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三国妖士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四十章 请师授学

第1卷 第四十章 请师授学


  屏风之后幽幽响起侄儿呓语,端坐屏风之前的姜钰昌惊的眼珠都要爆出来!

  千算万算,不及天算,怎么偏偏在这时被仙师召了回去!

  徐庶、郑缺二人自然也被吓了一跳,本来听着先生在那讲论数理,没想到这书房里居然还藏有一人,就在那屏风之后!

  “啊呀!元儿啊,你何时跑到这里来玩的,叔父竟毫无察觉!”

  姜钰昌脑筋急转,连忙爬起来跑到后面,一手牵着姜元一出来,一面对着徐郑两人苦笑道。

  “小侄无礼,让你二人见笑了,今日就讲到这里,这题暂且搁下,你俩回去再多加思索,我先照料好侄儿。”

  “不敢不敢,小公子抱恙,先生自行方便,反倒是我二人叨扰了,隔日再来请教先生。”

  徐庶、郑缺连忙请辞告退,恭敬地行了一礼,相伴而去。

  “元直啊,这事有些怪。”

  “的确如此,我也觉得十分困惑。”

  徐郑二人出了门边走边说,想着刚才那事,先生怎么那么喜欢屏风呢?

  在徐州城的从事府上有,在这东海老宅同样有,仿佛他总要靠着屏风才坐的舒服。

  怪!

  实在是怪!

  不怪他二人猜不到其中奥妙,而是谁都知道,姜家的小公子,是个时常发病的傻子啊。

  后宅院里,雪地上印着散乱的脚印,姜文姜武两兄弟没绕着凉亭打转,只隔在两边互相丢着雪团,呼啸着砸过来,扔过去。

  姜老爷带着三个宝贝闺女在廊上看他们在雪地里嬉闹,不料一个雪团竟直直地飞过来,擦着四丫儿的头发嘭地撞在墙上面,立时在地上散开了花。

  娇滴滴的四丫委屈地揪着父亲衣角,抽泣着掉下晶莹的泪珠,看得姜老爷的心都碎了。

  “四丫儿莫哭莫哭,这雪花松软,纵使砸到了也不会痛的。”

  姜老爷连忙俯身哄慰着闺女,孰料话音刚落,一个雪团直接呼啸而来,直接砸在他半边脸上,霎时酸麻冰冷的滋味透入心田。

  他无助地转过头来,看着站在檐下的二丫头,扎着两角冲天发,手上摊着一些碎冰块,正歪着脑袋好奇地看着自己。

  “二丫啊,你已经六岁了,不是小娃了,怎么听不懂为父的意思呢?”

  谁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姜老爷现在是怎样的痛心疾首。

  还得拉过二丫头给她吹着手掌,生怕冻出个好歹来,这时节染了风寒是最麻烦的事。

  “阿父,我听的懂啊,你说过不会痛的。”

  听着二丫头还在那自顾自地争辩着,姜老爷微微摇了摇头,心道这日子没法过了。

  他有六个闺女,最小的两个是双胞胎,还刚刚学会走路。

  然后便是娇滴滴的四丫,受不的丁点委屈惊吓,否则便哭个不停,不过这招倒十分好用,姜老也对这个可爱的四女儿毫无抵抗力,也是他最疼爱的女儿。

  至于胖乎乎的三丫头,现在就吊在他身后,一天到晚嘴里都不消停,不知又在吃着什么,这是姜老爷最担心的女儿,以后很可能嫁不出去。

  牵在手里的便是二丫头,天性活泼好动,遇到什么都要尝试一番,偏有些男孩子风范。

  姜老爷心想着遏止下这苗头,又看了看还在雪地戏耍的姜文姜武一眼,的确要让女儿离他们远一点。

  幸好还有大女儿,让他稍微省省心,今年八岁已经开始跟她姨娘在屋里学织布。

  还是儿子好啊,只是元儿怎么成天到晚不见人呢?

  “兄长,身上可带着果子?”

  正想着间只见廊外转来两道身影,不正是弟弟牵着他的儿子,这画面看上去倒很和谐,但站在那里的人不该是自己么?

  再望望还在糟蹋白雪地的姜文姜武,姜老爷已经分不清谁是谁的儿子。

  这么玩,你就不知道管管?染了风寒怎么办?你的儿子在那呢!

  “咦……兄长,可带着果子?”

  姜钰昌遥遥走了过来,问兄长要饴糖果,整个姜府上下有三个人身上常带着这东西,那便是姜老爷,何氏夫人以及侍女阿月。

  “饴——糖——果——儿”

  魂飞天外的姜元一在那呆呆的帮着腔,看得姜老爷又心疼又担忧,连忙从袖口里摸索来,翻过去,又转了两下身子,跳起来抖了一抖,哪里有什么果子。

  他正觉得心奇,耳边还听着咀嚼的声音,猛的看向吊在身后的胖三丫,眼见着那最后一颗果子也被啃掉大半!

  刹那间无边的悲痛蔓延过来,又被狠狠地积蓄在心底,神灵已经抛弃了他最忠实的信徒,姜老爷沉沉地叹了口气,吩咐几个女儿找他们的姨娘去,这才领着弟弟和儿子去屋里拿果子。

  “钰昌啊,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啊!”

  “兄长说的什么话,我又有什么事会瞒着兄长!”

  姜钰昌立即矢口否认,还以为自己与侄儿的秘密暴露了,今天这一出出的意外,小心脏有些受不了啊!

  “那你怎么对元儿如此厚待?”

  “兄长这是什么道理,元儿可是我的亲侄子,我不待他好还能待谁好!”

  姜钰昌立刻倒打一耙,只是心里实在是被兄长的眼神看得发毛。

  姜老爷摇了摇头,显然是半点不信的,你那两儿子在雪海驰骋都视若无睹,分明是对元儿有所企图啊,难道当初那王氏妾和弟弟……

  几乎不敢再想下去了,他这弟弟虽然心思不正,但对家里人那是没的说了,而且不好女色,这么多年不就阿文阿武两个儿子么?

  一行已到了房门,姜老爷进去之后,从屋里的木盒取出大大小小十来个果子,让姜元一拿着站在一旁舔着,自己则让弟弟在席上坐下,他今天定要探出个究竟。

  “钰昌啊,元儿资质如何?”

  “兄长什么意思?”

  “元儿不是天天在你房里学字么,悟性可好,是否能出人头地?”

  姜钰昌这才微微松了口气,原来是兄长是在怀疑这个,当初借口帮侄儿寻求良师,一来二去反倒自己成了先生,当然这是掩人耳目,实际上他才是真正的学生啊!

  但这些话显然是不能说的。

  “元儿资质尚可,每日能学十来个字。”

  “是这样啊,我见那两个功曹时常来找你,想必城中事务繁忙,打算在城里替元儿找一师傅,代为教授,如此也不会耽误功夫,你觉得怎样?”

  穷图匕现,姜老爷是铁了心要将儿子给弄回来,跟着弟弟后面纵使学有所成,也定然是个大大的奸佞之臣,元儿可不能被他带坏了。

  姜钰昌暗道不妙,自己肚里多少货,兄长可是一清二楚,但他这些都是给侄儿做掩护啊,真要换来个陌生人,日日相处之下,那元儿可就容易暴露了。

  “兄长啊,这为学之道,当从一而终,元儿现在学到一半,再换个人来教导,恐怕他会学的困惑啊,要不这事再缓缓?”

  “那就从头再学,我儿尚且年幼,就算一时困惑也是常理,没什么好思虑的,这事就这么定了!”

  见兄长言辞昭昭,不容置疑,姜钰昌只能无奈接受,看了身旁舔着果子的姜元一一眼,暗道自己已经尽力了。

  反正也没什么大不了,凭借侄儿的聪慧,应付一个小小的教书郎,那还不是轻而易举手到擒来?

  就算被人看出破绽,暗地找一柴房将其杀了便是,保证神不知鬼不觉。

  “兄长决议如此,钰昌自无话说,只不知兄长欲找何人教导元儿?”

  “听闻王景兴外出访友,不日便要回归,我打算让元儿去试一试。”

  什么!

  姜钰昌一听便慌了,王家家主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通晓经学礼仪,名声早就传遍州郡,那是能轻易杀掉的吗?

  暗暗替侄儿叫苦,姜钰昌竟找不出理由反驳,毕竟王朗不像徐州城里的陈珪那般年老,他又有什么理由反对。

  “钰昌啊,城外到底安置了多少流民,粮仓里的积蓄可还够用?”

  姜老爷问起了流民之事,毕竟那些可是自己的佃农,姜家花出去自然要靠他们收回来,否则家业不是凭白消耗一空,这种事他绝对不会干!

  “兄长且知,今入册流民已达七万余人,虽然超出预定之数,但省着点吃存粮还是足够的。”

  姜老爷点了点头,又问道。

  “近日发出的银钱又有多少?”

  “这个……总计约九千五百万钱。”

  “什么!”

  姜老爷大吃一惊,这才一月不到,就费了这么多的银钱,再大的家产也扛不住这般挥霍的吧!

  “兄长无需惊慌,这前期建设自然有所花费,但后面基本上便不消什么银钱了。”

  姜钰昌开始解释各项用度,招募了数万流民,本来人力是够的,只是姜元一坚持加快进度,要在雪落之前建好屋子,所以专门调了郡兵三千过来帮忙,一日三百钱,这一月下来,自然发出去两千七百万钱。

  除此之外,还有各类工匠开支,木材自然随便砍,沙石也是任意挑,只是这工匠总要找啊,前前后后搭了一万五千间房胚,最起码招了百来个工匠,那花费自然就上去了。

  又按照姜元一的意思,搜刮了境内大小店铺,买了各种蔬实种子,到铁匠铺里打造不少农具,网罗各地游方郎中,各种费用加在一起,这点用度当真算不了什么。

  听着姜钰昌在那一笔笔的算账,姜老爷没什么可说的,事情已经办了那就得挨着头皮撑下去,凡事不能半途而废,这个道理他是懂的。

  他将目光看向了儿子,不管怎样都要给他留一些家财,纵使以后整日痴傻,也可衣食无忧,安安稳稳地过这一生。

  只是……他似乎觉得有什么不对。

  “钰昌啊,你觉不觉的奇怪,往日元儿这病虽一日多发,但终归不过片时间便回转过来,可如今虽然几日一发,但沉溺痴傻的时间却越来越长啊!”

  姜钰昌心中一惊,也直直地看向侄儿,心道莫不是在凡间有所领悟,受了仙师器重留待愈久,那会不会有一天,他这侄儿直接留在众仙之地,永远不再还过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