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镇,它由一位富甲天下的大商人所创建,在此之前这里是一片平坦的农田,由于来往于南北间的商队多经过这里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留宿,独具眼光的大商人把这里建造成了一个商人休息的城镇,因为来往的商队都是驮马货运而来,所以被叫做马来镇。马来镇的百姓依靠经营酒店,食物来谋生,生活也相当富足。但是从8年前开始,往来这里的商人逐渐减少,马来镇大不如前。
明镜心,年方十八,活泼开朗,走在还算热闹的大街上,街道宽敞整洁,货物琳琅满目,人们穿着得体的丝质服装。唯一不一样的是,这里看不到一个来自他乡的人更别说往来的商人了。
镜心蹑手蹑脚的走进一间名叫“香菱楼”的酒楼,此时里面坐满了在这喝酒的人们,大家都往一个地方看着。一个穿着书生衣服的,风度翩翩的人在人群中滔滔不绝的讲着故事。其实他是以靠讲述武林中的奇闻异事来谋生的道书。
镜心从小就对这些故事着迷,小时候经常混迹于各个酒楼饭馆,街头巷尾,因为这些人口中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到了读书的年纪也沉迷于浏览各种奇闻异事,而这一切都是他爹不允许的。
镜心蹑手蹑脚的偷跑进来,刚刚到门口就被林掌柜拉着,林掌柜酒楼老板,也是镜心父亲的同行好友。
“明少爷,你咋又来了,快快,回去”!林掌柜边拉镜心边往门外拖。
“林大叔,你就让我听会呗,求你了”,镜心央求道。
“不是叔叔不让你听。在马来镇,还有谁敢让你进去他们的店里啊,一会你爹又来骂我了”,镜心被赶了出去门外,酒楼里的人完全没有注意这一切。
“当今武林,你们觉得谁的武功才是天下第一?拳宗的方祝龙,剑宗的林天傲,还是少林方丈旬邑大师呢?”,道书慢慢勾起人们的注意。
“是少林方丈大师”。
“我说是剑宗的林天傲”
围观的人争论不休,唯一没有提到的是拳宗的方祝龙,因为在二十年前这武林三强在皇宫展开了一场震撼武林的大决斗,这事当时是家喻户晓,连皇帝都不敢加于干扰。但是最终结果却不得而知,唯一确定的是,拳宗的方祝龙在第一回合就败给了剑宗的林天傲,后来这事就不了了知了,也因此江湖上有了各种传闻,成为了人们的谈资。
道书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那武痴云游老人呢?虽然当时他没有参与天下第一的抢夺,但是实际上在“皇顶之战”他也在场,有传闻是云游老人打败了三大派的高手,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围观的人开始议论纷纷。道书已经抓住了众人的心,满意的抚摸着胡须。
“武林大小事,你事事皆知,你倒不如直接告诉我们是谁吧”?客人甲。
“就是,你说啊”,众人迫不及待,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已经听说过了无数个版本了,但是大家还是很愿意关心这事。
“好,我告诉你们,现在的天下第一就是。。没人是天下第一”,道书说。
“什么,怎么会是没人呢?总得有个第一的啊”?
“是啊,是啊”,客人议论纷纷,在掌柜台的林掌柜,看着这些人满意的点头,因为这些道书给他们的酒楼带来了不少的人气。突然林掌柜看到了趴在窗上的镜心,放下手中的活,气急败坏的走了过去,镜心全然不知,细细的听着道书的故事。
“哎呦,林叔叔,我不敢了!开放手。”被揪住耳朵的镜心嗷嗷直叫。
“你个臭小子,不好好读书,尽跑来这瞎混,你是不是想不要我这个叔叔了!”林掌柜说。
“我哪会不要叔叔你啊,我这今天不就是想来看看你啊!”,镜心狡猾的说道。
“看我?在马来镇,谁不知道你个纨绔子弟啊,是没有酒楼敢给你进去了,你才跑来我这瞎混的吧!你爹早就说了,再让你进来这听书,就跟我绝交,你这不是逼我吗?”,林掌柜苦口婆心的说道。
“好了好了,我回去就是了!林叔叔别生气啊!”,说完镜心还是向里面看了看。
林掌柜举起手就要打他,镜心一下子跑开了,又可气,又搞笑。“这孩子,老是不务正业,家门不幸啊”,林掌柜哀叹道。
“为什么没有天下第一?大家想想,这皇顶之战都过去多少年了,这些年,大家有听说过还有谁争霸天下第一的吗?就连一年一度的武林大会也中断举办19年之久了”,道书再问。
“没有没有,再马来镇的道书我都去听,的确没有再听说过武林中有这等大事发生了,但是这跟谁是天下第一有啥关系?”客人乙娓娓道来。
“就是啊,有什么关系”,众人表示赞同。
“大家想想,就算当年的皇顶之战有了结果,过去了那么多年,他们都老了,对现在的后生来说,你还觉得他们会是天下第一吗?再者,我听说,当年皇顶之战其实有5个人,那个人武功不在他们之下,那个人才是天下第一,可惜死了。”道书说。
“什么第5个人?这事是不是真的啊?他是谁啊”,众人炸开了锅。
“这人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只知道他的武功既不属于拳宗,也不属于剑宗,更加不属于少林一派,甚至没人能看出他的武功是出自哪个门派,有人说他是神,有人说他是鬼,具体怎么样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死了,因为他挑衅四大高手,最后被四大高手联手大战三天三夜杀死了。后来对于这件事情,大家都不想再提,至于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更加没有人知道了,所以这二十年来,无论是哪个门派都不再愿意去争夺所谓的天下第一了。”
“你这消息是从哪来的,是不是唬人啊。”客人甲问,众人猜测不已。
“我以我的名誉保证,这是千真万确,我柳稻人是不会拿自己的名誉撒谎的,你们爱信不信”,道书自信满满。
镜心回到热闹的大街上,无聊的闲逛,一群小屁孩跟着他后面,模仿他走路的样子。镜心回头狠狠的瞪着他们,小孩子顽皮的笑了。
“镜心哥哥,讲故事给我们听呗”,其中的一个胖子说。
“老规矩,到点到大榕树下等我,不许乱跑了哦,知道吗?”镜心走过来说道。
“好啊,好啊”说完小孩子高兴的跑开了,镜心继续向前走去。
“福爹!”,镜心走到卖肉摊前面,福爹是一个体型肥胖,却干练的中年人,这是阿福的父亲。
“是明少啊,啊福在那边!”这时一位大婶挎着菜篮子走了过来,福爹笑嘻嘻的,“三婶,要点什么啊?”,镜心识趣的走过了对面,跟福爹一个饼印似的阿福拿着猪肉刀在砍着猪脚。
“啊福!”,镜心问道“什么时候有空啊,我们去玩吧?”。
“是镜心啊!很快了,今天是初一,生意特别好,一会你再来找我吧!”阿福边忙着招呼客人,边砍猪肉,动作麻利,啊福是镜心的小玩伴。
“好,香菱楼请来了道书,先借我点银子”,显然这不是第一次,作为一个年轻人身无分文镜心也太难受了,还好他有啊福这么个好兄弟,阿福自知自己笨,没有读书的本领早早就出来跟他爹宰猪了。
“你又去香菱楼啊?”阿福把银子给他。
“又被赶出来了”,镜心说,这时梨花走了过来,梨花年龄跟他们相仿,她跟那些大家闺秀不一样,梨花也因为家庭问题跟着父亲磨豆腐,档口就在阿福的肉档前面,她跟阿福是指腹为婚的,目前两人还没有成亲。
“福哥,明少,你们在干吗?”梨花关切的问道。
“没干什么,我还有事情,先走了”说完镜心急切的离开,还向阿福使了个眼色。
“这么着急去哪啊?”梨花的话还没有说完,镜心已经走远了,啊福对着梨花笑嘻嘻的。
“福哥,今晚叫福爹,福妈过我家吃饭吧,我娘亲已经准备做饭了”梨花说,梨花虽然没有大家闺秀的知书达理,也没有小家碧玉的温柔可人,但是梨花算得上这市场的豆腐西施,她喜欢阿福的忠厚善良,跟自己一样简简单单,自力更生。
香菱楼的客人已经散去。“柳先生,怎么不多留几日,你在马来镇这段时间,敝店生色不少,这都是柳先生您的功劳啊”说完林掌柜递出一袋子银子,这是给道书的酬劳,道书一般是被酒楼请来的吸引顾客的说书先生。如今世道和平,人们生活富足,人们非常乐意知悉各种奇闻异事,而这种以道书为生的人知悉天下事,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话题。
“林掌柜何必这么客气,我在马来镇已经停留很长一段时间了,是时候动身了,这段时间感谢掌柜你的照顾,后会有期了”,道书说。
“请”,林掌柜笑嘻嘻的把道书送了出去。道书先生走到大街上离去。
镜心坐在城外一处茶铺处喝着茶焦急看着进城的方向,进出城的人络绎不绝,有运送货物的人,有赶集的村民。道书举止优雅的向茶铺方向走来,镜心马上迎接上去。
“道书先生,快快请茶”,镜心把道书引向桌子,”先生请坐“。
“你认识我吗?”道书好奇问道。
“香菱楼的道书,在我们镇子还有谁不知道,只不过晚辈我对先生上知天文,下通古今的才学非常有兴趣,所以才在这久等先生,先生不必客气,我们先坐下来再说”镜心解释道。
“哦,那小兄弟为何不到香菱楼一聚,却要选择在这等呢?”道书问。
“这说来一言难尽,我自小就对这些故事非常着迷,但是我爹却禁止我进入除了我爹的饭馆之外的任何一间酒楼了,所以.”镜心有苦难言,从他12岁开始这马来镇的酒楼都不让他进去听他们讲故事了,因为镜心对这些故事中的人物非常沉迷,甚至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他的父亲认为这样下去这孩子迟早会疯了。
“有这种事情?”道书先生对他的话感兴趣,镜心倒茶给他。
“实属惭愧万分,晚辈对先生你的敬仰唯有在这简陋茶铺一聚了,如果条件允许,我一定跟先生秉烛夜谈三天三夜,不眠不休”镜心气愤说道,其实他已经被压抑的够久了,若果真给这么一个机会自由做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的话,不废寝忘食也不快。
“天色尚早,既然我们有缘,小兄弟又这么有心,那我们也不妨趁此机会聊聊”。
“晚辈姓明,名镜心,在此多谢先生的厚爱”,镜心压抑不住内心的狂喜。
“镜中花,水中月,明则以镜心做名,相信家父对你别有一番用意,哈哈”道书说。
“先生请茶”,道书先生与镜心一起饮茶。
“明兄弟在这等我,不单单是为了听我讲那些无聊故事吧,说吧,你想知道些什么?”道书直入主题。
“先生真是知我心。是这样的,这些年马来镇上再也难见到驮着货物的商队经过,这跟以前大相径庭,这是为何?”镜心忍不住问。
“哦,镜兄弟为何这么问”道书不知道他的用意,一般人都是想了解武林中的奇闻异事,天下事情,唯独镜心问这个问题。
“我记得小时候,马来镇上人来人往,货物堆积如山,但是这些年,没有了来往的商人,马来镇的商业大大下降,也没有了往昔的热闹,我是想知道那些商队为何不再经过这里了?”镜心说出自己脑海多年的疑问。
“看来镜兄弟对这些还挺上心的,马来,马来,意指驮马运货而来的商人带来的城镇,如今没有这些来往的商人,马来镇想再现以往商人往来,人满为患的盛况再也不会出现,再这样下去,马来镇迟早衰落”道书解释。
在他们桌子的旁边,一直坐着一位少年,他的年龄跟镜心相仿,穿着朴素,眼睛比太阳还明亮,腰间挎着着一把长剑,一顶笠帽放在桌子上,大快朵颐的吃着东西。
“既然你问起,我就告诉你。那你知不知道,以前那些商人运载的货物是什么?”道书问。
“那些货物主要是瓷都的著名瓷器,苏杭的锦缎丝绸,还有茶叶,香料,主要是运往南方码头的贸易货物,来则是来自异域的各种奇物被运往苏杭,但是南来北往都会经过这里”,镜心对这些交易货物非常清楚,因为在他小的时候喜欢呆在他爹的饭馆听那些来往的商人讲述着这神奇的路上见到的一切以及他们的冒险。
“对,利益驱使商人乐此不疲。但是现在南下海域盗贼横行,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再加上海上气候变化多端,险恶万分,相反陆上畅通无阻,商人道途相望,所以多数人选择更加安全的陆运,南下的商人就更少了”,道书娓娓道来。
“原来如此”镜心顿悟,“那先生你有没有亲眼见过深目高鼻,体型庞大,红头发的藩子啊?”镜心有问不完的问题。
“曾经在长安见过,各式各样的都有,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穿着打扮跟我们大相径庭,初次见到吓我一跳,后来见多了也习以为常了”道书先生说,”你是从哪了解到这些东西的“?
“在我的书院里收藏了许多这些关于西域的奇书,我都是从书中了解到的,这世界到底有多大啊?”镜心惭愧说道。
“我游历天下已经10年有余,至今所到未曾及这天下的万分之一,既然镜兄弟对这些事物如此有兴趣,何不像我一样云游四海,把天下事尽收眼中何不快哉?”道书问。
“先生生性豪迈,不为尘世所束缚,实在是令人羡慕不已,我这些凡夫俗子岂可追望”,镜心说,如果这句话出自他父亲之口该多好,现在这个事情两人是你不闻我不问。
“非也非也,人生就当如此,说走就走。好了时间也不早了,我该起程了,多谢镜兄弟的茶,咱们有缘再见了”,道书起来作揖,镜心也站了起来。
“是我多谢先生才对,耽误你的行程了,先生请”,镜心向道书告辞。
“后会有期”,说完先生又离去,镜心走回来坐下,心中难免有一股淡淡的忧伤。
“山不向你走来,你向山走去”,坐在后面桌子的云笑突然说话了,镜心回头看着他,“如果你要了解一些什么东西,那你就得去见证一下,那位先生说的对,人生当如此,来去自如可谓逍遥也”。
镜心若有所思,正准备张口。“小二结账”,云笑大声喊了出来,同时眼睛死死盯着正在进城的一辆马车,马车上坐着两个面目狰狞的人,马车被窗帘遮住,看不清楚什么人在里面。
“好咧”,小二边应答,边快速的走了过来。“茶水一文钱,酒3文钱,牛肉一斤5文钱,包子3文钱,客官”,小二笑嘻嘻的看着云笑。
“什么?”云笑拿着一些碎银看着店小二,手里准备算着钱。
“九文钱”。
云笑左算右算,分不清数目,眼看着马车走远了,一把把手里的钱全给了店小二。
“拿去”,云笑拿起帽子跑了出去,使用一种叫鬼影的步法快速跑到了马厩那解开绑在马厩那头驴,一跃而上,“驾”,驴像马一样,前两脚离地,随即奔了出去。
“喂,客官,你给多了”,话都来不及说完,云笑已经离去,店小二与镜心看着这奇怪的人与同样奇怪的驴。
“这人有意思,他是谁啊”?镜心问。
“我也不知道,在这地方第一次见到”店小二也摸不着头脑,“他的钱.”
“他给了就当小费呗,结账,我也该回去了“,说完镜心把钱递给了店小二,然后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