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源于范姓,以祖辈绰号为姓。春秋后期,有个智勇双全、英俊神武的人,叫范鞅,人称花将军。后来,范鞅有个叫范文琛的后代,因仰慕范鞅的风采,就以他的绰号为姓,后代沿袭。
【历史名人】
花敬定:唐朝叛将。花云:明初名将。花连布:清代满族名将。
方以皇帝赐姓为姓,源于姬姓。周宣王时,有个姓姬,名寰,字方叔的大臣,勇猛善战。因平息南方叛乱有功,周宣王赐他的子孙姓方,于是流传下来。
【历史名人】
方腊:北宋末年浙江农民起义领袖,建立政权,自号圣公。方孝孺:明朝忠直大臣。方以智: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明末四公子之一。方维仪:明末女诗人,青年寡居,与其嫂共同教养其侄方以智,著有《清芬阁集》,又编历代妇女作品为《宫闺诗史》。方苞:清代文学家,“桐城派”创始人。方声洞:近代民主革命者,黄花岗起义中牺牲,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俞任袁柳?酆鲍史唐
俞上古时候,黄帝有个叫柎的大臣,是个神医。无论多么病重的人,只要他来医治,总能让病人痊愈。因此,人们都叫他愈柎,由于愈和俞同音,后来就称他俞柎,他的后代就以俞为姓。
【历史名人】
俞柎:黄帝之臣,为良医。俞琰:宋元思想家、文学家。俞士吉:明代清官。俞大猷:明朝福建晋江人,官至福建总兵,杰出的爱国诗人。俞越:清代学者,潜心研究经学,著有《春在堂全集》。
任以赐姓为姓。《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黄帝将儿子禺阳封在任城,并赐禺阳的后代以封地为姓,由此流传下来。
【历史名人】
任不齐:孔子弟子,曾被唐朝皇帝追封为任城伯。任座:战国魏国贤臣。任昉:南朝梁著名文学家,仕宋、齐、梁三代,与当时的书法家沈约、王僧儒并称为三大藏书家。任仁发:元朝水利家、画家,善画马,其鞍马与赵孟頫齐名,著名的《二马图》是他的代表之作。任化邦:清末捻军起义首领,太平天国时期封为鲁王。任熊:清代著名画家,工书善画,长于人物,曾画《大梅山房诗意图册》120幅,是其代表作。
袁以祖辈名字为姓,源于妫姓,从陈姓分化而来。周初,胡公满被封为陈侯,他的后代有个孙子叫伯爰。伯爰的孙子就以祖父的名为姓,后代沿袭。由于古时爰、袁同音通用,到汉代就多为袁姓,爰反而不常见,由此流传下来。
【历史名人】
袁盎:汉景帝“七国之乱”时,曾奏请斩晁错以平众怒,“七国之乱”平定后,他就被封为太常。袁枢:南宋史学家,著有《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记239事,各自独立成篇,为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著作。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三兄弟:明代文学家。袁崇焕:明末大将,著名军事家。袁枚:清代著名文学家、诗歌理论家,著有《随园诗话》,与薛士铨、赵翼并称“江右三大家”。
柳源出姬姓,以采邑为姓。春秋时,鲁孝公有个叫展的儿子,展的孙子无骇以祖父名为姓。展无骇有个儿子,叫展禽,为人正直,以帮助他人为乐。展禽死后,被门人谥号为“惠”,由于封邑在柳地,因此史称柳下惠。他的子孙后代就以柳为姓,由此延续。
【历史名人】
柳下惠:春秋时代的鲁国人,是制礼作乐的周公的后裔。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中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传世有《柳河东集》。柳公权:唐朝著名书法家,擅长楷书,结体劲媚,法度谨严,世称“颜筋柳骨”。柳开:宋初散文家。柳永:北宋著名词人,第一位大量创制长调的词人。
酆源出姬姓,以国名为姓。周初,文王的第十七子封在酆国为酆侯。后来,成王因酆侯不理政事就把他罢黜了,酆侯的后人就以国名为姓。
【历史名人】
酆舒:春秋时人,曾经在潞国当过首领,而被记入史书。酆去奢:宋代有名的道家,从小就信奉老子、庄子的学说,隐居茅山,传说其羽化成仙。
鲍源出妫姓,以封地为姓。周初,武王分封圣人后代,把大禹的后人封在杞国。杞公有个儿子叫敬叔,任齐国大夫,被封在鲍城。敬叔有个儿子叫叔牙,以封地为姓,他就是鲍叔牙。鲍叔牙的后人就以鲍为姓,一直延续下来。
【历史名人】
鲍叔牙:即鲍叔,春秋时齐人,与管仲交,知管仲贤,后世言人之相知,必称管鲍。鲍照:南朝文学家。鲍忠:明代监察御史。鲍廷博:清代藏书家,家中藏书极富,乾隆时茧访遗书,廷博进家藏书600余种,著有《花永轩泳物诗存》。
史《路史》记载,黄帝时创造文字的“史皇”仓颉后代有史氏,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因此,史姓也是古老的姓氏。
【历史名人】
史籀:周宣王时书法家,相传他造有籀文(即大篆)。史鱼:春秋时卫国史官,以正直著称,临死时,还劝卫灵公进贤(蘧伯玉),去佞(弥子瑕),后人称为“尸谏”,他秉笔直书,堪称史家楷模。史匡翰:晋代著名儒将。史达祖:南宋著名词人。史孟麟:明朝理学家,他主张以理学为“国本”,以名节相砥砺,同时参与东林书院讲学。史可法:抗清名将,在兵困扬州时,他拒降固守,奋战到底,不幸英勇就义。史翁:清代诗人、画家。
唐源于帝尧,以国名为姓。上古帝尧姓伊祁,名放勋,尧是他的谥号。他13岁的时候就封在陶,15岁时改封唐侯,做了帝王后,又立国号为唐,所以史称唐尧。后为周成王所灭,把唐国之地改封给其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国,并且被降了一级,从侯国变成了伯国。这时候,帝尧的后代也按照当时的习惯,开始以唐为姓,以唐尧为始祖。因此,天下的唐姓,应该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支是圣君帝尧的后代,另一支则来自周文王的姬姓。
【历史名人】
唐慎微:宋代著名医药学家,编有《经史证类备本草》。唐寅:明朝文学家、书画家,字伯虎,与祝允明、徐祯卿、文征明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沈周、仇英、文征明合称“明四家”。唐顺之:明代文学家。唐才常:清朝维新人物,力倡变法图强。
费廉岑薛?雷贺倪汤
费源出嬴姓,以国为姓。舜帝时,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费,赐姓嬴。伯益的二子若木实的后代,以国为姓,这就是费氏。另一支发源于春秋时的鲁国,由鲁桓公的儿子季友所传,鲁桓公子季友为大夫,有功封费,因氏焉。
【历史名人】
费仲:商纣王时的大臣。费直:汉代大学者,他所治的古文《易经》曾经被后世的学者推崇备至。费祎:三国人,深受诸葛亮的器重。费信:明代航海家。费茂公:清朝官吏,官至盛京工部侍郎。
廉源出嬴姓,以祖辈姓氏为姓。伯益的大儿子叫大廉,他的后代以大廉为氏,称廉氏。
【历史名人】
廉颇:战国时代赵国的神武大将。廉布:宋代武学博士,著名画家。廉希宪:元代宰相。
岑出自姬姓,以国名为姓。周武王封叔父耀的儿子渠在岑,叫岑子,其子孙就以封地为姓。
【历史名人】
岑彭:东汉光武帝开国名将,封舞阴侯。岑参:唐朝边塞诗人,官拜刺史,工于诗歌,长于七言歌行。岑文本:唐贞观年间中书令。岑毓英:清末抗法名将。
薛出自任姓,以国名为姓。上古黄帝的后代奚仲封在薛地,为大诸侯。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
【历史名人】
薛道衡:隋代名臣、著名诗人,其诗词藻华艳,多数边塞诗比较雄壮,《昔昔盐》中的“空梁落燕泥”句,为后人传诵。薛仁贵:唐朝名将,太宗时,应募从军,屡立战功,后又率军大败九姓突厥于天山,军中有“将军三箭定天山”的赞歌。薛稷:唐朝大臣、书法家,善画人物、鸟兽,画鹤尤为生动,时称一绝,他的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唐初四大家”。薛涛:唐朝女诗人,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薛稷:唐代书画家。薛绍彭:宋书法家。薛居正:宋代史学家,五代后唐进士,曾监修国史,开宝六年又监修《旧五代史》。薛丙:清嘉庆时象棋名手,所编著的《心武残编》,是流传较早的一部民间棋谱。
雷源出黄帝后代,以祖辈姓氏为姓。黄帝的后代中有个人叫雷公,雷公的后代就以祖先名字为氏,就是雷氏,尊雷公为祖先。
【历史名人】
雷义:东汉时为官,与同郡人陈重情笃,被誉为交友的典范,人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雷焕:晋代天文学家。雷斅:南朝宋时药物学家,以著《炮炙论》三卷著称。雷海青:唐代著名宫廷乐师,以精通琵琶闻名朝野。雷万春:唐朝将领。雷威:宋代制琴专家。雷发达:明末清初时建筑工匠,他曾参与过北京故宫太和殿等工程的重建。雷以鍼:清代著名的“厘金制度”就是他所推行的。
贺源出庆氏,为避讳改姓。战国齐公子庆父的后代,本为庆氏。发展到汉代时,为了避汉安帝的父亲清河王刘庆的名讳,改为贺氏。从此流传。
【历史名人】
贺纯:东汉安帝时的侍中。贺循:晋代时官至光禄大夫,他与顾荣同为支持司马睿得江南的士族领袖,为当世儒宗。贺狄干:魏道武帝将领,因功赐爵襄武侯。贺若弼:隋朝大将。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好饮酒,与李白、张旭等关系密切,时称“醉中八仙”。贺荣:明代著名学者。贺岳:明代著名医学家,著有《明医会要》、《医经大旨》、《药性准绳》等。贺长龄:清朝道光时历任江苏、福建、直隶等省布政使、贵州巡抚、云贵总督等职,主张查禁私种罂粟和吸食鸦片,重视经世致用之学。
倪源出曹姓,以国名为姓。上古帝颛顼玄孙陆终,后代有叫曹挟的被周武王封为邾侯,邾侯的小儿子肥周宣王时封在仉,称小邾国。春秋时被灭,其后代为避仇,以国为姓。后来去掉偏旁成几姓。古时,几与倪同音,因而演变成倪。
【历史名人】
倪宽:西汉御史大夫。倪若水:唐户部侍郎、尚书左丞。倪祖常:宋大理寺正卿。倪斑:元朝画家,善画山水,多为水墨之作,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并称为元末四大家,作有《清闷阁集》。倪应春:明代太仆少卿。倪本痴:清代画家和诗人。
汤源出自子姓,以祖辈名字为姓。商朝建国君主商履,死后谥号为汤。其子孙有一支以他的谥号为姓,奉商汤为始祖。
【历史名人】
汤悦:以文章出名,曾经仕南唐为宰相,宋初被赵匡胤封为光禄卿。汤干:宋代精通占学的人。汤文琼:明代爱国学者。汤显祖:明朝戏曲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汤和:明代初年开国功臣,被授封信国公。汤克宽:明朝抗倭名将。汤天池:铁画家,是铁画的创始人。
滕殷罗毕?郝邬安常
滕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相传黄帝有25个儿子,分别得到12个姓,其中就有滕姓。其子孙后代奉黄帝为滕姓始祖。
【历史名人】
滕胤:三国时吴国名臣。滕遂:唐朝御史。滕昌佑:唐朝画家。滕元发:宋朝政治家。滕纲:清代著名经学家。
殷源出子姓,以国号为氏。商王盘庚迁国都于殷(今河南省安阳),王室后代即以殷为姓。
【历史名人】
殷浴:东晋都督。殷仲父:东晋文学家。殷开山:唐朝开国大将。殷立名:唐朝著名画家、书法家。殷奎:明代著名学者。殷云楼:清书法家、画家。殷兆镛:道光年间进士,著有《齐庄中正堂集》。
罗源出熊姓,以国名为姓。原始社会初期,有以编织罗网捕捉鸟雀为生的部落,叫罗部落,这就是罗姓的最初先民。另一种说法是,罗氏源自火神祝融氏,祝融氏名黎,是颛顼帝的儿子,祝融的后裔,到了周朝的时候,被封于宜城,称为罗国。周武王九年,罗姓的先祖中有一位名叫“匡正”的奉命征南有功,封为安南罗国公,他的儿子袭父爵于罗,便以国名为姓,后代就奉匡正为罗姓始祖。
【历史名人】
罗衍:曾经谏公孙述归汉的成都名士。罗宪:三国时曾任蜀汉太子舍人。罗企生:晋朝曾任武陵太守。罗成:唐代名将。罗隐:唐代文学家。罗邺:唐代诗人,有“素有英姿,笔端超绝”之誉,号“诗中虎”。罗贯中: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一生相传作过“十七史”演义,现存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其中代表作为《三国演义》。罗聘:清代著名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
毕黄帝之后,源出姬姓。毕姓的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毕公高,是《书经》上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兄弟武王在君临天下之后,把他封在毕国。他的子孙后代就以国为姓。
【历史名人】
毕万:春秋时晋国大夫。毕轨:三国曹魏名士。毕众敬:南北朝时一家四代皆为州刺史。毕炕:唐代安禄山反叛时以死节殉城的广平太守。毕宏:唐朝画家,杜甫《戏韦偃为双松图歌》中有“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会韦偃少”的诗句。毕仲游:宋代吏部郎中。毕昇:北宋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该发明为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毕沅:清朝江南镇洋人,留心经史文学,旁及舆地金石之享。
郝以封地为姓,源出子姓。远古时期,伏羲氏的弟弟郝骨氏,是郝骨古部的首领,因为协助伏羲驱逐野兽使人得以定居。到了商代,帝乙封郝骨氏的后裔子期在太原郝乡,子期的后代就以部落和封地名为姓,就是郝姓或郝骨氏,流传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