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三国之梦幻征程全文阅读 > 第1章 拜师蔡邕(上)

第1章 拜师蔡邕(上)


光和六年十一月初,齐扬带着虞翻办好的官府文书启程洛阳之行。但齐扬先到会稽郡的鉴湖旁,先前随商队来此打探的一名弟子接住齐扬一行,带领齐扬来到一处,只见地处一块形若半岛的平地上,三面临水,风景秀丽。几进院落,飞檐翘角,古朴典雅。南面正对古纤道,如登楼远眺,心旷神怡。

齐扬正正衣冠,恭敬的拿出拜帖并一份早就做好的文章,对门人说:“会稽郡后学齐扬前来拜访蔡大家,望小哥通报一声”门人接过拜帖进去通报。约莫半柱香后,一个五十几许年龄的清瘦老者出来,后面跟着一个十来岁的靓丽小萝莉。齐扬不等老者出声,上前深深一揖道:“小子齐扬路过此地,特来拜见伯喈先生,先生是?”

老者双手虚抬一下道:“老夫蔡邕,”说完后把手中那篇齐扬跟拜帖一道送进的文章续道:“这是你齐校尉所作?”原来蔡邕得罪官宦被放逐,蔡邕害怕在放逐地被暗杀,于是逃命江南,远走吴地之地,往来依靠泰山羊氏,在吴地总共待了十二年。刚好这几年隐居绍兴。

齐扬抄了唐朝【春江花月夜】这首长诗,只不过把原诗那句青枫浦上不胜愁,改为鉴湖岸边不胜愁,至于当文抄公,齐扬全无负担内疚,天下文章一大抄嘛,如因自己改变了历史,那这些诗词可能永远不能出现了,现在不抄出来,说不定还会变成历史的文化罪人呢。

今见齐扬这首诗体现了蔡邕本人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年华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蔡邕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

齐扬恭敬的说:“先生铮铮铁骨不畏权贵而获罪,飘零此地有才不容于朝,避祸吴会之地而有家不能归,有感而作。”

蔡邕本以为齐扬是校尉,必定是个雄赳赳的武夫,谁知齐扬年方弱冠,相貌平常无出奇之处,但怎知有如此之学问,于是说:“请进寒门一谈。”

进房按宾主跪坐之后,齐扬说:“小子跟家师几年粗通文墨,家师仙逝后,小子有很多困惑,闻先生在此,不胜欣喜,望先生不以小子乡野之人粗鄙不堪,特请先生指点迷惑。”齐扬说完拜服于地。

蔡邕说:“齐校尉不必多礼,老夫待罪之身岂敢妄言,我观齐校尉文采出众,如有困惑,可共同探讨。”

齐扬道:“岂敢同先生探讨,能请先生指点迷津,已是小子天大的福分了,小子有很多问题,先从小的方面来说吧,几天前路上因天黑投客栈,远见一游方僧人在推一房门或寻住或化缘,有感而作一诗。”

齐扬接着把唐代诗僧贾岛的那首推敲诗念出来,接着说:“僧推月下门这句,我后来想想僧敲月下门也不错,但到底是推是敲好,因小子学问低下,就犹豫不决了。”

齐扬话音未落,跪坐蔡邕身旁的女孩就脆声说:“推好,嗯?敲也不错哦”蔡邕见齐扬目注女孩预言,就说:“这是小女蔡琰,自幼喜音律诗作等,见齐校尉春江花月夜之作,特求老夫跟随旁听,倒让齐校尉见笑了。”

齐扬暗忖我此行大半就是为她而来的,这是我预定的老婆啊,怎能不知呢?否则在这里卖弄个屁的诗词啊,本就是为了吸引文艺女青年,哦错了文艺女少年的关注的。

齐扬想归想却是很正经的朝蔡琰一揖道:“见过蔡小姐”蔡琰脸一红回了下万福。

蔡邕等齐扬蔡琰互相见过礼接着说:“推敲门,这个跟生活阅历有关,既非寺院,那么僧人应该是敲门,夜晚如推门,总是不恰当的。”

齐扬见此诗引起了蔡邕指点的兴趣,起了教学念头,就恭维说:“先生真是小子的一字师啊!”蔡邕面露得色摆摆手,是啊,是人总有虚荣心么。能参与一首好诗并把此诗定性,对于文人来说也是一大乐事么。

齐扬接着道:“小子在大山深处教化山越人,至今于下人一样,住草房,基本与大众吃同样的餐食,有人劝我造高楼大房等等,小子想由易入奢易,但由奢入易难,小子年轻,现如追求奢侈之事,怕失了本心,故不纳此言,有人就笑小子虚伪。为此就作了一文,名陋室铭,”

齐扬说完此语看了蔡邕一眼念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孔子云:何陋之有?”

当蔡邕听完此文后终于大惊失色:“好文.。”齐扬不动声色看了蔡邕一眼并顺带瞄了蔡琰一眼,见蔡琰面露尊崇之色,不由微微暗笑,此文名传千古,并收录在学生课本之内,能不好吗?做文抄公就是好啊!

齐扬朝蔡邕拱拱手说:“当不得先生夸赞,实在是此文对小子有二处问题,其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小子在深山对的是山越人和商贾白丁,哪来鸿儒?似有拼凑此文之嫌,另此句与小子心中理念不符,小子以为众生平等,如分人三六九等,那教化之事就成作秀之举了。”

蔡邕听完此言深思很久问道:“第二个问题呢?”齐扬道:“第二个问题是;完善此文尚欠二句,在无案牍之劳形这句后。需举二个古人耐的住清贫的例子,如姜尚渭河草庐垂钓等等?可小子见识有限,实在是难以定夺。先生见多识广,望先生补之。”

蔡邕说这个问题倒不大,表示自己先思考几天,必定会帮齐扬完善。这时夕阳将要西下,齐扬见天色将晚,提出告辞,明早再向蔡邕学习。

蔡邕说:“齐校尉远来此处,不知住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