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r
美国作家萨拉写道: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的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然而在前进的程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一个荒漠。r
很多年以后,苏菲才知道大多数人皆如此,但她认定自己并不属于这一类。其实哪一类无所谓,每个人都想尽量获取自己希望的那些,然而最后的最后,人们是不是真的能得到什么?r
她依稀记得母亲去世的那一年,父亲把小小的她留给多病的外公,自己只身一个去闯天下,声称锦衣还乡后,一定会让苏菲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最终却因为受惠一个女人而被其牵涉,甚至,父亲给她的生活费都是他悄悄积攒下来的。苏菲从小就对父亲的印象很淡,所以无从怨恨或谅解。只是后来明白:人的愿望往往是因为个人能力所限,才被现实所阻滞。r
苏菲感觉自己应该是从这些认识里,决定半工半读的,接到大学通知书的那一天,正是母亲的忌日。三姨让她到母亲坟前烧一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苏菲觉得这并不值得骄傲。她考取的是省里一所综合大学,和她的同事于洁一样,不属于一本,虽然学校勉强不错,但与那些动辄金殿钦点的才子们有着天壤之别,痛苦总是在比较中产生的,而苏菲就是从小在与人比较中逐渐产生自卑心理的。她甚至怀疑在她此后的人生中,再也没有超越的可能。r
报名那天,苏菲和于洁结伴去学校。她们填的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于洁想毕业后当一名专业作家。受其影响,苏菲也想往这方面发展。三姨委托姨父到学校里帮她协调,把她作为省里出版社的委培生,这就定住了毕业后的去向了。r
苏菲领了书本,轮到于洁的时候,书发完了。老师到仓库去取,排队的同学们闲着无事,相互打量。尤其男生们,都好奇地往女生队里看。苏菲感觉几十双目光往她身上扫,有种不自在,她悄声对肖潇说:“我到操场那边等你。”说完,就退出人群。r
她在林荫路上找到个石凳坐下,还是感觉有双目光跟过来,她禁不住抬起来看,发现不远处确实有双视线一直盯着自己看,并且那人一步一步朝她这里走来。r
苏菲有些不自在,她站起身来。正巧,于洁抱着书过来,冲她喊:“苏菲。”r
对面的人弹簧似的跳了起来:“果然是你啊!”r
苏菲疑惑的打量着他,忽然惊奇的喊到:“莫文博!”。r
“是我,是我啊!我是来报到的。”莫文博手中捧着书,一副惊喜的表情:“我被下岗后,又重返学校,你也是吧?”r
苏菲想到从前的往事,禁不住有些脸红:“我不是,我是半工读的。”r
“哦?”莫文博也想起了什么,也不好意思的微垂了下头:“那时候,是我对不起……”r
“好了,都过去了。”苏菲飞快地看看于洁,像是打住话题似的,赶紧跟莫文博介绍她:“这是我原来的同事,也是我的好朋友。”r
莫文博过来握手,也介绍了自己。r
“啊!长的可真帅啊。”于洁上下打量着他,哈哈笑着说。r
苏菲也笑:“当然,曾是那个公司的一‘帅花’哦,上下班身后总是跟着一群小蜜蜂呢!尤其他在球场上帅气的踢球时,女孩子们围观一大群啊。”r
于洁眼中放光,问苏菲:“那里面肯定有你吧?”r
苏菲望着莫文博大方一笑:“你看到过,有我吗?”r
莫文博还是第一次听苏菲这样当面夸自己,尤其在一个陌生的女生面前,顿然觉得很有面子,于是跟着打趣说:“好像每次少不了你吧!”r
苏菲一乐:“好了,为了庆祝久别重逢,是不是该好好搓一顿?”r
莫文博直点头:“当然,我做东,你们喜欢吃什么?”r
于洁跟着凑热闹:“我也算一个吧?”r
莫文博看着苏菲,苏菲拉过于洁的手:“当然,走,我带你们去,我知道哪里的菜好吃。”r
三人一行,边说边走,他们说起了肖潇,现在还在原企业上班,虽然现在混的不错,但枉费了自己一身好才学。如果她也再读的话,一定比他俩考的大学还好,苏菲有些为她惋惜,但话又说回来,据肖潇自己说,现在过的还好,就可以了。r
“人活就是为了自己感觉舒服”这句话,听上去有些掩蔽卑微和自私,但偏偏有那么多人却乐在其中。
