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三国之宋武逆袭全文阅读 > 第34章 虚报功劳

第34章 虚报功劳


“南下之前,我从正礼那拿了份臧洪的名刺,本想在琅琊和徐州贸易时用,却没想到可以用在此处。”刘韪对自己的先见之明非常佩服。

于是众人载着俘虏和部分战利品,坐3艘船到九江郡历阳上岸,拜会扬州刺史敬韶。刘韪带着剩下的2艘船和大量的货物,东向吴郡而去。

敬韶看到臧洪的名刺,陆康的文书和从子,刘繇的儿子,自然不敢吞没刘裕等的功劳,仔细审阅汇报折子。

发现王烈写的汇报折子,竟然写他敬韶和陆康如何安排斥候在长江上下游侦察盗贼的,如何安排陆军和水军检查各个交通要道,防止起黄穰义军向下游蔓延,他和陆康手下的陆骏、刘裕、王烈、太史登等人如何识破江**贼和黄穰起义军的联系。又联络广陵太守一起,在广陵义士吕岱、陈平的帮助下,顺藤摸瓜揪出了广陵郡郡兵中隐藏的毒瘤屯长,破坏了江***贼的屯长的在下游反汉的计划,扫清了其巢穴,共计击破贼人500余人,斩首60余人,斩杀贼人头目3人,抓捕贼人内奸郡兵屯长一人。基本安定九江,丹阳,吴和广陵郡江边的地带,避免了黄穰起义军勾连江****贼和山越的可能。

一篇表(汇报折子)看下来,敬韶身上冷汗直流,暗暗想:“原来我治理的地方,竟然还有这么多隐患,幸好江上水贼和山越人没有和黄穰起义结合起来,要不然扬州长江两岸都会糜烂,自己这个刺史很可能会被撤换下狱。”

敬韶把搜查到的书信和兵器等进行了查验,又将几个犯人找来问话,大概明白了事情的经过,虽然事情先后顺序颠倒,因果关系也不怎么对头,但黄穰起义军勾连江***贼、山越和郡兵之事,确实有好几件证物,至少江****贼、山越和郡兵之间是有明确勾连的,黄穰起义军和江****贼有着粮食铁器买卖,这就够了。

至于这几方,是不是有足够的智慧、能力和动机,发动跨越州郡的叛乱,那就不用考虑了,认为有就有。反正有基础的物证和屈打成招的证词,以朝廷里士大夫们丰富的想象力,足以把事情复杂成汇报折子中所言的情况。

于是稍稍修改,署了名传书给陆康和广陵太守,至于怎么解释的问题,就落在了王烈、陆骏、华歆、吕岱、陈平这几个关键人物头上。

经过这几个大官僚商量,王烈、华歆摇身一变成了扬州刺史属下的从事、主薄,陆骏、太史登成了庐江郡里的军司马,姜乐、陈横成了庐江郡郡兵的队率,吕岱、陈平成了广陵太守下负责侦查的屯长、队率,刘韪、刘裕成了假装被抓卧底贼窟窿的爱国商人。

经过包装的奏章,署了几个大佬名字,以800里加急的速度传往洛阳,让焦急等待的中央政府和汉灵帝喘了口气,对几个大佬的看法顿时直线上扬。后来王烈、陆骏被举为今年的孝廉,在扬州和庐江留用,开始了他们仕途的起步,可谓是皆大欢喜。

*********************

刘裕很郁闷,生活不易,对刘裕而言,更是这样,他不仅要考虑这只队伍的功劳与安全,还要考虑如何能始终领导这只部队,领导这些人。

这次这支队伍,很多人有很大的功劳,但功劳最大的,不是陷锋突阵的太史登,不是斩将的姜乐,也不是陆骏、王烈、陈横、吕岱等,而是刘裕本身。可惜仅仅8岁的刘裕,若说是这只部队的领导,谁都不会相信。

经过数日,船队已经到了长江边的临湖县,转而进入长江的一条分支,逆流而上,终于到了庐江郡郡治舒县。

陆康带着亲兵,亲自到河边迎接刘裕、陆骏等人,与刘裕同车而回。

“刘舆有如此佳孙,真是令人羡慕。”陆康好不掩饰自己的兴奋,“这次你带他们剿灭了江上贼人,又弭平了如此大的叛乱,可以说功劳卓著。之所以不封赏你,还是考虑到年龄太小,怕上级觉得骇人听闻罢了。”

“陆太守是国家的藩篱,底定蛮汉的重臣,有您的称赞,我觉得高兴之极。”

“你觉得要剿灭黄穰起义和江夏蛮,如何才是合适的方法呢?”

“江夏蛮以前能够和汉族和平相处,现在造反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汉族地主在交易过程中,欺压他们,价格不合理,以至于他们杀了县长,跑到上山去。”

“喔,那我们当如何?”陆康变身小学生。

“贼人聚集在南面的山上,看起来人多,有十余万人,但有很大一部分,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真正能够作战的部队并不多。而且他们成分复杂,不方便指挥,大队人马出动需要时间。如果派部队守住山下的乡镇集市和交通要道,、将周边民众暂时迁移走,不允许叛军与周边交易。过段时间,叛军没有粮食,黄穰必定率领大队人马下山掠夺,这样我们的机会就来了。”刘裕侃侃而谈,仿佛灭黄穰、江夏蛮起义是很容易的事情。

“善”陆康喜悦道,虽然这方略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一个8岁的孩子,能够想到这些,真不容易。

其实刘裕所言,与卢植的方略,以及陆康来到此处调查后的想法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漏洞也很明显,起义军能多次攻破郡县,没有道理窝在山上不主动出击,若是派军队分散到乡镇集市、道路边,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只有先聚集重兵,与黄穰、江夏蛮大战,将之击破,才能让他们不敢轻易下山,之后才能坚壁清野,徐徐图之。

想法理清,车已经到太守府。陆康便为刘裕接风洗尘。

酒到半酣,陆康拿出任命文书,当场任命陆骏、王烈、华歆、太史登、吕岱、陈横、姜乐等人的职务,众人纷纷上前行礼,接受任命文书。刘裕竟然也有职务“假司马”,意思是暂时领着司马的职务,比陆骏太史登的正式司马要低一级,但也是有品秩的官员,比芝麻还是大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