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长期的旅行和游学之后,伊本·瓦哈卜于1730年回到纳季德,开始传播瓦哈卜派宗教思想。伊本·瓦哈卜最初在胡赖米拉绿洲传教,但当地民众并不接受他的思想。1737年,伊本·瓦哈卜回到阿伊纳绿洲,矢志革除多神信仰和圣徒崇拜等诸多弊端,阐释一神崇拜的思想,恢复早期伊斯兰教的“正确道路”。伊本·瓦哈卜与他的父亲在思想方面产生了严重冲突,其父生前竭力反对瓦哈卜派理论和宗教主张。直到1740年其父去世以后,伊本·瓦哈卜才正式发起瓦哈卜派宗教运动,公开传播他的思想和教义。伊本·瓦哈卜最初获得了阿伊纳绿洲的埃米尔奥斯曼·本·哈马德·本·穆阿玛的支持,伊本·瓦哈卜的家族还与埃米尔奥斯曼的家族联姻。伊本·瓦哈卜亲手砍倒圣树,瓦哈卜派信徒还摧毁了当地的圣墓,并将一名犯有通奸罪的妇女用石头砸死。埃米尔奥斯曼为伊本·瓦哈卜的行动提供武力支持,瓦哈卜派信徒宣布他们将通过宣传和暴力两种方式将瓦哈卜教义付诸实践。伊本·瓦哈卜及其追随者力量的壮大引起了周围地区统治者的不安,哈萨地区的统治者苏莱曼·本·古拉亚·胡麦迪首先发难。阿伊纳绿洲在经济上依赖于苏莱曼,许多贸易也必须在哈萨的港口进行。埃米尔奥斯曼还在哈萨地区拥有个人的棕榈树和昂贵的地产。苏莱曼·本·古拉亚·胡麦迪要求埃米尔奥斯曼杀死伊本·瓦哈卜,否则就将结束对阿伊纳地区的食物和衣物供应,并占有埃米尔奥斯曼的个人资产。哈萨地区的欧莱玛对伊本·瓦哈卜的新教义感到愤怒,当地的什叶派对瓦哈卜主义的反对也特别激烈。埃米尔奥斯曼不愿意杀死伊本·瓦哈卜,遂遣送他离开阿伊纳绿洲。1744年,伊本·瓦哈卜移居纳季德中部的德拉伊叶绿洲。
第二节早期沙特国家的政治实践
一、德拉伊叶埃米尔国
18世纪中叶,德拉伊叶是纳季德地区的一个小的定居点,由邻近的几个村庄所组成,居民包括农民、商人、手工业者、欧莱玛和奴隶,总户数不超过70户。自1727年开始,沙特家族的穆罕默德·本·沙特成为德拉伊叶的统治者。沙特家族通常被视作阿拉伯半岛北部牧养骆驼的贝都因人阿纳宰部落的分支。埃米尔穆罕默德·本·沙特向德拉伊叶的居民征收贡赋,以此加强其政治领导权,同时他作为埃米尔肩负着保护绿洲免遭外界攻击的责任,而绿洲居民则为埃米尔提供军事力量。伊本·瓦哈卜到达德拉伊叶之前,沙特家族对德拉伊叶的统治权还停留在一种传统的形式,与阿拉伯半岛其他地区的许多定居点的政治统治并无不同。18世纪40年代,德拉伊叶埃米尔的权力局限于德拉伊叶定居点之内,除了对其居民征收贡赋之外,埃米尔的行政权力还相当微弱。
伊本·瓦哈卜来到德拉伊叶以前,当地的一些贵族已经接受了瓦哈卜派教义。穆罕默德·本·沙特的妻子和两个兄弟也都已经皈依了瓦哈卜派伊斯兰教,他们鼓励穆罕默德·本·沙特与伊本·瓦哈卜建立良好的关系。伊本·瓦哈卜到达德拉伊叶以后,穆罕默德·本·沙特亲自造访他,承诺给予他“与酋长的妻子和儿女同等的保护”,但穆罕默德·本·沙特要求伊本·瓦哈卜保证在瓦哈卜派教义广泛传播之后不会离开德拉伊叶,也不会反对穆罕默德·本·沙特向当地居民征税。
穆罕默德·本·沙特对伊本·瓦哈卜说:“这是属于你的绿洲。以安拉的名义,如果纳季德的所有人都来反对你,我们也不会放弃对你的保护。”伊本·瓦哈卜则对穆罕默德·本·沙特说:“你是德拉伊叶的首领和智者。我希望你对我宣誓:你将对不信者圣战。作为回报,你将成为穆斯林共同体的领袖,而我将成为宗教事务的领导人。”伊本·瓦哈卜许诺,如果穆罕默德·本·沙特皈依瓦哈卜教派,“安拉将赋予你胜利,从这些胜利中获得的战利品将远远大于你现在的税收”。于是,穆罕默德·本·沙特不顾许多邻近族长的反对,同伊本·瓦哈卜订立协议,“誓与你合作,直到正确的信仰得到恢复为止”。由此,瓦哈卜派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伊本·瓦哈卜与德拉伊叶的埃米尔穆罕默德·本·沙特建立起历史性的教俗联盟,这一联盟揭开了纳季德地区瓦哈卜派伊斯兰教埃米尔国产生的序幕,教俗合一的政治制度在纳季德始露端倪。沙特家族允诺支持伊本·瓦哈卜对非穆斯林和不信仰瓦哈卜派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进行圣战,伊本·瓦哈卜则为沙特家族的统治和扩张,以及沙特国家埃米尔作为穆斯林社团政治领袖的地位提供宗教政治合法性。按照这一盟誓,伊本·瓦哈卜和沙特家族开始携手在阿拉伯半岛传播瓦哈卜派教义,并为确立沙特家族的统治而奋斗。提倡净化信仰的瓦哈卜派宗教思想成为沙特家族对外扩张的舆论工具,圣战与天课则是瓦哈卜派和沙特家族扩大影响的两大支柱。穆罕默德·本·沙特的长子阿卜杜勒·阿齐兹娶伊本·瓦哈卜之女为妻,联姻成为巩固瓦哈卜家族与沙特家族之间教俗联盟的重要手段。
接受瓦哈卜派教义之前的德拉伊叶埃米尔国是一个弱小的部落国家,部落的叛服无常是部落国家统治的普遍形态。伊本·瓦哈卜移居德拉伊叶并与穆罕默德·本·沙特建立起历史性的教俗联盟之后,瓦哈卜家族和沙特家族共同建立了一个以独特的权力分享协议为基础的政权。德拉伊叶埃米尔国成为一个按照瓦哈卜派伊斯兰教原则运行的国家,“最有效的政治军事组织和宗教意识形态相结合,构成了最初的宗教政治运动”。沙特家族和瓦哈卜家族的联合统治建立在盟誓和联姻的基础之上,沙特家族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政治权力,瓦哈卜家族则享有国家的最高宗教权威。在瓦哈卜派伊斯兰教的指引下,德拉伊叶埃米尔穆罕默德·本·沙特发动了统一国家的瓦哈卜派运动,与周边地区的埃米尔和谢赫进行战斗。瓦哈卜派信徒团结在瓦哈卜主义的旗帜之下,为国家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沙特家族的军事扩张与瓦哈卜派的宗教宣传相辅相成,每当沙特家族的军队占领一处,瓦哈卜派的宗教学者随即进入并着力宣传“真正的信仰”。1765年,穆罕默德·本·沙特去世,其子阿卜杜勒·阿齐兹·本·穆罕默德·本·沙特承袭父位,此时的沙特家族已经控制了纳季德的大部分地区,瓦哈卜派伊斯兰教已经在这些地区广为传播。1773年沙特军队占领利雅得之后,伊本·瓦哈卜将他原有的部分权力授予阿卜杜勒·阿齐兹·本·穆罕默德·本·沙特,而将自己的精力更多地集中在研究瓦哈卜派教义和礼拜方面。18世纪80年代,瓦哈卜派与沙特家族基本完成了纳季德地区的统一。纳季德各地原有的埃米尔依旧控制各自的绿洲和牧场,同时向德拉伊叶的埃米尔缴纳天课以示顺从。1788年,伊本·瓦哈卜与阿卜杜勒·阿齐兹·本·穆罕默德·本·沙特共同指定阿卜杜勒·阿齐兹之子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作为德拉伊叶埃米尔的继承人,这一事件标志着沙特国家的王权世袭制度正式建立。世袭制度的确立有利于沙特国家的巩固,确保了沙特家族权力递交的平稳过渡。瓦哈卜派和沙特家族以纳季德为基地,将攻击目标指向纳季德以东的哈萨地区。1792年,伊本·瓦哈卜去世,沙特家族统治者阿卜杜勒·阿齐兹·本·穆罕默德·本·沙特继任瓦哈卜派伊斯兰教教长“伊玛目”职位,首开沙特家族领袖兼任瓦哈卜派伊斯兰教教长的先河。沙特国家官方宗教政治从瓦哈卜家族与沙特家族的教俗二元体制转变为延续至今的教俗合一政治体制。沙特家族获得瓦哈卜-沙特家族联盟的领导权,瓦哈卜家族的地位相对下降,成为沙特政府的顾问和宗教事务领导人。1793年,瓦哈卜派战士降服哈里德部落,控制哈萨地区,纳季德以东地区的战事结束。1797年,卡塔尔承认德拉伊叶埃米尔国的统治权,随后巴林也向德拉伊叶的埃米尔缴纳天课。1801年,瓦哈卜派战士攻入伊拉克,占领什叶派圣地卡尔巴拉,洗劫了伊玛目·侯赛因清真寺。瓦哈卜派军队向西的扩张导致沙特国家与希贾兹地区统治者谢里夫家族政权产生了冲突。无视于希贾兹人的强烈反抗,瓦哈卜派军队于1802年征服了塔伊夫,并在1803年占领了麦加。阿卜杜勒·阿齐兹·本·穆罕默德·本·沙特征服了广阔的领土,巩固了沙特家族政权的统治基础。到1803年,阿卜杜勒·阿齐兹·本·穆罕默德·本·沙特去世之时,沙特国家的军队横跨阿拉伯半岛,控制了从麦加到巴林的大部分地区,占有了阿拉伯半岛中部和东部的广大领土。
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子承父位,他是一个狂热的瓦哈卜派信徒,同时又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在他的领导下,瓦哈卜派军队于1804年占领了麦地那,并在1804至1806年间征服了阿拉伯半岛西部的整个希贾兹地区。麦加的谢里夫·加里卜·本·穆萨伊德最终降服,表示愿为传播瓦哈卜派教义与沙特政权合作。伴随着沙特埃米尔国的领土扩张和瓦哈卜派伊斯兰教的传播,沙特家族的权力达到顶点,整个阿拉伯半岛几乎都处于沙特家族的控制之下,沙特国家拥有了沙特家族政权历史上最大的版图:东到波斯湾,西到红海,北到叙利亚的豪兰至巴格达近郊,南到阿拉伯海。莱蒂·勃兰特称:“这是安拉的使者以后的第一个阿拉伯国家,在它的旗号下,在法律和秩序的基础上统一了阿拉伯半岛。”菲尔比甚至说:“它是先知以后阿拉伯半岛上最大的王国。”阿拉伯史学家通称这个时期的瓦哈卜派国家为第一沙特国。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在位期间,瓦哈卜派运动达到顶峰。他在瓦哈卜派国家内进一步弘扬瓦哈卜派教义的基本精神,严惩那些无视伊斯兰教法和亵渎瓦哈卜派戒规的部落。19世纪初,随着瓦哈卜派军队的节节胜利,瓦哈卜派教义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都是空前的。从大马士革和巴格达到也门,从波斯湾到红海,瓦哈卜派信徒遍布各地。瓦哈卜派军队夺取了圣城麦加和麦地那,从1807年起,德拉伊叶的埃米尔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主持每年一度的朝觐仪式,奥斯曼帝国苏丹对两座圣城的统治权力不复存在。控制麦加的朝觐活动,既为瓦哈卜派宗教思想在伊斯兰世界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亦为沙特家族政权提供了丰富的财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