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三国妖士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四十七章 讨董联盟

第1卷 第四十七章 讨董联盟


  “缅想忠贞,仿犹昨日;何来环佩,雾罩英魂。德瑜啊德瑜,救命之恩,我曹操还未来得及报呢!”

  陈留郡守府偏房,寄居好友张邈处的曹操对着灵位手鞠一礼,又点燃一根回魂香,插在案上的香炉里,心中颇为伤感。

  京都已传来消息,董卓诛杀伍琼、周宓等人,又调遣段煨、董越、牛辅三大军团驻守虎牢关,防守洛阳以东;

  胡轸屯驻宜阳,防守洛阳以南;

  徐荣进驻荥阳,把守汴水,处在抗击关东联军的第一线。

  董卓将五大军团尽数调遣出去,只留着自己的近卫飞熊军在侧,由吕布领并州旧部把守洛阳城防,已经严阵以待。

  而更糟糕的消息却是皇甫嵩已身入洛阳,讨董盟约还未誓立,便遭到当头一击,只希望董卓并不信任老将军,否则他们这些后辈哪里想与对方兵戎相见呢。

  摇摇头不再多想,翻过年来一切都将明朗,若是老将军阻路,他们也只能痛下杀手了。

  曹操提起衣袖,将灵牌又擦拭了一遍,正听到门外传来曹仁的喊声。

  “兄长可在,张使君请你前去客厅议事。”

  曹操匆匆放下灵牌,吱吖一声打开房门,问向从弟:“可知所为何事?”

  “我见刘刺使、桥郡守都到了,应该是有什么大事要商议,具体情况张使君未曾明言。”

  曹仁摇头不知,曹操微微思虑了下,便带着他去往客厅,见外面把守严密,便吩咐曹仁在外等候,自己只身走了进去。

  “孟德啊孟德,真是久违了!”

  刘岱、侨瑁纷纷拱手见礼,曹操自然不敢怠慢,他虽然有些名声,但这这些一方大员面前却算不上什么。

  董卓痛恨曹操,没给他一官半职,还剥夺了骠骑将军的官身,将他斥为逆党,虽说如今已经和董卓撕破脸皮,但朝廷的调令依然是有影响力的。

  袁绍同样逃出洛阳,却被封了渤海太守,官吏士族遵从命令,纷纷听候调遣,这才有机会掌控整个地方,而他曹操连募兵都要张邈的帮助。

  说到底他现在什么都不是,根本没有资格和人平起平坐,寄人篱下说的也就是今时的他了。

  “刘公、桥公当面,孟德岂敢坐席!”

  曹操恭谨地谢过诸人,连称不敢入座,只是微微摇头,卑微地站在一旁。

  “孟德何故如此见外,我等都是故交,又同为大汉忠良,哪有什么尊卑贵贱!”

  坐在右手侧的张邈、张超兄弟俩齐齐发声,要拉曹操同坐。

  “正是如此,昔日族叔与孟德乃忘年之交,今日我桥瑁若高坐上方,岂非违逆伦常,孟德就不要拘于礼节了!”

  左手侧的桥瑁也出言相帮,他是已故太尉桥玄的族子,也就是那个十分看重曹操的老人,说自己死后他的子孙都要托付曹操照顾,因此桥瑁对曹操十分亲善。

  “诸君所言有理,孟德啊,你还是快快入席吧,否则今日议事便要耽搁下去了。”

  坐在上首的刘岱也发话了,他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现任兖州刺使,是这客厅里众人的老大哥,有他表态曹操便拱手谢过诸人,坐在左手侧桥瑁的下首位。

  看了眼左右四人,上方的刘岱从袖里摸出几卷书信,接着道。

  “洛阳的消息想必诸位已经知道了,讨董之事刻不容缓,然时值腊月将近年关,士卒思念亲眷军心不定,故我与本初商议,将会盟日期定在明年正月,诸君可有议意?”

  张邈等人自然不会反对,他们挨在司州的东面,距离洛阳最近,随时都可以发兵,不像袁绍等人还要筹集粮草,整修道路。

  “既如此,现在请诸位看看这几封信报吧。”

  刘岱将书信递给张邈,等其看完再一一传阅众人,里面有幽州牧刘虞、徐州刺使陶谦、后将军袁术等人传来的消息,至此讨董联军的成员也基本落定。

  “幽州牧刘虞要镇守北疆,抽不出太多人马,届时会从公孙伯珪部抽调两千军队前来增援,主将是这个刘备刘玄德,不知诸位可曾听闻此人?”

  刘岱随意地问了问,他实在没听说过这人,还以为是自己孤陋寡闻,见众人都摇了摇头,心里便叹了叹气。

  主将无名,刘虞的讨董之心便算不上坚定,那两千部队自然也不是什么精兵了,可惜他原来还想借好友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来对抗西凉铁骑,如今却是失算了。

  幽州军马两千人,权当聊胜于无吧!

  “冀州牧韩馥调兵三万,以部将麹义为帅,届时将与本初的八千人马一同前来,韩馥则在邺城输送粮草,如此也算出了大力。”

  冀州出兵三万八千,而且无需兖州提供粮草,这算得上一件喜事。

  “上党太守张扬联络平难中郎将张燕、流亡单于于罗夫合得两万人,届时将一同南下,不知诸君对此如何看待?”

  刘岱说到这里,微微皱起眉毛,对张扬有些不满,并州虽然出兵不少,但都是些什么人,黑山张燕也就罢了,怎么反倒伙同起匈奴。

  大汉再怎么混乱,也不是匈奴人能在中原放肆的!

  “我以为讨董之事乃是当前紧要,张燕、于罗夫等人若是奋勇杀敌,到时不妨赏些财货随便打发便是。”

  桥瑁对此是赞同的,董卓旗下有二十余万甲士,他们多拉点人,自然胜算更多,把握更大。

  张邈、张超两兄弟也出来打圆场,毕竟如今都是联盟的一员,不好与张扬闹别扭。

  曹操只是凝神听着,虽然有些异议,却也放在心里,没有说话。

  刘岱见几人对此并无大的想法,只能将这事揭过去,接着说起司州境内的河内太守王匡。

  如今董卓派遣大军齐聚虎牢关,与之相隔不过一日飞马的距离,若是王匡不够谨慎,单凭他手下的五千人马很可能被提前击破。

  不过听说王匡也学起了张扬,联络白波的郭太余部杨奉、韩暹、李乐、胡才等人,纠结起了两万人马,与虎牢关的董卓大军遥相对峙。

  刘岱心中不喜,只讲明王匡部有两万人马,便不再多提,接着说起兖州本部。

  “我刘岱身为东道主,旗下兵将共计一万六千人,加上在座诸位的兵力,以及未曾赶到的济北相鲍信,山阳太守袁遗,所率兵甲可达五万五千人,还望诸君届时奋勇杀敌,以报圣恩!”

  “吾等岂敢惜命!”

  张邈等人纷纷表态,曹操自然也不例外,刘岱满意地点点头,又说起了豫州方面的情形。

  豫州刺使孔伷率军一万五,自备粮草,看起来也是一股助力。

  “后将军袁术并南阳太守张咨,麾下兵马可达三万,算上长沙太守孙坚的一万五千人,荆州方面出兵四万五,的确算得上尽心了!”

  刘岱颇为赞赏地说着,脸上也显得有些欣喜,孙坚的军队身经百战,威名赫赫,必定不弱于西凉悍卒。

  因着对孙坚的赞赏,连对方擅自诛杀王睿的事情半句不提,何况袁术也曾来信说明情况,后方不稳大军未可轻动。

  “扬州刺使陈温因山越为祸,只能抽调五千人马,届时将与袁术会合……”

  刘岱说到这里有些无奈,这个陈温也太胆小了,堂堂一州刺使居然只派得动五千兵马,扬州的山越难道猖狂到如此地步?

  罢了罢了,陈温的性子他早有耳闻,也不想跟那老好人计较,转而说起青州方面的情况。

  “黄巾贼首管亥数次进逼北海,孔文举无力抽兵来援,只撰写一篇讨董檄文,交由袁绍臣属陈琳润色,如此也在情理之中。”

  圣人子孙,当世大儒这两种身份合在一起,刘岱也不好说什么坏话,何况青州的确一团糟,简直就成了黄巾的匪窝。

  孔融的名声还是有些作用的,众人纷纷表示理解,并对黄巾管亥予于强烈谴责,严正抗议!

  不然还能怎样,董卓将孔融丢到那里,谁看不出是要借刀杀人,他们如今可管不了那么多,只让孔融在北海自求多福吧!

  将孔融抛到脑后,刘岱又看向端坐下方的张超。

  “孟高啊,徐州刺使陶谦可有书信回你,难道当真如他所说,青州黄巾有入境之迹象,只能调派出三千人马?”

  陶谦是回过书信给他,俱言苦衷之类的,但他根本就不信啊,徐州向来富庶,足可与偏安西南的益州相比,怎么就只能派三千人,分明是在将他刘岱当傻子嘛!

  “徐州与青州交界,陶使君也未必是虚言,若无大队军马留守,以富庶闻名的徐州定会被黄巾劫掠。”

  张超身为广陵太守,名义上受陶谦节制,也不愿与上官交恶,只能说些好话。

  “我曾听闻陶谦跑去丹阳,招募了八千新军,又有泰山臧霸把守东面门户,即使这样都嫌不够安全,他陶谦的胆子怕是与硕鼠相类罢!”

  刘岱张口讽刺,对陶谦甚为不满,其实更藏着对陶谦的嫉妒。

  对方以外臣身份,封到了富庶的徐州,而他堂堂大汉宗亲,只派到兖州这个遭黄巾贻害,千疮百孔,穷困凋敝的地方,现在国家有难,对方又多有推诿,着实可恨!

  “这个……泰山臧霸乃是新附,徐州若大举出兵,值境内空虚之际,对方未必不会生出异心,陶使君当是作此考虑吧。”

  张超想了想,为陶谦稍稍做了解释,因为对方答应给自己提供军粮啊,难不成他部下军马都要赖在兖州吃喝,时日一长刘岱肯定会有些想法的。

  “哼!徐州出兵三千由大将曹豹统领,粮草方面自有郡丞姜钰昌负责,那便姑且算上一部。”

  刘岱不愿再说这个事情,直直站起身来,平摊双臂,揽天地于怀间,发出激昂的高声。

  “今我联军集幽、并、冀、司、徐、兖、豫、荆、扬九州人马,聚众二十余万,势必铲除朝廷奸邪,重整大汉国祚!”

  “誓死诛杀董贼,还我大汉乾坤!”

  张邈、张超、桥瑁、曹操齐齐站起,口中大呼同应。

  只是曹操的眉毛却悄然蹙起,他刚没有听错的话,负责徐州运粮的郡丞是叫姜钰昌吧,难道和之前送信给自己的徐州从事是同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