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三天读懂心理术(最新升级版 畅销3版)全文阅读 > 第3章 观心术——掌握心理洞察的秘密(2)

第3章 观心术——掌握心理洞察的秘密(2)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养宠物呢?有的人为了追求一种时尚,有的人是为了消遣打发无聊的时间,有的人是为了传播自己那泛滥的爱心,也有的人养宠物纯粹是为了追求一种精神方面的刺激,比如有些人喜欢养蛇或是蜥蜴正是出于此种心态。

  其实不管你喜欢养什么宠物,你所选择的宠物,还有你和它们相处的时候所采取的方式都是你内心潜在意识的一种表现。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叫做“映射效应”。通俗一点说,就是你养的宠物直接反映出你身上的一些性格特征,通过你的宠物能够看出你的人品。

  人们总是在无意识、不自觉的情况下选择一种长得像自己,或是具有自身某些性格特征的宠物。

  比如说,生活中那些做事干脆利落爱说话的人通常都会养一条活泼可爱的狗,做事情慢吞吞的人会养金鱼,看起来有些神经质的人会养蛇等等。

  总之,外在的宠物是主人内在性格的真实写照,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已经去世的世界流行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喜欢大猩猩,所以他养了一只大猩猩做宠物。

  从表面上看,大猩猩和杰克逊的性格好像没什么关联,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其实这两者之间有着莫大的关联。

  大猩猩非常爱在别人面前表演,这代表了它内心之中有着强烈的表现欲。作为超级明星的杰克逊也有非常强烈的表现欲,所以他一直都处在新闻中心,一直吸引着大众的目光。

  我们在了解了宠物和其主人性格的密切关系之后,就可以以探听对方喜欢的宠物的方式,先初步判断一下对方的性格特征,这样就能帮助自己在与之交往中掌握主动权。

  说到这里,我们就能充分理解卢梭为什么会先问“你喜欢猫吗”这个问题了,因为猫是自然界中比较有灵性的生命,一个人是否愿意和猫在一起相处,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人是否愿意融进集体之中。

  所以我们在和人交往的时候,可以非常随意地问问对方喜欢猫吗?看看对方的反应。

  通常来说,如果有人非常讨厌猫,那么这些人应该都是自尊心和占有欲都很强的人。

  很多政治家都不喜欢猫,尤其是那些独裁者,比如说俄国的亚历山大二世,讨厌猫是出了名的,讨厌猫的政治家还有古罗马的恺撒大帝、意大利的独裁者墨索里尼。

  讨厌猫的人一般都是那些任何事都要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稍微有点不同意见就很不满意的人。喜欢猫的人一般都比较稳重,或多或少可以容忍别人的任性,作风一般都比较民主。

  那么各种宠物具体反映了人的哪些性格特点呢?

  贴心提示

  养大众宠物,比如说猫和狗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很多主人会把自己家的猫和狗装扮得非常漂亮,这样做可以让他获得巨大的满足感。

  养另类宠物的人内心通常都有一种独特的愿望,他们很希望自己能够引人注目,他们想得到那种独特的优越感。其实他们的内心通常都是孤独无助的。他们看似特立独行,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其实没有几个知心朋友。

  养草根类型宠物的人,内心有非常草根的一面,他们通常都会同情弱者。

  喜欢养凶猛类型宠物的人,他们内心都有比较强烈的攻击欲望。比如说喜欢养藏獒的人一般都非常严厉,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

  喜欢养鱼的人通常都会喜欢鱼的那种不受拘束,悠然自得的状态。所以喜欢养鱼的人一般都崇尚自然,奔放豪迈,不喜欢受到拘束,渴望有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

  喜欢养鸟的人总是觉得自己不被别人了解,常常会感到忧郁和孤独,甚至还会有些愤世嫉俗,但是这类人会精心地装扮自己的独立空间。

  以偏概全是人们不可避免的错误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它告诉我们以貌取人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然而,尽管这已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想要真正做到不以貌取人却是非常不容易的。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不可避免地喜欢那些长得好看的人而轻视那些外貌不够出众的人,长得好看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是比较有优势的。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疯狂地爱上了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坦丽娅,他陶醉于她的美貌,疯狂地追求她,最终和她结婚了。

  结婚后他才发现自己被妻子的美貌欺骗了,她虽然很美,但却是个爱慕虚荣、生活放荡的人。普希金为她被迫放弃了创作,甚至被她折磨得痛苦不堪,为了她与人决斗致死;最后,普希金为自己以貌取人的偏见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三国演义》里张松去见曹操,想把益州献给他,但是曹操因为张松相貌丑陋而厌恶他,结果最终失去了进取益州的机会。

  连普希金和曹操这样的大人物都会犯下以貌取人的错误,更何况是芸芸大众呢?其实这种因为外貌而影响判断的行为是心理学上称为“晕轮效应”的心理在作怪。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提出来的,他认为人们对一个人或是事物的认知和判断通常都是从局部出发,慢慢扩散而得出一个整体印象。

  如果一个人在某一个方面被大家认为是优秀的,那么他就会被一种积极和肯定的美丽光环所笼罩,大家就会认为他什么都是好的。

  如果有一个人,被大家认定是坏的,那么他在大家眼中就会变得一无是处。

  “晕轮效应”不仅仅表现在以貌取人上面,通常还表现在以服装去判断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性格,以第一次见面交谈的印象去定位一个人才能和品德等方面。

  它仅仅抓住了事物的个别特征,就去对事物的本质或是全部下定论,做出片面的判断。

  虽然大部分人都无法改变这种以偏概全的心理,但是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却可以利用“晕轮效应”来迅速获得对方的认可和好感,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对方,让对方觉得你是个优秀的人。

  陆旭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大型私企做宣传工作。作为一个新人,来到人才济济的大公司,想要出头非常困难。

  有一次部门主管让陆旭和老员工刘姐一起策划一个活动。对于刚刚进入职场的陆旭来说,经验肯定没有刘姐多,所以陆旭就想和刘姐一起商量着共同拿出一份活动方案,但是主管决定让她们两个人各自拿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案,实在没有办法,陆旭只好硬着头皮自己动手做。

  陆旭先后拟定了几个方案,可是她自己都不满意。这时候她想起自己的几个同学都在广告公司做策划,就想找他们帮帮忙。

  在打电话咨询了几个同学之后,有一个同学先前做过的一个类似活动的方案启发了她。于是她就参照那个同学的方案,做了一份新方案交给主管。

  没想到,主管很认同陆旭的这个方案,相比之下刘姐的方案让主管有些不满意。于是公司老板决定采用陆旭的方案,还当众夸奖了她。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公司,大家马上对这个新来的同事刮目相看。以后公司但凡有什么活动大家都会叫上陆旭,认为她是个在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姑娘。

  过了没多久,陆旭就被提拔为总裁助理了。

  贴心提示

  在人际交往中,一方面,我们应该经常告诫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晕轮效应”所影响,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别人心理上的“晕轮效应”,让对方认可自己,在关键时刻,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别人,迅速地赢得对方的好感。

  通过喝酒洞察人心

  中国自古就有“酒后吐真言”的说法,酒精有麻痹大脑的作用,当人喝醉酒之后大脑就会失去控制,表现出一些真实的行为或者想法。

  正所谓“酒品即人品”,这时候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或者所说的话能最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展示一个最真实的自己。

  正是因为如此,在人与人实际交往的过程中就会有好多人通过喝酒来考察对方,通过他喝醉之后的言论或者行为,来判断对方的真性情和性格特征。很多领导考察下属的时候也会通过喝酒的方式,因为他们认为一个人喝醉之后所表现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

  一般领导们都很看重一个人喝醉之后到底会不会耍赖,看看对方酒后是否有哪些做得不对的地方,以此来决定下属的任用。

  王向明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总经理助理,很快又到年底了,按照以往的惯例,公司在天华酒楼举办了一场年终酒会。

  总经理带领着公司的员工到了酒楼之后马上各就各位,然后酒会正式开始。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还有些拘谨,等到菜品上得差不多,大家开始喝酒。

  场面一下子就变得热闹异常,大家开始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地敬起酒来。

  这时候王向明站起来去了一趟洗手间,回来的时候看到总经理正在会场外面全神贯注地观察着会场里面的一举一动,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王向明朝着总经理走了过去,总经理看他来了就指着会场里面的几个人说:“赵日光觉得没有人注意他,竟然用烟头去烧桌布。这样的人如此不爱惜东西,以后公司里面的物品最好不要让他接触。”

  “还有张华,我在场的时候装得一本正经,看到我走之后,马上就装作喝醉的样子,一直往女孩子身上靠。这样好色又轻浮的人,根本就不能让他做大事。”

  “杨少秋喝了一点酒就躺在沙发上,无精打采的样子,一点自制力都没有,根本不能做大事。张琪喝了几杯酒之后就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抽烟,可见他不擅长和人打交道,他现在的工作一点也不适合他……”

  听完总经理的一番话,王向明受益匪浅,他第一次知道原来喝酒之后能暴露出这样多的信息。

  王向明和总经理一起进入了会场,刚刚坐下,销售部经理康辉就端着酒杯来向总经理敬酒了。

  他对总经理说:“我敬您一杯,您喝一口就行。”

  总经理说:“这怎么好意思,大家都喝一杯。”

  说完总经理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康辉看到总经理把酒喝光了,没有办法只好把自己的一杯酒也喝光了。

  康辉原本是不能喝的,这杯酒喝下去,他立马就不行了,不久就吐了。

  这时候总经理悄悄对王向明说:“我最烦的就是这种人,明明不能喝酒,却喜欢充大头。”

  酒会后没几天,总经理就对公司的人事进行了调整,最大的变动就是撤销了康辉的销售部经理职务,这个消息一发布,所有人都惊呆了。

  康辉更是直接去找总经理理论这件事,他说:“最近的销售情况是不好,但是这也是大环境所致,您为什么这样对我?您能给我个理由吗?”

  总经理很不耐烦地说:“你还记得上次的酒会吗?你明明不能喝酒,却还非要和我喝,你在我眼皮底下都敢耍滑头,谁知道你背地里会做些什么。我已经不敢再用你了,销售业绩下降的事情我也不打算追究了,你另谋高就吧。”

  听了总经理的话,康辉一句话都说不出。

  戴着面具的小人就算挖空心思想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是喝醉酒之后也会将丑恶的灵魂暴露出来。

  贴心提示

  喝醉酒后依然慷慨激昂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有的人喝醉酒之后什么话都不说,埋头就睡觉,这样的人通常都很有正义感,原则性很强。虽然有的时候会比较保守、传统,但是对认定的事情会全力以赴去做。

  有的人喝醉酒之后会喋喋不休,说个不停,都是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这样的人好像对什么事情都不在意,其实他的内心中有千言万语,却苦于无人了解。

  有的人酒后会触景生情,大哭一场,这样的人通常都有丰富的情感,奔放热情,但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有的人喝醉之后会高歌一曲,这样的人性情温和,但是一般不容易打开心扉,自制力很强,虽然时常有非常疯狂的想法,但是通常都能克制住。

  人们很容易屈服于惯性思维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先生和卡尔森先生1907年同时从哈佛大学退休。

  两个人退休之后经常会在一起讨论一些学术方面的问题,有一次詹姆斯先生在学术上有了新发现,就想找卡尔森印证一下,于是美妙的故事就开始了。

  这天詹姆斯先生对卡尔森说:“咱们两个人打个赌吧,你这个人从来都不养鸟,但是我有办法让你过些时间就养上一只小鸟,你信吗?”

  卡尔森说:“你别和我开玩笑了,你知道我因为怕鸟太麻烦,所以一直都不养鸟,我怎么可能去养只鸟放在家里呢?”

  詹姆斯说:“你还别不相信,我就是有办法让你养只鸟,如果我输了,我就请你吃一周的饭;如果你输了,你就买一瓶普通的红酒给我怎么样?”

  卡尔森听老朋友都这么说了,自己当然不能再示弱,同时他也觉得这件事挺有意思的,所以就答应了詹姆斯的要求。

  于是,詹姆斯立马就送给卡尔森一只漂亮的鸟笼,而且还让卡尔森挂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

  卡尔森不明白詹姆斯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觉得他在故弄玄虚,难道放只鸟笼在这里就能让我养鸟了?

  卡尔森就按照詹姆斯的要求,把鸟笼放在了自己家里最显眼的位置。在他把鸟笼放在家里之后,一些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因为只要有人来到他家,看到这只漂亮的鸟笼,就都会问他:“你的鸟难道死了吗?鸟笼里怎么没有鸟?”

  开始的时候卡尔森还总是耐心地去解释,可是不管他怎样解释,那些客人们却还是觉得他很奇怪,既然不养鸟,那挂一个鸟笼在家里干什么。甚至,他们纷纷开始怀疑卡尔森是不是得了什么疾病,都来找他询问这个问题。

  这让卡尔森实在是不胜其烦,因为他真的没有耐心去向他们解释这个问题了,所以他只好买了一只鸟放在鸟笼里。听到这个消息后,朋友们都觉得卡尔森终于恢复正常了。

  最后,卡尔森输给了詹姆斯一瓶普通红酒。

  其实詹姆斯先生早就知道自己会赢得这场赌局,因为他发现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被他人用习惯思维的逻辑推理所误解,并且最终因为没有办法反抗,只能向这种强大的惯性思维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