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0.8生活:八分主义打造健康生活全文阅读 > 第8章 “8生活”札记:升级自己的健康主义

第8章 “8生活”札记:升级自己的健康主义


  身体健康者常年轻:无负于人者常富有。

  ——玛尔托夫特

  我们生活在一个节奏过于紧张的时代,很多人长期“过劳”,最终失去了健康。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健康知识,改变自己的健康观念,升级自己的健康主义。

  健康主义一:没病不等于健康

  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其停留在不生病就算健康的状态,这种观念已经落伍。《辞海》中说,健康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体质健壮,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健康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

  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过就意昧着.人的健康不仅包括生理健康。同时也包括心理健康。健康的具体标志有以下几个方面:

  ◎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别。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体重适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姿势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锐敏,眼睑不发炎。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头发有光泽,无头皮屑。

  ◎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到轻松。

  健康主义二:坚持“0.8生活”方式

  近年来,医学专家提出了一种既非病又非健康,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状态”——亚健康状态。表现为:自感不适,经常感觉有身体不适,但却又查不出病来,试着治疗又总不对症,越治越糟。据有关资料报道,世界人口中有近半数处于第三种状态。

  医学专家提醒人们,过多地依靠医药来获得健康已经不够,应该把健康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也就是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保障健康的根本。

  今天我们宣导健康主义,其要义也就在此。为了美丽,也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括,请将“o。8生活”哲学彻底执行。

  健康主义三;在健康基础上增强体质

  在生活实践当中,人们发现同属健康的人,其各器官系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等,都各不相同。于是在体育科学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体质”这个概念。

  体质是人体的品质。它是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适应能力和精神因素等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与健康是两个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健康状况主要是指人体生长发育、各器官系统机能的正常与否。凡正常者,均属健康状况良好;反之,则健康状况不佳。

  而体质是人们进行生活、工作的物质基础,也可以当做是健康的物质基础,健康是评价人的体质状况起码的条件,同是健康的人,其体质是有天壤之别的。所以,不应满足于“健康”这种起码的标准,而应在健康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有益的手段,不断增强体质。

  坚持“0.8生活”,就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设置减速器和转换器,放慢自己的生活脚步,让生活在“加急时代”的你我,学会珍视健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处处充满了“十分”诱惑:追求丰富的量和种类、追求高品质、追求舒服感受……我们要过“0.8生活”,就先要抵制住这些诱惑。

  健康专家预言:别让自己的生命太匆匆

  健康当然比金钱更为重要。因为我们赖以获得金钱的就是健康。

  —一约翰

  如果你有100000000万,而前面的l代表健康,后面的O代表你的房子、车子、妻子、儿子、金子……如果没有前面的健康,后面都等于0.可见,健康对每个人而肓,非常重要,有了健康。体才能拥有其他的一切。

  前不久,台湾著名疗伤歌手阿桑因罹患乳腺癌医治无效,病逝,年仅34岁。为什么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生命却越来越短了呢?

  健康专家指出,自己的行为决定了自己的健康,要想长命百岁,就要关注自己的行为。我们的健康由我们自己掌握,是自我选择的结果。人一旦失去健康,就成为世上最可怜的人——没有尊严,带着饱受折磨的病体,到处寻觅着能够治愈自己的“神医¨,一次一状的希望,随之而来便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带着恐惧和不安,不断地寻找,不断地挣扎。不断地将自己和家人陷入苦难当中。当_失去健康成为病人那一刻,原本多彩的生活就开始变成了黑白两色。

  为了不使自己成为那个“卑微”的病人,那个短命的人,从现在开始就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为自己的生命加分。

  ◎坚持运动运动能增加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的能力,还可以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推迟神经细胞的衰老,帮助机体排除废物,从而使自己的生命之树常青。

  ◎保持快乐的心情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感到烦恼、苦闷、焦虑的时候,其身体的血压和氧化作用就会降低,而人心情愉快时,整个新陈代谢就会改善。烦闷、焦虑、忧伤是产生疲劳的内在因素。要防止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就应经常保持快乐的心情,学会调节生活,增加精神活力,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

  ◎合理安排饮食少吃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品,要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劳逸结合长期通宵达旦地工作或熬夜,会使体内产生多种毒索。加速能量的消耗,使身体快速疲劳。一旦有疲劳的感觉,应及时进行调整和休息,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定期体检无论中青年还是老年人,不论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应每年做一次体检,重要的是要保持体检的连续性,以便早期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特别是隐性冠心病,防患于未然。

  只要我们能够掌握健康知识,成为自己的健康专家,就能解决许多健康问题,不让自己的生命过于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