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时迟,那时快,当司马天娇挥刀猛力砍去,那人闪身躲过,连连摆手说道:“壮士休惊,在下决非歹人。”r
司马天娇一听,仔细打量来人。只见他身着白袍,腰系佩剑,年纪不过十七岁左右,手里拿着一柱香,香头上还冒着缕缕青烟。r
“在下项神州,”那人自我介绍,并指了指坟前尚未燃尽的纸箔,说:“项某虽不才,敬慕英灵之心,却与足下相同。”r
司马天娇这才明白,刚才祭奠岳王的原来是他。看来,此人也是忠义之士。r
“小姐,你这是……”项神州忽然看见从司马天娇裤筒里浸出来的血迹,关切地问。r
司马天娇不好直言,自称姓名司马天,湖北人氏,先祖蒙冤,此次前来报仇,寡不敌众,被仇人追赶至此。她反问道:“请问少公子,你又因何到此?”r
项神州长叹一声,迟疑不语,心中似有难言之隐。r
此人到底是谁?他正是宁宗皇帝要加封为通和使臣的秦锷——现名项神州。r
原来秦锷虽是生在秦家,其心志却自幼与其先祖不同。他曾拜高贤李诚之为师,不但精通经、史、兵法,更懂得人生天地间的第一要义是气节。当他看到金兵屡屡入侵,国土一半沦丧,深感求和派误国之深,鄙薄先租所为。他立志效法岳飞,为一统山河千一番事业。他曾上书力主抗战,终因秦桧被夺爵后,秦家名声狼篱,报国无门,才搬到乡间闭门习武、读书。昨天,当洪谥送来冠袍,他还以为朝廷有怜才之意,要启用他去效命疆场,心里甚是高兴。等到洪谥说明来意,他又失望、又气愤,便趁夜阑入静,弃冠而逃,决定改名换姓,去湖北寻找恩师,报效国家。他来到栖霞岭下,为的是告别他朝夕仰慕的岳王,不想偏偏碰上一美少女。所以,当司马天娇问到他的来历时,便禁不住一声长叹。r
“少公子,”司马天娇见他沉吟不语,便不安地问道,“莫非我……问得唐突?”r
“啊,不……”项神州连忙宽慰她道:“实不相瞒,我因家门不幸,也在被人追赶。”r
“那你打算……”r
“到湖北寻找我的恩师。”r
“啊!”司马天娇一听,欣喜万分,她想,要是有这样一位义士作伴,何愁不能归家?她正想说出自己的主意,忽听林中传来一阵由远及近的脚步声,只见那蜿蜒的小道上,一队执枪佩刀的官兵,正向这里赶来。r
司马天娇见官军赶来,握紧匕首,准备以死相拼。r
项神州连忙拦住道:“壮士不必着急,你且先随我离开此地。”r
说罢,项神州带着司马天娇,绕开官军,沿墓后一条羊肠小径,来到林中的一条僻静之处。原来那里拴着一匹他的快马,刚才司马天娇听见的马嘶声,就来自这里。项神州先扶司马天娇上马,然后,自已也跨了上去,抖动缰绳,飞也似地离开了栖霞岭。r
项神州本来打算带司马天娇离开险境之后,便分道扬镳。谁知司马天娇伤势恶化,流血不止,路奔波,几次昏厥。他想,自己要去湖北,不如干脆送他一程。因此,特地为司马天娇雇了一辆小车,一路上兄弟相称,对司马天娇照颈得十分周到。r
他们紧赶疾奔,行了大约一月有余,进入湖北境地。在项神州的精心调理服侍下,司马天娇的伤已逐渐痊愈。r
一天,他们行至一座山前,听人说,岳飞当年攻打金兵老营唐州,便从这里出师,曾登此出北望,立誓光复中原,后人便将此山叫做北望山。项神州便欲上山盘桓,并准备在此与司马天娇分手。r
项神州登上山顶,举目眺望,但见群山奔涵,楚水滔滔,不禁感叹道:“啊!云梦之泽,荆襄重地,果然不同凡响!”r
司马天娇望了秦锷一眼,默然无语。原来在千里同行中,她不仅对他的无微不至的照料由衷感激,而且,对这个见义勇为,敬慕岳飞的英俊青年,产生了眷恋之情。她曾试探过他,他似乎是孑然一身。她几次欲向他吐露情怀,都因环境险恶,行色匆匆而难以启齿。如今分手在即,从此就要天各一方,又怎不令她离情依依呢?r
“少公子,”司马天娇不禁泪光盈盈地问道,“你我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r
项神州听了,心里也觉怅然。从内心来讲,对这位邂逅相逢的小兄弟,也是十分喜爱的,只是觉得她身上总带点女儿气。于是,笑着劝慰道,“司马贤弟,人生何处不相逢?又何必感伤如此!我看你呀,越来越象个女儿家了。”r
司马天娇心中一魄便红着脸,试探地问:“仁兄,假如我……真是个女儿家呢?”r
项神州感到这个问题实在好笑,也就戏谑地笑道:“要是天下真有像你这么好的女子,我一定娶她。”r
“真的?!”司马天娇惊喜地追问道。r
项神州正要答话,山下忽然传来一阵喊声,只见几个彪形大汉,争先恐后地直向山上扑来。r
项神州“唰”地抽出剑来,准备厮杀。r
司马天娇眼尖,一眼就把山下来的几个大汉看了个一清二楚,拦住项神州,笑道:“少公子,都是自己人!”r
原来这几个彪形大汉,都是司马宗政派出来寻找司马天娇的义军兄弟。他们途经此地,也欲登山一览,不料竟发现在山上的司马天娇,便赶了上来。r
司马天娇见他们,也很高兴。相问之下,她避开行刺之事,只说在临安遭到奸人暗害,全凭少公子相救,才得以平安归来。r
众人听说眼前这位少公子是司马天娇的救命恩人,便无论如何不让他走,司马天娇也再三挽留,项神州只好决定先在随州住下,再打听恩师的下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