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不必客气,今日天色已晚,这几天日夜劳累想来大家都已疲惫不堪,还是先去歇息,倒是谢某要谢过李天兄弟的赠药之恩。”见三人语气真诚谢鹏的语气也是十分缓和,对着李天微微点头致谢。
“谢庄主说的是,二第三弟我们先出去吧,不要在打搅谢庄主了。”李天留下药瓶拉着二弟三弟出了大屋,立刻庄丁给他们安排休息之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呆个两天两夜也确是不易,二人都是好生沐浴一番便上榻歇息,此时心愿已达,自是再无牵挂,一直睡到晚间方起。
这一觉醒来二人都觉得神清气爽,便立刻前去看望谢鹏,这时谢鹏也已经睡醒脸色亦然好了很多,见二人到来,便请就坐。
“谢兄歇息的可好?那药可曾起效果?”李天先行问道。
“劳你们挂心,此药效果极好,我已无大碍,这便安排你们去试练兵刃,且随我去院中吧。”谢鹏说完当先引路,二人紧随身后,一行来到院中,兵器架上,帝王剑和白龙亮银枪赫然在列,与李天所画的一模一样,帝王剑中带有藐视苍生的气势,白龙亮银枪枪尖刀身都隐现有血痕,散发出一股肃杀之意,而张辽的武器也会一把枪但枪上闪耀着光芒一看就知道锐不可当锋利无比。即便此时天色渐暗,但兵刃仍光华闪烁,瑰丽异常,除此之外场中还放了好几块大石,显然是让三人试练兵刃之用。
“兵刃已成,且去一试,也让谢某开开眼界。”谢鹏见三人见兵刃时跃跃一试的样子,得意之色浮上脸庞,挥挥手笑道。
二弟三弟早以按捺不住,一听谢鹏说到便是上前取了兵刃,白龙亮银枪一入手就觉的一片冰凉,二弟的兵刃取名为魔龙嗜血枪手感极佳,略一挥舞便带起阵阵风声。三弟使了几招,一时兴发,一枪刺向院中大石,竟是如穿鲁缟,毫不费力便捅了个对穿,收回再枪尖,竟无一点磨损,再仔细端详枪身,一条白龙盘缠于枪杆之上,雕工精美,心中大喜。
院中那些石头可就遭了殃了,被赵云一通横斩直刺,折腾的碎石纷飞,不像个样子,李天见了亦是心中欢喜,三弟手中这把长枪果然不愧是后世知名的兵器。
“这三件兵刃可谓是谢某此生的巅峰了,不知以后可能超越,谢某将陨铁融入六煅钢中打造,融合之后不但锋利无匹且韧性极佳,不易卷刃,你们日后还要勤加保养。”谢鹏面露得色,顿了一顿又道:“张辽。赵云光是挥动长枪已知不凡,不过谢某一生素爱剑,可惜自己无一不精,配不上此等兵刃,不是李兄这这柄剑叫什么名字可否演示一番?”
李天想说道“不如叫青龙剑~!”
“既然是谢庄主的要求,哪里李某勉力一试,献丑了。”虽然李天没有表演的意思不过既然谢庄主有此意,李天自然是不会让他失望,天下武艺返璞归加上他的天生神力,自然由他演练更为合适。
李天来到场中略略定神,深吸一口气,手持青龙剑便挥舞起来,他挥剑迅捷,剑光如影,天色已晚,视野已是有些模糊,众人只见一光团笼罩在李天周围,到后来挥舞之中竟带起了风雷之声,看的人眼花缭乱李天一时舞到兴起,一声大喝,剑劈于地,人也随之不动如山。
院中地上铺的全是青石板,被刘毅这么一劈竟然裂开长长一条裂缝,不光如此,数丈之外的高墙竟也顺着裂缝从中开裂,轰然倒塌,足见刘毅这一剑之威,看来青龙剑名亦是名副其实,不愧是帝王之剑。
“好剑法,李天兄真是剑法如神,不枉了这把宝剑,哈哈哈哈哈。”谢鹏大声喝彩,畅快至极,看的一众家丁更是目瞪口呆。
“在下一时兴起,毁了谢兄墙垒,还请恕罪。”李天上前拱手道。
“见此神威,我心甚喜,何惜一墙哉?”谢鹏连连摆手。
谢鹏见到李天如此武功实在是心上敬佩,对他们三人也更是客气了许多。旁观李天舞剑之威,足见锻造之神兵都是大成,心中更是欢喜,当晚便在欧家庄大开筵席连郭戏二人也来一同庆祝,谢鹏并一众庄丁与李天一行好生畅饮。
“恭喜大人获得神兵”郭嘉在喝酒中说道。
三人感谢谢庄主恩德也是倾心结交,这一次倒是宾主尽欢。
李天一行人酒醒离去后。
李天说道“我们先等北渡黄河,先去河东解良,再北上,过平阳,入并州上党郡,经潞县、涉县入冀州,过广平而进巨鹿,再穿过巨鹿郡、赵国入常山国,过真定入中山国,最后进入幽州,经范阳、涿县、蓟县,最后到平阳。”
河东解良乃忠义无双关云长与五子良将徐晃的老家,到了汉末,怎么也要去见识见识这个两名传千古的人物,能收入麾下自然更好;广平、巨鹿有田丰沮授这样的人才,自然也不能错过;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颜良,绝对不能放过;涿县有屠夫万人敌张飞、枭雄刘备玄德,怎能不见?
郭嘉等人虽然对主公不抄近道,绕路而行有些奇怪,觉得可能是为了沿途游览风景,体察民生,便也没有多问,倒是省了李天诸多口水。
一路上,不多时便到了黄河渡口。
李天站在河岸,看着清澈如许的黄河水,没来由的一声感叹。此时的黄河,因为上游黄土高原植被未遭破坏,所以显得如此的清澈,哪里有后世那浑浊不堪的半分影子?渡口处车来马往,有穿着华丽、乘坐马车的世家富商,有跑腿打短工的苦力,更多的,是面黄肌瘦,生活困苦的百姓。
贫民群中,时不时可见三五个布施符水,传授教义的道士身影。李天一路行来,只觉洛阳附近稍好些,待出了洛阳的控制范围,一路上流离失所的贫民便多了起来,太平教道士也愈发频繁,到这里已经是随处可见,可想而知,大汉朝的民政是如何的凋敝糜烂。
太平教之所以发展的如此之快,与其说是张角忽悠水准颇高,倒不如说是朝廷、士族的逼迫。李天虽然对此有些于心不忍,却也无可奈何——他如今虽然是一方父母官,但毕竟还没上任,没有地盘,没有钱粮,也没有名声便是想让这些贫民一路跟随去平阳,他也负担不起。
李天心中打定主意,只待掌控了平阳县,努力发展农业、经济,把底子打牢靠,再回过头来收拢流民——这些流民可是最为重要的战争资本,幽州地广人稀,只待黄巾之乱爆发后,地盘将更大,这些流民便是他崛起的先决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