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四年末ࣿ187陈林再一次过蜀道进入蜀中地区奇怪的是这一次贾诩没有跟随陈林只带着八十骑近卫就大摇大摆的出汉中郡。陈林对外称是向刺史大人述职但是陈林进入蜀中后只到梓潼县便住下来了并没有前去面见刺史。蜀中名士任安也就是陈林现在的老师一直在梓潼与杜微居住任安大有将杜微培养成最得意门生的意思。而杜微也不辜负任安的期望学问日益见长年仅二十三的杜微已经名满蜀中隐约间成为了蜀中新一代的大儒。这一次陈林的到来更让任安容光焕发虽说陈林不是学成于任安但名义上好歹也是任安的弟子。一时间任安两大最为让他心喜的弟子陪伴在身让任安整日笑声不断而陈林对于杜微的成长是目瞪口呆两人也是详谈甚欢。天下人都知道陈林乃是以独特的诗句名传天下于是一时间梓潼县成了蜀中学子相聚的地方不少人都来向陈林请教诗句更有人欲一睹任安风采也有人是冲着杜微来的。总之梓潼县人满为患都是满腹经纶的儒士儒生好不热闹。r
梓潼大族杜微杜府中陈林师徒三人正在讨论说话杜微呵呵笑道:“如今这梓潼聚集了不少士子都是仗仰恩师而来啊。”任安捋着胡子呵呵笑陈林也是想不到这一次入蜀会遇到这样的景象说道:“呵呵恩师名满川蜀如今又有国辅这样出色的弟子在只怕放眼大汉没有几人能有恩师这般的受人尊敬了。”r
任安见两位得意弟子都夸起自己来任安呵呵大笑骂道:“汝二人啊休要学那浮夸之人为学以静岂能追名逐利。”陈林立即反驳道:“恩师所说却有些不妥自古学而优则仕我等学子悬梁刺股寒窗苦读十余载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得重用一展所学以天下苍生为念。若是我等苦修经纶只为了自己能够明通事理而不顾他人则为一己之私。恩师所说不追名逐利却是底线而已。”r
陈林一说完杜微见任安面色有些不喜急忙说道:“某与恩师在梓潼县居住日久却不见有这么多人来如今伯至一入蜀便引来了这番麻烦伯至当罚啊。”杜微这话却是玩笑话任安也呵呵笑说道:“为师与国辅在梓潼加之伯至远从汉中而来蜀中人以为是梓潼将有甚盛事故而一拥而至。众人都是远道而来为师不忍让其空手而归不若择日就在这梓潼办一次讲学也好让众人有所收获对于教化蜀民也算是一份功劳望伯至、国辅在旁相助。”r
第二日梓潼就传来了大贤任安要在梓潼举办讲学的事情顿时各郡沸腾不少不知怎的稀里糊涂到了梓潼的年轻学子都对同伴说:“看就说梓潼要有盛事嘛汝等还不信。”讲学的时间很快就到任安初定为两天的时间这一日陈林与杜微陪着任安左右一步步慢慢的走向早命人布置好的讲学台。突然一名军士急冲冲的跑过来杜微一看却是杜兴的手下忙问是什么事这么慌张。r
那名军士急忙跪下回报道:“禀老先生讲台前已经围了有数百学子还不住的增加县尉大人唯恐出乱急忙令小的回来向老先生和少爷禀报看如何处理。”陈林三人都是一惊任安更是双眼模糊:“老朽何德何能啊。”陈林知道任安原本不过是以为只有一两百人没想到现在竟然有近千之数怎能不让任安感动这些人可大部都是冲着任安来的啊。杜微乃是此地的主人于是说:“让杜兴派遣县兵到现场压阵不让屑小之徒坏了恩师大事去吧。”那名军士又急忙跑下去找县尉杜兴去了。r
任安一抹泪花精神抖擞的对着陈林与杜微说:“走与为师看看去。”陈林与杜微便左右搀扶着任安前往。来到讲学处只见人山人海近千学子简单的挤坐在草席上正乱哄哄的各自说着话等候任安的到来。正中间就是一个方形不过两三丈的竹台突然一名学子看到了陈林二人搀扶着出现的任安大喜叫道:“定祖公来了。”瞬时全场安静人人起立都向任安这边往来主动让开一条通道。任安热情的与众年轻的士子们打招呼可见这位老者的平易近人陈林二人在任安身侧也受到了不少目光的注视。r
任安不愧是名满川蜀的大儒现场近千人聆听无一出声整整三个时辰的讲学博古论今任安说得众人如痴如醉。若不是众人体谅任安年老体力不支只怕还不愿意放任安下台陈林在三个时辰中对于任安的学识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陈林觉得若不是靠着阿爷留下诗册而攒了不少名声只怕陈林连面见任安的资格都没有这才是真正的学问啊。r
在扶着任安下台的时候突然一人出声道:“久闻汉中太守陈大人爱民如子治理有方不知陈大人以为如何应对川蜀夷人?”这人话一说完任安就有些不舒服因为在任安看来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学问这些东西显得有些俗气。任安对杜微说:“国辅既然有人想要与伯至探讨就让伯至留下吧为师倦了。”转而又对陈林说:“伯至众人既然有心问教伯至当尽心与众人探讨为师先回了。”说完就与杜微缓缓而去。留下陈林为难不已远远的杜微回头给陈林一个眼色让陈林无奈之极。原本是任安的讲学怎么就牵连到自己了呢。r
陈林见任安似乎不喜故而也没有多少心情冷冷的问那人:“不知先生如何称呼?”那人谈谈一笑:“某李权字衡书。”李权一说完周围一众人啊的发出一声惊叹陈林不明所以。只见众人对这李权都是相当的敬仰一般同时不少人也是翘首以待看陈林如何回答李权刚才的问题。r
陈林知道此人定不是一般人只怕又是一个蜀中了不得的人物于是不敢大意略定心思说道:“汉夷居安则无事已。”李权想不到陈林只是短短几个字不懂陈林说的是甚于是追问。陈林答道:“夷人并没有争权夺霸之心只因生活所迫不得已而时而扰我汉民试想若是夷人与汉人一般丰衣足食谁还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做不法的勾当。就像我汉中郡如今在褒中县开设互市与夷人互通再加以严明官吏不使夷民受人欺诈如此夷人需要汉人物品而汉人也能从夷人交易的货物上得到利益皆大欢喜。日久之后夷人便离不开汉人的支持到时又生活祥和又岂会作乱。”r
陈林原本只想敷衍一下李权不想见李权却是一副真心好学的模样于是将汉中的策略都说了出来李权听完哈哈一声击掌叫好:“好好我益州就当如此啊陈大人好计谋。”陈林知道这虽然是一个计谋却也不怕夷人听到因为这对谁都没有坏处。陈林见李权竟然不拿那套汉人至上的正统来反驳自己对李权瞬时好感不少因为在汉中之时就有不少自喻人上人的汉人说陈林私通外族总之是一顿批判。这不现在听完陈林的话后就有学子高喊:“数典忘祖。”让陈林尴尬不已。最后李权一把拉走陈林说:“大人走与某喝上一杯。”想不到这李权也是性情中人让陈林好感大升。二人直接就来到了梓潼的客栈陈林急忙要人回去给任安报信免得杜微等人担心便与李权海阔天空的喝起酒来。r
陈林总算知道为何方才周围的人对李权那么敬仰了原来这李权虽没有说但是陈林却从言语中知道李权乃是川蜀一大望族在整个蜀中有着不可轻视的势力算得上是蜀中数一数二的豪强士族。加上李权热情豪爽的性情让李权在蜀中留下了不少美名。陈林也喜得结识这样的蜀中名望于是与李权无所不谈不知不觉见两人竟然在客栈中知道次日天明见鸡鸣升起陈林与李权相视大笑如同相交多年的至交好友。r
原来这李权昨日之所以问陈林那个关于夷人的问题乃是因为李权知道益州多蛮夷大汉多年来都没有找到一个有效解决夷人的办法又听说汉中郡太守与巴山夷人的关系很是不错李权才想着要向陈林请教一番因为李家现在不少人都在蜀中任职这对于李家的仕途也好蜀中百姓的安危也好都有着莫大的干系。故而李权整晚几乎都是在问陈林关于夷人的处理问题同时陈林也在李权身上得到了不少的总之两人一见如故。r
鸡鸣升起陈林急忙站起身来对李权拱手道:“衡书某还要陪同恩师上讲学呢今日就到此吧与衡书交谈令某获益良多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