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三国之虎狼上将全文阅读 > 第53章 袁曹交恶

第53章 袁曹交恶


张燕引一万兵马前至袁寨搦战,袁绍遣裨将夏昭出迎。两马相交,战不数合,张燕一枪捅死夏昭,将其首级悬挂旗门,向袁绍示威。袁绍大怒,派颜良出城来战。颜良手持钢刀,纵马直出。张燕亦拍马接战,战不五合,张燕拨马而走。

颜良见赢了一阵,当即引军掩杀。张燕且战且走,退至云梦山。颜良紧追不舍,倏然两旁山上冒出无数兵马。张燕高举右臂,大叫道:“视死如归,就在今天!”清厉的声音响彻山谷,清晰地送进了每一名士兵的耳际。两山兵士如洪水猛兽般,朝着中间的袁军扑去。颜良止不住兵败如山倒,大败而走。

高宠剑眉上扬说道:“即使敌众我寡,某亦将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刘策笑道:“子武(高宠的字)豪情烈胆,今日必破袁绍!”刘策让朝着佯攻左翼,引袁军来攻。高宠高举长枪,策马狂奔,三千铁骑如影随形紧紧跟在身后,庞大的骑阵仿佛来自地狱的幽涛,挟裹着踏碎一切的威势直冲而下!如天崩地裂,又如惊涛拍岸,向着前方的袁绍中军帐漫卷而去!

脚下的大地有如潮水般向后倒退,天地间只有成千上万匹健马同时叩击大地所发出的轰鸣声,整个世界都在战栗、颤抖!烈烈豪情在高宠的胸膛里熊熊燃烧,灼热了高宠的双眸。袁绍的大部分军队都出战了,仅剩七八千人留守中军。袁军开始骚动起来,虎豹骑如把利刃割裂了袁绍军阵!虎豹骑所过之处,血沫横飞!死尸遍野!左右皆劝袁绍赶紧撤离,袁绍将头盔扔到地上吼道:“大丈夫岂能临阵脱逃!”袁谭、袁熙见势急,忙架着袁绍上马。高宠欲追赶,却被大戟士截住厮杀,高宠见袁军已经溃败,便收兵而回。

刘策将佩剑高举过头,大声喊道:“人之死,难免也。可免者,唯败也。众将士与我南下冀州,明日饮马邺水!”曹军皆振呼响应。

次日,天刚蒙亮,邺城城楼上的守兵还在打盹,忽然被一阵乱哄哄的声音吵醒。只见一支不知从何而来的军队瞬息杀至,像滚滚铁流向着邺城碾压过来,隆隆的踏步声骤然间响彻云霄,曹军将士们用刀拍击着盾牌,呐喊着向前冲锋,天地间再无一丝别的声响!

守军们骇然相顾,尽皆惊恐万分,连忙鸣起警报,点上狼烟。刘策亲冒矢石,猛攻邺城。袁绍正在易京鏖战,被高宠张燕杀得大败,回师邺城。刘策听闻袁绍回师,便鸣金收兵,转战他处。

刘策见袁绍已败走,正欲返回易京。探马却来报:袁军已攻陷易京。

“怎么可能!袁绍不是被我击退了吗?”刘策瞪大双眼质问道。探马说道:“攻陷易京的人乃张郃。他穿凿地道,偷入城中,公孙大人没有防备,易京就被攻陷了。”

一旁的赵云听罢,连忙点起人马,杀奔易京。刘策重整兵马,紧随其后。原来,在刘策派兵和袁绍激战之时,张郃另带一支兵马,挖掘地道,一直挖到城墙下,地道里用木桩支撑,公孙瓒呆在城楼上并不知道。

地道挖好了,张颌便放火烧毁木桩,城楼倾倒。赵云抵达时,易京楼已经开始崩塌。公孙瓒自知难免一死,已先缢死妻子,见赵云在楼下,大呼道:“子龙,我对不起你。你乃不世良将,另寻明主,定受重用!”说罢,公孙瓒引火****,易京楼也随之倒塌。张郃杀至,关靖叹道:“我若不阻将军出城,怎会落到今日这般田地,我知道君子让别人陷入危限,必定要同生共死,将军既死,我岂可独自苟且偷生?!”

关靖拍马迎敌,幽州士卒紧随其后,与袁军杀在一起,关靖手持长刀,一路砍杀,力战而亡,田楷、单经皆阵亡与易京城下。赵云与张郃鏖战一处,刘策则被高览截住去路。刘策杀退高览,与赵云和田豫会合,刘策和张燕见公孙瓒已死,只好各自罢兵。

刘策率军回到许昌,徐州刺史车胄在大便时不幸掉落茅坑被淹死,刘策被任命为新的徐州刺史,即刻走马上任,刘策带着本部军马两万人,张辽八千人,徐晃一万人,赵云田豫的千余白马义从,和韩浩,朱灵手下各三千军马前往徐州,一来是防备袁绍南下,二来也是为了监视东吴。

袁绍消灭公孙瓒后,班师回邺城,聚集手下文武官员,问道:“曹操背弃我而帮助公孙瓒,我欲兴兵南下,讨伐曹操,何如?”

谋士田丰率先说道:“战乱连年,百姓疲惫,仓库见底,不可再兴大军。当先遣人献捷报与天子,若曹操不让,就称曹操隔我王路,然后兵屯黎阳,在于河内修造战船,置办军器,分遣精兵,驻扎边境。三年之内,大事可定。”

谋士审配说道:“不对,以主公的神武,再加上河北的强盛,兴兵讨伐曹贼,易如反掌,何必再等三年?”

智将沮授说道:“制胜之策,不在于强盛。曹操法令严明,士卒精练,比公孙瓒坐受困大大不同。今弃田丰的献捷良策,而兴无名之兵,某为主公不该这样。”

谋士郭图说道:“非也。兵伐曹操,岂曰无名?主公正当及时早定大业。剿灭曹贼,上合天意,下合民情,实乃大汉之幸!”

四人争论未定,袁绍躇踌不决。忽然许攸、荀谌自外而入。袁绍说道:“你二人多有见识,且看如何主张。”

二人施礼完毕,袁绍问道:“我欲起兵攻伐曹操,二卿以为如何?”许攸,荀谌齐声说道:“明公以众克寡,以强攻弱,讨汉贼以扶王室,正当起兵。”

袁绍点头说道:“你二人所见,正合我心。”于是袁绍便商议兴兵,令审配、逢纪为统军,田丰、荀谌、许攸为谋士,颜良、文丑为将军,起马军五万,步兵十五万,共精兵二十万,另有后军十万,朝着黎阳进发。

大军分拨已定,郭图进言道:“主公以大义伐曹操,必须列出数条曹操的罪状,告示各郡,则名正言顺。”袁绍遂令书记陈琳起草檄文。陈琳当下领命,提笔当场作出一封檄文。

檄文传至许都,军士传入相府中。曹操正好头风病发作,卧病在床,刘策前往徐州前有事禀报,站在门外候着。见军士持檄文跑到,刘策拦下问道:“此是何物?”

军士如实答道:“乃袁绍声讨丞相的檄文。”刘策接过一看,发现文中历数曹操的罪状,甚至骂到曹操的父祖,骂得极其难听,刘策直皱眉头。

“既是袁军所书的檄文,自当呈交丞相,不过此文还是莫让丞相看到为好,不然怕丞相怒火攻心,病情愈重,危害身体。”

刘策遂令军士将檄文留下,只说袁绍起兵犯界。曹操遂强打精神,起床聚众人相议。商议时左右将此檄文传进,曹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头痛欲裂,一阵剧痛之后,曹操的头风病竟然不发作了。曹操从床上一跃而起,问道:“此檄文乃何人所作?”

郭嘉答道:“好像是陈琳之笔。”

曹操笑道:“袁绍有这等精通武略的人,必须有武略兼备的人才能配的上陈琳。陈琳文事虽佳,但袁绍的武略可达不到要求!”曹操聚众谋士商议迎敌。

满宠闻之,来见曹操说道:“袁绍兵多民强。其部下如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皆智谋之士;田丰、沮授皆忠臣也;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其余高览、张郃、淳于琼等举世之名将。主公不可与之争锋。”

“袁绍势大,不可战,只可和。”满宠说道。

荀彧笑问道:“袁绍如何势大?”

满宠说道:“袁绍占据幽、并、青、冀四州之地,又有刘表在荆州相附和,长戟百万,胡骑千群,谋臣如云,猛将如雨,公孙授首,乌桓臣服,这难道还不算势大吗?”

荀彧说道:“袁绍有四州之地,主公奉汉帝威严,震慑九州,刘表自知自守,必定坐山观虎斗。袁绍兵虽多而不精,将虽众而难用,又兼公孙余党盘踞于幽州,塞外异族扰乱于外,此等种种,袁绍必败!”

“就是,袁绍手下都是些无用之人,何必议和?”刘策在一旁插嘴道。

程昱说道:“袁绍麾下多是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如雨如云,何谓都是无用之人?”

郭嘉接着话说道:“袁绍兵多而不精。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颜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战可擒。其余碌碌等辈,纵有百万,何足道哉!”,程昱默然不语。

建安六年,公元202年,曹操自引大军二十万,进黎阳,拒袁绍,刘策亦随军出征。两军隔八十里,各自筑深沟高垒。

刘策骑在战马上,巡视着军营,长子刘庆今年已经七岁了,骑在青犀(刘策前几年抓到的那只青色犀牛)上,刘庆长得和刘策有七八分相似,年仅七岁便能拉动软弓,腰上还别了一把短剑,坐在青犀上的还有一人,就是小刘庆一岁的曹冲(曹冲是196年生,为了剧情需要,把他小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