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沙特阿拉伯政治现代化进程研究全文阅读 > 第33章 国王哈立德和法赫德时代的政治现代化进程(2)

第33章 国王哈立德和法赫德时代的政治现代化进程(2)


  在占领麦加圣寺的行动中,新伊赫万成员集中抨击沙特家族的腐败,以及瓦哈卜派宗教政治传统在王国中的逐渐消失。叛军宣布这场运动的精神领袖是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卡塔尼,他是人们期待已久的马赫迪。马赫迪将带来正义的统治并实现社会的复兴。朱海曼公开发表演说,斥责沙特政权是“异教徒的权力”,严厉批评沙特家族的腐败和沙特家族与西方异教徒的亲密关系,抗议沙特政权对民众的压制,指责沙特社会宗教和道德的松弛和堕落,否定国家掌控的宗教,谴责官方欧莱玛对沙特家族的屈从并强烈呼吁他们取消对沙特家族的支持。新伊赫万运动采用强烈的伊斯兰言辞,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它猛烈抨击沙特政权利用伊斯兰教来掩盖腐败、堕落、压迫和对“外国人”的帮助,由此置疑了沙特家族的宗教政治合法性,威胁了沙特政权赖以生存的基础。新伊赫万运动结合了对沙特社会的批评和对沙特政治的抗议。起义军的宗教运动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即通过追求重建7世纪阿拉伯半岛伊斯兰社会的宗教理想来号召废除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君主制度,建立一个伊斯兰共和国。朱海曼在占领圣寺期间,通过圣寺的广播公开提出了五项宗教政治要求:第一,沙特阿拉伯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应当建立在伊斯兰价值标准上,而非建立在腐败的西方竞争机制的基础之上。应当解除与具有剥削本性的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第二,推翻“不可信的”沙特家族君主制,建立一个公平的伊斯兰政府,完全接管沙特家族侵占人民的财富。第三,沙特家族和官方欧莱玛的统治并不具备安拉赋予的宗教政治合法性,因为他们鼓励外国人剥削这个国家。第四,结束对美国的石油输出,因为美国反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国家的财富不应该浪费,石油输出应该只在国家经济需要时才进行。第五,驱逐所有统治阿拉伯半岛的外国人和军事专家。

  叛乱发生后,国王哈立德要求沙特官方宗教政治权威颁布费特瓦支持沙特家族并授权军队进入圣寺平叛。1979年11月24日,沙特王国的官方宗教政治权威颁布了一份费特瓦,要求叛军投降和放下武器,并且批准沙特政府使用武力镇压叛军。大约有30名欧莱玛在费特瓦上签名,其首领是谢赫阿布杜拉·本·胡麦德、阿布杜勒·阿齐兹·本·阿布杜勒·阿拉·本·巴兹和阿布杜勒·阿齐兹·本·纳斯尔·本·拉希德。这份费特瓦主要阐述在圣寺中使用武力和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卡塔尼作为新的马赫迪这两方面的问题。首先,这份费特瓦指责朱海曼及其追随者占领圣寺的行动是亵渎信仰的叛教行为,要求叛军放下武器投降,否则他们就将面临先知在《古兰经》中明确说明的武力镇压。费特瓦援引《古兰经》的规定:“你们不要在禁寺附近和他们战斗,直到他们在那里进攻你们;如果他们进攻你们,你们就应当杀戮他们。不信道者的报酬是这样的。”欧莱玛提出,虽然《古兰经》的这个章节是关于异教徒,但是也适用于其他有类似行为的人。因此,欧莱玛颁布的费特瓦赋予沙特军队在禁地作战的宗教政治合法性,目的是使沙特当权者能够采用任何需要的措施镇压占领麦加圣寺的叛乱。关于马赫迪的问题,这份费特瓦引用阿布·穆斯林记录的圣训,证明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卡塔尼并非真正的马赫迪。这段圣训是:“当你们的意见全体一致时,想要来造成你们的分歧和分裂的人,应当砍掉他的脖子。”欧莱玛提出,先知的规定适用于宣称自己是马赫迪的人,叛军宣布马赫迪的身份是要使穆斯林分裂和挑战他们的伊玛目,这种行动是违背宗教戒律的。这份费特瓦引用《古兰经》和“圣训”作为明确的证据,排除了任何将叛军清除出圣地的疑虑,最终授权沙特政府在圣寺中使用武力镇压叛军。

  随后,沙特军队在法国反恐部队的帮助下镇压了占领麦加圣寺的叛乱。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卡塔尼在战斗中死亡。1979年12月5日,沙特政府重新控制麦加圣寺,朱海曼及其追随者被捕。在这场沙特政府镇压叛军的战斗中,共有227人死亡,400多人受伤。1980年1月,63名叛军未经审判即被带往王国的8个城市公开处决,以儆效尤。

  70年代末期的新伊赫万运动是沙特社会贫富分化等社会矛盾的直接结果。麦加圣寺事件不仅仅是一次社会骚乱,更是一次对沙特家族威望的巨大打击。这一时期,沙特阿拉伯民间政治反对派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外籍学生和新近城市化的部落民众。朱海曼和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卡塔尼的追随者大都是沙特、埃及、科威特、巴基斯坦和也门的下层民众,最后公开处决的63名叛军中包括41名沙特人、10名埃及人、7名也门人、3名科威特人、1名苏丹人和1名伊拉克人。参加占领麦加圣寺行动的主要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主要是一些失业人员、店员和麦加伊斯兰大学的学生。然而,许多对沙特政权不满的个人和群体为新伊赫万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这些支持者包含沙特阿拉伯的军队、官方宗教人士甚至沙特王族等多种社会势力。

  新伊赫万运动具有明显的部落特征。“部落清教主义”和“伊赫万的救世主思想”是导致叛军脱离沙特主流社会的主要因素。马赫迪的末世学说相对于主流的逊尼派伊斯兰教是一种边缘性的意识形态。绝大多数沙特人并不支持朱海曼“通过众所期待的马赫迪拯救世界”的思想和计划,武力入侵麦加圣寺的斗争方式更是难以获得沙特民众的容忍和支持。新伊赫万运动结合了原教旨主义倾向的伊斯兰教和伊赫万的部落遗产,具有沙特宗教政治历史传统的重要特点。麦加圣寺叛乱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部落势力退出了沙特阿拉伯的宗教政治舞台。石油繁荣时代,由于沙特政府依靠巨额的石油收入实行福利性的社会政策,发展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发放住房补贴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补贴,沙特阿拉伯大部分国民的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因此民间政治反对派并未得到多数国民的支持。新伊赫万运动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也没有对国家的改革和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该运动成员由于知识构成和文化水平的局限,缺乏一个广阔的视野。占领麦加圣寺的叛乱被镇压以后,新伊赫万运动几乎没能在沙特社会留下任何影响和痕迹。

  麦加圣寺事件之后,沙特政府的高层发生一些变化,国王哈立德的兄弟亲王法瓦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辞去麦加省长的职务。军队和内政部公安总署的一些负责人因在麦加圣寺事件中有严重过失而被立即撤换,原参谋长、原公安总署署长和原空军首脑均被解职。1980年1月1日,将军法亚德·穆罕默德·阿瓦费被免去公共安全主管的职务,继任该职位的是将军阿卜杜勒·阿拉·本·阿卜杜勒·拉赫曼·谢赫。将军阿卜杜勒·阿拉·本·阿卜杜·拉赫曼·谢赫是瓦哈卜家族的成员,他的任命成为欧莱玛集团权力上升的标志,通过他的任命也增强了宗教权威和沙特家族之间的联系。

  麦加圣寺事件中官方欧莱玛颁布的费特瓦在最开始的段落中明确提出,是国王要求欧莱玛递交一份关于占领圣寺事件的宗教法律意见。关于新伊赫万运动对沙特政权和官方欧莱玛的指控,这份费特瓦并没有做出回应和解释。尽管沙特官方欧莱玛在麦加圣寺事件发生之前就已经察觉新伊赫万运动的反政府活动,但这份费特瓦只是指责叛乱行为本身,而没有指责叛军的穆斯林信仰。沙特官方欧莱玛对沙特国家的西方化以及沙特家族与异教徒的联盟存在一定的看法,同时他们对自身权力和地位的不断丧失感到不满,因此对新伊赫万运动抱有一定的同情。官方宗教政治势力对新伊赫万运动抱持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他们支持叛军的宗教信仰和世界观,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不能接受叛军反对沙特国家的叛乱,因为瓦哈卜派欧莱玛一直将沙特国家视为瓦哈卜派伊斯兰教赖以生存的基础。最终,官方宗教政治势力对沙特政权的忠诚超越了他们对新伊赫万运动的怜悯。因此,官方欧莱玛在11月20日接到沙特政权的要求后,虽然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还是在11月24日的午夜颁布了费特瓦。麦加圣寺事件对沙特官方宗教政治势力的威望和权力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官方欧莱玛在叛乱发生初期一度处于进退两难的局面,优柔寡断的缺点暴露无遗。“麦加事件标志着沙特欧莱玛的一个新的低谷,为欧莱玛政治上的软弱提供了铁证。”沙特阿拉伯的伊斯兰主义者对官方欧莱玛的软弱和妥协感到彻底失望,于是他们开始在沙特社会中发展独立的民间宗教政治运动。

  民间宗教政治的发展引起沙特家族的高度重视,沙特家族以强化官方宗教政治作为遏制民间宗教政治的重要手段。面对民间宗教政治势力对沙特政权宗教政治合法性的质疑和挑战,沙特政府试图通过实施更严格的瓦哈卜派原则来加强沙特政府的宗教政治合法性。沙特政府加强王国统治模式的伊斯兰色彩,国王法赫德采用了“两圣寺的仆人”的称号,官方欧莱玛在教育和其他相关领域的权力得到一定的加强。阿布杜勒·阿齐兹·本·阿布杜勒·阿拉·本·巴兹领导的官方瓦哈卜派欧莱玛在紧要关头发布费特瓦支持沙特家族和沙特政府,因此获得了沙特家族的信任和回 报。沙特政府授权阿布杜勒·阿齐兹·本·阿布杜勒·阿拉·本·巴兹及其同僚与王国宗教和社会生活中所有违反瓦哈卜派原则的现象进行斗争。官方宗教政治权威控制的利雅得、麦地那和麦加的宗教大学,都得到沙特政府的慷慨资助。80年代,沙特阿拉伯宗教大学的学生数量迅速增加。90年代初,大约有1/4的沙特学生在宗教学院就读。官方宗教政治权威控制的“劝善惩恶委员会”也在预算和行动自由方面得到大幅度提升。沙特政府希望通过以上的手段来安抚沙特阿拉伯的宗教政治势力。但事与愿违,这些政策促进了沙特社会中伊斯兰主义势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90年代民间宗教政治运动的社会基础。1985年石油危机以后,沙特阿拉伯出现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加扩展了现代伊斯兰主义在沙特社会中的基础。

  新伊赫万运动是一场瓦哈卜派伊斯兰复兴运动,其宗教思想与瓦哈卜的宗教思想一脉相承。新伊赫万运动是瓦哈卜派激进倾向的一种历史延续,它试图将瓦哈卜派宗教势力从沙特家族的控制下解放出来,实现宗教权威相对于政治权力的独立。新伊赫万运动也是一场有组织的政治运动,它标志着沙特阿拉伯官方宗教政治和民间宗教政治的公开对抗。新伊赫万运动深受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和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影响,具有浓厚的激进主义色彩,是为沙特阿拉伯现代伊斯兰主义的萌芽状态。镇压朱海曼及其追随者的叛乱并没有结束沙特民间宗教政治势力对沙特政权和官方宗教政治的挑战。新伊赫万运动的要求与海湾战争之后沙特民间伊斯兰主义者的要求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朱海曼及其追随者占领麦加圣寺掀开了沙特阿拉伯现代伊斯兰主义民众运动的序幕。70年代末,沙特阿拉伯民间政治反对派的特点是民间宗教政治的兴起和伊斯兰激进主义的出现。民间宗教政治挑战了沙特家族控制下的官方宗教政治的领导权力,伊斯兰激进主义从宗教教义和神学原理的角度,置疑了沙特家族政权的宗教政治合法性,成为民众反抗沙特家族统治和官方宗教政治的主要形式。80年代,具有现代伊斯兰主义倾向的宗教学者在沙特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增长,特别是当80年代沙特阿拉伯的经济由于石油收入的降低而出现长期的萧条之后,现代伊斯兰主义民间宗教政治反对派在沙特阿拉伯找到了发展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