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三国新传奇之山河一统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十二章 同盟初现

第1卷 第十二章 同盟初现


  张扬的巡视工作刚刚进行了一半,就被薛洪的一封密信叫了回去。张扬想想对面是三国大枭雄袁绍袁本初的特使,所以赶紧回去,自己的第一印象一定不能搞得太差。索性张扬此次出来带领的都是骑兵,也不顾自己形象和心情,后面卷起一阵烟尘,不多时便来到了上党城下。

  策马走进上党城内,径直来到府衙前下马,日夜兼程的张扬第一次体验到了什么叫疲劳,这种疲劳是他参加各种比赛颠簸也从未有过的。自己的师傅曾经嘱托过自己,李家的外功虽然力大无穷,但是一定要抽出来时间进行修整,就是静坐运气,保证自己休息状态达到最佳,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的将自己的体能恢复到百分之百,这样就不会出现用全力出击次数多的时候出现身体酸软酸痛的情况,张扬捏了捏自己的肩膀,发现已经有点出现酸软了,他必须找个机会好好休整。

  张扬掸掸身上的土,迈步走进大堂,发现薛洪正在和一位青年书生谈着话,这位书生面色白润,没有留下任何胡须,眉清目秀头上扎着方巾,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应该是个能言善辩善谋之人。

  此人见张扬走进大堂,赶紧起身行礼:“刺史牵挂子民,前去视察,一路辛苦了。”张扬赶紧还礼让座:“先生严重了,先生从渤海远道而来才是辛苦,还未请教尊驾大名。”

  此人再次作揖行礼:“在下逄纪,为袁公府中一长史。”张扬一面应和着逄纪,一面心中赞叹道,这可是袁绍手下最亲近的谋士之一了,此人在不久之后曾经献计反客为主帮助袁绍从韩馥手中兵不血刃夺得了冀州,从而确定了袁绍霸业的基业。

  看到逄纪还在那里拍马屁一样的客套的奉承自己,疲惫的张扬便主动出击:“逄先生此次原道而来不是为了仅仅在这里与在下寒暄吧?”逄纪见张扬这样直接说,便正襟危坐,对张扬说:“今有乱国奸臣董卓,自称丞相太师,上废掉少帝杀掉太后,下毒害我朝中忠良大臣,制定严苛法律毒害百姓,所犯之事神人共愤,天理难容,其罪当诛,今刺史坐拥并州军政,麾下战将兵士何止百万,作为大汉社稷重臣,对董卓老贼祸乱朝纲没有什么看法吗?”

  张扬听到逄纪这咔咔咔一套说辞,内心也是汹涌澎湃,这种对话直接逼的张扬无路可退,这明摆着就是逼着自己出兵去匡扶社稷打掉董卓,如若不同意,传出去自己不仅名声扫地,而且民心也会大受影响。张扬不由得心底里暗暗赞叹,三国的谋士说客的实力真的不是吹出来的。

  “薛洪薛先生,关于逄纪逄先生所说的,您有什么看法。”张扬自己一时间还没想到很好的答案,于是将目光转向身旁的薛洪,希望薛洪先说说,一来让自己有时间好整理一下思绪,二来薛洪开了头,张扬也好接着往下说。

  薛洪看到张扬的目光,自己心下也懂了一些,接过话来:“既然刺史这样说,那我就说一下在下的看法。董卓虽名为太师,但是实际上是窃国之贼,汉室的毒瘤,天下人共知,只要是大汉之人,没有人不想亲自持刀割下这个奸贼的头颅。但是董卓手下战将无数,兵强马壮,而且当今圣上在他的手中,如若我家将军今日盲目举义,不仅打草惊蛇,反而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张扬听了薛洪的话,点了点头,立刻结果话来:“逄纪先生,今日袁公令先生不辞辛苦来到并州,不止是为了仅仅为了给在下讲这些爱国的大道理吧。今日奸贼意图窃国,袁公乃名门之后,四世三公,我张扬不过是一介武夫,替皇上守护汉家边疆而已,今日逄先生到来,我真心请教先生,袁公如何应对董贼。”

  逄纪不卑不亢:“将军所言极是,我家将军世代为汉城,忠心不二,今日汉家基业摇摇欲坠,袁公比不会忍辱偷生熟视无睹。今袁公已经厉兵秣马,时刻准备讨伐董卓;同时袁公的同门南阳太守袁术,再加之荆、冀、幽、豫、徐等州的诸侯豪杰已经与我家袁公达成共识,天下英雄汇聚一处,上替君王除掉奸佞,下为人民谋得安宁,有何不成的大事!”

  见逄纪如此慷慨激昂,张扬心中一横,接着站起来抱拳说道:“我乃上受皇恩,受皇家之命守卫并州之土地,不敢有丝毫懈怠,只求上匡扶设计,下安抚百姓。今乱贼窃国,天下动乱,身为汉臣我怎能置天下大事于不顾,让陛下在洛阳城内空受折磨?先生,请回去转告袁公,我张扬一心报效国家,手下兵马日夜操练之位有一日能为陛下建功,今日袁公既然有意讨伐董卓老贼,我张扬并竭力相助,为前部先锋,第一个杀进洛阳,诛杀董卓老贼,迎接圣驾,先生尽可回去禀报,袁公之意,张某尽知,如果袁公愿意牵头为义军领袖,张某也支持。”

  逄纪赶紧拜谢,张扬命令薛洪安排逄纪休息,逄纪说袁绍之处军务繁忙,不做逗留立马赶回,逄纪走出上党郡城大门之时,心中暗想,“一路所见,并州早已非一帮乱军所统领之地,张扬治下井然有序,军民相处和谐,加之张扬此人心胸绝对不在并州一州之地,而且此人直接看穿我的想法并且看出我家主公欲做盟主之意,此人深不可测,日后群雄之中必有此人一把交椅。”逄纪不愿意再细想,赶紧快马直奔渤海郡去了。

  张扬正在正堂之中与薛洪商讨起兵之事,在张扬府上居住的蔡文姬差人问张扬何日可以返乡,张扬即可走到蔡文姬房中,对蔡文姬请示到:“小姐,蔡邕蔡太师今日在董卓手下,深受董卓信赖,但董卓乃窃国佞臣,我恳请小姐暂时在府上居住,此间不可回洛阳。”蔡文姬深知国家局势,微微点头。

  张扬来到正堂见到薛洪,问薛洪出兵事宜,薛洪沉思道:“如今杨丑将军部下军士马步军已有一万五千,眭固将军贯彻主公精兵政策,也有军士一万两千,缪尚将军一万步兵坚守边疆地区,穆顺和张辽将军在上党部队也有一万五千,将军如果想继续扩军还有余地,因为我们这一年的政策修生养息,现在百姓生活安定,百姓挺愿意参军。”

  张扬沉吟一下,“我认为此次必定多路诸侯都来起兵,固然我军不必倾巢出动,州中大事繁忙,薛先生身为要职,州中大事多要料理,一应情报粮草都需要先生调节,先生坐镇上党,我自带张辽和穆顺所属人马前去会盟即可,如果后期有变,再派遣眭固或者杨丑去支援我,应当无忧。”薛洪点头。

  自打见过袁绍的使者之后,张扬之后的几天便开始和薛洪彻夜研究这次讨伐战的安排和战术。薛洪和张扬都认为这场讨伐战肯定风声大雨点小,因为毕竟各路诸侯都是各怀鬼胎,肯定很大程度上能够打掉董卓的气焰,但是在各个诸侯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肯定会收手保存实力的。张扬大概记得之后温酒斩华雄到三英战吕布最后凤仪亭连环计结束董卓的姓名,但是他也知道张辽都机缘巧合来到自己的门下,历史的机缘巧合已经发生了连带效应,不知这次董卓讨伐战结果如何,张扬心中也是没有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过几日河内太守王匡派人前来询问张扬起兵之事,张扬深知王匡非成大事之人,于是谢绝了王匡的恳求,并将王匡介绍给了袁绍,于是袁绍满心欢喜的带着从冀州领来的兵马直接去河内郡汇合,这样处于最前线。此时南匈奴方向也传来的线报,于夫罗之弟呼厨泉率精骑兵两万重新夺回南匈奴领地硕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五郡,于夫罗率领兵士北去,并将西河郡交还张扬手下大将缪尚,留下了大量战马弓箭兵器归去。张扬命令缪尚和杨丑将本部兵马集中在西河,以待机会而动,在诸侯讨伐董卓之时待机拿下上郡。万事俱备,张扬端坐长子县的刺史府,等候这场大战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