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全文阅读 > 第4章 第一套胜战计(3)

第4章 第一套胜战计(3)


  对以逸待劳之计应采取如下防范对策:

  (1)先处阵地。《孙子兵法》中说:“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及早进入战地,就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休整,进行战前准备,就能全面熟悉环境,就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2)以简驭繁。舍去枝叶,留其主干;舍掉不必要的行动,加强关键的程序;控制多余的消耗,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以精干灵活的机动部队与庞大拖累的部队进行周旋。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3)以静应动。以不变应变,以不动应动。“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如果随波逐浪,那么浪不止,人不停,就会穷于应付,终至困顿。只有静静地垂钓岸边,才能待得鱼儿上钩。

  (4)以枢应环。枢就是门轴,门轴的转动带动门扇的转动。其特点就是以小动制大动,以小变应大变。门扇由闭而开,门轴只是微微地转动一下,但仍在原地不动。同样,我们若以小动,小变来应付敌人的大动、大变,我们就会相对地付出较少的代价,换取敌人较大的代价。

  (5)暗中蓄锐。待敌人疲劳的过程中,除了敌人被削弱,而使自己的力量相对增强之外,还要积极利用这个时机,暗中养精蓄锐,才能使自己的力量有绝对的增强。

  第五计趁火打劫

  原文注译

  [原文]

  敌之害大①,就势取利,刚决柔也②。

  [注释]

  ①敌之害大:害,这里是指遇到严重灾难,处于困难、危险的境地。②刚决柔也:决,冲开、去掉,这里引申为摈弃、战胜。王夫之《周易内传》卷三说:“夫之为言决也,绝而摈之于外,如决水者不停贮之。决而任其所往。”全句意为:乘刚强的优势,坚决果断地战胜柔弱的敌人。

  [译文]

  敌人的处境艰难,我方正好乘此有利时机出兵,坚决果断地打击敌人,以取得胜利。这是从《周易》夫卦彖辞“刚决柔也”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按语注译

  [按语]

  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则劫其国。如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①,而谋攻之,后卒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②,国内空虚,因而梼之③,大获全胜(《国语·吴语·越语下》)。

  [注释]

  ①蟹稻不遗种:蟹,螃蟹。种,种子。全句意为:螃蟹和稻谷连种子都没有留下,说明发生大旱灾,处于危急之中。②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黄池,中原地名。吴,这里指吴王夫差。全句意为:趁吴王夫差列黄池与诸侯会盟的机会。③因而梼之:因,凭借。梼,即捣,打击。全句意为:趁此有利时机,打击敌人。

  [译文]

  敌人国内处境艰难,就乘机占领其土地;敌人受到邻国的侵略,就乘机掠夺其民众;敌人内外交害,就乘机占领其国家。例如,越王勾践乘吴国发生大旱灾、连螃蟹和稻谷的种子都没有的机会策划进攻吴国。后来终于等到吴王夫差率领精锐部队到黄池与诸侯会盟,国内空虚的机会,乘势发起大举进攻,很快灭亡了吴国,取得大胜。(见《国语·吴语·越语下》)

  传世典故

  趁火打劫,趁:乘机。劫:强行抢夺。成语原意是趁别人家里发生火灾,正处于一片混乱时,乘机抢夺人家的东西。比如趁别人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乘机害人。也就是乘敌人有危机而加以攻击的策略。

  本计出自《孙子兵法》“乱而取之”的思想。

  《西游记》中有个故事是说唐僧——唐玄奘离开大唐国,前往西天去取《大乘真经》,一天晚上,他和大弟子孙悟空来到一座庙中投宿。庙里上下房间七十多间,僧客二百余人,甚是红火。唐僧等入内后,庙中老方丈命人敬茶,闲谈间,得知唐僧有一大唐宝物——袈裟。方丈欲开开眼,请唐僧拿出一见。唐僧恐惹事端,执意不肯拿。孙悟空看不过,耐不住方丈的苦苦恳求,于是把带来的袈裟拿出来向僧人炫耀。就在解包袱时,万道霞光透过两层包袈裟的油纸迸射而出,当悟空抖开袈裟时,只见红光满室,彩气盈庭,瑞气千条,真是件世所罕见的宝贝袈裟呀!

  方丈一见,顿生歹念,他当即跪倒在地,眼中含泪,苦苦哀告着对唐僧说:“我年老体弱,老眼昏花,实在无法欣赏宝物,可否拿到后房仔细观赏?”

  唐僧一时心软,便允了老方丈的请求。

  老方丈将袈裟拿到后房后,越看越爱,越看越想据为己有,于是就和手下的僧人商议怎样才能将袈裟夺取过来,一个名叫广谋的和尚说:“何不放一把火,将禅堂烧掉,好将他们师徒二人烧死。就算他们逃得出来,也说袈裟被大火烧在了里面,谅他们无可奈何,无非给他们些银两了事。”

  方丈觉得此计甚妙,于是就将众僧唤来,用柴草把禅堂圈了个密不透风。悟空此时尚未睡着,听见门外声响,便变成一只小蜜蜂飞出禅堂。只见四圈大火突起,放火的和尚还在手执火把得意地狂笑。悟空一怒之下,一个筋斗翻到南天门,向广目王借了“避火罩”,回去罩住了唐僧白马,然后又念了个咒语,一口气吹过去,霎时间狂风大作,火势向四周蔓延开来,愈烧愈旺,把个观音庙烧得通红,唯有唐僧和白马所在的禅堂得以幸免。

  在反转扑来的大火面前,众僧侣抱头乱窜,哭天号地,现在成了他们引火烧身,自食其果了。

  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场大火惊动了四周山上所有的野兽和鬼怪。风音院正南二十里处有一座山,叫黑风山,山中有一洞,叫黑风洞,洞中有一妖怪,叫黑风怪,它与这方丈素有交情,见院中起火,急忙前去相救,赶到观中,见到那方丈屋里的璀璨袈裟,认得是佛门之宝,顿时起了贪念,于是便不再救火,拿起那袈裟,趁火打劫,驾起黑云,径直返回了它的山洞。

  趁火打劫一词即由此而来。

  用计锦囊

  在敌人方面发生严重危难,因而穷于应付,自顾不暇的时候,也正是其防卫能力最弱的时候,要充分利用这个由敌人自己为我们提供的可乘之机,向敌人发起突然进攻,夺取胜利,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计有四个含义:

  1.乘危取利:选择敌人发生危难之时,向敌人发起主动进攻,夺取利益,往往很容易获得成功,也可称为乘间取利,乘人之隙。

  2.落井下石:当敌人已遇到危难时,我们乘机再给他制造更多的困难,这样就可以轻易地把敌人置于死地。也可称为火上浇油。

  3.明助暗夺。对方后院“起火”,我方装出“救火”的姿态前去凑热闹,这样既不会被对方拒绝,也不会引起对方的注意。在“救火”过程中,我方便暗中捞取好处,或在暗角再点“新火”。

  4.入伙分利。火是别人放的,别人在趁火打劫,这时我方乘机插手,助上一臂之力,事成之后,论功分肥。

  对趁火打劫之计,应采取如下防范对策:

  1.防患于未然。敌人可乘之机就是我们“家里着火”。根除了“失火的”火源,使我们这里不发生火灾,那么,敌人就无可乘之机了,这是最根本的防范措施。

  2.团结一致。如果敌人乘我们内乱之时,来进攻的话,那么,自己内部发生矛盾的双方要清醒地认识到“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道理。立即捐弃前嫌,一致对外,这样大家方能得以保存。

  3.关好门户。趁火打劫一般都是乘隙取利,乘乱取利,如果我们关好门户,防止外人乘机进入,那样敌人也就找不到可乘之“隙”了;如果我们虽遇危难,仍然临危不乱,井然有序,敌人也就无可乘之“乱”了。

  4.重点防卫。遇到危难,损失是很难免的,但要尽量减少大的损失。罈罈罐罐都照顾好是不可能的,但家里的金银细软,却要看管得当,所以要根据敌人的特点,敌人可能来打劫的方向等情况,事先进行重点防卫,这也是一种积极的方法。

  第六计声东击西

  原文注译

  [原文]

  敌志乱萃①,不虞②,坤下兑上之象③,利其不自主而攻之④。

  [注释]

  ①敌志乱萃:萃,野草丛生。全句意为;敌人神志慌乱;失去明确的主攻方向。②不虞:虞,预料。不虞,意料不到。③坤不兑上之象:《易经》萃卦下卦为坤,上卦为兑。此卦三阴聚于下,二阳聚于上,各依其类以相保,群阴虽处致用之地,高居最上之位,都为了保阳,所以萃卦六爻都说“无咎”。如果使这种群阴保阳的局面受到扰乱,就将祸乱丛集,有意料不到的困难与危险。④利其不自主而攻之:不自主,即不能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前进方向和攻击目标,全句意为:敌人不能把握自己的前进方向,对我方有利,应乘机进攻、打击敌人。

  [译文]

  敌人神志慌乱,不能正确预料和应付实施事变和复杂局面,正如坤下兑上的萃卦受到扰乱一样,要利用敌人这种不能自主地把握前进方向的时机,对敌人发起攻击。

  按语注译

  [按语]

  西汉,七国反①,周亚夫坚壁不战②。吴兵奔壁之东南陬③,亚夫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敌志不乱,能自主也。汉末,朱隽④围黄巾于宛⑤。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东北⑥,遂乘城虚而入。此敌志乱萃,不虞也。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乱则自取败亡,险策也。

  [注释]

  ①七国反:指西汉景帝时(公元前154年),吴、楚、胶西、胶东、川、济南、赵七国联合叛乱。西汉初年,因统治力量达不到全国,便采取封同姓王分地统治的办法。后来,诸王力量逐渐扩大,形成割据。景帝采纳晁错建议,削减诸王权势。以吴王刘濞为首,联合六国,借诛晁错为名,起兵叛乱,后来被周亚夫用武力讨平。②周亚夫坚壁不战:周亚夫(?—公元前143年):西汉名将周勃之子,沛(今江苏沛县)人。七国叛乱,奉命讨伐,坚毅果敢,三月而平息叛乱。因功升丞相职。坚壁不战:即固守寨堡不出战,等敌人粮尽力竭后,再举行反击。③东南陬:东南角落。④朱隽:字公伟(?—195年),东汉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184年黄巾起义,朱隽同皇甫嵩筹前往颖川、汝南、陈国等地进行镇压,又围攻韩忠10万人于宛城,获大胜。⑤宛:今河南南阳。⑥掩东北:突然袭击东北角。

  [译文]

  西汉景帝时,吴、楚七国叛乱。周亚夫固守寨堡,不向叛军出战。叛军攻打东南角,亚夫识破敌人声东击西之计,在西北方向加强防备,不久,吴王精兵果然进攻西北面,结果没有攻进。这是敌人的神志不乱,能够自有主张的结果。西汉末年,朱隽包围了宛城(今南阳)的黄巾军。在城外堆起一座土山,面对城内,吹响鼓角,进攻西南角,黄巾军立即集结到西南面进行抵抗,朱隽却亲自率领5000精兵,突然从东北面进行袭击,得以乘虚而攻入。此是敌人神志慌乱,(对战场形势)不能正确预料和判断的结果。这样说来,声东击西的计策,必须看敌人是否真能被迷惑而定。敌人慌乱不能自主,就能取胜;敌人不慌乱,不上当,用此计,就可能自取灭亡。所以,这是一个有风险的计策。

  传世典故

  声东击西:声:声张。表面上声张着去打东边,实际上却攻打西边。军事上是指忽东忽西,巧妙诱敌,给对方制造错觉,乘机消灭敌人的出奇制胜的战术。

  声东击西,出自《淮南子·兵略训》:“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迫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先忏而后合,前冥而后明。”这段话的大意是:用兵的原则,对敌人先佯做柔弱的样子,而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去打击它;将要发展,先做出收缩的样子,准备向西面进攻,而先佯做向东进攻;先示以与意图相背的行动,然后再完成实现意图的行动;先隐藏自己的计划,然后再进行公开行动。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班超的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让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误认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赶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惨重的报告,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

  用计锦囊

  声东击西,是以制造假象、佯动误敌来伪装攻击方向的谋略。通常是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不攻而示之以攻,欲攻而示之不攻;形似必然而不然,形似不然而必然;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忽东忽西,即打即离。巧妙地制造假象,促使对手的指挥意志发生混乱。我之举动敌人无法推知,我便可以对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战而胜。

  此计一般在我方处于进攻态势的情况下使用。“声东”是虚晃的一枪,所击之“西”是主攻目标。使“西”成为敌方的不备之处或不及之处,是保证此计成功的关键。

  我们可以把此计分成以下几种情形:

  1.忽东忽西。我方没有固定的进攻方向,一会儿在此,一会儿在彼,忽而出东,忽而出西,敌方摸不清我方的真正意图,只好处处被动设防,穷于应付,时间一长必然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2.即打即离。时而前来挑战,时而远远离开;敌方以为我方要打,我方却没有打;敌方以为我方不打,我方却突然发动袭击。

  3.发动佯攻。向甲地发动佯攻,借此吸引敌方的注意力,待敌方把兵力调到甲地,我方突然在乙地发起猛攻。

  4.避强击弱。在我方忽东忽西的进攻下,敌方把主力布置在错误的地点。这样,我方就避开了敌之锋芒,打击其薄弱环节,一点点吃掉敌人。

  对声东击西之计,应采取如下防范对策:

  1.常山之蛇,首尾呼应。在常山地方有一种蛇,打它的头则尾至;打它的尾,则头至;打它的中间,则首尾俱至。为了防止敌人对我施以声东击西之计,必须建立首尾呼应之阵。一处受到攻击,另一处马上可以赶到救援,这样即使一时不能识破敌人的假象,也有应急的办法。

  2.善于分析。发现反常,假的就是假的,总有蛛丝马迹要露出来,只要我们善于分析,总是可以发现破绽的。例如,佯攻一般都是“雷声大雨点稀”。旗也比正常的多,鼓也比正常的响,但行动却是比正常的慢,并同时表现出鬼鬼祟祟,十分神秘的样子来。

  3.要进行替换思维。就是站在敌人的角度来进行思考,经常向自己提出:“如果我处在他的地位,我应该怎么办?”如果敌人的所作所为与自己所设想的不一样,甚至完全相背,那么就应该考虑其中是否有诈。如果觉得可疑,一定要早作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