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三国妖士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三十五章 讨董先锋

第1卷 第三十五章 讨董先锋


  徐州广陵城,郡守府。

  舞转回红袖,歌愁敛翠钿。

  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几个身穿白丝轻衫的歌姬,摇曳着纤弱的腰肢,挪动轻盈的脚尖,在厅堂内来回舞动,眉目中一点朱砂,伴着怜惜动情的媚眼,正席上的广陵郡守已看得醉了。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双眼迷离,郡守张超又自酌一杯酒,只抿了一小口,忘情的拍起手掌,同舞女和起歌来。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哈哈哈,妙哉!美哉!”

  爽朗的笑声与歌声掺杂在一片,外面进来一个仆人,已悄悄来到席侧间,低声地道了一句。

  “禀大人,臧功曹在府外求见。”

  “啊!是子原来了啊,快快有请,快有有请!”

  张超笑意盈盈,听到臧洪来了,心情更加愉悦,他正想和好友品鉴一下,这广陵歌姬和洛阳舞女的不同风情啊。

  眼见堂外走进一个人来,容貌雄伟,气宇轩昂,只是身上只穿着葛麻衣,左手捧着木盒,右手提着包袱,反倒像是个赶路的民间豪侠。

  “子原,你这是何意!”

  张超立时站了起来,惊讶地指着下方的功曹臧洪,其人坚毅刚强,似乎天生带着一种正气,虽然是自己的下属,但张超对他却十分敬佩,平日里都是表字相称,是他的知交好友。

  但此时对方一副平民打扮来见他,难道是要辞官归去!

  “大人在上,请受臧洪一拜,今日特来请辞,交还印绶!”

  臧洪伏在地上,语气铿锵,又径直站了起来,将手中木盒呈放案几上,目光坚毅地盯着郡守张超。

  “都下去!”

  张超满脸肃然,急得左右踱步,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扭头便威吓那些噪杂的歌女退下去。

  这厅堂才彻底静了下来。

  张超看着面不改色的臧洪,急着道。

  “子原啊!你我乃莫逆之交,今日何故弃我而去!”

  “大人知遇之恩,小人没齿不忘,纵使天下人皆弃大人,臧洪也自会舍命相随。

  然天道沦丧,大汉倾颓,小人祖辈皆受汉恩。若日日在此沉溺舞乐,生时愧对天子,死后亦无颜面见祖先,是故特来向大人请辞!”

  张超心里颇为羞恼,他知道好友也是在指责自己,但他只不过徐州治下的一个郡守,刺使陶谦都无动作,让他能怎么办!

  “子原身携行囊,意欲去往何处?”

  “洛阳城,相国府!”

  听到好友这么回答,张超猛地一惊,骇然地看着臧洪,张着嘴巴指着他。

  “董卓权倾朝野,洛阳甲兵二十余万,无异龙潭虎穴,子原若去,定当无回,何故要做这等傻事!”

  “龙潭如何!虎穴又如何!昔者专诸之刺王僚,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白虹贯日;丈夫以命报国,今日是矣,臧洪虽无勇略,亦有一身肝胆,愿以一己之躯,扬我大汉忠烈之名,岂得任由董贼颠覆皇庭!”

  臧洪直直地立在那里,语气激烈,长抒愤慨,张超心知恐拦不住他,只能道。

  “子原忠义无双,我张超岂会不知,只是匹夫之勇,不足以济世啊!”

  “我意已决,请君勿忧,今日辞行,恐无再见之日,君当保重身体,洪在九泉之下,亦为使君祈福。”

  说罢转身而去,再不肯回头来看,张超大急,从席间跑出来追他。

  “子原啊,子原啊,你欲陷我于不义啊,哪有好友端坐,知己赴死的道理?”

  臧洪被拉住衣袍,颇为忧愤地看着张超。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请君听我一言。

  使君历世受恩,兄弟并据大郡,今王室将危,贼臣未枭,此诚天下义烈报恩暛命之秋也。

  今郡境尚全,吏民殷富,若动枹鼓,可得二万人,以此诛除国贼,为天下倡先,义之大者也。

  然今坐视董卓篡逆,日后定会遭人非议,其中因果,还望使君三思。”

  张超听罢,长吁一口气,叹息着道。

  “子原所说,我又岂会不知,只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成王败寇,得胜者说之。

  今日我高举义旗,倘若兵败,不但身死族灭,更会被归为叛逆之流,永载史册,屈遭后世唾骂。

  昔时灵帝无道,冀州刺史王芬图谋废帝,已然伏诛,子原难道想让我步他的后尘吗?”

  臧洪微微摇着头道。

  “此一时,彼一时也,灵帝虽泛善可陈,然终究是真龙天子,岂能无端废立;而今董卓把持朝纲,废少帝为弘农王,正是王芬一党。

  使君若大举义旗,定然天下响应,关中震动,董卓有二十万军甲又如何,难道他西凉兵马能以一敌百,抗衡四方精锐之师,屠灭九州武勇之士不成!”

  张超面色有些犹豫,若八方响应此事的确大有可为,就怕他们无动于衷,单凭自己这一郡之兵,想要攻入洛阳,谈何容易。

  更何况西凉军马的确强悍无匹,当今天下,已找不出几支军队能与其分庭抗礼。

  唯有北击乌桓,现任奋武将军公孙瓒旗下的白马义从;常年平叛,长沙太守孙坚麾下的吴郡子弟兵,方能有一战之力,否则依靠那些新招募的士卒,想攻破雄关异水环绕的洛阳城,难如登天。

  “子原啊,倘若大举义旗,无人响应,董卓挟天子控群臣,一纸张诏书调令四方郡兵反来伐我,为之奈何?”

  “使君勿忧,长沙太守孙文台与董卓素有旧怨,其人性如烈火,豪情万丈!

  如今董卓势大,他必定不能忍辱,若见我等高举义旗,虽在南方千里,定会率军来援;

  袁氏两兄弟出身高门,又与董卓有隙,这才逃出洛阳,如若有人兴兵,定然不会落于人后;

  陈留太守乃使君兄长,自不必多言;

  兖州刺使刘岱乃汉氏宗亲,又无亲眷在京,定敢放手一搏;

  河内太守王匡、上党太守张扬、济北相鲍信均乃何进心腹,当初本就是为了以防不测,这才外出募兵,如今董卓毒杀何后满门,他们无论是为忠为义,都会举兵共讨;

  豫州刺使孔伷、东郡太守乔瑁等俱为海内名士,如今天子蒙难,他们必定不会坐视不管。

  天下志士数不胜数,使君何必担心无人响应,到时十面合围,聚天下精兵强将,怕的那人就是董卓了!”

  张超细细听罢,觉得十分有道理,又被臧洪的这番话煽起了雄心热血,脸色转为欢喜。

  “善!大善!子原所言,如醍醐灌顶,我欲举平逆大旗,聚忠勇之士,共讨国贼董卓!”

  “使君此举,必将挽大厦之将倾,救社稷于濒颓,诚为天下第一义士!”

  臧洪那张严肃的脸终于舒展开来,毫不吝啬对友人的夸赞。

  “请子原立刻吩咐下去,招募讨贼之精兵,筹集粮草军备马匹,我欲速去陈留与兄会晤!”

  “属下听命!”

  臧洪大踏步离去,张超的心却依旧在汹涌,他快步入屋找出布帛笔砚,唰唰便写下几封书信,又风风火火地召来两个护卫。

  “速将此信送与刺使陶大人,这另一封送往陈留,去面见我家兄长,军机重大,不可有半点闪失!”

  “谨遵大人之命,我等立即前往!”

  两个护卫抱拳称诺,朝着不同的方向去了。

  数日之后,兖州陈留郡,一间小客店。

  一个风尘仆仆的黑矮汉披散着头发,将马拴在柱子上,直接跨步走了进来。

  掌柜的正要开口,却听见里面吃酒的那几人惊喜地站起来,齐声高呼着兄长!

  “走,去父亲那里!”

  曹操低头瞥了眼桌上的酒食,直接走过去提在手里,旁边几人自然是胞弟曹德,从弟曹仁、曹洪。

  “兄长,还是去我房间吧,父亲和姨娘在屋里说话……”

  曹家的基因很强大,几个兄弟里找不出一个好看的,都是黑矮粗壮的汉子,貌似父亲的曹德支支吾吾地解释,正在前面带路。

  “子廉啊,去将我父亲请过来!”

  千里奔波,亡命归来的曹操在心里叹了口气,又嘱咐最为直爽的曹洪请来父亲,几个人已到了曹德的房里。

  看着曹操坐在草席上大口吃着酒肉,面貌苍丧而愈显坚毅,衣衫尚且不整的曹嵩觉得有些愧疚,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他终于觉得心疼了。

  “阿瞒啊,为父日日担忧,终于等到你了!”

  曹操没有说话,只顾着眼前的酒食,曹嵩略微有些尴尬,知道这个儿子因为自己,差点丧了性命,只能在心中泛苦。

  “兄长此行,定当历经磨难,奔波劳累,心神疲乏,不妨吃完之后,先休憩一时半会,再来商议诸事?”

  曹德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才干,却对兄长十分敬服,或者说整个曹家宗族的这些从兄弟,以及夏侯家的堂兄弟,无不对曹操钦佩万分。

  毕竟父亲曹嵩的反面教材摆在那里,曹操便如同一股清流,以其五色棒杖毙蹇昌,上书为士人平反,率军平灭黄巾,机警逃出洛阳等等事迹,堪称文韬武略并驾,果敢睿智齐驱,乃是不世出的英雄人物。

  “德兄所言不错,兄长旅途劳累,还是先休息吧!”

  曹洪大大方方地说道,丝毫没发觉曹操的脸色越来越阴沉。

  “时不我待,天子在洛承受董贼淫威,我欲高举大旗,举兵征讨!”

  拉起袖口猛地抹了抹嘴,曹操虎视眈眈地看着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