的那一天,娘俩一起从青岛回到了我们的县城了。孩子的新的生活也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