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沙特阿拉伯政治现代化进程研究全文阅读 > 第34章 国王哈立德和法赫德时代的政治现代化进程(3)

第34章 国王哈立德和法赫德时代的政治现代化进程(3)


  二、什叶派宗教政治运动

  沙特阿拉伯是一个以逊尼派穆斯林为人口构成主体的国家,什叶派穆斯林是宗教少数派,其人数约有50万人,约占王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由于瓦哈卜派正本清源的宗教原则,沙特国家素有仇视什叶派的历史传统,其建立之初就将什叶派定为暴力攻击的目标之一。1801年,瓦哈卜派沙特军队掠夺卡尔巴拉城,毁坏侯赛因之墓,激起了什叶派对瓦哈卜派永久的仇恨。阿卜杜勒·阿齐兹征服哈萨之后,瓦哈卜派伊斯兰教将什叶派定义为“拒绝信仰的人”,这一宗教原则决定了什叶派穆斯林在沙特阿拉伯长期以来备受压迫的境况。沙特政权和瓦哈卜派官方宗教权威一直对什叶派采取歧视的政策。在沙特政权的支持下,瓦哈卜派欧莱玛颁布了许多谴责什叶派的费特瓦。什叶派教义被视为“异端邪说”,什叶派穆斯林被视为异教徒。什叶派穆斯林还被视为落后的甚至智力迟钝的人群,他们不得与逊尼派穆斯林通婚。沙特政权禁止什叶派拥有该教派自己的清真寺和宗教法庭,沙特法庭也拒绝接受什叶派穆斯林在法庭上提供的证词。沙特政权禁止什叶派举行公开的宗教仪式,特别是为纪念侯赛因之死的“阿舒拉”游行。什叶派穆斯林的就业受到限制,他们不能在沙特政府机构和教育部门任职,也不具备在正规军、国民卫队和警察系统服役的资格。沙特阿拉伯各级学校和教育机构禁止讲授和开设有关什叶派历史的课程。从孩童教育的初期阶段,什叶派教义作为异教的和罪恶的学说就被否定。什叶派著作严禁出版,拥有什叶派的著作也是一种违法犯罪的行为。另外,瓦哈卜派宗教机构和沙特当局还对什叶派实行宗教迫害。王国到处都有政府机构出版和分发的侮辱什叶派伊斯兰教的书籍,大学的宗教课本也包含侮辱什叶派的内容,描述什叶派的时候采用贬抑和毁谤性的词汇。官方宗教机构颁布侮辱什叶派的教令并鼓动逊尼派对什叶派的歧视、憎恨和暴行。大穆夫提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尔沙伊克还曾颁布一份费特瓦,授权一次“计算机的圣战”,鼓励瓦哈卜派破坏和致使什叶派的网站瘫痪。什叶派教职人员以“巫术”罪被捕入狱,什叶派穆斯林集会则被指控为“行为放荡”。

  由于其宗教信仰与瓦哈卜派官方宗教原则的差异甚大,沙特阿拉伯的什叶派穆斯林处于沙特社会的最底层,其社会地位甚至不及基督徒和犹太人。然而,什叶派穆斯林却为沙特阿拉伯巨额财富的来源——石油工业的崛起作出了巨大贡献。沙特阿拉伯的什叶派穆斯林主要聚居在盛产石油的东方省,约占该省总人口的33%。东方省的什叶派穆斯林集中居住在沙特阿拉伯的主要油田所在地哈萨、卡提夫和加瓦尔周围,他们多数是石油工人或者从事与石油工业相关的工作。沙特阿拉伯的什叶派穆斯林是最先受到沙特阿拉伯王国经济现代化影响的社会群体,他们是石油时代沙特阿拉伯民间宗教政治最初的力量源泉。什叶派穆斯林约占阿美石油公司劳动力的一半以上,在沙特石油工业中占有相当的分量,但这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经济条件、教育环境和发展机会。什叶派在沙特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与他们在石油工业中所做的贡献极不相称。与东方省的其他城市相比,什叶派城镇卡提夫和胡富夫是受到压制的地方。什叶派缺乏正规的学校、医院、道路和下水道系统,水电供应不足。20世纪50年代,什叶派参加了争取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石油工人罢工运动。1960年,一个什叶派团体向国王沙特请愿,抗议一个半官方性质期刊刊载诽谤什叶派的文章,要求沙特政府结束对什叶派的歧视。60年代晚期和70年代早期,什叶派举行了要求人权和经济权力的示威运动,沙特国民卫队拘捕了数以千计的什叶派穆斯林。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后,国王哈立德在沙特家族的支持下,监禁了数百名什叶派和伊斯兰激进分子。

  沙特家族和官方宗教政治统治对什叶派的压迫最终导致什叶派与沙特政权的公开对抗。1979年11月28日,卡提夫及其附近的什叶派村庄公开举行“阿舒拉”宗教仪式。自从1913年以来,沙特政府就限制沙特什叶派只能在家庭等私人领域举行“阿舒拉”宗教仪式。因此,什叶派的公开行动构成对沙特政府的挑战。当警察在卡提夫驱散参与活动的大批群众时,什叶派发起政治动乱。他们袭击英国-沙特银行、焚烧公共汽车、砸碎商店橱窗,甚至杀死国民卫队的贝都因人士兵。动乱扩展到赛哈特和该地区其他的什叶派定居点,拉斯塔努拉和宰赫兰附近的石油设施遭到破坏。骚乱持续了三天,什叶派高举阿亚图拉·霍梅尼的画像和公开指责沙特家族和美帝国主义的布告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反美的口号,要求沙特阿拉伯停止向美国供应石油,要求沙特阿拉伯支持伊朗伊斯兰革命。还有一些什叶派要求推翻沙特政权,在哈萨建立一个伊斯兰共和国。沙特政府残酷地镇压了这场什叶派动乱。沙特政府派遣20000名国民卫队士兵负责镇压什叶派运动,国民卫队多次向示威者开火,共有17人死亡,许多人受伤,数百人被捕。1980年,什叶派在卡提夫组织了一系列的罢工和一次大规模的示威活动来庆祝霍梅尼返回 伊朗的周年纪念日。2月1日,卡提夫的什叶派高呼反对沙特政权和反美的口号,石油矿业大学的学生烧毁了公共汽车和私人轿车,沙特银行成为这次示威行动的主要攻击目标。这次动乱持续了许多天,国民卫队驱散了示威人群,共有4人死亡,许多人被捕。在这两次大规模的示威活动中,什叶派抨击沙特家族与西方国家的亲密关系、沙特家族对西方国家的依赖,以及沙特家族的腐败和对沙里亚的偏离。什叶派抗议他们在沙特阿拉伯是二等公民,抗议沙特的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悬殊,什叶派还要求停止对美国的石油供应,重新分配石油财富,以便什叶派可以获得一个更公平的占有份额。接下来的几年,哈萨的城镇和乡村不断发生颠覆政府的活动,沙特政府以铁腕将其镇压。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什叶派骚乱是沙特社会教派歧视和贫富分化等社会矛盾的直接结果,同时也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和霍梅尼输出革命的历史产物。

  面对什叶派的宗教示威运动和公开反抗,沙特家族对什叶派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沙特政府做出一些改善什叶派经济政治境况的让步,沙特家族主要领导人访问什叶派定居点,政府投入更多资金用于东方省的通信和基础设施建设,什叶派穆斯林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个别什叶派人士还进入政府担任公职。然而,由于伊朗伊斯兰革命和两伊战争的宗教政治和地缘政治背景,沙特政府和逊尼派一直对沙特国内的什叶派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沙特国家仍然对什叶派实行压制性的政策,什叶派社团受到沙特当局和宗教警察的严密监视甚至骚扰。沙特政府限制什叶派的宗教信仰自由和结社自由,并且允许对什叶派的职业歧视。什叶派作为一个整体,仍被排除在沙特阿拉伯经济和行政机构的中上层之外,没有加入安全和武装力量的资格。沙特政府有意压制什叶派的文化象征,禁止什叶派出版书籍和发行录音磁带,禁止出版什叶派宗教领袖的画像,任何拥有违禁书籍、磁带和画像的人都可能被逮捕。沙特政府还禁止什叶派修建清真寺、殡仪馆或者社区会堂。

  什叶派的反抗活动还包括成立反政府的政治组织。“伊斯兰革命组织”是沙特阿拉伯最典型的什叶派反政府组织,它于20世纪70年代末建立,其成员主要来自石油矿产大学的学生和阿美石油公司的工人。70年代末至80年代,该组织采取激进的立场与政府对抗,其主要目标是净化伊斯兰教,反对苏菲派实践以及为沙特政权合法性服务的官方宗教制度和惯例。该组织得到伊朗的大力支持。该组织从伊朗的无线电台向沙特阿拉伯国内传播信息,而且还在德黑兰建立了一个信息办公室。在此发展阶段中,激进的思想和言论控制了该组织的出版物,其月刊“伊斯兰革命”是表达该组织和什叶派反政府主张的最主要途径。1979年的国内外形势使这个组织的立场变得更加激进,该组织的领导人坚持要遵循伊朗的伊斯兰革命路线。直到1985年,该组织仍持这种激进的立场和言论而毫不妥协。“伊斯兰革命组织”宣称:沙特家族利用伊斯兰教的外衣来为非伊斯兰的统治提供宗教政治合法性,是穆斯林“温麦”和伊斯兰教最危险的敌人;伊斯兰教不允许一个拥有豪华王宫和参与商业活动的王室家族存在。“伊斯兰革命组织”的政治主张是:要求沙特政权立即结束在卡提夫和哈萨的拘捕浪潮,释放所有的政治犯,特别是那些在东方省举行“阿舒拉”宗教仪式被捕的政治犯;结束沙特家族的专政,引进一部伊斯兰宪法来保护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境况;阿拉伯半岛的穆斯林不论任何教派都是同一个民族,谴责沙特政权煽动逊尼派反对什叶派的宗派主义政策;要求减缓石油生产的速度;要求社会公正,结束大众的贫穷;要求废除所有与美国签订的条约。伊斯兰革命组织甚至要求推翻沙特政权,建立一个“真正的伊斯兰共和国”。该组织的领导人强调,什叶派对沙特王族的态度是“绝不与一个违背伊斯兰教义的政权谈判”。该组织认为沙特政权是“非法的”,因此,该组织的领导人提出:“我们不与一个忽视法律统治的政权谈判。我们希望的变革是让人们选择他们所希望的政权。我们想要一个不依赖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权,我们要求减轻美国对沙特阿拉伯的影响。如果沙特政权不接受这种变革,我们就没有与它谈判的理由。”“伊斯兰革命组织”追随霍梅尼的伊斯兰革命路线,得到了伊朗的财力支持。它代表着沙特阿拉伯什叶派的宗教政治利益,其追随者十分有限。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是“伊斯兰革命组织”的第一个发展阶段,该组织的活动尚处于初级水平。

  80年代是什叶派反政府活动受伊朗伊斯兰革命激励而蓬勃发展的时期。

  1982-1984年间,东方省有数千名什叶派被怀疑是反政府组织的成员和支持者而受到审讯,数百人被监禁。1983年以来,700多名政治犯未经指控和审判就被拘留,其中大部分是什叶派。1988年,欧莱玛长老委员会颁布费特瓦,允许在什叶派人口占多数的东方省处决4名沙特什叶派穆斯林。1989年,沙特的什叶派发动了多次反政府活动。由于沙特政府打击什叶派的政策和逊尼派伊斯兰主义者对什叶派的仇视,多数沙特什叶派反对派成员都长期流亡国外。海湾战争以后,沙特政府仍然执行压制什叶派的政策,并且试图以打击什叶派的政策和行动来讨好国内日益不满的逊尼派伊斯兰主义者。1992年3月,沙特政府逮捕了国王大学的学生阿卜杜勒·哈里基·贾尼尼和穆拉·土耳基·阿哈马德·土耳基,因为他们与教授讨论一本被认为是侮辱了什叶派信仰的教科书。1992年9月,沙特当局在卡提夫公开处决一名23岁的什叶派穆斯林萨德基·阿卜杜勒·卡里姆·马拉拉赫,内政部控告他背弃了伊斯兰教,亵渎了安拉、先知穆罕默德和《古兰经》,这是现代沙特阿拉伯第一次以这种罪名处决犯人。1992年,政府共拘留了26名什叶派宗教领袖,温姆·库拉什叶派村庄的许多什叶派居民消失了。国家安全力量摧毁了4座什叶派清真寺,政府拒绝批准修建新的什叶派清真寺,并且比以往更严格地阻止什叶派庆祝大部分的什叶派宗教节日。

  什叶派的反政府活动是沙特阿拉伯王国官方宗教政治长期奉行的教派歧视政策和王国石油财富分配不均的逻辑结果。什叶派在宗教旗号下进行的政治活动主要是为了在沙特阿拉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维护和争取本教派应当享有的平等的经济、政治和宗教利益。以教派运动形式出现的什叶派起义构成了沙特阿拉伯民间宗教政治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实质是对官方宗教政治和沙特家族政治的反抗。然而,有限的社会基础决定了沙特阿拉伯什叶派民间宗教政治运动的边缘性。

  第二节现代伊斯兰主义的发展

  一、觉醒派谢赫的政治诉求

  沙特家族对官方欧莱玛的控制促进了教权与俗权的统一与合作,其结果是欧莱玛在教俗合一政治体制中的地位逐渐降低,官方欧莱玛沦为沙特王族获取宗教政治合法性的工具。宗教机构广泛并入中央政府以及教职人员对沙特王权的普遍依附,标志着沙特阿拉伯王国官方宗教政治的日臻成熟。瓦哈卜派意识形态的制度化及欧莱玛的官僚化发展,成为沙特阿拉伯瓦哈卜派教界分裂和论争的主要原因。在官方宗教政治的发展进程中,宗教集团的势力范围日渐缩小,欧莱玛的影响全面降低。当瓦哈卜派伊斯兰教逐渐成为国家控制的官方意识形态,教界成员失去其独立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宗教权力时,沙特阿拉伯的宗教势力发生裂变。官方欧莱玛对沙特家族妥协和顺从的最终结果是年轻一代的宗教学者对欧莱玛宗教权力丧失的日渐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