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一条3桅大船,在芝罘港靠岸。
码头上是早已准备好的迎接队伍,噼噼啪啪的鞭炮爆竹声音,响彻周边,吸引了看热闹的人群围了一圈又一圈。刘舆居中而立,旁边是刘范、刘裕、刘福、太史登等,边上陈横太史慈等带人维持秩序。
刘政等当先而下,架设好宽阔的桥面。一人峨冠博带,肃容正步而下,刘舆带着众人上前见礼:“贵客亲至,蓬荜生辉,牟平刘氏不胜荣幸。”
“在下平原王烈,见过刘公和诸位。”
刘范刘裕眼睛一下就睁大了,说好的邴原到哪里去了?
刘舆微微一笑:“王彦方师从颍川陈太丘公,为当世博学之名士。”
“刘公名满天下,牟平刘氏经学传家,今日一见,王烈幸甚。”王烈回道。
跟着一人从桥上走下,深深一躬“北海邴原见过刘公,见过士则贤弟。”原来这位才是正主啊,刘舆,刘范、刘裕等相视而笑,刘舆上前一手牵着邴原的手,一手牵着王烈的手:“久闻邴根矩大名,今日一见,过所望也。”
刘裕腹诽,买一送一,当然爽啦,嘿嘿两人都是人才啊。
“惭愧,惭愧,还有二人,正在后面。”邴原一指桥上。
“何方贤士,莫非要我们上船迎接。”刘范心高气傲。
邴原、王烈相视一眼,还是王烈更为直率,指着船上:“这两人。。”。却看到刘政扶着一人,正在下船,此人脸色苍白,颤巍巍站直身子,勉强拱手道:“平原华歆见过刘公和诸位,华某不善乘船,乘船几日多次呕吐,精神萎靡不正,当面失仪之处,请诸位见谅。”
“华子鱼海内名士,肯来牟平这样偏远地方讲学,实在是乡党的幸运”刘舆回复道。
……………………………………。
华歆,华子鱼,这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啊。刘裕急急回忆关于华歆的野史:
华歆和管宁一起有“割席断交”之事,说明管宁功名心弱,华歆功名利禄心强。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事件,华歆不轻易让人上船,王朗轻易让人上船,出现危险后,王朗想舍弃刚刚上船的人,华歆却将投靠的人留下,说明华歆的心理,要么不和人上一条船,上了就不离不弃有始有终有节操,是个好的领导人;王朗平日爱帮助人,但坚持“爱己及人”,关键时候要命不要节操。
《请叙郑小同表》又说明华子鱼顾念家乡旧人,推荐故人郑玄之孙郑小同。
《请受禅上言》劝曹丕代汉,接受汉献帝禅让,可以说是趋炎附势,节操掉尽。
刘裕混乱了,华子鱼到底是个神马人啊?无限功名男,有限节操男,善于判断形势、善于看人下药。有很重的功名心,不是那么淡薄,但是很有节操,更重要的是知道进退,善于判断形势和做出决断,有良好的情商。可以说是个矛盾结合体:
“趋炎附势掉节操,有才有干能机变,通经闻名知进退,看人下药善保身。”正是华子鱼的写照啊。
无论如何,用三国志游戏的标准,这娃智力估计在90左右,除了不善军事,其他都牛掰,必须尽力交好,刘裕暗暗想到。
……………………………………………………。。
刘范请华歆上前,华歆却说:“官幼安坐船比我更晕船,现在躺在船上起不来,他让我们向刘公致歉。”
刘裕心中万个草泥马奔流而过,几天的水路就成这样了,还神马海内名士,完全是战斗力只有5的渣渣。
“官幼安是为了我们才晕船的,吾当上船亲自抬担架”刘范说了也上船,刘裕本不想去,但一听觉得好歹人家是名士:“小子刘裕,各位先生好,做晚辈的当为长辈效力,我也上船去。”招呼太史登、陈横、姜乐带人上船抬人,招呼太史慈为华歆准备椅子,转身上船。
王烈、邴原、华歆心中惊异,这个孩子还真懂事。
邴原缕着胡须,说:“此佳儿也”。王烈是慈祥长者,也说:“牟平刘氏人才辈出”。华歆却不说话,看起来病怏怏的样子。
“诸位乡亲父老,几位先生路远疲惫,今日暂且作罢,明日上午到刘家族学大堂听几位先生高论。”刘舆说着,向四周作揖,看热闹的乡民渐渐散去。
刘裕从船上伸出个头,看人走了不少,这才当先下船,身后刘范和太史登亲自抬着一个担架,陈横、姜乐在一边帮忙,下得船来。担架上一人脸色惨白道:“北海管宁,见过刘公,不敬之处,请刘公见谅。”
“管先生先养好身体,再坐而论道。”刘舆道,“范儿,请管先生上车先行回庄里修养,找最好的医师照顾好管先生。”
刘裕也道:“吾也去吧。”刘舆盯着刘裕看了几秒,你骑马跟过来,给三位先生讲解水利工程。
“诺”刘裕却不马上开讲,趁着几位先生聊天打屁等着上车的时间,先叫过太史慈让他快马去庄里报信,让刘承准备医师、沐浴用品和清淡的饮食,让路上的太史朗等黄土铺路。
又让太史登与刘范同车照顾管宁,陈横骑马带壮勇在车前吆喝开路。
又安排刘政、华歆、刘福坐第二个车,姜乐在一边步行跟车。
安排完了,这才请刘舆、王烈、邴原上车:“二位先生见笑了,请移步车上,回庄休息。”又让太史德带余下众人在车后簇拥,自己在车右边骑马照顾。
刘舆、王烈、邴原三人互相谦让,最后还是刘舆年龄大、职务高、名气大,坐了中间,王烈坐了左边,邴原坐了右边。(左为尊,虚左以待。)
王烈首先开口:“令孙今年13、4岁左右吧?”刘裕身高近1。5米,为人举止类似成年人,猜测13岁比较正常。
刘舆笑而答:“虚岁9岁。”
饶是王烈、邴原涵养极佳,也不由变色,邴原:“早慧而知礼节,这个徒弟我收了。”王烈越过刘舆,斜视邴原:“小小年纪,指挥家丁如指挥军队,此非常之才也。汝如何能独享邪?我年40,当寻传人,此子让给我吧。”二人互相盯着对方,不让步。
刘舆却不上前调停:“路上有裕儿主张修建的农田水利设施,一会请二位先生下车指导。”
二人早就听到刘政说过此事,于是怀着指导一番的心理,矜持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