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三国草根逆袭全文阅读 > 第16章 平阳县县令

第16章 平阳县县令


这天用过早餐,正在客栈中等待,却听外面喧哗,出门一看,却见来了个宣旨的太监。

那太监张嘴便是公鸭嗓子,道:“李天在否?”

李天一看到此人便之知张让已办妥我的官职,当即拨开人群,上前一步拱手道:“李天在此。”

“善”太监点了点头,大声道:“李天接旨!”

“草民接旨。”李天下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李天为幽州平阳县县令,几日后上任,张天闻之尚还有些闷闷不乐,李天却是心满意足了,这幽州地带是黄巾之乱爆发的地方只要靠着镇压黄巾起义的功劳加上张让的支持我必能一步一步登位,虽然地方虽小,但是自己却是一把手,相当于以前21世纪的县委书记了。”

“草民领旨谢恩!”李天接过圣旨,太监献媚说道:“恭喜李大人”毕竟李天可是阉党之首张让提拔起来的他们自然会惧怕我~。害怕我~!!

平时只是听及人言,十常侍如何权势熏天,今日方知其实,虽知是个县令,可昨晚出言,今日旨意便到,跳过了中间一切程序,皆是张让一言而定,要知其他举孝廉之人等待朝廷任命不但不会有此官职而且光是等待至少也要一月时间,果然朝中有人好办事不管是哪个朝代都是至理名言。~!

谢恩之后劝慰张天一番,张天不悦的离开心想“”怎么才是一个小小的县令,至少应该是一方太守才对嘛。”。“大哥恭喜”成为了地方县令”二弟三弟同时说道。

郭嘉戏志才二人精光一闪~~~~~~~。!!!!!!

这几天几天李天无所事事,就领着郭戏二人游览名胜,逛荡洛阳,以便调和二人憋屈,改善改善关系。

几天下来,三人之间也多了话语。李天毕竟来自几千年后的世界,虽然知识精深比不过二人,然毕竟见识广博,眼界开阔,时常一句妙语就让郭陈二人恍然大悟,到现在二人却是再也不敢鄙视李天,只道他博学多才,虽不能立即拜为主公,交个朋友却也绰绰有余。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为上任做准备了。

洛阳到幽州平阳县,路途数千里,要两三个月才能到达,这还是加紧脚程才有可能,若是半途被阻,恐怕要四个月以上才能抵达。所以李天在洛阳停留的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月,否则就是逾期未到,便是抗旨不尊,是要治罪的。

第二天,李天带领诸人准备启程,又上街买了十个丫鬟,几十个小厮毕竟现在怎么说也是一方父母官~~~~~,让二弟三弟回府邸之后,李天独身一人带了礼物,去拜访大儒蔡邕蔡议郎府上而去。

一路轻巧路熟的到了蔡府门前,递上拜帖,便随小厮来到一处偏厅。

蔡邕自接到李天拜帖便有些纳闷,突然见爱女惊喜的说道“是李大哥来了~父亲他就是我跟你说的在路上救了我的人~!

不多时,便见一中年男子推门而入。

此人雍容儒雅,英俊奇伟,颌下三寸短须,端的潇洒异常,英俊异常。

“晚辈李天,见过蔡大家!”

“呵呵,平阳县令李大人请坐。”蔡邕笑容温润,虽然他得到官位的手段不太令人看得上眼,但蔡邕也没什么不好的看法,毕竟朝政如此,他也无可奈何而且毕竟是救过小女的。招呼李大人坐下之后便道:“不知李大人驾临敝府有何要事?”

“晚辈自小便闻听蔡大家名号,心中十分敬仰,此次前来洛阳,怎能不拜会蔡大家,以了心愿。”李天笑道。

“区区名号不足挂齿,学问之道无际无涯,吾不过先人一步,还差得远呐,大儒之名休要再提,徒让老夫羞愧矣。”

蔡邕不愧是名传千古的大儒,只看他说的真诚,竟丝毫不在意声名,又观他府邸朴素,竟也不在意利禄,端的令人佩服。李天拱手道:“蔡大家境界高尚,心胸宽广,李天实在是佩服!”

蔡邕摇头失笑道:“老夫观李大人有礼有节,想来见识精深,不如相互探讨,可好?”

怎会不好?李天心中可是巴不得与蔡邕关系更亲近,到时候那蔡琰嘿嘿

当下两人便聊了起来。

李天怎么说也是来自21世纪大学毕业的人才,可以说是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不过蔡邕不愧是是洛阳城文坛领袖李天作为一21世纪的人才与蔡邕高谈阔论,才勉强能应付得过来。

眼见一个时辰过去,李天就将词穷,无奈之下只好转移话题,不谈儒学,谈起了天文地理,诗词歌赋。

一直到傍晚时分,两人竟然连午饭都没有享用,一心扑在学问之中。

通过与蔡邕的谈论,李天如今真的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样的大儒才是真正的大儒哇!天文地理,诸子百家,甚至周易玄学,都精深非常!哪里像后事那被阉割的面目全非、只知纸上谈兵的儒家?可以说的是上之天理下之地文。

最让李天惊奇的是,蔡邕居然对现在的局势隐隐有些猜测~果然能混到高位的人都是不一般!~。想到以枭雄为名刘玄德、奸雄“令我负天下人,也不要天下负我”的曹孟德、以及英雄孙权仲谋,李天就热血沸腾,迫不及待。~!

这天晚上,蔡邕派人去客栈为李天报了个平安,便将李天留在蔡府,要秉烛夜谈。李天心里高兴还来不及呢,哪有不答应的道理?晚饭间,蔡邕还专门请出了蔡夫人与其女,也就是李天现在与李天神交已久蔡琰,让并令其弹奏一曲。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李天称赞道。小女琴技无双,技近乎道也。”蔡邕自豪的说道~,听到李天竟然才十七岁,不愧是少年豪杰,再看他武艺,着实感叹了一番。又说道蔡琰也才十六岁,花季少女一枚,蔡邕却要爱女以兄长称呼李天。

“哈哈~哈哈从此蔡琰就变成哥的情妹妹”李天激动的想到。

“好句!”蔡邕赞了一个,举杯与李天遥遥一碰道:“贤侄文采出众啊!”

蔡琰也将一双妙目看了又看,只把个李天盯的是心头欢喜,不由多喝了几杯,很快便醉醺醺的了,平时收敛的豪气也涌了上来,一把提起酒壶,借着酒劲站起身便吟唱起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蔡伯父,蔡小妹,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胶东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吟唱完毕,李天猛灌一口酒,踉踉跄跄的走到屋中间,又吟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天吟着诗词,想到了蔡琰心中大笑他明白凭借我抄袭的这几首诗定能让其倾心`!~同时他想起了前世种种,想起了对未来规划,突然叹了口气,酒壶一丢,轰隆一声醉倒在地。

蔡邕和蔡夫人对视一眼,同时闪过一丝认同,接着蔡邕叫人把李天抬进客房,休息去了。

蔡琰静静的看着李天被抬出去,眼睛忽闪忽闪的,绝色的脸蛋上划过一丝丝红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