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杀气腾腾美国史全文阅读 > 第17章 现代化时代:风云变幻(2)

第17章 现代化时代:风云变幻(2)


  事实上,美国社会曾经就是建立在“适者生存”的基础上的,当年的美国民族由移民组成,这些离开自己家乡去美国的人都是最具有野心的。他们相信“昭昭天命”,他们知道去开拓边疆的扩张者需要克服极大的困难,甚至可以说,他们对印第安人的残忍处置锻造了美国。这就是他们适者生存的体现。

  因此,这种观点似乎很适合美国的社会,难怪它会流行一段时间。其实,这也成就了美国的那些资本家们,成为了垄断资本主义寻找的理论依据。

  在那个时代的美国里,涌现出了一大批钢铁大王、石油大王、牛肉大王、电讯大王、铁路大王、金融大王等,这些大企业、大财团的出现,造就了美国辉煌的时代,也就是我们所称道的美国的“镀金年代”。然而,这个名词孕育着无法回避的讽刺意味,因为这一辉煌年代建立在极其残酷的竞争基础上,而且美国低层人民生活得并不那么美好。

  在生存竞争中,财富是成功的标志,而穷人是生存竞争中的“不适者”,不应予以帮助。在对待社会问题上,“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政策的哲学基础。

  当时,一些大企业家如卡内基、休伊特亲自撰写文章,他们以“进化论”为工具,批判社会主义和工会主义。他们的说法是,美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朝着造福人类的正确方向发展,工商企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是竞争法则的必然结果,不但有益无害,而且是促使人类进步所必需的。这种竞争无论多么残酷,对全人类来说仍然是最好的,因为它保证了人类的“适者生存”。

  于是,他们在促进工业化和垄断化的同时,对整个社会也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他们充当了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到垄断时期的转化工具,这是一种“大鱼吃小鱼”的十分残酷的竞争过程,充满着种种不道德和不公正。

  在转化的过程中,这些大企业家们追求的目标始终是高额的垄断利润,这种驱动力可以使他们为达到目标而施展各种手段。

  他们有的靠远见卓识抓住机遇而发财,有的靠自己的发明获得专利而取得成功,有的靠施展手腕获取巨额利润,有的靠卑劣的伎俩吃掉别人,也有的靠丧心病狂的欺诈攫取财富,还有的与腐败的政界勾结,进行权钱交易而大发横财……

  他们在商场上不乏智慧和勇气,不乏胆识和远见,但更多的是充满了欺骗和卑劣,也充满了堕落和无耻。他们为了追求财富不惜采用任何手段,为了竞争不顾任何道德准绳。是的,他们成功了,而且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整个社会的大部分财富都聚集在了他们的手上。但同时,在这其中也蕴涵了社会关系的危机,直接导致了20世纪初革命运动的兴起。后来的一批“黑幕揭发者”将这些企业家们描绘为来自上层的毁灭文明的野蛮人,并用大量的材料来揭露企业家们卑劣的发迹史,并给他们冠上了“强盗大王”的恶名。

  然而历史就是这样,通过善与恶、功与罪、正面与反面的相互斗争和作用而向前推进。

  自由市场经济如同没有笼头的野马,狂奔了一个世纪之后,灾难开始出现了,自由竞争的结果是形成了垄断。

  向垄断开战

  我们是维护自由的政府,没有人在它之上,也没有人在它之下,我们必须根据每个人的价值,(公正地)对待他。

  ——西奥多·罗斯福

  在美国中部的南达科他州,有一处雕有四个人像的摩崖石刻,人们称它为总统山。70多年前,美国人选择了四位著名的总统作为本国的象征:创建国家的领袖乔治·华盛顿,起草了《独立宣言》的托马斯·杰斐逊,解放了黑奴的亚伯拉罕·林肯,还有20世纪的第一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西奥多·罗斯福上任,面临的便是自由竞争带来的灾难。

  自由竞争的问题很多,诸如无序竞争日渐增多,闲散资本过多,价格战频繁,这对美国经济和产业发展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但同时也在那个时代为企业和金融领袖的诞生提供了机遇。

  于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借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东风和市场经济自身的调节力量,自由市场经济达到了顶峰,而其标志就是大财团和大企业的出现,垄断形成了。

  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小企业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垄断组织将小型分散的企业联合为一个整体,由于资金集中,技术力量庞大,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垄断组织建立了工业实验室和研究所,采用最新的技术装备,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垄断性大企业对技术革命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可是,垄断资产阶级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垄断性大企业的建立给社会带来许许多多的弊端,激起了广大工农群众和中小资产阶级的抗议。

  美国人开始思考,一些抨击企业垄断、财政腐败、食品掺假的文章陆续出现,消除社会丑恶现象、建立合理的市场秩序的努力,在20世纪初逐渐形成了一股热忱的社会运动,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20年代,这就是美国的“进步运动”。一批被誉为“扒粪者”的进步人士以各种方式揭露社会弊端,将暗无天日、臭不可闻的事件纷纷“扒”了出来,通过各种形式向美国政府和美国社会提出了同一个疑问: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同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群众性改革运动也日益高涨,各种思潮也在进一步交锋,保守的自由放任主义与进步的新社会思潮到底孰胜孰负?

  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改革运动开始兴起,这项改革运动包括了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妇女运动、社会主义运动等。

  上任不久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面对自由竞争的灾难性结果——托拉斯垄断资本主义,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接纳了进步运动,把自己视为社会公民的管家,开始向垄断资本开战了。

  1.托拉斯与众神之王

  1901年的华尔街流传着一个段子:

  老师问学生:是谁创造了世界?

  学生回答:是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了世界,但在公元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重组了一回。

  摩根,美国金融大王,外号“朱庇特”——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

  某年的某天,美国金融大王摩根对钢铁大王卡内基说:“卡内基先生,祝贺你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富翁。”这一天,卡内基以4.8亿美元的价格把他的钢铁公司并入摩根组织的大型托拉斯组织——美国钢铁公司。

  这笔交易使美国钢铁公司成了一个真正的巨无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公司。它的产量曾一度占美国钢铁行业生产总量的75%、世界产量的45%,而这正是摩根所要达到的效果。

  在美国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发展到了顶峰之后,市场竞争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推动了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发展。可是,随着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市场的无序,经济组织及相互关系的变化,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的脱节,都要求有外在的力量进行调节。

  于是,巨型企业开始兴起和发展,出现了一些掌握无数财富、拥有巨大影响和权力的庞大公司,这些公司以金融为力量开始组织和管理自由市场。所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华尔街以越来越大的力量介入美国的经济生活,而在当时,华尔街的代名词就是爱迪生的好友J·P·摩根。

  摩根,帮助投资并改组了美国一系列重要工业——铁路、钢铁、电报、电话、电力。他认为,要想建立正当的秩序,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兼并与改组。于是,他的努力与爱迪生、卡内基、洛克菲勒的努力交织在一起。1890年,美国钢铁产量已超过英国,铁路长度超过欧洲和俄国的总和。

  摩根,开启了一次并购的浪潮,通用电器、杜邦公司、标准石油、柯达公司等这些目前依然是“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经济航母的姿态出现在世界经济舞台上。

  摩根,代表着美国金融资本的力量,运用市场和金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他把华尔街迅速变成了正在兴起的全球经济中最主要的力量之一。19世纪末,在史无前例的美国工业化进程中,他和他所代表的华尔街为美国一举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筹集了所需的巨额资金。

  于是,在20世纪初,以八大财团为首的托拉斯集团成为美国经济生活的统治力量,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支配着美国的国民经济,成了企业生活的心脏,并将触角伸向了社会的每个角落。美国资本主义形成了以托拉斯为特点的垄断主义,即托拉斯帝国主义。

  可是,这些垄断性巨型公司的出现,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给美国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但也带来了更多的新问题。并购浪潮之后,美国的经济结构彻底改变了,3000家公司消失,无数人破产,一些大公司控制了美国大多数产品的市场。巨大的工业集团刚刚兴起,就被更巨大的工业集团吞并,被置于强大的金融资本控制之下。

  这样垄断化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之一就是贫富两极分化,这些只占美国民众1%的资本家们却拥有占全美一半以上的财富,而他们攫取了大量财富之后都过着奢侈腐化的生活,这引起了广大人民的不满和愤恨。

  他们也经常为了一己之私兴风作浪,运用不正当手段搞垮别人,扼杀竞争者,因而被人们称为“工业杀手”。

  他们经常肆意横行、投机倒把,扰乱市场秩序,使美国经济处于无序状态。

  他们甚至能够干预国家重大决策,操纵国家的政治命运,为获取更大的利益而寻求政治保护伞。20世纪以前,他们往往通过收买政客作为他们的代言人,但在后来他们就直接走上了前台,或担当要职,或资助政党,或资助总统选举以左右国家政治,成为美国政府的幕后操纵者之一。

  在这种种情况之下,美国必须要作出一些改变了。

  2.扒粪者

  成千上万的读者发现自己含糊的忧虑被提出来了,一些人积极地投身于各种进步主义运动之中,更多的人也消极地表示了支持。

  ——约翰·格拉蒂

  面对工业化、城市化和垄断化带来的诸多社会难题,面对此起彼伏的社会运动,美国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传统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他们开始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困惑之中。为什么心中珍藏的理想与严酷的现实出现了如此强烈的反差?

  舆论总是改革运动的先导,最先洞察这种现象的便是美国的新闻界。他们开始拿起自己锐利的笔,揭露美国社会的各种不平等以及其他所关注的问题,探查美国社会中的阴暗角落,揭露美国社会生活中的耻辱和腐败,大声疾呼人们注意那些对民主政治前途产生不妙影响的变化。例如,1895年以后托拉斯的惊人成长,政治上的腐败,城市化的罪恶,教育上的失败,以及卖淫、种族岐视,等等。

  这便是所谓的“黑幕揭发”运动。这一群号称“黑幕揭发者”的新闻记者和时事评论家,推动了大规模全国性改革运动的开展。进步主义改革运动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而这些人也被称为“扒粪者”。

  “扒粪者”一词源自于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对新闻记者的嘲讽,他把那些“过分渲染”和“扭曲事实”揭露黑幕的人比做《天路历程》中那个不仰头看天国的皇冠而只顾扒污物的“带粪耙的人”。但是,这个称呼却被公众心安理得地接受,并且变成正义的称号,从此载入词典,成为专门揭露各种腐化丑闻和黑暗内幕的代名词。

  《麦克卢尔》杂志便是当时最有名的“扒粪者”刊物。它的创始人麦克卢尔本人开始并不是存心与大财团作对,他选中洛克菲勒家族的美孚石油公司做专题系列时,原本是因为洛克菲勒早已经是美国一代人的偶像以及自由企业体制的国家象征,他是怀着钦佩之情想要报道其如何走向成功之路的。而负责撰写此稿的女记者塔贝尔也不是一开始就有意揭丑,但是作为新闻工作者,忠于真实的原则和职业的本能敏感促使她穷追不舍。结果是该公司如何通过巧取豪夺致富,政府又如何予以纵容,以及工人的困苦生活等内幕均详细解剖,洛克菲勒及其同伙将石油垄断的种种手段被揭露得淋漓尽致,这使人们看到了实际上公平的个人自由竞争早已不复存在,引起了很多人对美国自由企业体制进行重新审视。

  这一系列文章后来集结成《美孚石油公司史》,并且在《麦克卢尔》杂志上连载15个月,轰动全国,几乎成为了揭露大财团的经典著作,并成了进步主义的代表作之一,贝塔尔也因此成为著名的改革派记者。

  此后,一大批新闻记者和文化界人士笔锋所向,开始挖掘美国社会各个角落的阴暗面。

  比如那位《城市之羞》的作者林肯·斯蒂芬斯面对19世纪末高速发展的城市中的阴暗面,关注于因政府疏于管理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把目光盯在了政府腐败的问题上。1902—1903年间,他先后调查了圣路易斯、印第安纳波利斯、匹兹堡等一些大城市的政治状况,结果发现,各种政治腐败现象之普遍,程度之深广,令人吃惊不已。于是,他通过这些发现写出了一系列材料丰富而翔实的文章。他的这些举动推动了美国城市的政治改革和市政改革,一些州开始改革选举制度,以打破城市寡头,扩大民主管理和政治平等。

  还有那位将笔触指向了科罗拉多煤矿大罢工、铁路公司的不法行为以及当时南方盛行的白人种族主义等现象的雷·斯坦纳德·贝克。他的《铁路公司受审判》一书对铁路公司进行了有力的控诉,推动了罗斯福总统插手扩大州际贸易委员会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