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道:“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郭嘉戏志才二人对望一听便明白此人乃是当世枭雄有王者之志~~~~
他们回到客栈不久之后,张天也满面容光的赶了回来,见到李天一行人便得意洋洋的的宣布“张大人今晚可以接见他们~~”。
郭嘉戏志才二人一听便知是李天那时所说的张让的侄子心中思绪万千也明白眼前这人的机遇已经到了。!
虽然张天得意的表情让人有些不快,可李天知道这已经是很大的面子了,张让可不是那么好见的,十常侍的张府门前又有哪天不是门庭若市?多少地方大员想拜见一次都需要提前很长时间疏通关系,更不用说自己这个小小的布衣了,由此可见张天在这件事上是费了大力气的,得意一下也无可厚非。
况且张天张兄还不是仅仅为他提供了一个进见的机会这么简单,甚至连礼物也替他准备妥当送了上去,上上下下的打点了一遍,这份心意很是难得,这位汉代顶级纨绔子弟是绝对是真心实意的想报答自己的救命之恩!。
在客栈中张天也对给李天做了详细的介绍,这也是很有必要的,所谓宰相家前七品官,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有了后世经验的李天对于张天这个做法很是称道,在他来,值得自己注意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张府的管家张一,另外一个就是张让的贴身侍卫张二了。
一路上还专门买了几件华丽的衣服毕竟是要见张让穿的寒酸可不行。!!
此时仍是灵帝光和年间,最受他的信任的便是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常侍,而外戚的势力在此时还尚不能与其平分秋色,除去这两股最大的势力之外,清流老臣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太傅袁愧,廷尉杨彪,中郎将卢植,包括蔡琰的父亲蔡邕也属于这个范围,他们最大的优势便是名声在外,桃李满天下门生故吏极多,可说大汉的舆论风向标是掌握在这些人手里的,只是儒家的印记太重,华夏自古以来又有文人相轻这个优良传统,不能统和集中力量起来是很难与阉党外戚争一争长短,这也非说他们无能,只是在任何王朝末世中,儒家思想根本难以在政治头争中立足,没有实权,这也导致他们徒有虚名,面对后来的董卓没有半点还手之力!但现在依旧是朝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汉朝还有着一支战力极为强悍的军队,在有强大国力做后援的情况下他们驰骋四方,纵横无敌,这样一支力量任何一个君主都不会无视,军权是他们得最重的,因此大汉名将们在战场上可以大杀四方,所向披靡,可一旦到了朝争之上便会显得有些无力了。现在军队中名望最高的大将便是皇甫嵩与朱儁,可他们在朝堂的实力远远不能与张让为首十常侍等人相比,尤其是在洛阳城内更加不能相提并论。
这也正是李天选择向阉党示好的原因,此时距离董卓进京尚有六七年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阉党的势力十分庞大几乎是不可撼动的。
况且他对这些所谓的阉人没有丝毫轻视之意,能够让灵帝成年之后依旧如此信任这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表现,况且处在权力的巅峰上近十年不倒,他们的能力毋庸置疑,这和身上零件是否完好没有半点关系。
作为一个穿越者,李天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的预知能力,可他也绝不会在此时有想去改变历史的想法,辅佐灵帝,干掉内臣外戚?NO,NO与这些古代权谋高手老狐狸相比,他可没有半点的自信,宁愿真刀真枪的厮杀来的痛快,李天心中的想法就是利用黄巾起义捞取最大的政治资本,最好可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来积蓄实力,一旦历史的进程与他所知一般,他便可趁势而动,汉朝兴旺与他何干?反之越乱越好!
既然要捞取政治资本,交好阉党就是必然的途径,他可不想像未来刘备一样得罪了阉党只弄个安喜县尉当还当不了几天,除了要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建立军功之外,朝中的人脉亦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张天便带着李天前往张府而去,二弟、三弟顺便看守着郭嘉戏志才二人以防万一留在了客栈之中,不到片刻,已经到了张让府邸,远远望去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般奢华,反而还不及一些所谓清流名臣的府邸,颇有点低调至上的意思,此时已近傍晚,可大门之处依然你来我往,不少官员都在投着拜帖,希望见张让一面,搏个好前程。
对于张天与李天的到来,张府管家张仪可是给足了面子,竟然亲自迎出十丈之地,二人见状连忙下车,张天略作介绍之后李天立刻上前施礼,态度极为恭敬,这些人可是不能得罪的,不要以为他们只是小人物,俗话说宰相家人七品官,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历史上也不知多少自认大人物的人最后就死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手上,至于别人如何说他,李天才不会在乎,“当年韩信连胯下之辱都可以忍,自己对于张府的管家张一恭敬一点又算什么?”
张一早就得了张天以李天之名所送的一对夜珍珠,价值不菲,况且知道此人与张天关系极深,又见他如此识趣,态度诚恳,自然也是笑面以对,当先领着二人入府,看得周围一干官员都有点吃惊,张管家这张脸可变的真快,一会儿冷若冰霜,一会尔便是春风拂面,这也让他们对李天的身份好奇起来,看这亲热的样子莫非是亲戚?,还是大有背景~~
管家先领着二人来到偏厅奉茶,说道“赵忠赵大人来访,有要事相商,要二人在此等候一番,自己先去看看情况,择机通报。”李天自然是口中感谢不已,待张一去后,在此处并不方便和张天多言,他饶有兴致的观察起了周围环境,这偏厅的陈设和自己方才行来一路所见所闻,这整个张府算是极为朴素,也就与自己家中相若,一般人一见恐怕还以为张让是一位清官,不过就算是为了名声能做到这地步,也是极其不易的。
等了大约有一个时辰,张管家方才回来到,说道赵大人已离去,张大人请张天与李天到正厅相见,李天听到稍稍整理有一下衣着便随张管家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