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无关民族屈辱与辉煌的历史,由一沓还未泛黄却已沾满血色与泪痕的纸张黏合而成,而一群小人物更是将对命运的呐喊印在了这部著作的扉页上,无意中会聚成一个鲜红的词语——美国。
在和平口号漫天、局部战争不断的今天,精力旺盛的美国无疑为此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不管前者还是后者。当美国一次又一次热情洋溢地投身于全球事务时,世界各国除了例行公事地进行人道主义援助外,同时也会在外交辞令里表达一贯立场,或谴责或配合,继而心照不宣地热衷于各自的事业,在国际舞台上做着本职工作。
正如美国觉得维护世界和平是天经地义一般,中国对沉睡在故纸堆里也习以为常。
历来在受到莫大的欺凌与羞辱之后,为了延续和传承自己的文明,中国人往往乐此不疲地回顾历史,深刻反思。这种反思并非旦夕之间便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一如西学东渐。我们现在对待美国正是处在类似的模仿和学习的阶段,只不过由于中国与美国的利益冲突产生诸多摩擦纠纷,加之中国的抗议经常被美国视若无睹或采取严厉的制裁手段,所以难免出现一些互相妖魔化的情况。假如摒弃成见,以美国历史为切入点,深入探究美国文明的来龙去脉会有什么结论呢?于是等历史面无表情地站出来抽丝剥茧时,有关美国文明的奥秘便袒露在我们面前,同时经由历史冷漠的口吻,一个杀意盎然的美国从尸山血海中漫不经心地向我们走来……
可以说,美国是欧洲文明的产物,之后又在生存危机下不断进化。如果说,当初清教徒是为了追求自由而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那么到了后来,凡是阻挡美国实现这个目的的因素,主动也好,被动也罢,美国通通付诸武力加以清除,而它所仰仗的武器唯“杀气”二字。
涕泪涟涟的印第安人对此深有体会,他们用血与泪率先向世人证明了这一点。
毫不夸张地说,从哥伦布出现在美洲大陆的那一刻起,印第安人便摆脱不了亡族灭种的厄运。在长达几百年的反抗中,虽然印第安人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斗争,但直到21世纪,他们依旧笼罩在被灭绝的阴云里,以种族生命为代价却连书写自己民族伤痛的资格都没有换得。相较之下,中国人就幸运得多,最起码我们还能自己记录成长的历程。
美国人一边打造着自由文明的国度,一边以残忍野蛮的行径满足自身最原始的破坏欲望。这个过程,在大自然里也有一个对应的现象——鸠占鹊巢。欲哭无泪的英国人对此并不陌生,他们很快就得替自己养虎为患的决策埋单。
称这个由移民者组成的群体为一个混血民族实在勉强,但当这个群体向往的自由被宗主国所阻碍时,他们却表现出了一个民族应有的气魄。在任人鱼肉以苟且偷生和流血牺牲以当家做主之间,美利坚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挣脱樊笼,打碎枷锁,于是独立战争爆发。经此一役,这些数不清的或走投无路或雄心勃勃、或高贵或卑贱的移民者后裔的血脉真正地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国家——美国。
帝国正式开始运转,可这个新生的国家享有的自由权利又受到他国的钳制。此时的美国实力不济,可它却用战争将这些阻碍一一扫除。
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内战,不仅是由南北矛盾激化而来,更是由于落后体制对美国发展的羁绊。当羁绊从纠缠变成威胁时,形势便再也无法调和。美国人终于还是在国内对自己的同胞举起了长枪。虽然南北内战促进了美国文明进程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战争历来都是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能换来沾满血泪的果实。
所以,美国文明的诞生,我们或许可以用八个字稍加概括,即“自由愿望,血泪浇灌”。有你的血泪、他的血泪,也有美国自己的血泪。
文明粗具雏形,基本的生存条件也已得到充分的保障,美国的欲望便迅速开始膨胀。此后,谋求利益最大化,作为美国的首要任务始终被贯彻执行着,并促使美国一直在世界各地活跃着,尤其是重大战争中总少不了美国的身影。从一战、二战的浩劫,及至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两次海湾战争的惨剧,再到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的轰轰烈烈,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不知不觉已从一个参战国变成了战争的操纵国和发起国。据统计,仅1991—2008年的18年间,美国参加了全球12场战争。不计持续时间,平均每1.5年就要卷入或发动一场战争。触目惊心的数据,让与战争擦肩而过的人们庆幸不已。
也许有人会对美国狂热的好战性咂舌不已,但也无法否认,美国从这一系列的战争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从而确立并巩固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其实,纵观中国历史,战争并不在少数。但与美国不同,中国的战争多是内部的争权夺利和反抗剥削引起的,战争实质多为内耗。而美国从事的则是对外侵略的战争,自然是壮大实力的过程,也是先进对落后的强制灌输。
美国是一个极为年轻又极不安分的国家,虽然缺乏深厚的文化积淀,却丝毫没有影响其凭借在特定条件下创造的文明,跃居人类文明的巅峰。而在这一片光鲜亮丽的背后,诸多致命的威胁潜滋暗长,在美国前进的道路旁蓄势以待,试图颠覆美国文明。
以恐怖袭击为例,英国《太阳报》总结的人类历史上10次最恐怖血腥的袭击事件中,与美国有关的就有半数之多。其中包括为人熟知的“9·11事件”和“洛克比空难”。应该说,这些威胁是美国无限制炫耀其凌厉杀意所带来的弊病,而美国应对的举措是——以暴制暴。
“9·11”之后,愤怒的美国悍然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而这场被冠以“制造恐怖”的战争在开始前便饱受质疑,使得美国“世界警察”的形象一落千丈。直至最近的利比亚战争,美国已无法站在道义的高度替自己的行为辩护,反战的呼声高涨,美国承受越来越多的舆论压力。事实上,不管是否失去保护色,战争都掩盖不了暴力的本质,美国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对美国来说,真正的威胁在内而不在外。遭受恐怖袭击,难以伤及根本,最为可怕的是内部矛盾。这个庞大的帝国随时可能因为内部原因而处于崩溃的边缘,甚至瓦解消失。历史上,置美国于险境的事件无一不源自内部。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的脆弱赤裸裸地呈现,最后虽然渡过了难关,但美国仍旧无法根除这些隐患,金融海啸依旧不可预料地发生,且给美国以重创。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如性别歧视、雇用童工等都是美国无法抹去的记忆,种族问题更是时刻困扰着美国,给美国留下无法淡化的伤痕。
就这样,美国大步流星地前行,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披荆斩棘,引领着人类发展的潮流,不去理会身后是华丽还是狼藉,只是将问题抛给了身后的人。面对这样的国家,仅掀开其神秘的面纱还远远不够。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也只是一切的开始,最终破除重重迷雾的将是那无边透骨而出的杀意。相信不久之后,那写满神奇的国度再也不能遮蔽我们想要一窥究竟的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