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早年为抚养亡弟遗女儿舍弃的幼子,夏侯渊一共有七儿子:夏侯衡、夏侯霸、夏侯称、夏侯威、夏侯荣、夏侯惠、夏侯和(排名以长幼为序)。
136 书屋
曹氏父子向来很照顾革命老干部子女。夏侯渊的七个儿子,除夏侯荣少年战死和夏侯衡因长承嗣外,曹丕一口气把其余的五人都封为关内侯,也算是对愍侯夏侯渊的补偿了。
——夏侯衡
夏侯渊长子,字伯权。突出业绩,但是地位突出。一是凭借第一个走出娘胎的先天优势,继承了老爸的爵位,成了博昌亭侯。二是凭借曹操之弟海阳哀侯之女的后天优势,特别受恩赏宠信,被转封为安宁亭侯。
www.136book.com
——夏侯霸
夏侯渊次子,字仲权。夏侯霸的经历非常曲折,也是后曹操时代的一代名将。
219年,一身孝衣的夏侯霸对着父亲的灵位三跪九叩,然后站起来,扼腕切齿,恨恨地说:“父亲在上,不报蜀仇,孩儿誓不为人!”
www.136book.com
230年,魏国大举伐蜀,曹真发动著名的子午谷战役。战前,曹真遍问军中:“谁愿为先锋?”夏侯霸第一个站出来,大声说:“定军山阵亡将军夏侯渊之子夏侯霸愿为伐蜀先锋!”那些跃跃欲试的青年将领都收回了已经迈出去的脚。大家都成全了夏侯霸的复仇愿望。
悲愤的火焰在心房里跳跃,夏侯霸策马加入对兴势(今陕西汉中洋县北)的包围战中,在一个山谷里安营。这是夏侯霸第一次独立作战,其经验显然不如他的父亲。扎营在谷底,地势低下,先失地利。
蜀军中,有人大老远就看到夏侯霸了,就指着他说:“这个就是夏侯渊的儿!”
蜀军将士闻言,来了精神。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夏侯渊的克星,于是都争着攻打夏侯霸。
其实夏侯霸当时名不见经传,仅仅是区区一先锋,并无多少战略价值。可是,蜀军内部却都想再制造新闻:先前斩了父亲,现在再进攻儿子,多爽呀!
这是否是一种战争秀呢?
蜀军从山上山呼海啸般地冲下来,谷底的夏侯霸仓促应战,连连后退,一直退到鹿角间。蜀军从四面八方逼近,父亲的遭遇,要在儿子身上上演吗?
好在他是纯种夏侯渊之子,加上复仇心理的支撑,他苦苦力战。夏侯霸是幸运的,他没遇到黄忠这类名将,因为当时他还没资格对阵名将。更幸运的是,他等来了救兵。有惊无险,夏侯霸得救了。
和蜀汉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到了曹魏末代皇帝曹芳时代,他被任命为征蜀将军。从任命上看,国家很支持他的复仇。
可是,征蜀将军没被派去征蜀,被派到长安,在夏侯玄领导下做事。夏侯玄和夏侯霸来自同一个家族,可是夏侯玄是夏侯霸的侄子。归侄子领导,看来夏侯霸这个做叔叔的能力也一般,怪不得没被派去征蜀。
可是,后来夏侯霸却自己到蜀汉去了。
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一族,史称“高平陵事件”。做为诸夏侯曹的一员,夏侯玄被召回京城,代替侄子成为自己上级的和自己素来不睦的郭淮。夏侯霸为什么没被司马懿召回去呢?因为他是一个小角色,司马懿的牛刀忙着杀大角色,顾不上夏侯霸这个小鸡仔。
可是,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想法。小人物的特定就是谨小慎微。
曹爽被诛,夏侯玄被召,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凶多吉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在一个黑夜,他单枪匹马,离开曹营,直奔蜀中而去。
为什么不到吴国去?一则因为他不可能绕大半个中国去吴国;二则因为他是刘禅的妻舅。当年张飞把夏侯霸的堂妹抢去做了妻子,然后张飞和堂妹的女儿又做了刘禅的皇后。危机时刻,夏侯霸想起了亲戚,全然忘记了妹子是被强迫的,全然忘记了蜀国和自己有杀父之仇。
其实,后来的事态发展证明,夏侯霸所认为的危机都是假想的。司马懿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只是剥夺了夏侯玄的军权,但仍然保留了他的领导身份,让他坐上了大鸿胪的位子。那么小人物夏侯霸,根本没进入司马懿的目标,那就更没生命危险了。可是,也许是父亲的战死在他的心里留下了阴影,夏侯霸变成了“夏侯蔫”。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夏侯渊这一路走得好辛苦。又慌又怕的他在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迷了路,晃悠进了一个没有出路的谷中。然后粮尽,杀马为食,成了暴走一族。最倒霉的事情还在后边,他的鞋子丢在了山涧里,脚磨破了,寸步难行,只好躺在岩石下听天由命。
最要命的是,奄奄一息的他,把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交给一个猎人让他去给自己探路。结果,这个不良猎人竟然一去不复返。
冷,饿,疼,恐惧,绝望,屈辱……夏侯霸能挺过去吗?
天无绝人之路,刘禅听说自己的妻舅来投靠自己,急忙派人去接。
成都,亲戚见面,没有传统的客套和亲热,而是先有一番辩解。刘禅说:“你的父亲是死在战场上,不是我的先人亲手杀死的。”传说中扶不起来的刘阿斗这话说得软中带硬,也许是提前给他打好了草稿。刘禅的意思,是说夏侯渊为曹操作战而死,我们不负担责任。这话有点无赖,无论如何,人是被你的人整死的呀!
其实,刘禅枉自费劲心机狡辩,扶不起来的就是扶不起来。当时夏侯霸人都来了,他要是想复仇,能来吗?
不过,刘禅为人是厚道的。因为有他罩着,夏侯霸在蜀汉得到终于重用,多次帮助姜维进攻魏国,颇有战功,先前窝窝囊囊的他也成了三国后期一代名将。
死在蜀汉之手的夏侯渊地下有知,看到儿子为蜀汉而战,会怎么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