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小妹随白云师太在白云庵中又住了数月,每日柳小妹帮忙干些粗活,白云师太到山中采得些药材回来,再指点着柳小妹细心熬煮,给柳小妹将养着身子。
白云师太回来后,庵里会时不时的来些香客,大多是邻近村庄的村民。
毕竟年轻,在白云师太的精心照料下,柳小妹的身子恢复的越来越好了。柳小妹又请白云师太帮忙看了日子,重新给莫大娘起了坟冢,时常带着玥儿来祭拜。
一日,柳小妹踌躇了好一会儿,来到白云师太房前,犹犹豫豫的想敲门又想离去,来回了两三趟,刚想再离开,屋里传来白云师太沉稳的声音:“来了,进来吧。”
柳小妹硬着头皮推门进来,看见白云师太正微闭着眼,在床上打坐。
柳小妹赶忙行礼:“叨扰师太了,我一会儿再来。”
白云师太颔首致意:“无妨。”
柳小妹低头道:“师太告罪,小女承蒙厚爱,本该留下诚心侍奉菩萨,以回报师太救命大恩,可是。。。”
“可是小女还想去寻找莫婶婶。莫婶婶年事已高,又无儿无女,小女自幼受莫大娘照拂,亲如母女,如今虽然莫大娘不在了,自己按理应该去寻得莫婶婶,照顾一番,尽孝道。待莫婶婶百年之后,小女再回来专心伺候菩萨,一表谢意。”
白云师太沉思后,缓缓道:“照理应该如此,她即无儿女又年事已高,的确需要照拂。只是当前世道动荡,他日若是有事,尽管来白云庵寻我便是。”
柳小妹心头一暖,赶忙拜谢过师太。
柳小妹将庵里上上下下都彻底打扫清理一番,然后挑选了个晴好的日子,背上小玥儿,带着白云师太给的盘缠,拜别白云师太。按照师太的指点下山,找到牛车师傅张老头,租了牛车,往莫婶婶的村子去。
原来莫婶婶的村子距离白云庵不过百十里地,第三日的下午,柳小妹就进的村子,找到了莫婶婶在村头的屋子。
莫婶婶同莫大娘一般,都是热心快肠的人,早前在莫大娘捎回来的家信中也早知晓了柳小妹,这番得知柳小妹与莫大娘投奔而来,柳小妹对莫大娘一路的照拂,也是感激不尽,加上自己一辈子无子女,如今年龄也老了,的确是需要小辈照顾,心里欣喜不已,将母子两人好生安顿下来。
莫婶婶每日是傍晚泡豆子,凌晨时分起床,推磨磨豆腐。天亮十分收拾妥当,担上豆腐担子出发,先送到沿街的饭店旅店里,剩下的沿着河边的街道叫卖。
村庄风景秀丽,村子沿着一条河而建。河面十几米宽,除了夏季上游暴雨,会发大水外,平日里都很是平静,深处也不过三米多。
柳小妹人小勤快,没得几日,便学到了做豆腐的技巧。每日里柳小妹一早起床磨好豆腐,莫婶婶再起床收拾好小玥儿,柳小妹担着担子,莫婶婶背着小玥儿,一起上街送豆腐。日子虽然清苦却也过得有滋有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