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全文阅读 > 第38章 军形篇(3)

第38章 军形篇(3)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孙子兵法·军形篇》

  孙子说:“预见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算不上最高明;通过激烈交战而取得胜利,世人普遍称赞,也不能算是最高明的。这就像举起秋毫算不上大力士,看得清日月算不上明眼人,听得见雷响算不上耳聪一样。古代所谓善于打仗者,都是指那些在容易取胜的条件下战胜敌人的人。所以,那时善于打仗的人虽打了胜仗,却没有智谋的名声,也没有勇猛的武功,所以他们取胜又不出现任何差错,原因在于措施是放在必胜的基础上的,是战胜那些已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

  孙子在《军形篇》中对于战争中的攻防与胜负曾作过精彩的论述:采取防御能保存自己,但要取胜还要看怎样战胜敌人,即“可胜在敌”。防御只是自保的作战形式,要取胜就要进攻,所谓“可胜者攻也”。那么,怎么进攻呢?孙子在此提出了“胜于易胜”的观点。他说,能正确预见到战争的胜利,能够打胜仗,这当然也是好的,但不能算最好的。孙子心目中的“善战者”,是“胜于易胜”。就是说,要对容易取胜的敌人和在敌人容易被战胜的时刻取胜,也就是说,要在完全有把握取得“全胜”的情况下取胜,才真正是“善战者”。

  胜于难胜,其智易彰,其名易扬,也容易得到世人的喝彩。但孙子的见解却高人一筹。他认为“无智名,无勇功”的“胜于易胜”才是善战者,才是应该倡导的。因为这样的“善战者”,事先已有周密的考虑,正确的判断,妥善的部署,正确的措施,所以他的胜利看起来容易,其实这种表面未见智勇的易胜者,恰恰是智勇超群,是大智大勇。

  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胡宗南集团共34个旅25万人,向我陕甘宁边区发动重点进攻,企图消灭我中央机关和西北野战军。

  当时,我军只有2万余人,面对强敌,我军在毛泽东、彭德怀的指挥下,采用“蘑菇战术”,使敌疲于奔命,我军再集中兵力,“胜于易胜”,各个歼灭。

  首战青化砭。我军先以一个营的兵力诱敌北上安塞,等敌主力向安塞追击后,我军集中6个旅在青化砭设下包围圈,仅用一个多小时,将敌三十一旅歼灭。

  次战羊马河。胡宗南发现三十一旅被歼,急忙令敌军主力由安塞掉头东进。我军主力向西转移至蟠龙休整,仅以一个旅兵力牵制敌人在陕北高原兜圈子,15天内武装游行200公里,把肥的拖瘦,瘦的拖垮。我军见战机来临,以两个旅阻敌9个旅,集中4个旅的兵力,在羊马河一带将敌第一三五旅一举围歼。

  三战蟠龙镇。羊马河之战后,胡宗南误以为我军准备东渡黄河,率军北犯绥德。我军又以小部分兵力诱敌北进,乘蟠龙守敌孤立无援之时,集中4个旅围攻蟠龙,全歼守敌第一六七旅。

  陕北“三战三捷”。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我军采用声东击西战术,巧妙调动敌人,然后集中兵力,胜于易胜者,在局部上各个击破,共歼敌1.4万余人,粉碎了蒋介石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这次胜利还告诉我们,在运用“胜于易胜”谋略时,要把握两点。一是选用适当战术,造成易胜之敌。胡宗南进攻陕北时,气势汹汹,兵力集中。我军利用敌气盛骄狂、急欲决战的心理,以小部兵力示弱诱敌,调虎离山,而后在青化砭一举歼敌一部。次战,我军先是声东击西,指挥敌军大游行,而后在羊马河捕捉住歼敌战机。所以歼敌战术要根据敌情、我情、天时、地形等条件灵活运用。二是选准易胜的对手。所谓易胜之敌,一般是指疲劳、饥饿、骄狂、孤立之敌,但还要具体比较,在易胜者中选择更弱者。陕北三战,我都以数倍于敌兵力歼敌一个旅,每战选择的都是孤立之敌,我有绝对把握一举全歼。可见,我军在运用“胜于易胜”谋略时,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胜于易胜”在战场上被兵家推为制胜之要,而在经济领域,如果能巧妙运用这一谋略,也同样能大获成功。

  香港头号船王华人包玉刚,1956年他只有一艘商船。次年埃以战争爆发,由于苏伊士运河关闭,造成货物积压。别人劝他趁此良机大捞一把,但包玉刚仔细分析了形势,为了避免与西方船主直接竞争,把船运事业仍然放在东南亚的货运上。结果,埃以休战后,西方大批商船无事可干,还要花大量费用进行维修。相反,由于包玉刚立足于东南亚,占有天时地利,很快成为世界船王。

  善于选择一个“胜于易胜”的目标,避开强劲有力的对手,是包玉刚成功的主要方面。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有不少中小企业,从小处着手,选择一条“人无我有”、“胜于易胜”的经营之道,拾遗补缺,而使事业得到发展。有一位西欧地毯商人,来到阿拉伯国家后,发现许多虔诚的穆斯林教徒每日都要定时祈祷。他们在祈祷时,一定要跪拜于地毯上,且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面向圣城麦加。根据这个特点,这位商人将扁平的指南针巧妙地嵌在地毯上。指南针指的不是正南或正北,而是不论在哪里,都可以准确地指向麦加城。就因为这个小小的指南针,这种地毯一上市,就成了抢手货。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孙子兵法·军形篇》

  战争一爆发,交战双方先要确定是主动进攻还是积极防御。怎么来确定这一点呢?孙武认为主要依据双方的军事实力。因此,他在《军形篇》中提出“守则不足,攻则有余”的谋略。孙武说:要使自己不被战胜,靠的是防御;要战胜敌人,就必须进攻。我采取守势,是由于取胜条件不足;我采取攻势,是由于取胜条件有余。

  孙武的这段攻与守的论述,是以“不败而求胜”为前提的。它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作战首先要保证不失败,而防御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即“不可胜者,守也。”这是因为在同等条件、同样的兵力下,防守除了能以逸待劳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克劳塞维茨说:“假定使用的是同一支军队,进行防御就比较容易。”

  第二,守仅仅是确保自身“不足胜”,要克敌制胜,还必须进攻,即“可胜者,攻也。”因此,仅仅立足于防守是不够的,等我方具备战胜敌人的条件时,必须毫不迟疑地展开进攻。

  第三,攻与守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由客观条件而定。防守是因为兵力不足,进攻则是兵力有余,所以叫“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第四,“守则不足,攻则有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用兵艺术,如唐太宗所云:“守之法,要在示敌以不足;攻之法,要在示敌以有余。示敌以不足,则敌必来攻,此是敌不知其所守也;示敌以有余,则敌必自守,此是敌不知其所攻也。”意为:“防守的原则,关键是向敌人显示兵力不足;进攻的原则,关键是显示兵力有余。以为我兵力不足,敌人必定采取攻势,因为它不懂得怎么防御;以为我兵力有余,敌人必定采取守势,因为它不知道该怎么进攻。”此为一说,聊以备之。

  战国末年,秦国老将王翦奉命率领60万大军攻打楚国,楚国则倾全国兵力抗击秦军进攻。秦军到达楚境后,王翦针对楚军兵强马壮,又急欲决战的特点,没有马上发动攻势,而是采取了避敌锋锐、坚壁不战之策。他命令秦军就地扎营,高筑营垒,修建工事。露宿于野外的楚军,一日数次到秦军营前叫阵挑战,王翦不为所动,高挂免战牌。天长日久,楚军士气低落,楚将无奈撤兵。王翦见楚军后撤,令秦军全线进攻,养精蓄锐的秦兵听到冲锋号令,锐不可当地冲向敌阵,把楚军打得大败。这是较好地体现了“不可战者,守也”谋略思想的突出一例。

  秦军伐楚,本该采取攻势。但面对强楚,在不具备速战取胜的条件下,王翦一反常规战法,采取固守疲敌之计,先保持不败。等到楚军疲惫不堪被迫撤退时,又不失时机地发起进攻,终于大获全胜。

  防守与进攻都要根据战场上的具体情况而确定。该守则守,该攻则攻;防守时固若金汤,进攻时势若破竹。孙权攻皖城之战,体现了孙子“可胜者,攻也”的进攻原则。

  公元214年5月,曹操派遣庐江太守宋光率兵屯驻皖城。宋光屯兵皖城后,命令士卒开垦稻田,准备持久作战。

  吕蒙建议孙权快速出兵,攻击魏军,因为一旦魏军屯田补充军粮,几年后兵强粮足将难以制服。孙权接受了吕蒙的建议,挥师进军,兵临皖城。在研究怎样夺取该城时,孙权部属大都建议构筑攻城土山高垒,只有吕蒙反对这一常规战法,因为等几天后土山高垒筑成,敌城内的城防已整修加固,城外的救兵也会赶到,就失去了攻城时机,不如趁敌城防不固、援兵未到以及雨季水涨未落之时,集中优势兵力,四面围攻。孙权又采纳了吕蒙建议,不失时机地向皖城发起进攻。吴军士气正旺,奋勇登城,结果只花了吃顿饭的功夫,就攻克了皖城。前来增援皖城的魏将张辽,半途中听到这一消息,率军回撤。

  孙权、吕蒙可谓是真正懂得了“可胜者,攻也”的奥妙。其一,善于准确判断进攻作战所应具备的条件;其二,适时把握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以上两例说的是战争中的攻与守,都要根据战场上的具体情形而定,这就是孙子所说的“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做到这一点,可称得上是善守善攻了。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孙子兵法·军形篇》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是孙子在《军形篇》中提出的进攻谋略。九天:形容极高的天。此句意为:善于进攻的军队,行动如在高不可测的云天之上,使敌方无法探知虚实,而我方则可寻机而动,出敌不意取得成功。

  进攻是一种主动的作战形式,一般而言,进攻者可以自主地选择攻击的时间、地点、方式和手段,但这并不是说,进攻者就一定占据优势,如果对据山河要塞的戒备之敌也贸然进攻,则往往会不知其所攻而受挫。因此,孙子提出“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点呢?关键在于保持攻击的突然性和速度的迅疾。或集中优势兵力,先发制人;或以各种伪装佯动,欺骗蒙蔽敌军,造成敌人的错觉;或利用天时、地利、空间和新奇的战术,在敌人失去戒备的地点和时间,给敌人以突然打击。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在军事作战上的总要求是达成攻击的突然性和速度的迅疾。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指挥的第一、第二次入朝作战,就是攻击战的成功范例。

  1950年夏天,朝鲜爆发内战。不久,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出兵干预,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中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邀请,组成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赴朝作战。

  为了达成进攻的突然性,彭德怀遵照毛泽东的指示,采取了各种伪装,部队每日黄昏开始行进,于次日凌晨隐蔽休息,并避开主要交通要道。

  彭德怀的这一策略成功地欺骗了美军。尽管美军频繁地出动飞机侦察,却没有发现志愿军的踪迹。担任美国陆军副参谋长的李奇微事后感叹道:“中国人没有留下一点部队运动的痕迹”,“伪装得十分巧妙的中国军队都隐蔽起来了。”美国驻远东部队总司令麦克阿瑟因此作出错误判断,认为中国军队不会在朝鲜半岛被破坏殆尽的情形下贸然出兵。

  蒙在鼓里的美军在占领平壤后,耀武扬威地兵分东西两路,急速北进,造成战线拉长,东、西进击的部队间出现较大的空隙。彭德怀立即抓住战机,充分发挥我军善打近战、夜战的特点,指挥四个军对北犯的美国及韩国军队迎头痛击。由于我军进攻突然,兵如天降,使敌军猝不及防,被歼1.5万余人,狼狈南逃清川江。

  初战失败后,麦克阿瑟并没有清醒过来。他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认为美军拥有世界上一流的装备,握有制空权,而志愿军装备陈旧,后勤供应困难,不足为虑,于是从1950年11月起,又命令美韩军队向志愿军发动全线进攻。彭德怀将计就计,故意示弱,让部队大踏步后撤,从而占领有利地形,待机歼敌。

  麦克阿瑟以为志愿军怯战,扬言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事,让5个军20余万人马全速北进。

  这正中了彭德怀的圈套。等美军孤军深入后,志愿军迅速出击,切断敌军退路,将其分割包围。敌军几个师拥挤在德川以南、三所里以北的狭长地带,被志愿军打得失魂落魄,争相溃退,一气跑了200多公里。这一仗,志愿军收复平壤,歼敌8万余人。

  彭德怀指挥的第一、二次入朝作战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拥有正确的战略,更主要的是他把握战机,用兵神速,行动突然,如天兵天将,使美军无法得知我军虚实而陷于困境。这样的攻击战法,可谓是“动于九天之上”。

  “动于九天之上”的善攻谋略,也可以运用到论辩或智力竞赛中。参加这一类的竞技比赛,选手们常常围绕命题展开唇枪舌剑,取胜与否,决定于参赛者精心准备及临场发挥等因素。如果在论辩中,在对方毫无戒备或料想不到的方面展开论战,往往能出奇制胜。这是“动于九天之上”在论辩竞争中的新注解。

  有一位女大学生聪明伶俐,在学生会举办的一次智力竞赛中,被推为代表。不料在抢答题中因抢时间出现失误,差点败北。

  主持人出的题目是: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什么?

  正确的答案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位女学生一急,说成“臣为君纲、子为父纲、妻为夫纲”,引起哄堂大笑。

  主持人正要为她打分,自然是扣除10分。这时女大学生反而不慌不忙,冷静下来,辩解道:“我这是新‘三纲’,与古代的旧‘三纲’是两码事。”

  主持人道:“从没有听说有新‘三纲’,你倒是解释解释。”

  赛场一片寂静,大家洗耳恭听。

  女大学生急中生智:“现在,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是主人,而领导者不管官位大小,都是人民公仆,不是‘臣为君纲’吗?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独生子女在家里成了小皇帝,不就是‘子为父纲’吗?许多家庭中,妻子的权力一般超过丈夫,所谓‘妻管严’、‘模范丈夫’不就是‘妻为夫纲’吗?”

  女大学生的回答赢得了一片掌声。她的机智应变和善于发挥的创造能力,做到了“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从而在强手如林的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了比赛的胜利。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孙子兵法·军形篇》

  孙子说:善于防守的人,把军队隐蔽起来,像藏于深不可测的地下一样,使敌人无迹可寻。九地,形容极深的地下。明代赵本学注释此句为:“善守者,示之以疑兵,不见其应;挑之以饵卒,不见其取。”意为:善于防守的人,纵然有疑兵出现,也没有反应;即使有“饵兵”引诱,也不会出击。

  防守是在己方力量弱小时不得不采用的一种作战形式,但它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与进攻相比,它有两点有利因素:一是待敌之利。即能够采取各种伪装、佯动等军事行动,达到隐蔽自己的目的,使“敌不知其所攻”。二是地形之利。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地形(如陡峭的山谷、泥泞的河流,成片的灌木林等)配置军队,收到“兵因地而强,地因兵而固”之效。这也是孙武“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的确切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