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三国血祖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十章 义结金兰

第1卷 第十章 义结金兰


  夏侯惇此时也来到曹操身旁,单跪在地说道:“主公!罪将未能完成任务,望主公责罚!”

  “贤弟不必自责,快起!”曹操和夏侯惇本是同族兄弟,又是从小到大的知己,怎能怪罪于他。

  夏侯惇深叹一口气道:“皇甫栩已经知道主公献计于波才,却没有讨罪于主公,救下罪将,又收服黄巾众贼,其深明大义之举可为天下英雄!”

  曹操闭眼不语,而此时皇甫栩以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旁。

  “曹将军!”

  皇甫栩突然在身后叫住曹操,令曹操心头一惊。

  “拜见少将军!”曹操转身拱手道。

  “你昨日潜伏于林中,暗窥时机,果断拦截波才退路,可见你用兵了得!今日你才思敏捷,发现吾之弱点,可见你聪慧机敏!如此才能,却没能彰显,不是荒废了人才?”

  曹操眼珠乱转,似乎在打量着什么注意,突然双膝跪地。

  “末将曹操愿追随少将军,万死不辞!”

  这曹操反应真是快,皇甫栩才说两句话,曹操就深知他要劝其投奔自己的心思。

  而曹操深知害皇甫栩之计不成,又被抓了现形,如果在不示弱,恐怕会被皇甫栩告发,其谋害军中先锋将领之罪可是要人头落地的。

  身旁夏侯惇早就佩服皇甫栩的战神之名,和光明磊落的人格,也随跪地誓愿追随皇甫栩。

  皇甫栩运用读心术一探曹操之心,突然额头流出冷汗来,曹操之心思让人膛目结舌。

  原来,曹操早就注意皇甫栩的举动,认定他是未来的天下英豪。曹操之前知道自己本事了得,本以为在未来可以与之争锋天下。

  但自观皇甫栩练兵之后转变其想法,知道自己的能力日后即便坐拥百万大军,也恐怕难以与皇甫栩针锋相对。

  于是为了吸引皇甫栩注意到自己的能力,连夜派遣夏侯惇于波才营中,告之其身上弱点,曹操心里知道夏侯惇为人耿直,也是一方血性男儿,而波才为小人,两人定水火不容。

  但波才为了拉拢曹操肯定不会将夏侯惇处死,最对也就是囚禁,只为将来当作劝降曹操的筹码。

  曹操也深知皇甫栩之能力,定能化解此次危机,若是化解不了便借波才之手除去这心头大患,而事情果真如曹操预料一般,杀了波才之后,黄巾余众一定会为活命告之夏侯惇来之献计之事。

  夏侯惇虽是血性勇将,但并不会有如此敏捷的洞察之力,其幕后指使必然是他的主公——曹操。

  曹操此计中计实为险计,最后一步赌在皇甫栩的为人,若皇甫栩任人唯贤,大度有豪杰之才,定能不计前嫌,收纳曹操于麾下。

  若皇甫栩心胸狭窄,便要斩曹操的项上人头,曹操心高气傲,若是皇甫栩真是个小人,那自己宁可死也不会辅佐,但倘若皇甫栩是经天纬地之英才,不计前嫌日后定会重用自己,也不枉废自己的才能。

  皇甫栩被曹操的心思,惊的愣在一旁半天没有作声。曹操甚是赶到怪异,自己已经跪下表明投奔之意可皇甫栩为何毫无反应?难道这里有了变数?

  “曹将军!好一个计中之计啊!”

  这时,皇甫栩叹出这一声,实在让曹操吓出一身的冷汗。

  “少将军!我家主公之前确实通敌献计,但是如今已诚心悔改,请将军开恩!”此时夏侯惇还被蒙在鼓里为曹操辩解。

  “我不是指这个!”

  曹操这时心头更是一惊,难道自己的计中计败露了?这皇甫栩果真是个英豪,竟然如此轻易的看穿自己的心计,这让曹操心中的敬畏之意涌上心头,佩服的五体投地。

  “哈哈……”

  皇甫栩大笑起来,赶紧扶起曹操说道:“吾得如此人才,真是老天的庇佑,不如我们三人在此结拜为异姓兄弟如何?”

  曹操大惊失色,皇甫栩看穿自己的计策,不仅没有动怒,大度的收纳自己,还要结为兄弟,这令曹操的内心激动不已,甚至甘愿为皇甫栩舍生忘死。

  夏侯惇听到这话,立马磕了一个响头,感动的满脸痛哭流涕地说道:“少将军!我只是主公的副将,哪有如此福分拜少将军为兄弟?”

  “莫要客气!”

  说罢招手命人摆上香炉,首先跪在地上,曹操和夏侯惇也连忙跪下来。

  “我,皇甫栩!”

  “我,曹操!”

  “我,夏侯惇!”

  “在此愿结为异姓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若有违背,天地世间人人得以诛之!”

  “我年龄最小,从此大哥为曹操,二哥为夏侯惇,我为三弟!受小弟一拜!”

  曹操和夏侯惇赶紧起身来扶,曹操感激涕零地说道:“三弟为我等主公,不敢受此一拜!”

  皇甫栩缓缓站起,雄姿英发的吼道:“现在我以主公身份命令,大哥曹操为大军副帅!二哥夏侯惇为大军先锋大将!与我共讨黄巾逆贼!”

  “吾等遵命!”

  收得曹操这一世英豪,又有曹营第一大将夏侯惇辅佐,看来天下霸业炙手可得!

  夕阳刚落,皇甫嵩、皇甫栩、朱儁三路大军皆驻扎在西华城中整顿,如今已全数围剿黄巾余贼,完成了此次任务,唯有当初与皇甫、朱同时领兵讨贼的卢植在和黄巾军十五万主力部队为之周旋。

  众将坐在营中商议起来。

  “如今这一带的逆贼已被清除,我们是否要去支援卢植?”曹操道。

  “还用大军前去讨贼?我看只需少将军一人便可全斩黄巾主力!”夏侯惇声如洪钟,大声道。

  此话虽然狂妄,但众人皆纷纷点头,皇甫栩的能力大家都心知肚明。

  “任何人不可出战!”

  朱儁摇头说道:“陛下还未下旨,我等若派去一兵一卒都是违抗帝令!更可况皇甫老弟的奏折还未送到朝廷,我们私自赦免的三万余黄巾之众还不知是如何答复的,此一关键时刻,不可在轻易妄动!”

  皇甫嵩也点头说:“朱将军所言甚是,当前我们声势浩大,又接连立功,再不收敛点……恐怕功高震主!”

  众人听到这话,皆懂皇甫嵩之意,自古功高震主者皆没好下场,当初的命令是讨颍川一带的黄巾贼。

  若没有帝令而私自出兵支援远在千里的卢植,恐怕会有奸臣在皇帝耳中进谗言,到时还不知又有何变故。

  “这个好办!”

  皇甫栩邪魅一笑对众人说:“给我半日时间!我定能拿到陛下之新指令!”

  众人皆目瞪口呆,从这里出发到洛阳,骑最快的马,日夜不休也要来回三天之久,皇甫栩居然说只需半日,实在闻所未闻,虽然皇甫栩的本领高超让众人惊叹,但怎么会比马跑的还快?

  更何况皇甫栩怎么就能拿到如意的圣旨,万一是撤军的指令又该如何?

  “军中无戏言!栩儿?你莫要玩笑!”

  “父亲放心!我绝非玩笑!我愿立下军令状,如若半日之后我未能拿得圣旨,甘愿领死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