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策当上城门校尉不久后,因为何进被刺杀前曾发布密诏令各镇诸侯,军阀勒兵来京,相助共诛宦官,清君侧,复兴汉室。而西凉刺史董卓得到密诏后,大喜过望,在与女婿兼军师李儒商量后,点起数万兵马,望洛阳进发。董卓的西凉军才至平津港,就远远望见洛阳一片火海,董卓心知情况有变,连忙派遣斥候打听情况,等得知到少帝刘辨在北芒山,董卓急忙率兵前往,迎回少帝。
等进了洛阳城之后,董卓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先是罢黜少帝,拥立年仅八岁的刘协登基为帝,而董卓靠着手握重兵,竟把持朝纲,独断专行,若有不服的大臣,都被他残忍的杀害,一日,董卓的部队前去庙会,私下屠杀平民,抢夺财物,将平民的头颅装车运回洛阳,号称剿贼归来,董卓逼得大臣们出城迎接,自己骑在马上哈哈大笑。董卓继而又毒杀少帝,缢死何太后,杀了丁原夺取其兵马,收吕布为义子,从此洛阳再无能制衡董卓的势力,董卓更加狂妄,稍有不服之人便会惨遭屠戮,朝堂上一面倒的都是董卓的部下,洛阳四周的平民整日担惊受怕,想要逃离,董卓却封锁三关,让这些平民无处可逃。种种行为,引得人神共愤,人们敢怒而不敢言。
董卓的****,使得不少有志之士都前去行刺,只可惜大都失败了,伍孚的人头至今还挂在城楼上。
一日,刘策随曹操前往司徒王允的府邸参加王允的寿宴,王允的府邸豪华而精致,看得刘策在心中默默惊叹,这比之后世那些装饰自是比不得,可在这东汉洛阳,却是数一数二的。
酒行数巡,赴宴的人都有些醉意,王允忽然扔掉酒杯,掩面大哭,哭的声泪俱下,像是死了爹妈,而不是生日寿宴。来赴宴的众官连忙惊慌的询问,王允边哭边说,他见董卓欺主弄权,社稷难保,心中想起天下大汉子民都将受到董卓魔头的残暴统治而苦不堪言,江山社稷也怕是化为乌有,每每想起,心中都极为痛心因此而哭泣。
众官闻言也都大哭,刘策也不知他们是真心想着天下万民还是想着自己的荣华富贵,但见到几乎所有人都在哭,也只得放声大哭,只可惜只有干嚎而无眼泪。哭了一会,刘策自知无趣,见到众官还在哭,不觉忍俊不禁,曹操更是抚掌大笑道“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难道就能哭死董卓吗?”
说罢,曹操起身表示自己愿意进宫刺杀董卓,为江山社稷,为天下万民除去此獠。王允听后大喜,急忙将曹操引入内室,赠予曹操传家宝物七星宝刀,望曹操能够诛杀掉董贼,保全江山社稷。
回到曹府后,刘策自然知道曹操此去凶险万分,不仅失败了,而且还狼狈的逃出洛阳,受董卓通缉。
“曹公,先前伍孚谋刺董卓未成,反遭处车裂之刑,董卓因此更加加强警戒,曹公若去,怕是九死一生啊!”刘策言辞凿凿,言语中含有关切之意。曹操却只是捋捋胡须笑道“吾当然知道此举凶险万分,然而若是能杀得了董贼,天下都将幸矣,纵使吾事成未归,为天下社稷而献身身,吾虽死无恨矣!”
“既然如此,那末将愿替曹公前往刺杀董贼!”刘策抱拳咬牙切齿道。曹操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道“不,董贼天性多疑,非亲信之臣,不得以相近。吾屈身给讨好董卓很久了,董卓对我颇信之,吾得以趁机将其刺杀,若是你前往的话,怕是连相府之门都不得而入,又何谈刺杀之事?”末了,曹操又补了一句“不过你有心杀贼,虽无力回天,倒也一番赤胆忠心,不枉吾看重你啊,等我行刺之日,你还有要事要替我做。”
曹操给刘策耳语一番,刘策连连点头。
听完曹操的计策,刘策连忙回到东门值守,不多时,前方尘土飞扬,一骑驰来,正是曹操,并且扬鞭向刘策大呼“快开城门!”。刘策见曹操神色慌张,心知刺杀之事肯定失败了。
于是刘策急令门吏敞开城门,曹操出了东门,纵马向东北方向疾驰而去。没过多久,虎贲中郎将李肃率甲士赶到。“刚才可有人出城?”李肃向刘策问道。
“将军此言着实令末将不解,你看这来来往往行人客商这么多,末将不知放行了多少啊。”刘策作揖笑道。李肃沉声道“那可曾看见曹操?”“曹大人?末将斗胆请问发生何事了?”刘策佯装不知,问道。
李肃怒道“那曹瞒胆大包天,竟敢谋刺董相,我奉命前去缉拿。”“什么!这个曹孟德焉敢如此!亏丞相待他不薄,实在该杀!”
刘策故作失声,装作一脸愤慨。李肃不耐烦道“废话少说,他有出此门吗?”刘策料想曹操应该逃得很远了,但此时让李肃追上去只怕是会坏事,要多拖一段时间。刘策单膝跪地道“末将有罪,放那逆贼出城了。”李肃瞪了你一眼“等我回城定拿你是问!”
“且慢!李将军欲出此门,可有丞相文凭?若是没有,恕末将无礼,不能放行。”刘策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说道。“大胆,我奉丞相口谕,捉拿逆贼曹操,你是什么家伙,竟敢拦我?”李肃用刀指着刘策大喝。
刘策不甘示弱,拔剑出鞘,道“我奉命把守,没有文凭,休想过去!”李肃强压住怒气,从怀中掏出关牒,扔在地上,随即喝退门吏,策马出城,末了还狠狠瞪了刘策一眼。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了,刘策自知自己也难逃干系,更何况李肃也放不了他,于是将提前收拾好的盘缠带上,换了一身寻常衣服,背着龚景送给刘策的长剑,刘策带着铁枪乘马连夜出城。
按照历史记载,刘策知道曹操乃沛国谯郡人,曹操应该会逃回家乡,于是刘策望东南策马扬鞭而去,披星戴月,日夜兼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