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都市言情 > 生命的呐喊全文阅读 > 愧对儿子??子不教?父之过?

愧对儿子??子不教?父之过?


对父母而言,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儿子;对媳妇来说,我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对儿子来说,我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唯一的优势我也就是对朋友对公司还可以说是仁至义尽吧。r

儿子是我和媳妇在饥寒交迫、一无所有的时代诞生的,因特定环境的影响,我们是奉子成婚的,当时 为了逃避计划生育的处罚,据说江苏的计划生育政策比较宽松,所以孩子的户口一直落在他母亲那里,跟随他母亲的户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理所应当的监护人。在孩子的幼儿时代,因我所从事行业的特殊不稳定性,孩子一直跟随我们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他的幼儿园基本都是在当时的四方区河西村和大山村的幼儿园呆的,随着我们收入的递增,他也辗转了好几个幼儿园。随着年龄的增长,2004年孩子到了就学年龄,根据我们工作的单位或地址,他进入了青岛市四方区南丰路的那个小学。刚就读的那段期间,我们是按时接送的,但随着岁月的延续,因工作时间的不稳定性,经常会无意忘记到点接孩子的事情,慢慢老师也习惯了。在持续的时间,孩子都是和他的伙伴一起步行到大山他曾就读过的大山幼儿园附近玩耍,我们也习惯忙完了就到那附近寻找孩子。曾经跟随我做快递的他的二舅,还有后来自己做快递的我四叔家的长子,也就是他的叔叔,他经常去他叔叔家吃点东西,到他舅舅那里要点零花钱,然后自己去玩,我们是疏于管理的。r

那学期还没有结束,不知道什么原因,孩子一直嚷嚷不愿意去了,想更换个学校。我们置身他乡异地,随便办理孩子转学还是有难度的,再说了,关键日常也没有时间去料理,我就建议把孩子送到私立武校去了。在那年深秋的一天,我和孩子的妈妈一起驱车拉着孩子到了我们临沂那边,到了当时河东区的一个武校,接着到了罗庄区的罗庄武校,通过第一感觉的视觉冲击,河东区和和罗庄的武校根本不是一个档次水平,硬件设施远远落后于罗庄武校的。当时就决定把孩子留在罗庄武校了,全寄托性质,每个月连续上课二十多天,每个月的25日学校放假,父母可以去接纳。经过斟酌,感觉可行,就交了7000元的费用,包括孩子的学费、课本费、住宿费、训练设施费等等,然后到学校后勤领取了被褥,见了辅导老师和生活老师,把孩子安顿下了。孩子已经习惯了到处流窜的生活模式,在我们即将告别的时候,孩子头也没抬,正兴致勃勃的玩他的游戏呢。r

在开始接送孩子假期的初期岁月,在青岛我直接把他送到青岛到临沂的长途客车上的,然后把车辆车牌号和将到达时间告知我在临沂的同学,由他前往接纳送到孩子就读的武校,返回的话就是通过同学把他从学校接到后送到临沂到青岛的长途客车,然后我们就根据时间接了。到了孩子二年级的时候,在每月例行一次的接送中,因我忙于做快递的疯狂节奏,偶尔会耽误时间去接孩子的。在我一次耽误时间去接应孩子的时候已经晚点半个多小时了,到了青岛的四方车站,已经不见孩子的踪影了。当时我是忧虑的,毕竟社会如此复杂,拐卖儿童时有发生,正当我焦虑重重的时候,他母亲给我来电话,说孩子自己到家了。原来孩子回家心切,下了车后没看到我,也没看到我安排的快递人员,直接自己从车站对面乘上20路公交车,个头小,叫个阿姨叔叔的也不用购票,到了20路公交车的南京路站就下去了,然后就到家了。孩子自那时候已经表现出自己的灵活性和自理性了,我感觉很欣慰的。在2005年我遭遇车祸事故后,有幸活下来了,孩子也就没耽误在罗庄武校持续就读了.....r

2009年的暑假,孩子已经在罗庄武校呆了第四个年头了,并且也参加了当年的蒙山沂水大型水上演会演出,回到青岛后,孩子死活不愿意在那里呆了。这是个让人很纠结的事情,毕竟习武和正常文科不一样,到任何一个学校学习成绩也会被落下的,怎么办呢?r

当时我从网上搜索到了胶州一个武校正在招生,但实地考察了一下,非常不理想,实在找不到比较合适的学校,于是经过斟酌,就决定送孩子去河南少林了。现在想来,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抉择。孩子在成长的萌芽时期,是异常需要父母在身边及时呵护引导的,而且孩子当时也并不很愿意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就读,不过父母命难违,还是被迫跟随我们的车辆前往了。一路驰骋,我们先到了临沂接了曾在河南少林呆过的那个年轻人,然后自京沪高速转日东高速,到了菏泽南下走日南高速,又从日南高速转连霍高速,经过郑州西外环转郑少洛高速到了登封出口下了。当时到了河南登封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点了,在我们简单就餐的时候,我当时就感觉登封的不文明气氛,夜市小吃很多,许许多多的年轻学生来来往往,语言是极其不文明的,说出来的话都说骂骂咧咧的。尽管如此,我没有一丝提放,真正忽略了环境造人的道理,严重失误。当夜在一个宾馆入住,那个年轻人也联系到了曾就读的河南少林的同学,我们休息休息就准备于次日前往了。r

次日早,我们如约到了河南少林武僧团培训基地,在校门口登记,进入偌大的校园,也了解了这个学校的性质了。嵩山少林寺武僧团培训基地创办于1997年,2001年由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亲体命名,是嵩山少林寺院内负责对外教学、表演、访问和继承弘扬少林禅武文化,培育少林后继人才的大型培训基地,成员主要有少林武僧及少林俗家弟子组成,办学宗旨:“全面培养,逐一雕琢、使之文武兼备、德艺双馨”。占地1500亩,规划建筑面积六十多万平方,师生当时已近15000人。看到如此气势磅礴,我第一感觉是很中意的,也就决定把孩子留在此就读了,交上一年的综合费用15000元,把孩子安顿安顿,然后拉孩子就去少林寺驻地游览了。由熟悉人带路,省却了每人100元的门票费,我不能行走,让他们把我抱到一个木凳子上,晒着太阳,环顾四周,游人如织,环境不错。我让他们去溜达溜达,来一次不容易,七八百公里的路程,怎么也留个影做个纪念吧。r

大约下午四点多的样子,我们启程从少林寺返回儿子将就读的武僧团培训基地,我们就要启程返回青岛了。孩子的妈妈不敢去见,怕孩子伤心流泪,一语不发的坐在车上。我可能真是属于没人性、没心没肺类别的,我感觉并不深刻,我仍以为孩子和当时送罗庄武校一个感觉呢。其实不是的,当我们即将启动车辆的时候,还有点事情没给孩子交代,我让驾驶员前往告知。年轻兄弟一会下来了,很伤感的样子,说我这个大哥真狠,儿子见到他的时候是泪水涟涟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伤痛离别在所难免,适应需要时间的,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过了适应过程就行了。就这样我们在空气沉闷窒息的氛围中,车辆驶上了郑少洛高速,返回的行程开始了,即将到郑州的时候,空气才有所缓和,窒息的氛围才得以缓解了.......r

我从小就天性贪玩,对中国的圈养教育模式一直就是嗤之以鼻,崇尚西方的放养教育,我认为放养教育模式极大开拓了孩子的思维模式,增强了孩子在未来踏入社会后的快速适应能力。但事实上,不论什么教育模式都是双刃剑,这个尺度不好把握,过犹不及的事,无法评价孰对孰错了。r

一直以来,我注重孩子的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知识水平的提高。在临沂罗庄武校就读的期间,孩子已经慢慢习惯独自一人往返青岛临沂了,也习惯了一个人在校生活的日子。2009年转到河南少林后,路途遥远,那是无法轻易回家的,每年只有在春节之际回家一次了。孩子在河南少林呆了半年后,已经慢慢适应了新的生活,在那年的春节之前,我们又驱车直奔他的学校,把他接回了家过春节。春节之后,孩子即将开学了,我的意思让孩子直接独自返校。选择什么类别的交通方式呢?长途客车风险高,也没有直达登封的客车,火车路途遥远,估计中途有转车的可能,这两种模式乘客人员素质层次不齐,且时间久长。于是我就选择了乘坐飞机,舒适快捷,直达郑州机场后孩子自行解决返校的客车。联系方式就是手机了,这个一直都给孩子配置的,便于联系。在2010年的春节后,过了元宵节,我从网上订了到郑州的机票,然后孩子就开始独自一人返校了。在临行前,我特意告诫孩子,不要有什么心事,一切有老爸在后边呢,不明白的咨询机场带大盖帽的人,再遇到不可调和的事情拨打110,有困难找人民警察了。飞机到达很快的,大约中午10点的样子,孩子来电话告诉我,说人家得要200元才能到他们的学校登封,我说我不是告诉你了,问大盖帽的,机场一定有大巴到郑州市区的,那个免费,然后在寻觅到登封少林的短途客车,就简单了。放下电话后,我又投入忙碌之中了,大约在下午3点左右的样子,孩子来电话告诉我,说到学校了,合计花费了40来元,我顺便夸儿子很棒,我就知道没有什么能难倒儿子的。r

大约半年的时间,孩子又来电话说不想在那里呆了,太乱了,学校还会打人,都有被打死的扔校外的山林里。其实当时对孩子尚在成长的年龄,是需要适时引导的,既然这样说,那也是他听说了什么事,感觉到了恐怖。但我作为过来人,当然对此不屑一顾了,我说别道听途说,都是哄人的,别去信,至于孩子是否信不信,我当然不知道了。现在想来,孩子在那一段时间应该是在恐惧中度过的了。在中秋之际的时候,七八个月没见儿子,我们又驱车到了他们的学校,见到了精干结实的儿子,儿子相对懂事很多了,当天晚上在宾馆入住的时候,孩子和我倾心交谈,他的妈妈因乘车的劳累早进入梦乡了。当第二天带着孩子和他的教练一起喝酒过后,我们打算启程返回了,孩子有些依依不舍,又有想回家的念头了,我打消了他这个念头,告诉他再有几个月就差不多回家过节了,别急,时间很快的,孩子只有无奈泪水涟涟的目送我们启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