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也是一个商业空前繁荣的时代。
当万千商品被小小的屏幕一网打尽,当电脑前的手指代替了逛街的脚步,当快递员的车轮免去了购物时的舟车劳顿,人类延续几千年的商业行为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
互联网,正在构建起一个新的商业时空。电子商务,正在开启一个新的商业时代。
电子商务是一种生活方式
2013年11月11日,这注定是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日子。
早在11月10日23点,杭州西溪天猫新总部的大屏幕前,人们在等待着11月11日零点的到来。零点55秒,天猫支付宝交易额超过1亿;6分零7秒,交易额超过10亿;13分22秒,超过20亿;13小时39分,超过200亿……
如果说2012年“双十一”天猫创造的191亿元营业额就被看作天文数字的话,那么2013年的数字则更为惊人—— 350.2亿元。据说,这还是天猫内部有意控制的结果。
这是一个神话般的速度。
当然,这一天其他电商也在虎视眈眈。就在11月11日当天,京东商城将LOGO定为“天狗”,开始了与“天猫”的第一次大规模交锋。
就在“天狗”和“天猫”大战正酣的时候,位于上海宝山区的易迅总部,两条标语极为醒目:“打猫狗指挥中心”,“打死天猫,干死京东,挑战亿元订单”。腾讯旗下的这家电子商务网站也玩起了江湖中的打狗棒法,正式向“天猫”“天狗”发起进攻。
天猫、京东和易迅网,只是 “双十一”价格战的主要参战者,这一天,中国数以千计、数以万计的电商们纷纷卷入这场现代商业战争之中。
电子商务远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轻盈、那么优雅。电商之间的物流战、价格战此起彼伏、血流漂橹。它的激烈、它的惨烈,毫不逊色于人类商业史上的任何一场战争。
互联网在改造我们思维和生活的同时,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经济的核心形态,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向所有商业活动发起摧枯拉朽式的猛烈攻击。
电子商务对现实生活的穿透力,不仅仅表现在天文数字般的商业数据上,更表现在对公众消费习惯的强大颠覆上。
在大兴安岭深处,有一个名为“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的古老民族。这个只有243人的民族,在气温最冷达到零下50多度的极端条件下生存,终日与驯鹿为伴。迄今为止,他们中的很多人仍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活方式,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
2003年,一部分鄂温克人以生态移民的方式进入内蒙古根河市的定居点。而另一部分人坚持留在森林之中,继续着原始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92岁的玛丽亚索老人,她是鄂温克族里最为年长的一个,被很多人尊称为“老酋长”。
然而,原始的生活方式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与现代生活发生着碰撞。
2013年11月11日,玛丽亚索的长孙何勇,鄂温克族定居点的乡政府工作人员,趁着这一天的大促销,帮助祖母从网上购买了一条红色的围巾。
三天之后,快递员将包裹送到了根河市的鄂温克族定居点,送到了玛利亚索的长孙何勇的手中,随后何勇把围巾带到了山上的祖母的面前。
这是当今社会最原始的生活方式与最领先的商业形态之间的一次碰撞和融合。三天之内,一条跨越2000多公里的围巾,让跨越几千年的两种生活方式进行了一次闪电般的“时空对话”。
手指一点,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东西,这是在原始生存环境之下的玛利亚索老人做梦都无法想象的场景。
今天,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身居闹市,还是地处偏远;无论是吃穿住行,还是交友婚恋,我们都能感受到电子商务的便捷、迅速与神奇。就连玛丽亚索的后人们也开起了网店,将他们的鹿产品放到了网上售卖。
网络购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DNA。越来越多的人,逐渐从犹疑不定的网络购物怀疑者,渐渐步入坚定支持者的行列。《2012年度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47亿人,平均每6个人之中,就有1个是网络购物者。仅2013年11月11日这天,涌进天猫的网购用户就达到1.88亿人次。
中国的电子商务,正在以其独特的购物体验疯狂地从传统零售业中争夺用户。用户从传统零售业倒戈的概率有多大,大部分电商都很自信。在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看来,这个时代已经到了离不开电子商务的地步,“你今天一定要用电子商务,用互联网的思想和互联网的技术,去解决你现有的商业中发生的问题” 。
电商革命:颠覆一切商务模式
2012年12月18日,中国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典礼的现场,同时获奖的王健林和马云,设了一个“亿元赌局”。王健林称:“2020年,10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整个大零售市场份额占50%,我给他一个亿,如果没到他还我一个亿。”
这个豪赌,源于王健林和马云在颁奖典礼现场进行的一场激烈辩论,他们辩论的主题是:电商能否取代传统的实体店铺。王健林和马云,一个在实体店铺领域打拼多年,一个在虚拟的电子商务平台上长袖善舞。一个亿的豪赌,是两个商业大佬间的较量,更是传统商业和电商之间的比拼。
王健林和马云一个亿的豪赌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种席卷全球的商业形态,正在对传统的商业模式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冲击和颠覆。
2012年11月19日,美国亚马逊总部的员工收到了一本《财富》杂志,这期杂志的封面人物是他们的老板——杰夫·贝索斯。在2012年度商业人物50强的名单中,贝索斯高居榜首。这一期《财富》杂志的封面文章为“破坏之王贝索斯”。
作为拥有1000亿美元资产的大公司的CEO,贝索斯十几年来用电子商务这种新的商业模式颠覆了传统的零售业,进而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和消费方式。
杰夫·贝索斯曾表示:“我们寻求的不是破坏,而是创新,但是有时候,成功的创新却会造成破坏。”贝索斯口中的“破坏”,未必就是贬义词,或许用“颠覆”替代更为准确。
关于电子商务的颠覆性本质,《创业家》杂志总编辑兼社长牛文文一语中的,“电子商务的本质背后是颠覆传统商务”。
学者荆林波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认为电子商务是一场革命。“电子商务它是一个革命,它不仅是对生产力的一个变革,更主要是对生产关系也会产生变革”。
阿里巴巴副总裁梁春晓则从公众的角度,给出了更为平实的评价,“电子商务这十多年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地颠覆人们的想象,不断来让你觉得,哎呦,这个电子商务原来还能这么做,就是这个过程”。
面对电子商务的冲击,传统的零售业并未坐以待毙,零售业的巨无霸们纷纷调整战略。美国的沃尔玛、梅西百货,中国的苏宁、国美,在实体店的基础上,纷纷推出在线服务,他们用电子商务的方式回击电子商务的冲击。
对于很多传统产业来说,不是要不要做电子商务的问题,而是如何做电子商务的问题。美国梅西百货总裁肯特·安德森(Kent Anderson)表示“电子商务和实体商务会齐头并进,由消费者来决定要在哪里进行购物”,而沃尔玛也决意顺着潮流走,“我们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感到很兴奋,它正在快速发展,我们希望它在沃尔玛所占的份额能越来越大”。美国新蛋集团则认为,作为电子商务的后来者,他们可以通过发展特色化体验,在市场中与亚马逊竞争。
沧海桑田的变化,不过二十年的时间。只有短短二十年历史的电子商务,正在让人类几千年来做生意的方式,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
电子商务是一股潮流,也是一场革命,正撬动着我们所能想象的所有商业的边界,而这一切都源于二十年前一个名叫贝索斯的华尔街金融高管的奇思异想。
亏钱——贝索斯的秘密武器?
1994年夏天,美国华尔街一家金融公司的办公室里,一位30岁的年轻人陷入沉思,他把自己这次思考的时间限定为48小时,48小时之后,他将在“辞职还是不辞职”之间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
他叫杰夫·贝索斯,当时是纽约银行家信托公司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年薪过百万。让杰夫·贝索斯在辞不辞职之间做出艰难抉择的原因,是当时风靡全球的互联网热潮。他意识到,网络使用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这就像一记警钟,提醒他世界正在发生变化。
互联网热潮正在让这个世界发生着巨变,贝索斯看到了网络上蕴含的商机,他要在互联网上卖图书,将互联网和商业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商业模式。但是,一边是华尔街令人羡慕的工作,一边是史无前例的一次冒险和尝试,贝索斯左右为难。于是,他给了自己48个小时的思考和抉择的时间。
48小时之后,贝索斯辞掉了华尔街金融公司副总裁的工作,因为他不愿意做让自己后悔的事:“如果我有了创建亚马逊的想法,但是却没有尝试,那我会一直想,如果我尝试了会怎样?我会一直后悔自己没有付诸实践。如果我尝试了但失败了,我不会后悔的。”
带着创办涵盖几百万种书籍的网上书店的梦想,贝索斯开着一辆老式的雪佛莱汽车,带着妻子,横穿整个美国,来到了美国西北部的城市——西雅图,开始了他电子商务的传奇之旅。
当时,西雅图的微软已经逐渐长大,贝索斯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像微软一样,在IT行业取得成功,走向浪潮之巅。
如今的贝索斯已经成为全球电子商务标杆式的人物,亚马逊总部也成为很多创业者参观和朝圣的地方。与其他享誉世界的大公司不同的是,亚马逊总部大楼内的墙面却显得异常简陋,它是用水泥简单处理后的墙面,凹凸不平,十分粗糙,给人感觉如同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车库之中。
其实,19年来,在贝索斯的心中,一直有着一个车库情结。
贝索斯在西雅图的第一处住所是个简陋的民房,他的公司就设在了这个民房的车库之中。因为微软等公司的起步都是车库,贝索斯是想自己的公司成功之后,可以向别人吹牛——我的公司也是在车库中起步的。他给自己从车库中起步的公司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亚马逊。贝索斯说,“它是以亚马逊河命名的,它是全球最大的河流,全球最大的选择”。
1994年,全球第一家B2C电子商务公司在车库中开始起步了。全球电子商务的时代就此拉开帷幕。
就在贝索斯在自家车库中做着电子商务梦的时候,在距离西雅图1500公里外的美国硅谷,一位28岁的年轻人却为了博得红颜一笑,创办了另一家和亚马逊的形式完全不同的电子商务公司。
他叫皮埃尔·奥米迪亚,硅谷软件工程师,奥米迪亚的女朋友酷爱“皮礼士糖盒”,却因找不到同道中人交流而苦恼。于是,奥米迪亚搭建了一个方便收藏家和爱好者交流的拍卖网站——eBay。
和亚马逊这种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的B2C模式不同,eBay则是个人对个人的在线拍卖的C2C模式。不同于亚马逊长达10年的耐心亏损,eBay从第一天起就开始了盈利之旅。确切的说,贝索斯的抱负驱动和奥米迪亚的浪漫之举,共同开启了全球电子商务的时代。
1999年,亚马逊创办5年之后,贝索斯以70亿美元身价当选为《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贝索斯当选的理由是:“他革命性地改变了全球消费者传统的购物方式”。
杰夫·贝索斯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他是电子商务的第一个领跑者,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富到巨富的商业传奇,更在于,他最先确定的商业模式、商业规则乃至格局,成为后来者丰富的养料。
贝索斯采用B2C商业模式,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亚马逊一开始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并不复杂。他在网上建造了一个虚拟网店,没有一本实体书,读者摸不到纸张的质感,闻不到文字的墨香,却体会到品种的丰富、购买的快捷与方便以及价格低廉,一系列优势使得贝索斯很快声名鹊起,并以绝对的优势打败了传统书店。
贝索斯开创了电商亏钱的模式。就像《时代周刊》的主编沃尔特对他的评价:“他试图依靠增长速度,而不是利润来建构一个公司。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种理念无论是好是坏,无疑都已经改变了1999年的整个经济模式。”而贝索斯对于亏钱模式的解释,则更符合一个伟大公司的气质:“亚马逊的三大理念是拥有长远的目光、消费者至上以及不断发明创造。”贝索斯的亏钱模式影响深远,与“免费”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马云深谙其道,他欲擒故纵——先给消费者尝尝一些甜头:阿里巴巴免费三年,淘宝免费三年。
注重客户体验的亚马逊,在创业前期将大量资金用于建立运营中心和仓库物流,以保证将顾客选择的商品快速交付到他手上。贝索斯是不折不扣的价格屠夫,他给消费者的最高折扣率高达40%。
贝索斯还拒绝了大量的潜在盈利,很多人包括华尔街的投资者一直对这个不赚钱的公司耿耿于怀,但贝索斯不以为然。美国《森林人》杂志副总裁朱莉·艾斯克(Julie Ask)认为这个“放长线钓大鱼”的做法相当明智,“亚马逊可能是第一个出现的电子商务公司,也是最大的一个,它的价格几乎是最低的,他们首先通过更低的价格赢取客户,然后通过选择范围扩大优势,我们在网上的选择范围通常是最广的,你想买的东西基本上在网上都能找到”。
后来的事实证明,贝索斯的赔钱行为提升了客户体验,培养了大量忠实客户,这些因素成为贝索斯投资翻盘的重中之重。
亚马逊给美国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美国的消费者几乎每天都会在网上看东西,网上购物的频率大约为一两次。他们不需要开车去任何地方,不需要出行,也不需要为把东西带回家而烦恼,只要想到要买什么,一根网线、一个鼠标就搞定了,而且还有很多不同的选择。网上购物时间、穿着也很随意,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日程安排,可以穿着睡衣购物。
同时,全新的购物体验也成就了电子商务这种全新的商务模式。
贝索斯和他的亚马逊已成为电子商务的标杆,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全新商业模式、对亏钱模式的坚持、强调客户体验、建立仓储物流体系……成为后来者模仿以及变革的商业基础。贝索斯那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甚至违背商业常识的种种叛逆与逆流而上,已成为后来者的养料,整个行业也因此愈加蓬勃,焕发出无限生机。
中国电商的先天不足
1994年,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硅谷互联网的商战正如火如荼,电子商务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已经开始酝酿成长,并在不久的未来引领新的消费潮流。
但在1994年的中国,互联网还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如今叱咤风云的中国电商们,当时大多数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和电子商务联系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