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刚出门时队伍的人马如龙,风驰电掣。回归的队伍慢慢腾腾,徐如林般有序。太史慈自觉接过了牵马的职责,走在右边,把可爱的小妹妹放在马上。任旐牵着儿子走在左边,陈横带着队伍走在后面。
刘裕几乎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太史慈身上:“兄弟,看你背个大弓,应该是神射手吧。”
“那当然,不过比起我父亲当年还差些,登叔说,快赶上他了。不过我现在力量不足,只能开1石弓,再过几年18岁了就能开2石弓,能射得更远,更准。”
登叔,便是太史婉的哥哥,这是个年轻勇武的猎户,只是勉强识得字,是个粗狂豪迈、爱打不平的好汉,在东莱郡和黄县周边小有名气,被周边的猎户们奉为头领,听刘韪爷爷说,前个月还带人打了只大虫。
据母亲太史婉说,刘繇掉落山崖,便是被舅舅和母亲所救,不久刘繇和太史婉有了私情,舅舅是支持刘繇和太史婉婚姻的重要人员。
而后刘繇的三叔刘韪,经商走货途中,被山贼打劫绑票。太史登这个大舅子,二话不说,跟着刘繇、太史婉、太史茂、张英、陈横等,10几个人便上山偷袭了山贼老窝,救出刘韪。
太史登、太史茂,便是带着二三个太史家的族人,凌晨偷偷从山贼宅子背后的峭壁攀爬而下,偷偷摸进山贼头领的屋内,手刃了正在****的头领,趁乱到处放火,解救了刘韪和其他被绑架的人。刘繇见寨子内火起,便让太史婉、张英射倒了站岗的卫兵,几人从正面而入,借着火光和混乱,一阵乱砍,山贼死伤无数,四散而逃。此战,太史登、太史茂各杀了十余人,张英杀了5人,陈横杀了3人,刘繇等也都有所斩杀,太史婉竟然射倒7、8人。
等到天明,刘繇一清人数,除了3个受伤的弟兄,十几个人竟然无人阵亡。刘韪清理了被劫持人员,收拾银钱和货物,一整逼供搜索之下,竟然发现大量铜钱粮食,这自然是刘繇等人的战利品。从此之后刘繇闻名乡里,太史登、太史茂的武勇更是被乡党所传唱,太史婉成为千万少女心中的偶像、万千男人眼中的巾帼英雄。刘舆和刘岱,也因此不再反对二人亲事,不催着刘繇另纳士族之女。
****************
刚一进门,迎面撞上刘繇、太史婉牵马而出。原来刘舆见孙儿出去许久而不归还,便让刘繇去寻找,太史婉自然担心儿子,便打算与与丈夫一道出门寻找。
刘繇呵斥刘裕:“怎么出去了怎么久,叫你祖父好一阵担心。”
刘裕还未来得及回答,太史慈便推金山倒玉柱般跪下磕头“太史慈见过堂姑父、姑姑。”
太史婉上前绕着太史慈仔细一看:“小慈儿,长这么高了”,拍拍太史慈肩膀,捏捏肌肉,“不错,长高了,也长壮了。”
“慈儿,你起来吧”刘繇道,却不很在意,只对旁边书生打扮的任旐道:“鄙人刘繇,刘正礼,这位先生,器宇轩昂,神态淡然,一看便是非凡之士。”
任旐躬身行礼:“不敢,在下东莱乐昌任旐,见过刘功曹。”刘繇在青州刺史属下担任功曹从事,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人事局,张英在牟平县担任县尉,刘家在东莱可以说名望权势都很大。名望大,自然很多人都认识刘繇。
“啊,原来是德行远扬的任旐,任子旟。贤德如君,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快请快请。”
又见任旐牵着个目光清亮的孩子,便道:“这便是子旟的公子吧,果然是子如其父。”于是便招呼众人入正堂,又交代管家刘福的儿子刘承准备午餐,并通知刘舆出来见客人。
***********************
酒席至上,刘舆坐了主位,刘舆、刘繇久久闻任旐之名,让他坐了左手边第一个位置,刘繇、太史婉坐了右手边第一个位置,太史慈坐到了末座。
在这个名声响亮就会被士族看中和举孝廉的年代,刘舆、刘繇都对任旐十分客气,任旐也对刘舆、刘繇十分尊敬,几个文人在一起谈天说地,诗歌经书对答,品评人物,自然十分快乐。
刘裕却对任旐这样的文人没多大兴趣,战乱之中,文人起不到多大作用。他感兴趣的是太史慈这样武艺高强的义士,太史慈骑术、弓术、矛戟术出众,单骑便能在黄巾军中多次出入,百发百中,追者不敢上前;与孙策作战时,一骑面对对方13骑,还敢上前欲杀孙策,视程普黄盖等如不存在。刘繇不重用他,太史慈自己纠结山越,与孙策逆战,兵败被俘,感念孙策大度,无奈投降。刘繇病死后,担当双方的中人,守护刘繇子女、召集刘繇旧部万余人,投降孙策。刘繇子刘基日后在孙权手下担当了高级官职,其女儿更是嫁给了孙权的儿子,孙刘两家能亲如一家,不能不说是太史慈的功劳啊。
刘裕便和太史慈请教着各种武艺,太史慈知无不言,刘裕便也将周边见闻和一些想法向太史慈透露,太史慈也觉得刘裕年纪虽小却与众不同。刘裕怀着三四十岁的灵魂,一口一个兄长,称赞、吹捧太史慈这样一个中二青年,自然是无往不利,两人盏到杯干,太史慈搂着刘裕肩膀,刘裕搂着太史慈后背,二人要不是第一次见面,定要桃园二结义。
刘繇看到刘裕席上不雅的举动,自然对刘裕呵斥,连带太史慈这个中二青年,也觉得堂姑父,对自己不是很重视,涨红了脸。刘舆却说刘繇,两个孩子互相亲近,没什么大不了的。
刘裕却是心里透亮,父亲长期接触文士,出生又比较好,自然对草莽白身之人不怎么看得起。
祖父却是慧眼如炬,比较祖父小时候,曾祖父还不是族长,家庭收入比较有限,地位也不高,受到家族的支持也不多。
曾祖父为了做官,依靠的是苦读和交友,后来年岁较长,名气日益大了之后,才以明经举孝廉,而不是像父亲刘繇这样,轻轻松松富3代上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