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袅袅婷婷地出现在刘夫人他们面前时,可以看出他们对我的形象感到眼前一亮,我心里却满不以为然。r
小时候邻居大爷喜欢追着我叫我“假小子”,因为我一直都是短头发,又喜欢跟着男孩子一起疯。上了大学后,我身上女人的特点才越来越突出,那时候我就知道自己长得还算是可人的了。r
平时我不会麻麻烦烦地装扮自己,随自己的心意穿着,从不化妆。但我知道女人的容貌有时候是很厉害的武器,我知道该如何修饰自己让自己看起来无懈可击。r
我极其温柔淑女地施了礼,跪坐在席垫上。第一次正儿八经地端坐,感觉很不习惯,强忍着保持着优雅的姿态。r
刘夫人对我的形象显然十分满意,赞许地点点头道:“王姑娘肌肤胜雪,眉如远山,指葱臂秀,姿色清雅秀美,真是难得的丽人。庞议郎特为姑娘挑选的衣物玉饰,姑娘用着可还满意?”r
我面无表情道:“多谢刘夫人夸奖,也谢过庞议郎。青青蒙夫人收留到长安叨扰已有数日,对夫人及议郎很是感激。只是青青不明白,为何你们要限制我的自由?”r
刘夫人没有直接回答我,她微笑道:“王姑娘去横门市场寻亲,可找到你家人了?”r
“没有。”我心想,废话,找没找到你还不知道吗?r
“我派人在长安九市找过你所说的亲戚,并没有这么一个人存在。”r
刘夫人眼神犀利地望着我。r
我想想道:“也许他们已经搬走了,或是改行了。”r
“或者,根本没有这么一个亲戚存在吧。”刘夫人说。r
我脸有些红,我对她撒谎,她看出来了。r
“对,我在这个世上其实是没有什么亲人了。”我索性承认道。r
庞羲问道:“那么,你来长安究竟想找什么人呢?”r
“不想找什么人,只是想看看这座有名的城市。”r
刘夫人和庞羲互望一眼,显然不相信我所说的话是真的。r
爱信不信吧。r
庞羲道:“王姑娘聪慧过人,见识不凡,夫人曾多次在我面前对姑娘夸奖不已。姑娘想必家世不错吧?”r
这话,刘夫人也曾经问过,他们对我的身世感到可疑吧?要不然不会这么郑重地将我请来,一而再再而三地询问。r
打小我就觉得编谎话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特别佩服那些说谎不带脸红的人,说谎能说得让自己信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r
这个时代对我来说,除了几个人名和历史事件熟悉外,风土人情、社会结构我一概不知,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说才能不至于说得太离谱。r
我想想道:“青青出生在一个读书人家,(这话不假,我父母都是读书人)幼年曾读些书籍,略知道些道理。曾听父母说过当今世事,所以略知道些人物。”r
“哦,”庞羲道:“听夫人说令尊令堂均不在人世了?”r
“他们不在这个世上。”我答道,坚决否认爸妈不在人世的说法。r
他们俩人迷惑地望望我,庞羲接着道:“你跟着你兄长一起生活,在洛阳失散?”r
“对。”r
我感到生气又厌烦,他们干嘛把我当作一个贼似的盘问?r
庞羲道:“姑娘既然家学渊源,对现今朝堂的人物知道不少。羲想听听姑娘对朝廷现况有何见解?”r
我莫名其妙道:“我一个妇人哪有什么见解?不过是重复别人的话语罢了。我所知道的人物,都是从别人那里听说的,自己拿来鹦鹉学舌而已。”r
类似的话,刘夫人曾经问过我,我当时差点儿说是从书里看到的。幸亏及时改正,才不会被她追问书在哪里,都说些什么。r
庞羲锲而不舍道:“当今世上豪杰并起,纷乱骚扰,人人自忧不知前途如何,羲虽无才,也深为忧虑。姑娘既然才识不凡,在下诚心请教指点一二。”r
我看出来了,今日鸿门宴,刘夫人和庞羲是一定要知道我究竟是什么人,知道些什么了。r
多半是我在从洛阳到长安的路上说了些什么引起刘夫人的怀疑,让她对我很不放心了。以后可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巴。r
现在不说点什么是躲不过去,我只好道:“青青受议郎收留的恩惠,本应尽我所能报答恩公,只是我一个妇人没有什么才学,何谈指点二字?现今豪杰纷起,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期,议郎见识比青青强之百倍,必有自己的想法,又怎用青青指点?”r
庞羲听了我的话,和刘夫人又交换了一下眼神,道:“王姑娘既然觉得乱世之中正是英雄建功之时,显见得姑娘见识为人确实非凡。”r
我翻翻眼,他们一定要为我带上“不凡”的帽子,我也没有办法。r
刘夫人缓缓开口道:“当今汉室不幸,皇纲失统,孝灵皇帝病笃之时,为皇子辩争立储位,大将军何进诛杀中常侍蹇硕;后何太后与董太后两宫相争,何进又鸩杀董太后;之后何进又为诛杀阉宦,发檄到各镇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引来虎狼之徒董卓。”r
刘夫人说到这里,看看我。我迷惑不解,她长篇大论的,是想要说什么呢?r
刘夫人与庞羲见我我没有表情,也不搭言,停了一下。庞羲接着说道:“董卓暴戾不仁、秽乱宫禁、灭国弑君,人所共愤,但他文有李儒、武有吕布辅佐,拥兵自重,挟持天子,百官莫敢稍动。正月,关东州郡起兵,河内太守王匡、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邈弟广陵太守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曹操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矫诏讨董卓。董卓为避山东诸兵,强令迁都长安,随后既屠阳城之民、诛洛阳富室、驱赶洛阳百姓迁徙、焚烧洛阳宫室、发帝王公卿冢墓,诸等罪恶罄竹难书。”r
嗯,庞羲也罗哩罗嗦半天,我听明白了,他想说的是:董卓厉害,百官都怕他,他也怕他。r
刘夫人此时说道:“青青姑娘,你跟老身相处日子已经不短了,以姑娘见识,想必已对我刘家的底细略知一二;如今庞贤侄亦对你推心置腹,没有将姑娘当成外人;我孙儿聪儿更是将你当成自家姐姐一样亲爱,这皆因姑娘是重情重义之人,使人容易亲近信任之故。如今老身有一事相求,希望姑娘不要拒绝。”r
我将身子转向刘夫人道:“刘夫人有话请讲。”r
刘夫人眉头微锁,神色有些微的忧虑。我看了觉得纳罕,这刘夫人一向沉稳威严,很少有迟疑不决的时候。r
“两年前,孝灵皇帝在位时,聪儿的祖父领益州牧,被封为城阳侯。当时我四个儿子均被封官,长子刘范,官任左中郎将;二子刘诞,任治书御史:三子刘璋,任奉车都尉;四子刘瑁,任别部司马,家族一时显赫非常。城阳侯走马上任时,只带了小儿子刘瑁一人同去益州,而其余三个儿子则都留在朝廷。”r
刘夫人突然对我说起家史,我想其中必有缘故,耐着性子默默倾听。r
“董卓因见关东兵势凶猛,发文征调城阳侯军队。城阳侯对他的恶行久已不满,自然不肯出兵。董卓恼怒,欲将我三子和几个孙子为质胁迫于他。老身闻讯匆匆从成都赶来洛阳,不料三子已经同献帝一起西迁长安。忙乱之中,只赶得及将聪儿护在身边,躲过董卓爪牙的监控。”r
我糊里糊涂地听着,先开始还以为今天开的是董卓恶行控诉会,听到后来才明白:原来刘焉在益州,也就是现在四川,拒不听董卓的调遣,所以董卓有加害他家人的意图。老夫人以诺大的年纪,不远千里乘坐古代的交通工具,从四川赶到洛阳,就是要在董卓的手里将儿孙救出。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r
那么,老夫人对我讲这些有什么意图呢?她觉得我能为她家人做些什么事情呢?不会说让我使美人计打入敌人内部,好借机将她的几个儿子和孙子都解救出来吧?r
那是貂蝉做的事情,与我无干。想起貂蝉,就想起吕布,这两个超级俊男美女,可是我非常想见到的人物啊。r
我正想着,只听刘夫人道:“老身从洛阳赶到长安,这些天早晚奔波,见到三子与诸孙现在还安全,心里略略放心。想那董卓与诸侯盟主袁绍结了仇后,将绍的叔父太傅袁隗及太仆袁基五十余口人,不分老幼都杀害;如今城阳侯也已结怨董卓,老身整日忧心忡忡,害怕祸事降临在几个孩儿身上。都是我的骨肉,我怎舍得让他们在长安受难,所以想趁董卓尚未到长安之时,潜送诸子与孙儿回益州。”r
董卓现在不在长安?皇帝被他赶到这里,他却不在?他在干吗?吕布和貂蝉都在哪里?r
我问道:“董卓现在不在长安?司徒王允现在在哪里?”r
我突然插上的这么一句嘴话,让刘夫人和庞羲都一愣,他们又交换了一下眼神,刘夫人道:“董卓现带兵在洛阳圬与诸侯军对峙。司徒王允现在长安主持朝政。”r
哦?居然是董卓在洛阳附近带兵抵御诸侯的军队?而王允和皇帝大臣们在长安?r
我想起来了,拥有吕布的董卓和拥有乱世之奸雄曹操的各路诸侯之间的战斗是以董的胜利而告终的。否则董卓不会回长安,就不会有连环计的故事发生了。r
“青青姑娘,刚才老身说有事相求,就是想让姑娘先带着聪儿回益州。不知姑娘可否愿意?”r
我惊讶,没想到刘夫人要送我与聪儿去益州。我可不想去益州,那个地方只有一个没用的刘璋,我既然落到这个时代回不去,理应好好看看三国时代的众多英雄。再说了,一直被他们家人监管,这个气我可不想受。r
我道:“刘夫人看得起青青,愿意将聪儿交在我手中,我很感激。只是,青青是一介女子,对这儿地形交通又不熟悉,怕是不能担当此重任。我不愿意去益州,我想留在长安。”r
刘夫人和庞羲闻言现出失望的神色。r
刘夫人对我有恩,我对自己的拒绝感到不好意思,道:“刘夫人和庞议郎精明干练,送聪儿到益州何用我一个小小女子?你们放心,我留在长安不会给你们添麻烦的。我能自己找到工作养活自己。”r
刘夫人和庞羲默默不语,我不知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为什么想把我送到益州去呢?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r
刘夫人开口道:“王姑娘,不是老身强迫你不给你自由,而是你是个女子,长得出色吸引人注意,你一个人在长安生活会遇上很多麻烦的。”r
“夫人放心,我女扮男装应该没有问题。”r
“扮得了一时,扮不了一世。你总要嫁人吧?再说,扮男儿可是要吃很多苦的。”r
哪里会有一世!我不高兴,我总要找机会回现代的。r
“谢谢夫人和议郎。”我说:“青青做事自有分寸,你们放心吧。”r
刘夫人和庞羲叹口气,刘夫人道:“既然你不愿意去益州,也不要自己出去受苦找活为生,还是留在庞议郎府里吧。过些日子,议郎的家眷也会来长安,你可以与庞夫人做伴,直到大家都离开长安。”r
“不,我想离开庞府,自己找工作养活自己。”我坚决道,我要坚持要回我的自由。r
刘夫人叹口气道:“这事以后慢慢商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