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全文阅读 > 第48章 附录(13)

第48章 附录(13)


  吴汉率军长驱直入,逼近成都后,因分散兵力而受挫。尔后,秘密调整部署,重新集中了兵方,取得了主动,遂转败为胜。这在古代战争实践中再次证明“兵散则势弱,兵聚则势强”的作战指导规律。公孙述军拥有十万之众的优势,在与吴汉两地作战的有利态势下,本可一鼓作气,昼夜激战,不使吴军喘息,将其各个歼灭。但他包围吴汉军三日,不作攻击,让吴军遁去,合兵一处,反被吴军打败。这一主观指导上的错误,招致了兵败国亡。

  【原文】 十二月,吴汉自夷陵将三万人溯江而上,伐公孙述。

  春,正月,吴汉破公孙述将魏党、公孙永于鱼涪津,遂围武阳。述遣子壻史兴救之,汉迎击,破之,因入犍为界,诸县皆城守。诏汉直取广都,据其心腹。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公孙述将帅恐惧,日夜离叛,述虽诛灭其家,犹不能禁。帝必欲降之,又下诏谕述曰;“勿以来歙、岑彭受害自疑,今以时自诣,则宗族完全。诏书手记,不可数得。”述终无降意。

  帝戒吴汉曰:“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遂自将步骑二万进逼成都;去城十余里,阻江北营,作浮桥,使副将武威将军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为营相去二十余里。帝闻之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勃乱!既轻敌深入,又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贼若出兵缀①公,以大众攻尚,尚破,公即败矣。幸无他者,急引兵还广都。”诏书未到,九月,述果使其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将众十许万,分为二十余营,出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丰因围之。汉乃召诸将厉之曰:“吾与诸君逾越险阻,转战千里,遂深入敌地,至其城下。而今与刘尚二处受围,势既不接,其祸难量;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若能同心一力,人自为战,大功可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成败之机,在此一举。”诸将皆曰:“诺。”于是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乃分兵拒水北,自将攻江南。汉悉兵迎战,自旦至晡②,遂大破之,斩丰、吉。于是引还广都,留刘尚拒述,具以状上,而深自谴责。帝报曰:“公还广都,甚得其宜,述必不敢略尚而击公也。若先攻尚,公从广都五十里悉步骑赴之,适当值其危困,破之必矣!”自是汉与述战于广都,成都之间,八战八克,遂军于其郭中。

  (《资治通鉴》卷四十二,四十三)

  ① 缀 (zhuì赘),原意连结。此处意钳制,牵制。

  ② 晡(bū布),日暮,黄昏时。

  【译文】 公元三六年十二月,汉将吴汉率军三万从夷陵沿长江逆流而上,入蜀讨伐公孙述。

  公元三七年一月,吴汉于鱼涪津打败公孙述的将领魏党、公孙永的部队,遂进围武阳。公孙述派遣其女婿史兴率军援救,吴汉部队迎击,战败史兴,遂进抵犍为境内,各县皆闭城防守。汉光武帝刘秀命吴汉直取广都,攻占其心腹重地。吴汉于是就进攻广都,攻克,又派遣轻骑奔袭焚烧成都的市桥。公孙述众将帅恐慌畏惧,纷纷叛逃,公孙述虽诛灭其眷属,仍然不能制止。刘秀决意劝降公孙述,又下诏书劝诱公孙述说:“不要因来歙、岑彭投降被杀的事而产生疑虑,现在如果你及时投降,保证你宗族安全。手笔诏书,不可再得。”公孙述终无投降的表示。

  刘秀告诫吴汉说:“成都有十多万军队,不可掉以轻心。但应坚守广都,等待公孙述出兵来攻,不要与他争斗。如果公孙述不敢来攻,你可推进营寨逼近他,等到公孙述部队疲惫时,才能发动进攻。”吴汉抓住有利战机,遂率步兵和骑兵二万进逼成都,距城十多里,在江北宿营,同时架设浮桥,令副将刘尚率部队万余在江南宿营,相距二十多里。光武帝得知后大惊,责备吴汉说:“我告诫你千条万端,为什么遇事缭乱!你既轻敌深入,又与刘尚分别设营,若有紧急情况,不能互相接应。敌人如果出兵进攻你,又以大部队攻击刘尚,刘尚被击破, 你也就失败了。幸亏没发生危急情况,要迅速率部队返回广都。”诏书未到,九月,公孙述果然派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率领十余万人,分为二十多营,出动攻击吴汉,又派部队一万多人攻击刘尚,使其不能互相救应。吴汉军激战一天,失败了,退回营寨,被谢丰包围了。吴汉召集各将领勉励说,“我和你们历经艰难险阻,转战千里,深入敌军腹地,到达敌人城下。现在与刘尚两处遭受包围,互相不能接应,其祸患难以估量,打算秘密突围到江南靠拢刘尚部队,合兵抗敌。如果大家齐心协力,人自为战,定能战胜敌人取得胜利,如不这样,势必失败。成功和失败的关键,在此一举。”各将领说:“是。”于是改善士兵的伙食和增加马匹的粮草,关闭营寨三天,不出战,并插了很多旗帜,使烟火不断,乘夜,令部队静悄悄地与刘尚部队会合。谢丰等没有发觉,第二天,派一部兵力阻击江北的汉军,亲自率领部队攻击江南的汉军。吴汉以全部兵力迎战,从拂晓激战到黄昏,大破公孙述军,斩杀了谢丰、袁吉。于是引兵退还广都,留刘尚部队防御公孙述,把上述情况如实报告了刘秀,并深刻地责备了自己。刘秀答复他说:"你回兵广都,非常合适,公孙述决不敢忽略刘尚而进攻你。如果公孙述进攻刘尚,你从广都率步骑行进五十里奔赴增援,正当公孙述疲劳危难的时候,肯定能打败他。”自此吴汉与公孙述转战广都,成都之间,八战八胜,并攻克成都。

  班超破莎车

  这是东汉王朝跟北匈奴奴隶主争夺西域的一次战争。班超在于阗、疏勒等支持下,一举击败了在北匈奴奴隶主控制下的龟兹、莎车,温宿等的军队。

  在战争中调动和分散敌人,是改变敌我形势,达成自己优势的重要一法。班超以“分人之兵”的战术手段,佯为不战而分兵东西撤退,调动和分散了敌人,大破龟兹等部认五万人,遂使莎车内附,取得了重大胜利。

  【原文】 明年,超①发于窴②诸国兵二万五千人,复击莎车③。而龟兹④王遣左将军发温宿⑤、姑墨⑥、尉头⑦合五万人救之。超召将校及于窴王议曰;“今兵少不敌,其计莫若各散去。于窴从是而东,长史亦于此西归,可须夜鼓声而发。”阴缓所得生口。龟兹王闻之大喜,自以万骑于西界遮超,温宿王将八千骑于东界徼于窴。超知二虏已出,密召诸部勒兵,鸡鸣驰赴莎车营,胡大惊乱奔走,追斩五千余级,大获其马畜财物。莎车遂降,龟兹等因各退散,自是威震西域。

  (《后汉书》卷四十七)

  ① 超,即班超(公元32一102年),东汉名将,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公元七三年奉命出使西域,任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他治理西域三十一年,使西城人民摆脱了匈奴贵族的奴役,维护了中国的统一。

  ② 于窴,在今新疆和田县。

  ③ 莎车,在今新疆莎车县。

  ④ 龟兹,在今新疆库车,沙雅两县间。

  ⑤ 温宿,在今新疆温宿县。

  ⑥ 姑墨,在今新疆拜城县。

  ⑦ 尉头,在今新疆乌什县。

  【译文】 东汉章和元年(公元八七年),班超调集于窴等国部队二万五千人,再次攻打莎车,而龟兹王派左将军联合温宿、姑墨、尉头等部队五万人前往救援。班超召集将校官佐和于窴王商议说:“现今我力量薄弱不能战胜优势之敌,要制敌不如暂时撤去。于窴的部队向东去,我带部队向西去,可等到夜间以鼓声为号而实施袭击。”同时对俘虏放松看管,故意让他们逃回去报告情况。龟兹王得到这个消息,十分高兴,亲自率一万骑兵赴西路阻击班超的部队,温宿王率八千骑兵于东路截击于窴的部队。班超得知以上两支部队已出动,秘密命令各部队把阵势摆好,鸡叫的时候,奔袭莎车的部队,敌人震惊混乱奔逃,追杀五千余人,缴获其大量的马畜财物。 莎车王遂归服,龟兹等部队也因此败散,自此班超的声名威震西域。

  虞诩增灶赚羌戎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腐败,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竭力镇压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这次战争,虽为不义之战,但在作战指挥上,却体现了古代战争一定的指挥艺术。虞诩根据“孙膑减灶”的办法,不墨守成规,反其道而用之,利用增灶迷惑羌军而取胜。他巧妙地运用了孙子“兵无常势”的原则,创造了古代战争中一个出色的典型战例。

  东汉末对羌人的长期战争,给各族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的发展和统治者原来的愿望相反,不仅没有巩固其黑暗统治,反面加速了东汉王朝末日的来临。

  【原文】 太后①闻虞诩有将帅之略,以为武都②太守。羌众数千遮诩于陈仓崤谷③,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羌闻之,乃分钞傍县。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问曰:“孙膑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④,以戒不虞⑤,而今日且二百里,何也?”诩曰:“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既到郡,兵不满三千,而羌众万余,攻围赤亭数十日。诩乃令军中,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诩于是使二十强弩共射一人,发无不中,羌大震,退,诩因出城奋击,多所伤杀。明日,悉陈其兵众,令从东郭门出,北郭门入,贸易衣服,回转数周,羌不知其数,更相恐动。诩计贼当退,乃潜遣五百余人于浅水设伏,候其走路,虏果大奔,因掩击,大破之,斩获甚众,贼由是败散。

  (《资治通鉴》卷四十九)

  ① 邓太后,汉安帝的母亲。

  ② 武都,在今甘肃省武都。

  ③ 陈仓,在今陕西省宝鸡东。崤谷,宝鸡大散关。

  ④ 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见孙子兵法:三十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⑤ 虞(yú于),通虑。忧虑,疑虑。又通误,贻误,欺骗。

  【译文】 公元一一五年,东汉邓太后知道虞诩有将帅的谋略,调其充任武都太守。羌族以数个人截击虞诩于陈仓境内的崤谷,虞诩马上令军队停止前进,并声张说:“向朝廷请求救兵,等救兵到达再走。”羌人听到后,便分兵到附近县里掳掠。虞诩趁羌兵分散,昼夜进军,兼程一百余里,同时命令官兵在宿营时各做两个炉灶,每天增加一倍,羌人不敢逼近。有人间道:“从前孙膑是减灶而你却增灶。兵法上说,日行不过三十里,以防意外,而如今每日行进二百里,是什么道理呢?”虞诩说:“敌人众多,我军兵少,行动缓慢容易被敌人追上,行动迅速敌人就捉摸不定。敌见我炉灶日益增多,必然认为武都郡派兵接应,部队多而行动快,不敢来追赶。孙膑为表示软弱,我为表示强大,这是形势不同的缘故啊。”虞诩到了武都,军队不满三千,而羌兵却有万余,围攻赤亭十多天。虞诩命令部队,不准发射强弓,而只发射小弓箭,羌人以为汉军弓力弱,射不到他们,蜂拥而上。这时虞诩命令用二十只强弓集中射一个羌兵,每发必中,羌人惊慌,撤退。虞诩令部队出城反击,杀伤许多敌人。第二天,把所有部队拉出来,让他们从东郭门出去,从北郭门进来,更换衣服,来往转几个圈,羌人不如汉军究竟有多少,更加惊慌震动。虞诩估计羌人将要撤走,就秘密派遣五百多人在敌人退路上埋伏,等候敌人逃跑时截击,敌人果然逃跑,伏兵尽起截击,大破羌兵,斩杀俘获甚多,羌人自此败散。

  孙策偷袭王朗

  孙策消灭王朗是欲取中原的重要战略步骤。从此解除了江南的顾虑,集中力量与曹操争雄。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智慧面有效的动作愚弄敌人,给以不意的攻击,是取胜的重要手段。最初孙策军硬攻坚城,数次不克,后来避开据城固守之敌,秘密迂回其侧后,一举奏效,使王朗兵败国亡。

  【原文】 会稽太守王朗拒策①于固陵②,策数度水战,不能克。静说策曰:“朗负阻城守,难可卒拔。查渎南去此数十里,而道之要径也,宜从彼据其内,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者也。吾当自帅众为军前队,破之必矣。”策曰:“善。”乃诈令军中曰:“顷连雨水浊,兵饮之多腹痛,令促具罂缶数百口澄水。”至昏暮,罗以然火诳朗,便分军夜投查渎道,袭高迁屯。朗大惊,遣故丹杨太守周昕等帅兵前战。策破昕等,斩之,遂定会稽③。

  (《三国志》卷五十一)

  ① 孙策(公元175—200年),孙坚子,据会稽、庐江等州,建立孙氏政权。封吴侯。建安五年遇刺死。

  ② 固陵,春秋时范蠡在钱塘江南岸筑城,坚可固守,谓之固陵城。

  ③ 会稽,在今浙江省绍兴县。

  【译文】 公元一九六年,太守王朗在固陵抗击孙策,孙策从水上连续数次发动进攻没有奏效。孙静建议孙策说:“王朗凭借坚固工事进行防御,不容易很快攻打下来的。查渎以南距这里数十里,有一条重要的道路,最好从那里进行攻击,这是所说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啊。我亲率部队充当先锋,打垮他是无疑的啊!’孙策说:“好。”于是下令诈骗军队说:“最近淫雨连绵饮水污浊,士兵喝了多腹疼,赶快准备水缸数百口用来澄清饮水,并于黄昏后,点起一列一列的烟火,佯示部队主力,仍集中这个方向以诳骗王朗,便利用夜暗转移主力从查渎道路前进,突然袭击高迁屯。王朗惊惶失措,派丹杨大守周昕等率部队向前迎击。孙策战败周昕等部队,并斩杀周昕,便完全占领了会稽一带地方。

  陈登巧破吴军

  进攻,是作战的基本形式,只有实施坚决面勇敢的进攻,才能有效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夺取战争的胜利。

  陈登在保卫匡琦城的作战中,不畏强敌,敢于斗争,乘敌立足未稳,勇敢地向敌人侧后发起进攻,继而坚决追击,打破了十倍于己的吴军,达成了防卫的目的。

  【原文】 孙策遣军攻登①于匡琦城。贼初到,旌甲覆水,群下咸以今贼众十倍于郡兵,恐不能抗,可引军避之,与其空城。水人居陆,不能久处,必寻引去。登厉声曰:“吾受国命,来镇此土。昔马文渊之在斯位,能南平百越②,北灭群狄③,吾既不能遏除凶慝④,何逃寇之为邪!吾其出命以报国,仗义以整乱,天道与顺,克之必矣。”乃闭门自守,示弱不与战,将士衔声,寂若无人。登乘城望形势,知其可击。乃申令将士,宿整兵器,昧爽,开南门,引军诣贼营,步骑钞其后。贼周章,方结陈,不得还船。登手执军鼓,纵兵乘之,贼遂大破,皆弃船进走。登乘胜追奔,斩虏以万数。贼忿丧军,寻复大兴兵向登。登以兵不敌,使功曹⑤陈矫求救于太祖。登密去城十里治军营处所,令多取柴薪,两束一聚,相去十步,纵横成行,令夜俱起丸火,火然其聚。城上称庆,若大军到。贼望火惊溃,登勒兵追奔,斩首万级。迁登为东城太守。

  (《三国志》卷七裴松之注)

  ① 登,即陈登,先为吕布部将,后被曹操封伏波将军。

  ② 百越,亦称日粤。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

  ③ 狄,古族名,亦作“翟”。系汉族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寓有贬意的一种称呼。公元前七世纪鲁僖公以后分为赤狄、白狄、长狄三部,各有支系,主要居住在北方。

  ④ 慝(tè特),邪恶。

  ⑤ 功曹,古时官名,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除掌管人事外。并得与闻一郡的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