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沙特阿拉伯政治现代化进程研究全文阅读 > 第1章 前言

第1章 前言


  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地区的阿拉伯半岛,西邻红海,东邻波斯湾,北部与约旦、伊拉克和科威特交界,东南部与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接壤,南部与也门相邻。沙特阿拉伯的国土面积约为224万平方公里,约占阿拉伯半岛总面积的80%。沙特阿拉伯的气候炎热干旱,降水量极低,其国土面积的95%属于干旱或者半干旱的沙漠和山地。沙特阿拉伯境内无常年性的河流,只有一些季节性的河谷分布在各地。沙特阿拉伯的淡水资源非常匮乏,有限的地下水是淡水的最主要来源。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十分不利。沙特阿拉伯的可耕地十分稀少,仅占国土面积的0.5%,并且需要灌溉。因此,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在沙特阿拉伯历史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牧养骆驼和羊群的贝都因人是沙特阿拉伯历史上主要的社会群体。在辽阔的沙漠中分布着面积不等的绿洲,这些绿洲围绕着地下水源,形成了以种植枣椰树为主的绿洲农业。微弱的绿洲农业与有限的朝觐业成为游牧经济的补充。总体而言,石油经济兴起以前的沙特阿拉伯较为落后,生产力发展极其缓慢。沙特阿拉伯境内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已探明的石油储藏量约占世界石油储藏总量的四分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工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石油出口国。巨额的石油资金改变了沙特阿拉伯的贫困状态,使其成为富有的石油福利国家。

  沙特阿拉伯西部的希贾兹地区主要由山地和沿海低地组成。希贾兹是伊斯兰教的摇篮,也是伊斯兰教圣城麦加和麦地那的所在地。希贾兹自伊斯兰教建立以来就与外部世界联系密切,一年一度的朝觐时节是希贾兹与外部世界交往的重要机会。希贾兹南部的塔伊夫是沙特阿拉伯的著名避暑胜地,毗邻麦加的吉达则是红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希贾兹与也门之间的山地是阿西尔地区。阿西尔地区气候潮湿,降雨量相对充沛,是沙特阿拉伯的主要农业区。希贾兹以东的阿拉伯半岛内陆地区为纳季德,主要由高原和丘陵组成。纳季德地区的地理环境十分恶劣,共有三个举世闻名的大沙漠:纳季德北部是大努夫德沙漠,中部为小努夫德沙漠,南部则是世界上气温最高、气候最干燥的鲁卜哈利大沙漠。由于闭塞的地理环境和恶劣的气候条件,在石油发现之前,纳季德一直是阿拉伯半岛上最闭塞的地区,很少与外部世界进行交往。纳季德是瓦哈卜派伊斯兰教和沙特国家的发源地。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得位于纳季德东部,是瓦哈卜派伊斯兰教的宗教中心。哈萨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是波斯湾沿岸的低地,具有较为丰富的地下水源,是沙特阿拉伯最重要的农业区域,胡富夫和盖提夫是沙特阿拉伯最重要的农业绿洲。沙特阿拉伯的油田大都位于哈萨一带,达曼、朱拜勒和胡巴尔是哈萨的主要城市,宰赫兰则是国家石油公司即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的总部所在地。

  沙特阿拉伯是阿拉伯半岛人口最多的国家。据2000年的统计,沙特阿拉伯的总人口约为2200万人,其中外籍人口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沙特阿拉伯绝大多数的外籍人口来自周边的阿拉伯国家以及其他的亚非国家,少量的外籍人口来自西方国家。沙特阿拉伯本国人口主要是阿拉伯人,只有少量的非裔黑人分布在阿西尔地区。沙特阿拉伯的人口分布十分不均,西部的希贾兹地区和西南部的阿西尔地区以及东部的哈萨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大,阿拉伯半岛腹地的纳季德地区人口则相对稀少。伊斯兰教是沙特阿拉伯的国教,沙特阿拉伯人口几乎是清一色的穆斯林,其中大约有90%的人口信奉逊尼派。逊尼派分别尊奉罕百里派教法、沙斐仪派教法、马立克派教法和哈奈斐派教法,其中,信奉罕百里教法学派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主要分布在纳季德地区;信奉沙斐仪教法学派的人口占总人口的37%左右,主要分布在希贾兹和阿西尔地区;信奉马立克教法学派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主要分布在哈萨地区;信奉哈奈斐教法学派的人口最少,约占总人口的1.5%。沙特阿拉伯尼派穆斯林中隶属于罕百里教法学派的瓦哈卜派是沙特阿拉伯信仰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宗教派别。沙特阿拉伯国王是瓦哈卜派伊斯兰教教长,沙特王室、宗教权威和其他上层人士均属于瓦哈卜教派。什叶派穆斯林是沙特阿拉伯的宗教少数派,约占沙特阿拉伯王国总人口的10%,大都尊奉十二伊玛目派,少数的什叶派穆斯林尊奉伊斯玛仪派和宰德派。什叶派穆斯林大多数聚居在盛产石油的东方省,约占该省人口的三分之一。

  沙特阿拉伯的政治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沙特阿拉伯地处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半岛,境内拥有伊斯兰教的两大圣地——麦加和麦地那。沙特阿拉伯历来都以两大圣地的“护主”地位自居,在当今的伊斯兰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沙特阿拉伯是当今世界上最典型的实行“教俗合一”政治制度的国家,将《古兰经》视为国家的宪法和立法的源泉。伊斯兰教是沙特阿拉伯的国教,它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对沙特阿拉伯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具有重大影响。沙特阿拉伯的社会生活具有浓厚的色彩,沙特阿拉伯人普遍沿袭着部族传统的社会习俗,部族关系根深蒂固。“沙特”一词出现于国家的正式称谓之中,反映了部族传统在沙特阿拉伯的广泛影响。在教俗合一的政治体制之下,沙特家族构成沙特阿拉伯统治集团的主体。沙特阿拉伯的第一代国王是沙特家族的阿卜杜勒·阿齐兹;其后即位的历代国王,包括已故国王沙特、费萨尔、哈立德、法赫德和现任国王阿卜杜拉以及王储苏尔坦,皆系阿卜杜勒·阿齐兹的嫡子。伴随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演进,大多数中东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运动大潮的冲击下,都通过不同形式的革命陆续走上了共和之路,沙特阿拉伯却始终维系着传统的教俗合一的家族政治体制,并在相对平稳的政治氛围下实现了王权在沙特家族内部的传承,这一特殊现象在中东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当今中东地区局势动荡,矛盾错综交织,令国际社会注目,而其深层原因无疑是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的裂变和新旧秩序的尖锐对立。现代化是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的历史阶段,其核心内容在于人类社会逐渐摆脱依附状态而走向自由。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包含诸多因素的矛盾运动,其实质在于所有制的变革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个体生产、自然经济、乡村农业的统治地位、广泛的超经济强制和普遍的依附状态以及思想的束缚无疑是传统社会的基本要素,所谓的现代化主要表现为个体生产向社会化生产的转变、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封闭向开放的转变、奴役向自由的转变、专制向民主的转变。生产的社会化、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人身的自由化、社会秩序的法治化、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意识形态的个性化构成现代化的普遍趋势和基本方向,生产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则是现代化的深层物质基础。

  现代化的主体是具有完整主权的现代民族国家。民族国家的建立和民族主义的实践构成实现生产进步、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进而使民众获得权利、自由和尊严的前提条件,民主政治的确立则标志着现代化进入崭新的阶段。纵观世界历史,诸多国家由于具体条件的差异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然而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民主化运动的高涨却是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历史现象和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

  所谓“发展的独裁模式”作为从传统政治模式向现代政治模式过渡的中间环节,普遍存在于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国家。新旧经济秩序的更替和新旧社会势力的此消彼长,构成所谓“发展的独裁模式”赖以存在的历史条件。脆弱的政治基础和内在的悖论倾向,则是所谓“发展的独裁模式”区别于传统君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的明显特征。

  传统社会的政治模式建立在精英政治的基础之上,民众通常处于政治舞台的边缘地带。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生活的突出现象,是民众政治与精英政治的激烈角逐。伴随着现代化的长足进步,民众政治发展壮大,演变为主流的政治形态,成为现代政治模式的重要标志。民众广泛的政治参与,是政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源于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民众政治参与的程度,集中体现民众作为社会主体之解放的程度。

  自由在传统社会是相对于奴役状态的法律概念,在现代社会则是与公民权密切相关的政治概念。自由与民主可谓现代文明的两大主题,主权在民与宪法至上构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基础。传统社会的特有现象是民众意志与国家意志之间的明显对立,通常表现为民众与国家之间的暴力冲突。现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在政治层面上的主要表现是议会政治、政党政治和选举政治的发展和日臻完善。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和民众广泛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民众意志与国家意志趋于吻合的历史基础。议会政治、政党政治和选举政治则是联结民众社会与国家权力的桥梁和纽带。

  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大约从1500年开始在西欧逐渐启动,进而波及古老的东方世界。19世纪以后,中东诸国经历了从传统文明向现代社会过渡的深刻变革。伊斯兰传统文明的衰落与中东诸国的现代化进程两者之间无疑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伊斯兰传统文明的历史遗产对于中东诸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进而决定着中东诸国的现代化进程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殊道路。

  中东地区国家甚多,国情各异,现代化历程既具有共性亦不尽相同。本书试图结合伊斯兰文明的历史传统和石油时代特定的社会环境,选择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石油王国沙特阿拉伯作为个案,从经济秩序、社会结构、政治生活和宗教思潮的不同层面分析沙特阿拉伯现代化进程中新旧因素的矛盾运动,探讨沙特阿拉伯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基本模式和演进趋势,进而揭示沙特阿拉伯诸多现象的历史成因。前石油时代,瓦哈卜派宗教复兴运动与沙特家族政权相结合,完成了民族国家建立和整合部族社会的历史任务。石油时代,经济社会秩序剧烈变动和政治制度相对滞后之间的历史悖论成为沙特阿拉伯社会的主要矛盾。经济关系的变革和新旧社会势力的消长,提供了民主与专制激烈抗争的客观物质基础。在经济社会领域现代化长足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民众的政治崛起和民间宗教政治运动的滥觞体现了民众政治参与的强烈诉求,构成促使沙特家族政治改革和推动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社会动力。自下而上的民众政治诉求和自上而下的官方政治改革,构成沙特阿拉伯政治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