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曹操接触久了我知道他对我们这些谋士表面上十分尊重,待遇也给得十分优厚,但是他不会因为尊重而纵容或迁就。他有他自己的想法,与他想法不谋而合的建议,他欣然采纳并且大肆夸赞;不合他口味的建议,他虽然也在认真倾听,但是很难进入他的内心。他不会让人牵着他的鼻子走。r
兖州名士之事告一段落,曹操开始疏远荀彧,没过几日,毛阶再次升职。r
荀彧对曹操的变化感到忧心,他找到我跟我说:“主公听信毛阶的话情绪高涨,准备马上进攻徐州,一打下徐州后就去洛阳迎献帝来兖州,以达到‘奉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可是正所谓:‘欲速不达’,陶谦与公孙瓒、袁术等人联盟还没有破,徐州安稳多年不是轻易就能攻破的。现在兖州形势也迷雾重重,如果突发奇变,主公难免再次落到流亡天下的地步。彧劝阻主公多次,反而引起他的不满,想起即将发生的事情,心情很是沉重。”r
我叹口气道:“文若,攻徐州一事早已板上钉钉,没有选择,就不要再多说了。我与你一样也一直烦闷呢。”r
我的烦闷与荀彧不同,我是因为无所事事时间难熬而烦闷。我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与建强相见,所以很想让整个事件快快发生,一下子就到曹操擒住吕布的那一刻。r
至于见到建强后会发生什么不重要。对我来说,有一件我不知道结局的事情期盼,是幸福的事情。r
曹操大军准备完毕,择日开往徐州。之前他要部署前方战事和后方供给和防守,照例要听听谋士们建议。r
于是,陈留的张邈、陈宫,寿张的程昱,东阿的夏侯惇和枣祗纷纷来到鄄城。r
本来还想见一见陈宫这位我喜爱的三国人物,谁知荀彧告诉我,随夏侯惇从东阿来的枣祗是我的同乡,都是豫州颍川禹州人。我怕见到枣祗后身份被揭穿,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借口去濮阳催粮离开鄄城。r
等我回来后,曹操已经部署完毕,我向毛阶打听这次会议都有那些部署。毛阶告诉我,夏侯惇对徐州之征举双手赞成,想要跟随曹操到前线打仗,为曹公等人报仇雪恨。曹操再三考虑,东阿、鄄城和寿张是兖州的重镇,必须有合适的人留守,他命令夏侯惇与枣祗留守东阿。荀彧和程昱则分别领了留守鄄城和范县的任务。r
张邈和陈宫仍旧留在陈留郡。r
毛阶讲,曹操之前收到过一封从冀州袁绍那里来的信。在鄄城军事部署会议上,他将信交给张邈看。张邈看过之后面如土色。r
我问为什么张邈看了信后很害怕?毛阶道:“袁绍为关东诸侯盟主讨伐董卓时,张邈曾当众指责袁绍按兵不动无所作为,声色俱厉,让袁绍很难堪。主公领兖州牧后,袁绍写信劝说主公杀了张邈。”r
“原来是这样。袁绍恨张邈,于是使借刀杀人之计,想假主公之手将他除掉?”r
“是的,主公接到袁绍信后,回信道:‘本初和孟卓都是自小一起长大的老友,就是相互有些过错,也应该互相忍耐。现在天下未定,朋友之间不宜互相残杀。’主公将此事告诉张邈,其实是为了告诉他:袁绍早就劝我杀了你,可我没有听他的话,希望你也要顾念朋友之义,不要与人联合反对我。张邈听了主公的话后,对主公不杀之恩表示感激。”r
我心想,曹操将此事告诉张邈,是适得其反。张邈回陈留后会越想越害怕:自己和兖州名士对曹操的统治不满一事,曹操已经知道,不然不会想要杀边让借以警戒他们,现在又知道袁绍早就想要曹操杀了自己,袁绍是一州之牧,与曹操一直为盟友,他既然发了话了,曹操这个发小能不放在心上吗?如果有朝一日曹操用不着自己了,自己人头还能牢靠地存在项上吗?r
张邈迟早要反,他文有陈宫,武有吕布,又有兖州士族大家做后盾,曹操在徐州战事不顺利的时候,正是他起兵反叛的最佳时机。r
曹操这回赔大发了,我有些幸灾乐祸。r
毛阶问我:“志才笑什么?”r
我收起嘴角的讥笑,虽然不喜欢曹操,但是曹操待我不薄,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的嘴软,我无法让自己表现出一副大义凛然正义使者的面目。r
我掩饰道:“没什么,这张邈吓得不轻。陈宫说了些什么?”r
毛阶道:“说起陈宫来,真是可气。主公对他恭敬有加,他却对主公待理不理,从头到尾坐在一旁一言不发,一副大喇喇的模样让人看着讨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