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三国妖士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三十二章 两劫当归

第1卷 第三十二章 两劫当归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飞鸟。

  自出了洛阳城,曹操一路策马狂奔,星夜兼程,不过两日便出了虎牢关,但干粮用尽,马力不济,曹操又饿又疲,只能放慢行程。

  他想着到附近小县去买些酒肉,但刚至中牟县外,便见许多人围在墙边看告示,曹操远远地望见,那画上之人可不是就是自己么。

  一个县书佐正在宣读文书。

  “诏令:

  今骠骑校尉曹操,欺君罔上,图谋不轨,行刺国相,狼狈东逃。

  特发此诏令,沿途诸县提供线报者,赏钱五百万;擒送官府者,赏钱千万,封永宁侯;平民百姓者,可任选八百石官职;有官身者,入补尚书台;

  望诸县百姓忠君报国,擒拿此贼,以报天恩!”

  曹操听到这里,不免有些悲愤,自己少年成名,无论是外放为一方父母官,还是在朝任职,向来尽忠职守,众人莫不叹服。

  想不到如今却如牲口一般,被朝廷明码标价,归位逆贼一类,虽然他知道朝纲已被董贼把控,但忠臣被诬为逆党,反贼却掌控大义,阴阳颠倒,真是可笑而又可悲。

  他见周围百姓都围着那画像仔细瞧,其中几个身强体壮的豪侠乡勇还大放豪言,定要捉了自己去搏个侯爷之位,遂不敢再在这里呆下去,牵着马从旁悄悄溜走。

  而那日董卓醉酒,到了晚间才清醒过来,听到城门校尉伍琼派人来报多时,这才知道一向信任的曹操居然也背离自己,逃出洛阳,气地哇哇大叫!

  曹操和袁氏两兄弟不同,除了自身才干和已故的养祖父曹腾,并无亲眷在朝当官,宗族势力比不得袁家。

  董卓哪里会有所顾忌,自然不会给他封个地方郡守,立刻便剥夺其骠骑校尉之职,并将曹操归为叛逆一党,又派出三千铁骑,一路追赶,势要将他烹煮为食!

  孰料曹操跑的太快,整个虎牢关以西的嗷嗷军将都被他甩在后面,直到现在人困马乏,放慢行程,那些缉捕文书才发布到东途诸县。

  路是越难走了。

  曹操不敢靠近县城,抄小路走在乡间,正好见到几个男子在村口树下喝酒,遂牵着马上前拱手作揖。

  “见过几位大哥,在下曹瞒,自长安往北海探亲,然中途干粮用尽,饥渴难耐,可否向几位大哥讨些酒喝,在下感激不尽。”

  那几人看了过来,为首那人正是这片的亭长,名叫杨绱,刚从县城回来,顺道便买了些酒肉,闲来无事,招呼几个兄弟在这树下相聚喝酒。

  他见来人牵着一匹健马,比县令老爷那坐骑还要神骏,暗暗称奇,心道此人非富即贵,却落魄至此,心中同情,便要递过碗去。

  但偶然间想起刚刚在县里看过的告示,又定睛瞧了瞧曹操,只见这人披散着头发,好似故意遮挡着面目。

  杨绱暗自戒备,端一碗酒,拿起一根羊排,走过来递给曹操。

  “远来是客,相逢是缘,些许酒肉而已,兄台何须客气!”

  “多谢大哥!曹瞒感激不尽!”

  杨绱见他撩起头发,吃着酒肉,漏出侧脸,上面虽抹着土灰,但那眉目轮廓,与缉捕画像上别无二致,心里断定这便是那曹操!

  遂乘着对方不察,悄悄摸到身后,一脚踹向曹操后腿。

  曹操虽然谨慎,但此时已如同饿死鬼投胎,心神放松大半,被这突入其来的背后一脚所袭,顿时翻倒在地。

  “想不到我杨绱竟能立下泼天大功,抓住逆贼曹操,得封侯爷,哈哈哈哈!”

  那几个树下吃酒的听到这话,齐齐跑上来,帮杨绱制服拼死挣扎的曹操,又用绳索将其牢牢捆住,直接押往县城!

  一路上任曹操百般口舌,杨绱几人都不为所动,径直来到中牟县衙。

  中牟县令名叫陈辅,今年已有四十多岁,本在衙门里和县内功曹图罔商讨事务,听到衙役来报,县内亭长杨绱抓住在逃逆贼,遂立刻升堂来见。

  待确认无误后,陈辅让衙役将曹操关入大牢,又让杨绱等人回去,待自己上报朝廷之后,再来衙门听候封赏。

  等到众人去了,陈辅颇有些闷闷不乐,他可不像杨绱这等微末小民,是知道京都洛阳里的变故的。

  曹操是逆贼吗?

  自然不是!

  恰恰相反的是,曹操此前做过洛阳北都尉,顿丘县令等职位,以其才干、胆魄和文采扬名于士林之间,是公认的治事能臣。

  而当今的国相董卓,淫乱后宫,残杀忠良,放纵军卒劫掠百姓,废立天子,所犯罪行罄竹难书,那才是真正的叛逆之贼。

  本来这些都是大人物之间的事,和他这小县父母官全无瓜葛,可曹操偏偏被自己境内的子民给抓了,若是将曹操送上去,自己不是成了董卓的帮凶了吗?

  一个人来到这后院,陈辅看着树上的叶子已凋零殆尽,冬日的寒风似乎已刮在脸上,从心底生出一种苍凉之感。

  这大汉朝廷不也如同这棵树一样,上面的叶子被来自西凉的寒风给刮落了么。

  “大人立下功劳,为何却面色不愉呢?”

  功曹图罔不知何时也到了院中,和县令陈辅站在一行,看着眼前的枯树发问。

  “图罔啊,你说若是将这叶子捡起来,这棵树还能回复繁茂吗?”

  “大人何必明知故问,重要的是大人是欲与西风同啸而歌,还是愿与这落叶为伍,沃土增肥?”

  “的确如此啊,我已经知道了。”

  陈辅叹了口气,转身走出庭院,只听见伫立原地的图罔在风中呼喊。

  “恳求大人隐居之日,带属下同行!”

  中牟县牢,阴暗的阳光透过缝隙钻进来,坑洼的地面原本铺着干草,但不久便变得潮湿起来,整个封闭的牢房里满是令人作呕的气味,只有老鼠窸窸窣窣的声音自隔壁传来。

  一脸颓败的曹操瘫坐在墙角,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心中除了绝望,还有愤恨。

  原本他的理想是做大汉的平西大将军,可人生便是这么不如意,如今却要被人千刀万剐。

  他甚至想过如果不背叛董卓,自己是否可以安稳富贵地度过这一生,但转眼便抛弃了这个念头,他并不后悔做这个决定。

  董卓乃西凉匹夫之辈,根本长久不了,他还幻想着自己能和以往的权臣一样,把持朝纲,但何进那帮外戚还是守规矩的,恰恰董卓领悟不了这一点,便注定了他的败亡。

  与其与贼共赴黄泉,不如舍命一搏,做个忠贞烈士,想到这里,曹操愈加不觉得后悔,顿时狂笑起来。

  但这笑声里蕴含了多少凄怆,他终究是不甘的。

  他足智多谋,胆识过人,是要率领千军万马,内平乱贼,外逐蛮夷,做那流芳百世的绝代英雄,没想到却败在一小小亭长身上,当真是可歌可泣!

  “哈哈哈……”

  狂笑声响彻幽牢,伴着日落西山。

  一盏油灯自外而入,缓缓通向牢房深处,陈辅停了下来,看着已经睡下,却被灯火醒眼的曹操。

  他打开牢房,朝曹操作揖长施一礼。

  “将军文韬武略,世所皆知,董卓残暴,天人共愤,我陈辅虽为微末小县一令,却也有颗忠义之心,特来为将军送行,马匹行囊已在外面,将军即可自去!”

  曹操眨了眨眼,爆出一丝惊光,分外大喜,急忙爬起来抓住陈辅双手,紧紧握在掌间,眼里满含泪水。

  “陈公厚义,孟德……孟德感恩不尽!”

  “不图回报,只愿将军以有用之身,济天下黎民之百姓,此东行诸县,董贼皆已发布缉捕文书,险阻重重,将军还需万分小心,事不宜迟,还是快些去吧!”

  曹操擦拭泪光,又连连点头,伴着身后的烛火在黑暗中前行,待到了外面,立时翻身上马,又深深看了眼陈辅,扬鞭策马消失于夜幕之中。

  一直到了天亮,狱卒慌慌张张地跑到县衙,却再也找不到县令陈辅,与他一同消失的还有功曹图罔。

  而此时的曹操可谓死里逃生,只埋头逐山野小路而走。

  又过了两日,曹操的干粮再次用尽,却一直忍着饥饿,不敢向乡里人讨酒食,直到成皋附近,整个人已有些眩晕了。

  曹操将马绳绑在树上,自己瘫坐在地上,从腰间抽出匕首,看得发起呆来。

  将目光转向马匹,曹操定下心里,顾不得了!

  都要饿死了,还怕什么赶路不赶路,大不了从这里翻山越岭,靠着这双脚走回老家!

  只是在他刚要下手的那一刻,突然想起自己的父亲有个好友,名叫吕伯奢,他家不就在这附近吗,自己当年还见过他两次呢!

  他对那位叔伯印象极好,是位隐居山野、不慕权贵的高杰之士,绝不会出卖自己!

  当下曹操强行打起精神,骑上马朝着一处山野行去,正好碰到一个采药的老人,问明了吕家所在。

  直到深夜,曹操终于到了吕家门外,这是山野间的破落房子,方圆一里地内找不到第二处人家。

  曹操借着月光,摸到门槛上,沉沉地敲打起来。

  半晌之后,一个穿着破葛麻的男子过来开了门,身后还陆续出来四个人来,都有些警惕的看着自己。

  “敢问吕伯可在,在下乃故人之子,路过成皋,特来拜见。”

  “实在不巧,家父外出访友去了,敢问你是?”

  “在下曹孟德,令尊与家父交情甚笃,我早便听说吕伯有五个聪慧知礼的儿子,想必就是几位世兄弟吧!”

  “原来如此,曹兄快请进!”

  为首那男子显得格外欣喜,立马迎着曹操进了家门,到了简陋的屋子里坐在草团上,吕老大搬出几坛浑酒,又让老二媳妇煮了点野菜,五兄弟便陪着曹操喝起酒来。

  “曹兄看上去有些疲惫,不知为何如此匆忙?”吕老大敬了杯酒,问向曹操。

  “前两日书传家叔病危,孟德遂星夜兼程,返归故里欲见最后一面。”

  “曹兄真乃至孝之人,在下诚有所感,当以此酒相敬!”吕老二一脸敬仰,颇为豪气地满饮一杯酒。

  “世兄之言,实不敢当,只是人伦之事罢了。”

  “曹兄言之有理,你我父亲相交莫逆,今日有缘得见,实在是天意使然,让我两家永世交好!”吕老三坐着举起酒杯示意,遂一口咕噜咕噜地喝了下去。

  “世兄客气了,孟德也心有此意,来日方长,定当书信来往。”

  “听闻曹兄文采卓绝,小弟心甚慕之,敢请满饮此杯!”吕老四同样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世兄过誉了,曹某只是有些虚名罢了,算不得本事。”

  “听闻曹兄在朝为官,不知身居何职,可否与我等说道说道。”吕老五举起酒杯,同样敬了杯酒。

  “区区校尉,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哈哈哈,校尉之职都不足称道,那我等山野小民,哪还有脸苟活于世啊,曹兄过谦了。”

  吕老大等人纷纷笑骂曹操,众人欢笑间聊得好不痛快。

  直到曹操眼皮打颤,小路本来就难走,加之逃亡之路处处谨小慎微,精力难以为继,现在又被吕氏兄弟轮流灌酒,止不住的想要睡觉。

  吕老大见此连忙将他带到父亲房间,自己也回去休息了。

  曹操本来还残留着一丝心神,现在也放松下来,便要沉沉入睡,恍惚间又回想起过往。

  大将军何进身死,他率军围攻皇宫,诛杀阉党;

  董卓入京,残害忠良,他敢怒不敢言,虚与委蛇;

  好友袁绍怒斥董卓,逃离洛阳;

  被困京都,被董卓任为骠骑将军,他将父亲与家财一并送出,随后出逃;

  及至中牟,被亭长捉拿,辛得县令陈公开释,逃过生死一劫。

  一劫……一劫……

  曹操猛地翻身坐起,突然想起许多日前,徐州有位从事给自己送信,后面那句话正说的是东奔之途,两劫当归?

  既是两劫,中牟县若算生劫,接着可不就是死劫了么!

  曹操猛地警醒起来,酒劲去了大半,额角渗出一层细汗,他悄悄摸到门口,探听外面动静。

  只听得吕氏兄弟似乎站在外面,一人说直接杀了,一人说先绑起来……

  曹操瞳孔一缩,心中又惊又怒,难怪这吕家兄弟如此热切,轮番敬酒,原来竟是这等宵小之徒,要拿自己性命去讨赏!

  想到这里,曹操顿时不再犹豫,居然找不到自己的佩刀,慌乱地摸索全身,终于从腰间找出一把匕首,猛地推开房门。

  不待吕氏兄弟惊诧地神情,曹操匕首连刺,瞬间杀毙四人,本打算立即逃走,又见屋内油灯突然熄灭,想起吕家的妇人。

  待自己走后,她们必定马上去报官,自己行踪暴露,处境就危险了!

  于是他狠下心肠,突入各个房中,连杀三名躲在墙角瑟瑟发抖的妇人。

  屠灭吕氏满门之后,曹操又在房里捡了件干净衣服换上,到厨房包起所有干粮,取了佩刀行囊,牵了马匹出来。

  再到院中,曹操又看了眼庭院里的四具尸体,猛地想起来还有一人不见,定然是连夜报官去了!

  他心中既恨又愤,早知如此,他又何必对那些妇孺下手,遂急匆匆地翻身上马,落荒而逃。

  行不多时,黑暗中正见一人迎面而来,曹操认出是吕家老二,策马冲过去,手起刀落,将他砍翻在道旁,又调转方向,马不停蹄地跑了!

  世间义士虽多,小人却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