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沙特阿拉伯政治现代化进程研究全文阅读 > 第38章 国王哈立德和法赫德时代的政治现代化进程(7)

第38章 国王哈立德和法赫德时代的政治现代化进程(7)


  不久之后,《要求信》的签署者递交了另一封信,详尽地说明《要求信》中提出的各项要求。他们声称是阿布杜勒·阿齐兹·本·阿布杜勒·阿拉·本·巴兹要求他们向欧莱玛长老委员会提交这些澄清性的说明。这份文件的语言更加严厉,这些自称是改革家的人解释说,之前的《要求信》被公开并不是他们所希望的。他们还提出,国王法赫德于1990年11月宣布建立的协商会议应当完全独立,而不应当是一个欺骗性的委员会。他们澄清的问题还包括:沙特政府采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都与沙里亚相冲突,部分原因是没有伊斯兰学识的世俗主义倾向的外行起草了它们。改革家还攻击徇私、裙戴关系和腐败。他们攻击媒体带来了破坏性的思想、没带面纱的妇女照片和关于性的语言。签名者的指责还直接指向作为所有媒体管理人的沙特政府。这份文件还指出,录像带商店在王国大量存在,甚至还出售色情作品。签署人还特别关注宗教机构缺乏充足资金的问题,认为宗教机构没有从王国的石油繁荣中受益,甚至分配给足球队的资金都超过了给所有宗教机构的资金总额。

  《要求信》代表着民间伊斯兰主义者和官方欧莱玛的第一次有组织的联合行动。他们的目的实际上是要求增加宗教人士在政治决策中的权力,否定政府不断增加的欧莱玛权力的边缘化趋势。签名者的愿望实际上是要求伊斯兰主义者在对外政策中的发言权、控制媒体的权力,增加其在司法领域的地位,以及占有更多的资源来传播他们的主张。400名宗教学者签署的请愿书震惊了沙特王族和大多数沙特人。两名官方宗教权威阿布杜勒·阿齐兹·本·阿布杜勒·阿拉·本·巴兹和谢赫穆罕默德·萨利赫·欧赛敏对请愿书的支持使国王法赫德和其他沙特家族的官员感到更大的忧虑。《要求信》的签署意味着具有广泛基础的宗教群体中不同倾向的派别在一定程度上结成了同盟。这个同盟的暂时形成暴露出沙特阿拉伯教俗合一的官方宗教政治所潜伏的危机,同时也是一种对沙特政权及其宗教政治合法性的巨大威胁。

  沙特政权对递交《要求信》的行动采取镇压的措施,一名沙特安全机构的首领还因未能查明《要求信》的准备活动和背景而受到严厉的处罚。签名支持《要求信》的大约400名欧莱玛、法官、教界人士和大学教授都受到沙特安全力量的单独审问,还被禁止旅行和发表演讲。沙特政府采取镇压措施以后,《要求信》的支持者群体发生分裂,官方宗教政治权威都试图撇清他们与请愿书的关系。这实际上表明沙特阿拉伯的宗教势力已经分裂为不同性质的两个群体。1991年6月3日,沙特政府说服官方宗教政治权威颁布了一份对《要求信》的谴责书。高级司法委员会和欧莱玛长老委员会共同发表的这份文件提出,虽然欧莱玛对统治者提出忠告是允许的,但它不应该公开。官方宗教政治权威立场的转变表明,尽管官方欧莱玛与民间伊斯兰主义者有许多共同的主张,但是只要沙特政府施加压力,官方欧莱玛就会妥协并转而支持沙特政府。然而,沙特政权的镇压措施并不能阻止沙特阿拉伯民间伊斯兰主义者的宗教政治诉求。1991年下半年,萨法尔·哈瓦里和萨勒曼·阿乌达在攻击政府时变得更加大胆,他们的磁带在王国中广泛流传。

  1992年夏,国王沙特大学的“改革和建议委员会”组织撰写了一份长达45页的《劝诫备忘录》并递交给宗教权威阿布杜勒·阿齐兹·本·阿布杜勒·阿拉·本·巴兹,同时附函请阿布杜勒·阿齐兹·本·阿布杜勒·阿拉·本·巴兹评阅这份文件并将它呈交给国王法赫德。《劝诫备忘录》共有107名欧莱玛、大学教授和显要人士签名支持。萨法尔·哈瓦里、萨勒曼·阿乌达、阿卜杜拉·吉布林和阿卜杜拉·加拉里为《劝诫备忘录》写了导论。《劝诫备忘录》以《要求信》为基础,并详细解释了《要求信》的各种要求,采用了一种比《要求信》更加尖锐的基调,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为激进的要求和许多细节性的建议。《劝诫备忘录》共分为十个主题,每个主题分为三个部分:相关理论和宗教教义;王国的现状,其中包括现行的官方政策和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办法和建议。这十个主题包括:欧莱玛的角色、法律法规、司法体制、伊斯兰教规定的人权、王国的经济状况、社会问题、军队和武装力量、行政管理体制、媒体和对外政策。《劝诫备忘录》号召对沙特阿拉伯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进行广泛的改革,其中最需要改革的问题是:委托制农业、普遍的贿赂和腐败行为、裙带关系和徇私偏袒、商业的垄断、无能的国家政府机构、国家资源和财政经费的浪费、战略性计划的缺乏、政府缺乏责任感和透明度、失业的增加和人口的增长。

  《劝诫备忘录》讨论的重点是欧莱玛在沙特社会中的地位,并对此提出了六点批评和七点建议。《劝诫备忘录》宣称,欧莱玛和宗教机构在沙特阿拉伯公共生活中的角色是最小限度的和边缘的,“各个政府部门在执行他们的政策时都没有与欧莱玛商议,这就可能最终导致政治和宗教的分离,而这就会导致这个伊斯兰国家建立目的之彻底失败。”欧莱玛的官僚化导致他们独立性的丧失,国家机构对宗教人士参与的敏感态度限制了宗教人士在社会中的地位。政府限制了清真寺的角色,并且对敢于讨论重要问题的宗教学者施加压力。宗教人士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受到了限制,例如信息部、教育部以及驻外使馆等机构。《劝诫备忘录》要求巩固欧莱玛在社会中的独立地位,并确保国家遵循伊斯兰教义。《劝诫备忘录》批评沙特阿拉伯官方宗教权威的宗教垄断权,要求解除所有对宗教活动家的限制,宗教活动家应当具有完全的言论自由而不需要获得官方宗教权威的赞同。应当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来确保所有宗教学者的权力和地位,而不仅仅是官方欧莱玛。国家应当在建立公民社会组织方面允许更大的自由,宗教机构应该获得对公民社会组织的控制权。欧莱玛长老委员会成员的选择应当基于他们的学识、虔诚和诚实,除非是因为伊斯兰的原因,否则他们在这个委员会中的成员资格不应该被免除。为了确保国家的伊斯兰性质,与外国签署的所有条约都应该得到欧莱玛长老委员会的同意。宗教组织的财政和活动应该由一个独立的欧莱玛团体管理,并且应该与国家预算相分离。政府应该对所有的机构颁布一个政策性声明,允许宗教人士传播伊斯兰教义。最后,政府应该允许来自国外的欧莱玛进入沙特和参加研讨会,这样就能使国外的欧莱玛与沙特的欧莱玛之间更广泛地交流思想。国家还有责任任命宗教人士到所有的大使馆以确保所有的活动符合伊斯兰教义。国家应当加强劝善惩恶委员会的组织和系统。《劝诫备忘录》对沙特政府拘捕宗教人士提出强烈抗议。

  《劝诫备忘录》强调伊斯兰法律的至高无上,认为伊斯兰法律应当管理个人、家族、国家之间的关系,还有国家和社会之间、沙特阿拉伯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劝诫备忘录》在法律法规方面提出8个需要改革的地方,其在法律方面的主要建议是:重新审查王国的法律,清除所有非伊斯兰的法律并用伊斯兰法律取代;建立一个更高级的法庭来审查法律和沙里亚的兼容性;要求学术机构集中研究伊斯兰教义,只对研究生教授西方宗教教义,其唯一目的是质疑和批判这些宗教教义;研究法律的委员会成员应该只包括因学识和诚实而著名的神学家。

  《劝诫备忘录》提出,当前沙特阿拉伯王国的法律体制存在许多问题:国家实行一个双重的司法体系,在法院之外,还有30多个基于国家法律而非沙里亚的委员会,这个双重的司法体系导致许多违反伊斯兰法律的情况;法院没有获得独立地位,这违反了沙里亚具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原则;统治者对法院强加限制,内务部干涉了法院的工作;沙里亚法院在某些省发展不完全,需要国家加大支持来促进沙里亚法院的发展;调查官员舞弊情况的政府官员针对国家部委的裁决未能按期执行。《劝诫备忘录》对法律体制问题提出的建议是:去除所有具有司法权力的委员会;所有有争议的司法判决都应当用伊斯兰法裁决;调查官员舞弊情况的政府官员应当只处理针对国家及其部委的案件,其他的职能应该交给沙里亚法庭;法官应该由其他法官或者欧莱玛长老委员会选举产生;除非违反伊斯兰教义,否则法官不能被免职。

  《劝诫备忘录》还包括关于人权的主张。它提到的人权集中在沙里亚规定的穆斯林的权力。它认为所有的权利都来自伊斯兰法律,国家必须承认所有沙里亚规定的权利。伊斯兰国家有责任保障这些权利。《劝诫备忘录》列举了沙特阿拉伯违反人权的事例:没有经过审判,一些政府职员、大学教授、教师和法官就被停职和扣发工资,或者被调到其他地方;没有经过伊斯兰审判,许多宗教学者就被禁止发表演讲和旅行;警察监视和搜查私人住宅,有时还违反伊斯兰教义,拷打和折磨被告;没有政府部门负责保障公民的权利;一些政府法规禁止公民与非沙特人结婚,或者禁止成立公司和进出口货物。《劝诫备忘录》要求进行人权方面的改革:取消所有与沙里亚矛盾的政府法规;禁止所有拷打和折磨公民的行为;政府部委和警察未经审讯,不得逮捕公民;警察不能搜查私人住宅或阻止任何人迁移的自由;政府必须保障沙里亚赋予的人权,例如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必须保证被告受到公平的审判;必须去除所有在穆斯林中引起歧视的法律;必须教育警察要尊重伊斯兰教规定的公民权利。

  《劝诫备忘录》考察了沙特阿拉伯的经济及其运行的状况,指出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管理、投资和花费等方面的不法行为,并特别批评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王国财富的流失。《劝诫备忘录》提出了细节性的解决经济问题的办法。《劝诫备忘录》提出了王国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包括歧视的普遍流行和种族政策、社会不公正和不安定。《劝诫备忘录》宣称伊斯兰国家的财富应当公平地分配,要求严格地缩减政府花费和减小社会各个阶级之间的不平衡。

  《劝诫备忘录》提出必须进行军队改革,建设一支至少由50万人组成的自立自强的军队,提高本国制造武器的能力。国防部的一些高级官员应该为国家面临的巨大危险负责,他们将数十亿美元的公共资金花费在欺骗性的合同上。以前的军队接受了过多的财政资助,却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政府应当为民众提供军事训练,应当实行强制性的兵役制度和建立一支储备兵力。《劝诫备忘录》特别批评了公共管理不善和腐败的猖獗,建议停止所有形式的垄断、高利贷和奢侈花费。民众权利的丧失要归因于行政管理制度的衰退和死板的惯例。《劝诫备忘录》提出了细节性的建议来清除这些落后的制度以及根除腐败和贿赂。

  《劝诫备忘录》指出,欧莱玛很少出现在沙特阿拉伯的媒体上,沙特阿拉伯也缺乏任何形式的媒体审查制度来控制违背伊斯兰教的信息的传播。应当建立一个“最高欧莱玛协商会议”及其监督之下的伊斯兰媒体和广播公司。《劝诫备忘录》要求,沙特阿拉伯的广播和电视应当传播伊斯兰教。政府应当增加宗教媒体的节目,而不能播放赞扬“堕落的西方生活方式”的节目。《劝诫备忘录》谴责沙特政府对非伊斯兰的政府提供帮助,例如约旦、阿尔及利亚、埃及、叙利亚和俄国,但却没有给予南斯拉夫波斯尼亚地区的穆斯林足够的帮助。《劝诫备忘录》还着眼于排除西方文化的影响,主要的措施包括:限制圆盘式电视卫星天线的安装;限制政府与西方的接触,特别是军火交易;增加沙特阿拉伯与穆斯林兄弟国家的联系等。

  《劝诫备忘录》系统地表达了沙特阿拉伯现代伊斯兰主义者的要求和主张,是沙特阿拉伯现代伊斯兰主义运动最全面的行动纲领,“应该被视作阿拉伯半岛伊斯兰复兴运动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劝诫备忘录》的核心目的是改变沙特阿拉伯教俗合一的官方宗教势力独占国家宗教政治权力和伊斯兰教仲裁人的角色,满足沙特现代伊斯兰主义者分享国家宗教政治权力的要求。

  《劝诫备忘录》的作者在递交给阿布杜勒·阿齐兹·本·阿布杜勒·阿拉·本·巴兹的信中写道:“我们的目的是遵循伊斯兰教义的要求,进行建议和协商。”在沙特阿拉伯的历史上,劝诫或者建议,是受到尊重的一种宗教政治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