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三国之宋武逆袭全文阅读 > 第7章 牟平刘氏

第7章 牟平刘氏


刘小裕眨了眨眼睛,口干得如同火烧,不由****到“水,水”。

一个圆形器物轻轻喂到了嘴边,刘小裕狠狠地喝了口,甘甜的水通过口中,进入喉咙和食道。

“裕儿裕儿”一个年轻女子在旁边持续呼叫,慢慢地,刘小裕恢复了意识,眼睛逐渐睁开了。

一张鹅蛋脸,出现在面前,弯弯的眉毛,单眼皮,挺翘的鼻子,长长的头发随意盘起,脸色满是愁苦。

“裕儿,你醒了”女子惊喜非常。

“美女啊,你贵姓”。作为宅男的刘裕第一次这样近对着漂亮的女子。

“裕儿,你糊涂了,俺是你娘啊。”“美女,你开玩笑么,我都可以当你哥了”。

“裕儿.刘朗,裕儿醒了。嗨你怎么不认识娘了,老天,俺就一个孩子,你救救他吧”。说着紧紧将刘小裕抱在怀里,泪流了下来。

刘小裕被丰满的胸脯压着,呼吸不得,两只小手乱舞着,口中发出闷闷的哼声。

“夫人,您压着小公子了。”边上丫鬟努力想拉开女主人,怎奈气力大大不如,怎么也拉不开。

这位便宜老妈总算反映过来,松开儿子,看着他憋红的脸,不好意思的低头一笑,“裕儿,娘压到你了”,不待回答,却又用力晃动小裕的头,“你怎么娘都不认识了”。

小裕看着“娘”,再看看自己的小手,此时才明白,晕,投胎了。

**********************

“裕儿,裕儿”一个身材颇高的青年,一个身穿长袍的老者,一前一后飞快冲过来。青年刚刚抱到孩子,却被身后老人一推,无奈的退到一边,“让爷爷看看”,老者抱起刘小裕,转了一圈,“裕儿病好了,裕儿病好了”

刘小裕呆呆的看了看老者,一股血脉相连的感觉充实在身体里,嘴巴张了张,喊出一句“祖父”。老人家脸上更是乐开了花。

这声祖父一喊出,便感觉意识里沉睡的某处,竟然跳动起来激烈得反抗着自己的意识,刘小裕顿时头痛欲裂,虚弱地张嘴“祖父,孙儿想休息会,孙儿饿了”说着紧闭眼睛。

于是在祖父的指挥下,一群人陆续而出,仅仅留下祖父一人。

反抗并没有持续多久,便成了小小的意识碎片,刘小裕抖了抖,原主任的记忆如流水般注入了刘小裕的意识。

原来这个身体也姓刘,竟然叫刘裕,和自己名字仅仅差了一个字。自己所在地是东汉的青州东莱郡牟平县的刘氏庄园,这一支为牟平刘氏,族人数千人。

理清原来的记忆,刘小裕发现自己还是个富二代,喔不,富裕N代。哈哈哈,看来自己骑马斗鸡,飞鹰走狗,****教教小美人的人生目标要达到了。

*************************

母亲送了两碗肉粥,祖父亲自给刘裕胃了些,自己也用了碗。刘裕眨巴眨巴眼睛看着祖父,乖巧地说:“祖父,孙儿这次生病,很多事情不记得了,又好像多明白了些事情。您给孙儿讲讲俺们家的事情吧。”萌萌的摇着爷爷的衣袖。

“好,那就给你讲讲”,老爷子摸着胡子,娓娓道来:牟平刘氏是汉高祖刘邦长子(庶子)齐悼惠王刘肥之孙牟平侯刘渫的后代,西汉推行推恩令,允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封给自己的子孙,以减弱诸侯们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刘渫受封为牟平侯,他的子孙就成了牟平县人。

老人家一讲到历史,话就停不下来,又讲到:西汉末年,王莽迫害刘氏子孙,除掉俺们家的爵位。光武帝起来反抗王莽,咋们的祖先也组织家族子弟投效光武帝,后来光武帝回复了刘氏江山,咋们家也立了些功劳,虽然没有恢复爵位,但也获得了朝廷的职务和良田的赏赐。田地主要分布在牟平县东面的河流两侧和东牟县,后来又兼并了些,现在族产有田几万亩,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郡望之家。

刘裕听得双眼放光,几万亩啊。可他不知道,这些里面有些是族田,还有些是组人自己的田产,自己家里也不过数千亩。虽然自己的祖父是族长,但也不能随意宗族的共有财产和族人的财产,就算要处置自己的田产,如果数量较大,也要知会族里的长老。

祖父继续说“虽然我们家在东莱土地算很多啦,但比起南阳袁家,河东卫家,徐州陈家等家族,那就很少了。”

“南阳袁家?”“对,袁家四世三公,有族人和佃户数万人,良田几十上百万亩。”刘裕不由心生向往,祖父接着说,“袁家的大公子,代表人物之一的袁绍,曾经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士人的楷模。他娶了李膺的女儿,现在更是士族和宦官斗争的旗帜,可惜被党锢之祸牵连,现在还赋闲在家,你大伯和他关系不错。”

“我大伯?”“对,你大伯名岱,字公山,正在洛阳为官。”“我父亲叫什么名字”“汝父,名繇,字正礼,年20举孝廉,在洛阳任郎中。后授任下邑长,因拒郡守请托而弃官回乡里。现在又被州里征辟,担任从事。”

刘裕冷汗直流,尼玛,我大伯是刘岱,我爸是刘繇,头一个在镇压黄巾起义时战死,好好的兖州都归了曹操;后一个作为扬州牧,被孙策撵得做了刘跑跑,成就了小霸王的威名,最终郁郁而终。两人都官至州牧刺史,却没有在乱世中带军打仗的本领,好好的基业便宜了别人,可惜可叹,

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早早做好准备,扭转乾坤,打下大大的天下,和大大的hg。只是不知道现在是哪一年,距离黄巾起义还有多少准备时间。

“爷爷现在是哪一年啊?”即使好心如祖父,也火冒三丈,“现在是光和三年(180)庚申年”,确实,刘裕完全不知道光和三年是撒子时候,但他有个好习惯,不懂就问,突然想起黄巾之乱时在甲子年:“那甲子年是哪一年啊?”

“你问我就对了,我可是善于算筹”祖父得意的摸摸胡子,“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甲子。”天见可怜,中国的古人虽然把年号改来改去,但总算是有个天干地支纪年法,要不然编年体的历史书籍都无法编写,后人也就无从考证。

看来黄巾起义还有4年,黄巾起义是184年,刘裕倒推回去,现在是180年,天啊,还有不到四年就黄巾起义了,虽然自己长得比同年人高大,但现在也才8岁,虚岁9岁,四年后14岁,虚岁15岁,勉强可以加冠。

既然现在是胳膊小腿,看来就只有借助家族利益为托词,适当扭转父亲、爷爷、大伯的意志了。青州是黄巾的重灾区(大部分都是山,没有吃的开始到本县吃大户,吃完大户只能出去别的郡当流民,边走边破坏当地生产,于是流民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势如破竹。他们哪里是黄巾,完全是背裹挟的灾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