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商战:电商时代全文阅读 > 第12章 电商之路,资本之路(1)

第12章 电商之路,资本之路(1)


  当今中国的电子商务大战,也许是全球商界最为丰饶的、流动的盛宴。

  在用户战、价格战、物流战的同时,还有一个隐藏在网页背后的战场,那就是资本之战。

  资本为何而来,又如何离去?创业者,要具有怎样的商业智慧,才能让资本为我所用?资本又如何在充满风险的电商领域满意而归?

  这个战场不为普通消费者所知,但它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会波及众人的利益。

  资本:天使的翅膀,还是上帝的鞭子?

  2013年8月 上海嘉定工业园区, “亚洲一号大仓” 的主体已经完工,即将进入内部安装阶段。这个面积18万平方米的大家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单体仓储中心。“亚洲一号”是京东商城全国自建物流系统的一部分,随着这套新系统的建成,将会有更多的用户和商家享受到京东物流的快速。

  自建物流提升了京东商城的竞争力。不过,当2007年刘强东做出这一决策时,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争议的根源不是自建物流本身对与错。而是,包括刘强东本人在内,所有人都很清楚,这对资金的需求不是一亿也不是两亿,它很可能是一个资金的无底洞。

  不过,此后的京东从来没因为资金问题,让前进的速度有片刻迟缓,在资本市场上一轮高过一轮的融资,为奔跑中的京东源源不断注入新的能量。2011年15亿美元的融资,至今还保持着中国电子商务的最高融资纪录。

  刘强东是中国电子商务的一方豪杰,也是资本市场的超级玩家。

  资本是从事一切商业活动的基石。与传统商业不同,电子商务对资本的依赖程度超越以往,它消耗资本的规模和速度,也是人类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

  安迪大洋投资管理公司(美国上市公司)董事长安迪·樊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包括互联网的发展都是靠资本支撑的,资本在这个电子商务、互联网的历史过程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当今中国的电子商务大战,也许是全球商界最为丰饶的流动盛宴。几乎在每一家电商公司的背后,都伫立着资本的身影。

  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认为,正是中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资本。“电子商务能够迅速成就两三个大的企业。办一个企业,规模25%的增长就叫高速增长。我们电子商务是100%、50%的增速,是飞速成长,即使是亏损了,但是仍有魅力。大家看到有几个大企业能够占据电子商务,这是投资人热情、创业者冲动的原因” 。

  小米创始人雷军认为,资本缩短了电商与商业市场的距离。“这是传统商业无法想象的,电子商务是一个非常烧钱的事情,无论是凡客、京东,还是淘宝,都是海量资金支持的,你开个服装店,有人给你四五亿美金吗?不可能。电商的快速成长,也是用资金来换速度,若没有巨额资金支持,电子商务就无法实现快速的大规模的成长与积累” 。

  资本为电子商务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也为电商大战的各方提供了弹药。不过,我们在感受资本光辉的同时,也被它逐利的天然本性刺痛双眼。在资本战场,企业家引入资本、驾驭资本的能力和智慧将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

  在资本与企业的博弈中,马云有一个观点,一流的企业家控制资本,二流的企业家被资本控制。大多数企业家都试图跻身一流企业家的行列,以避免被资本玩弄于股掌之间,然而,往往事与愿违。

  王峻涛:成也资本,败也资本

  这张照片拍摄于2000年9月10日,照片中的五个人是当时中国互联网的代表人物,他们受邀来到杭州,参加第一届“西湖论剑”。沉溺武侠的马云创办了这个以互联网为主题的论坛,他认为互联网就是江湖,他甚至把金庸也请到了现场。

  五位嘉宾中,只有两位从事电子商务,一个是从事B2B的马云,另一个是从事B2C的王峻涛。另外三位分别是新浪王志东、网易丁磊、搜狐张朝阳。

  此时王峻涛的心情一定是复杂的。因为,就在两个月前,8848千辛万苦等来了中国证监委批准其赴美上市的批文,但华尔街风云突变,B2C模式不再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在纳斯达克,就连亚马逊的股价都步步下挫。

  1999年,8848以迅猛之势拿到6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王者。但是,投资者持有股权超过50%,也注定了8848风光无限背后有暗流在涌动。

  为了8848顺利上市,王峻涛一再让步。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是王峻涛失去了的不仅是股份,还有在企业中的话语权。

  为了迎合华尔街投资者的口味,获得更高的估值,股东们做出了一个极其愚蠢的决定:把8848包装成B2B。

  所有人都知道,8848的主营业务是B2C,而且在当时几乎处于市场垄断地位。王峻涛作为董事长,此刻却没有话语权。经过几轮风险资本的注入,王峻涛和管理层原本就不多的股权早已被稀释。此时8848的股权结构中,除了北京联邦,最大的股东就是以“IDG资本”(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投资机构)领衔的国际风投组合。

  巨额的资本注入让8848这个原本只有16个人的公司很快有了来自微软的 CEO(首席执行官),来自华尔街的CFO(首席财务官),有了自己独立庞大的仓库。8848从北京联邦公司的一个电子商务部门,发展成一个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B2C电子商务公司。然而,迎来风险资本之后,王峻涛又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他已无力主宰这个充满希望的公司。

  8848倾注了王峻涛和管理团队太多的心血,也承载着他们对互联网的太多理想。面对现实,看上去温文尔雅的王峻涛并没有妥协。

  激烈的争论之后,双方得出一个折中的办法:8848将B2C业务拆分出来,单独以B2B的概念上市,以此迎合华尔街的口味,获得更高的价格。只有这样,这些风险资本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而分拆出来的B2C业务则由王峻涛另找投资人买下,自己经营,这就是后来的MY8848。

  “西湖论剑”结束后不久,王峻涛带着家人前往海南度假。在海南,他为8848的B2C业务找到了买家。

  然而,国际资本市场瞬息万变。就在8848被费尽心思包装成B2B模式时,它也失去了上市的最佳时机。而售出后的B2C业务也因为买家后续资金不足,最终难以为继。

  2001年8月8日下午4时8分,王峻涛向外界公布了自己的辞职声明。

  2001年10月21日,第二届“西湖论剑”在杭州香格里拉饭店礼堂开讲。此时,王峻涛的身份已经变成西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此后,王峻涛没有再参加“西湖论剑”。

  在信任、支付和物流尚未完全解决的年代,8848已经占据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如果它按照原本的方向发展,或许今天中国的电子商务会是另外一番格局。

  正如我们前面一再提起的,1999年中国电子商务环境还不成熟,还不具备支撑8848急于做强做大的土壤。不过,也不可否认,是资本把8848推向了新的漩涡,最后在资本的牵绊下,8848轰然倒塌。

  资本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挥着天使的翅膀,在企业嗷嗷待哺时及时地为企业输送血液,以维持企业的生存或规模扩张。但是,投资者更是上帝的鞭子,他们催促企业快速成长并最终上市,以保证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收益最大化。在投资回报的压力下,一些资本会介入企业的管理,改变企业的运行轨迹。还有一些创业者,由于股权被不断稀释,也有可能被驱逐门外。

  即便如此,创业者们依然离不开资本。就在8848成立的1999年,李国庆在北京的地下室创建当当网,马云和他的18罗汉在杭州自己家里创办阿里巴巴,2000年雷军和陈年创建卓越网。大量的资金需求让这些创业者别无选择,他们无一例外地和资本走到了一起。

  马云:进退有度

  滨江区是杭州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图片中的这栋高楼就是阿里巴巴B2B业务的所在地。今天,整个阿里巴巴集团已经有超过24000名员工。2012年,淘宝天猫“双十一”当天,阿里巴巴用13个小时38分钟贡献100亿的GDP,超越了2011年美国电子商务行业的最高纪录。

  13年前,谁也不会想到,阿里巴巴会有今天的规模。

  1999年的3月,在杭州市文一西路176号的湖畔花园,一个个子不高的男人带领着十几个人开始了阿里巴巴的创业之旅。

  一百多平米的房子里,两台电脑,几张破旧的桌子和一个烧煤油的取暖器,员工每顿吃6块钱的盒饭,后来降到了4元。几个月后,甚至连几百元的工资也发不出来了。

  以凑来的50万元创办阿里巴巴的马云和十几位创业伙伴,很快发现,即便大家很节俭,50万元还是不经用。当时,对新浪、搜狐等网络巨头来说,50万元可能只是一笔广告费。对于马云和阿里巴巴来说,却是全部。

  资金有限,马云和创业团队只能是节约节约再节约。外出办理公司事务,大家不舍得打车,几乎都是采取免费的步行。有一次,大家出去采购,回来路上,发现东西太多,没有办法搬走,只好破例打车。

  站在路旁的他们,对着马路上的出租车招手。看到停下的是一辆桑塔纳,他们摆手不坐。最后终于等到一辆夏利,大家才坐上去。为什么选择夏利不坐桑塔纳?就是因为桑塔纳每公里比夏利贵两元钱。

  融资成了摆在马云面前最紧迫的问题。对于银行,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小公司还不敢奢望能获得一分钱的贷款。风险资本成为马云唯一的选择。

  在杭州的一家高级酒店,马云见到了第一家风险投资机构。对方开出了数百万美元的价格,不过对方也提出了条件,要获得阿里巴巴的控股权。

  面对唾手可得的巨额资金,马云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到楼下走了一圈。回来后,他拒绝了对方的投资。除了控股权的考虑,马云还会考虑风险投资带来的其他资源。马云一口气拒绝了38家风投。

  马云清醒地知道,有些东西比资金更加重要,在互联网这个江湖,一招一式都要倍加小心,尤其在自己还很弱小的时候。

  就在马云即将陷入绝境时,一个人的出现给阿里巴巴带来了转机。这个人就是蔡崇信。

  从学历来看,蔡崇信是不折不扣的高端人才,拥有耶鲁大学经济学学士和耶鲁法学院法学博士两个学位。1999年5月,他代表瑞典投资公司investab来中国内地寻找投资项目,到达杭州时,想到了《福布斯》杂志报道的阿里巴巴英文网站。第一次见面,蔡崇信就被马云的人格魅力吸引。半个月后,他向公司汇报项目考察情况后,带着太太再次来到阿里巴巴。

  这一次,年收入数十万的高级职业经理人蔡崇信,成为每月500元工资的“阿里巴巴人”。蔡崇信的加入,为阿里巴巴注入“国际因素”,构架起阿里巴巴与资本世界的桥梁,在引来高盛牵头的500万美元投资后,又帮助阿里巴巴完成更多轮的融资。

  在获得高盛500万美元投资的第二天,马云又在北京见到了一位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人物。

  孙正义,韩裔日本人,亚洲首富。1980年,年仅23岁的他创立软件银行公司。从1995年开始,孙正义陆续投资雅虎3.55亿美元。见到马云时,软银集团公司拥有的雅虎公司股份市值为84亿美元。

  这次会面实际上是一次投资选秀,除了孙正义,还有软银中国执行合伙人薛村禾、凯旋创投创始合伙人周志雄。此时的马云刚刚获得500万美元的投资,在他看来这是世界上所有的钱加起来的。因此,在孙正义等投资大佬面前,马云只是拿着半张纸,用6分钟的时间讲了他对电子商务的看法。

  眼光毒辣的孙正义当即决定,向阿里巴巴投资。

  20多天后,日本东京,马云和孙正义达成协议,软银孙投资阿里巴巴3000万美元,占30%的股份。

  回国后,马云后悔了。30%的股份意味着资本的意志将可能决定公司走向,管理层话语权将受到削弱。于是,马云立刻给孙正义写电子邮件解释说:“按照我们自己的思路,我们只需要2000万。”

  就在阿里巴巴获得2500万美元的融资,准备大干一场时,互联网泡沫破裂。从2000年4月起,纳斯达克指数开始暴跌,熊市寒冬开始了,就连当时风头正盛的8848也停下了上市的步伐。当很多互联网公司陷入困境,甚至倒闭时,阿里巴巴却已经获得了充足的粮草,它在寒冬里闭门修炼,静静等待春天的到来。

  2002年11月16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一位中年男子突然出现发烧头痛、干咳乏力等症状。这是中国内地的第一例非典病人。从2003年春天开始,疫病开始肆虐中国。疯狂的疫情冲击着传统零售业。然而,对于电子商务来说,这是个绝佳的机会。

  2003年5月10日,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网上线,这个免费的C2C网站后来创造了多个中国电子商务的奇迹。

  “资本家应该围着企业家转,而不是相反”

  不论身处绝境还是手握重金,马云对于资本的态度总是十分小心,他讲究战略和战术,有时舍去是为了得到,“资本应该围绕企业家转,而不是相反,我永远不会被控制,否则我宁可不干,我希望自己能够作为一个独特的企业家,勇敢站出来与资本进行周旋”。

  在阿里巴巴,最重要的是客户,其次是员工,然后才是投资者。

  这一点,李国庆与马云惺惺相惜,“不要过分地要资金,要资金太多,自己就被稀释太多。不是利益问题,而是公司决策权,在这一点上我是始终坚持的”。

  8848与阿里巴巴,同样是电商的领跑者,但他们的结局相差千里。除了他们商业发展路径的不同,8848一开始就是气势磅礴,阿里巴巴则是步步为营,等候时机,更重要的是他们与资本博弈的手法不同。

  企业初创期,对股权的过度稀释是冒险的行为。中国大部分企业在初创阶段,有着明显的企业家个人色彩。企业家本人对商业的洞察力、人格特质、缔造强势的企业文化以及逢春便疯长的百无禁忌,有利于企业冲破藩篱,创造市场经济的实践样板。一旦在企业初创期就剥夺了创始人的主导权,且创始人又擅长技术或创意,那么VC(风险投资商)就可能重新设计商业路线,空降管理者。对于大部分企业,被VC大刀阔斧变革的企业,往往后天失调,反而失去了创业初期的内生力量。

  被称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的成思危指责风险投资太急功近利了,他认为风险投资应该是把鸡蛋孵成小鸡,再把小鸡养大卖出,从投入到产出一般需要3年到7年的时间,而不是孵出小鸡就给它吃激素或者注水,然后赶紧把它卖掉。如果企业的理想是放长线钓大鱼,而投资者又心急,经营者与投资者之间难免背道而驰,到时只能落下个两败俱伤的尴尬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